首页 / 正文

龟兹传

龟兹,又称丘兹,也称屈兹,在京师之西七千多里。从焉耆向西南走二百里,翻过一座小山,又渡过两条大河,再行七百里才到。幅员东西一千里,南北六百里。土壤适宜种麻、麦、粳稻、葡萄,出产黄金。人民善歌舞,有横写的文字,崇尚佛法。生了孩子用木压头。人民都剃发,只有君王不剪发。姓白,住在伊逻卢城,北靠阿羯田山,也叫白山,山上常有火。王以锦盖头,穿锦袍,系宝带。每年初,斗羊、马、骆驼七天,观其胜负占卜年岁的丰歉。葱岭以东风俗喜淫,龟兹、于阗都开设女店肆,并征收其钱。

高祖受禅即帝位,龟兹王苏伐勃马夫派使者入朝。此时王死,其子苏伐叠继立,号称时健莫贺俟利发。贞观四年(630)入朝献马,太宗赐给玺书,抚慰有加。后来龟兹臣服西突厥。郭孝恪伐焉耆,龟兹派兵援焉耆,从此时起不再朝贡。

苏伐叠死,弟诃黎布失毕继立。贞观二十一年(647),两次派使者来朝贡,但皇帝恨他帮助焉耆叛乱,商议要讨伐他。这天晚上,月食昴星,皇帝下诏说:“月是阴之精,是用刑之兆;昴星,是胡地的对应,气数将尽。”于是任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契絆何力为副总管,率领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左武卫将军李海岸等人征发铁勒十三部的兵十万人马前去讨伐。阿史那社尔分五军攻打龟兹之北,擒获焉耆王阿那支,龟兹大惊,酋长们都弃城逃走。阿史那社尔到达碛石,距王城三百里。先派伊州刺史韩威带一千骑兵为前锋,右骁卫将军曹继叔随后。到达多褐,与龟兹王相遇,其将羯猎颠带兵五万与王合力而战。韩威假装败退,王见威兵少,挥兵追赶。韩威退而与曹继叔会合,回身再战,大破龟兹王,一直追赶了八十里。

王闭城自守,阿史那社尔准备围城,龟兹王率领突击骑兵西逃,城被攻破,郭孝恪居守。沙州刺史苏海政、行军长史薛万备带精兵穷追六百里,龟兹王计穷,退保拨换城。阿史那社尔将兵围城。相持一个月,擒王及羯猎颠。其相那利在夜色中逃走,带领了西突厥的人马合同国内的兵众共一万多人来战,郭孝恪及其子战死。王师乱,仓部郎中崔义起募兵在城中与那利兵战,曹继叔、韩威配合攻击,斩杀三千人。那利败,又收集散乱兵众卷土重来,曹继叔迎战,斩杀八千人。

那利逃走,后被人抓住送到军中来。阿史那社尔共攻破五大城,俘获男女好几万,派使者劝降的小城有七百多个。西域震惊,西突厥、安两国进献军饷,社尔扶立龟兹王的弟弟叶护为国王,并刻石纪功。

报捷奏书上达,皇帝很高兴,朝见群臣时从容地说“:乐,有几种几等,我曾经说过:筑土城、骑竹马,是儿童的乐趣;佩金银、穿绫罗,是妇人的乐趣;卖得利、屯及时,是商人的乐趣;做高官、享厚禄,是士大夫的乐趣;树军威、战无敌,是将帅的乐趣;四海宁、人民安,是帝王的乐趣。

我现在十分快活。”于是普遍斟酒。当初,郭孝恪去讨伐焉耆,龟兹有个佛僧能知气数,曾叹息说:“唐家终究要统有西域,不过几年,我们国家也要亡了。”阿史那社尔捉住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及那利、羯猎颠敬献太庙,皇帝在紫徽殿接受俘虏。皇帝责备他们的罪过,龟兹君臣都匐伏谢罪。诏令赦罪,让他们改住在鸿胪寺,委任布失毕为左武卫中郎将。将安西都护迁到原龟兹都城,统领于阗、碎叶、疏勒,号称“四镇”。

高宗又封诃黎布失毕为龟兹王,与那利、羯猎颠一同回国。后来龟兹王来朝时,那利与其妻阿史那有奸情,王制止不了。左右要求杀那利。由此,猜忌加深。使者来朝诉及情况,皇帝同时召两人到京师,囚禁了那利,派人护送龟兹王回国。羯猎颠拒绝不让布失毕归,还派使者去突厥向贺鲁降服。布失毕不敢入国,抑郁而死。诏令左屯卫大将军杨胄发兵擒拿羯猎颠,刨根诛杀其党羽,以其地列为龟兹都督府,扶立布失毕之子素稽为王,委任为右骁卫大将军,就任都督职。这一年,将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国内,将原安西做西州都督府,即任左骁卫大将军兼安西都护麴智湛为都督。西域从此平定。皇帝派使者分别到各国考察风俗、物产,诏令许敬宗与史官撰写《西域图志》。

上元年间,素稽来献银颇罗及名马。

天授三年(692),龟兹王延田跌来朝。当初,仪凤年间,吐蕃攻打焉耆以西,四镇全部沦入敌手。长寿元年(692),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击破吐蕃,恢复四镇的地,设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三万镇守。

当时沙碛荒芜,人民供给军需不堪负担,朝中议臣建议放弃,武后不听。安西都护以政绩受到华人、西域人称颂的有田扬名、郭元振、张孝嵩、杜暹等人。开元七年(719),龟兹王白莫絆死,子多币继立,改名孝节。开元十八年(730),派弟弟孝义来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王褒 庾信·令狐德棻
  卷一百十四 景祐元年(甲戌,1034)·李焘
  第十六节 台湾亡·陈匪石
  第四十九回 移政府北京城袁公就任·黄士衡
  卷二百五十八·杨士奇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六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二七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满蒙字合璧《清文鉴》款式片·佚名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五。·金富轼
  轩纏传·张廷玉
  卷十·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六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八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丁亥八】濬川野潦挟沙草塞川每淤壅易见流咉咽艰致水汹溶鸠工事畚锸疏治除郁拥廓然清泚呈月入金波涌渚际游鸥鳬池心悦鲤鮦其下乃深湖原不劳力董山云一首山云几片冉

  • 卷一百五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三金类【附银】五言律金           【唐】李 峤南楚标前贡西秦识旧城祭天封汉岭掷地警孙声向日披沙净含风振铎鸣方同杨伯起独有四知名银           

  • 卷三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八·脱脱

        郑瑴 仇悆 高登 娄寅亮 宋汝为   郑瑴,字致刚,建州人。政和八年举进士,授安陆府教授,权信阳县尉,监南康酒税。遂召为御史台主簿。张邦昌之僣号也,挺身见高宗于济州。既即位,擢监察御史,迁右司谏,升为谏议大夫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十二·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六月。乙酉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丑皆如之。内记注○谕内阁。李鸿章奏。总兵积劳病故。恳请优恤。并将军实宣付史馆一摺。

  • 卷六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六十       宋 苏辙 撰滑稽列传第三十七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諌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防以脯马病肥死使羣臣防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

  • 卷一百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六 唐 张守节 撰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史记一百六 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致法

  • 二、乡村的基督教·林语堂

    我已说过,我父亲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但是一个迥非寻常的。他最好的德性乃是他极爱他的教友。他之所以爱众人并不是以此为对上帝应尽之责,他只是真心真情的爱他们,因为他自己也是由穷家出身的。我在这简略的自传之中也不肯

  • 朝鲜传·张廷玉

    朝鲜,是古代箕子所封得的国家。汉代以前叫朝鲜。开始时,朝鲜为燕人卫满所占据,汉武帝平定该地后,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和立菟四个郡。汉朝末年,有个扶余人高氏占据了该地,把国号改为高丽,又称高句丽。高氏居住在平壤,就是乐

  • 卷二十一·王溥

    后唐天成三年正月十七日。吏部格式司申:当司先准敕及堂帖指挥,应焚毁告身勘同及坠失文书等,请重给告身,仍先检敕甲。如无敕甲,即取同敕甲告身,勘验同即与出给。若是本朝授官,及同光元年后授官,勘验同即与告身。如是伪朝授官,勘

  • 孟子精义卷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四 宋 朱子 撰 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章 尹曰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孟子将朝王章 杨曰夫孟子将朝王则见王固所欲也为其召之故不往明日出吊盖取瑟而歌之意欲其知之也虽公孙丑

  • 卷三·朱倬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三      元 朱倬 撰 小雅 二雅所以分曰小雅是所系者小大雅是所繋者大呦呦鹿鸣其义小文王在上其义大小雅燕礼用施之君臣之间大雅飨礼用则止人君可歌○变雅亦是变用大小雅腔调耳 释文

  • 卷十一·佚名

    (一九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时有梵志。厥名优陟。来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即问佛言:瞿昙。一切世界为有边耶为无边耶。佛告优陟。如斯等问。吾初不答。优陟言:瞿昙。我问世界有边无边。悉不见答。若然者汝常说

  • 卷三·佚名

    △重释二乘相品第四阿难如是,菩萨摩诃萨。现知明无明。知行无行。知识知识相。知名色知名色相。知六入知六入相。知触知触相。知受知受相。知爱知爱相。知取知取相。知有知有相。知生知生相。知老死知老死相。修集现见

  • 卷二十·佚名

    △宝幢分第九三昧神足品第四是时如来四大弟子与诸魔子。游王舍城歌舞颂偈。尔时大地六返震动。无量天人悲感啼泣。苦哉苦哉。今者如来犹在於世。而四弟子为诸魔众之所戏弄。即共和集往至佛所而作是言:世尊,唯愿如来放舍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佐助品第六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阎浮提人令行十善道。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不如善男子、善

  • 金粟費大師語錄序·费隐通容

    佛祖之道,待其人而後行,將以光先覺、啟後昆,建正摧邪、扶衰拯溺,此不唯其言而已也。二十年來,濟宗大盛,踞曲盝床唱無生曲者列剎相望,而溯厥亨衢實自天童老人闢之。老人以堅剛之骨荷擔斯道,重以德業純備,故龍象闐駢得人為最。出

  • 金刚般若义记·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所疏为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经》,但仅存卷首证信序。序谓:所有教典可分为大乘满字法门与小乘半字法门,《金刚经》乃大乘满字所摄。在科分方面,本书反对采用传统的序、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