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滿洲實錄卷二

  乙酉歲至戊戌歲(萬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

  ◆乙酉歲至戊戌歲(萬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

  【太祖宥鄂爾果尼洛科(見圖)】

  太祖瘡愈率兵復攻翁鄂洛城克之眾將欲殺鄂爾果尼洛科太祖曰二人射我乃鋒鏑之下各為其主孰不欲勝吾今釋而用之後或遇敵彼豈不為我用命哉此等之人死於鋒鏑者尤當惜之何忍因傷我而殺之也賜以牛彔之爵【屬三百人】厚養之

  【太祖戰殺訥申巴穆尼(見圖)】

  ○乙酉年二月太祖率五十人甲二十五副略界藩寨不意界藩寨預知已有備竟無所獲回兵時有界藩薩爾滸棟隹巴爾達四城部長會兵四百追射至界藩南太蘭之野【太蘭岡名】訥申巴穆尼二人當先追至太祖一見即單身撥馬欲斬訥申訥申先以刀斷太祖鞭太祖奮力一刀揮訥申肩背為兩段隨轉身射巴穆尼於馬下眾兵見二人死俱退卻而立我軍曰馬俱疲弱為之奈何太祖曰眾可下馬佯以弓梢拂雪作拾箭狀徐徐引馬而退待過嶺以鹽水炒麵飲馬解其疲我自殿後為疑兵計言畢令兵先行太祖立於斬訥申處訥申部眾呼曰人已死何不去欲食其肉耶汝回我輩欲收主屍太祖言訥申係我仇幸得殺之肉亦可食言訖遂回欲令疲弱之兵遠行乃率七人將身隱僻處露其盔似伏兵之勢訥申部眾又呼曰汝有伏兵我等知之矣二主已被殺猶欲盡殺我等耶於是太祖全其羸馬而回

  【太祖四騎敗八百兵(見圖)】

  ○四月太祖率馬步兵五百征哲陳部時大水令眾兵回止帶綿甲五十人鐵甲三十人進略有嘉哈部長蘇庫賚呼密令人報與托漠河章隹巴爾達薩爾滸界藩五城知之遂合兵一處有後哨章京能古德一見敵兵即飛報不意誤失太祖處太祖恃有後哨亦不深備不期敵兵忽至太祖見其兵陣於界藩渾河直至南山約八百餘有扎親桑古哩二人【寶朗阿之孫也】見敵兵大恐解其甲與人太祖怒曰汝等平昔在家每自稱雄於族中今見敵兵何故心怯解甲與人言訖自執旗先進見敵兵不動遂下馬將馬逐回率弟穆爾哈齊並二家人延布祿武凌噶四人奮勇步射直入重圍混殺敵兵二十人遂敗其兵八百人不能抵當皆涉渾河而走時太祖戰酣甚疲喘息不定卸其兜鍪遂解甲不及以手斷其扣正憩時後之兵將方至眾曰乘此勢可追殺之太祖怒而不應敵兵已渡渾河太祖稍息重整盔甲率兵追殺四十五人與穆爾哈齊追至界藩有一險隘山名吉林立於其上見敗兵十五人來奔此山太祖恐敵見之去其盔纓隱身而待先射為首一人中其腰仆地穆爾哈齊又射死一人餘皆墜崖而死太祖收兵曰今以四人敗八百眾實天助之也全勝而回

  ○九月內太祖率兵往攻安圖瓜爾佳寨【蘇克素護河部所屬】破之殺其寨主諾謨琿而回

  ○丙戌年五月內太祖攻克貝歡寨【渾河部所屬】七月內太祖率兵環攻托漠河城【哲陳部所屬】時暴雷震死二人遂罷攻而回

  【太祖獨戰四十人(見圖)】

  後招服之乘便往攻仇人尼堪外蘭沿途諸部皆是仇敵星夜越進攻鄂勒琿城克之時尼堪外蘭不在城中初城外有四十餘人不及進城帶妻子逃走為首一人穿青綿甲戴氊帽太祖見之疑是尼堪外蘭單身直入四十人中內一人箭射太祖胸旁從肩後露鏃共中傷三十處太祖不怯猶奮勇射死八人復斬一人餘眾皆散鄂勒琿城內有漢人十九名亦殺之又捉中箭傷者六人太祖復深入其箭令帶箭往南朝傳信可將仇人尼堪外蘭送來不然我必征汝矣遂回

  【齋薩獻尼堪外蘭首(見圖)】

  明邊吏遣使言尼堪外蘭既入中國豈有送出之理爾可自來殺之太祖曰汝言不足信莫非誘我入耶使者又言若不親往可少遣兵去即將尼堪外蘭與汝太祖令齋薩帶四十人往索之及至尼堪外蘭一見即欲登臺趨避而臺上人已去其梯尼堪外蘭遂被齋薩斬之而回明國因前誤殺太祖父祖自此每年與銀八百兩蟒段十五疋通和好焉

  【額亦都克巴爾達(見圖)】

  ○丁亥年太祖於碩里口呼蘭哈達下東南河二道一名嘉哈一名碩里加河中一平山築城三層啟建樓臺

  ○六月二十四日定國政凡作亂竊盜欺詐悉行嚴禁又率兵征哲陳部阿爾泰克其山城殺之

  ○八月內令額亦都巴圖魯領兵取巴爾達城額亦都承命前進至渾河時水氾漲不能渡遂以繩連軍士之頸拽而渡之額亦都領壯士數人夜豎梯攻之及登城城上人迎敵額亦都跨城垛而戰中傷約五十處猶死戰不退城中人遂皆潰走即乘勢取其城而回

  【太祖招撫扎海(見圖)】

  太祖領兵往攻洞城克之招降其城主扎海而回

  【太祖射柳於洞野(見圖)】

  ○戊子年四月有哈達國萬汗孫女阿敏哲哲【扈爾漢貝勒女也】其兄代善送妹與太祖為妃親迎之至於洞【地名】坐曠野以待時一人乘馬帶弓矢過於前太祖訊左右為誰左右對曰棟鄂部人名鈕翁金善射本部無出其右者太祖遂令人喚至時對面一柳相距百餘步令射之鈕翁金即下馬挽弓射五矢止中三矢上下不一太祖連發五矢皆中眾祖之五矢攢於一處相去不過五寸鑿落塊木而五矢始出代善同妹至太祖設宴成禮遂納之

  【三部長率眾歸降(見圖)】

  時有蘇完之部長【蘇完地名也】索爾果率本部軍民歸太祖以其子費英東為大臣又棟鄂部部長克徹孫何和里亦率本部軍民歸太祖以長公主嫩哲妻之授以大臣之職又雅爾古部長扈拉瑚殺兄弟族眾率軍民來歸將其子扈爾漢賜姓覺羅為養子亦授大臣之職太祖遂招徠各部環滿洲而居者皆為削平國勢日盛與明國通好遣使往來執五百道敕書受年例金幣本地所產有明珠人參黑狐元狐紅狐貂鼠猞狸猻虎豹海獺水獺青鼠黃鼠等皮以備國用撫順清河寬甸靉陽四處關口互市交易以通商賈因此滿洲民殷國富

  ○初太祖如葉赫其國主揚吉努見其相貌非常言我有小女堪為君配待長締姻太祖曰若締姻吾願聘汝長女揚吉努荅云我非惜長女不與恐不可君意小女容貌奇異或者稱佳偶耳太祖遂聘之揚吉努故後子納林布祿於是年九月內親送妹于歸太祖率諸王大臣迎之大宴成婚即天聰皇帝母也是年太祖率兵攻完顏城夕過棟興阿地忽天隕一星其大如斗光芒徹地眾馬皆驚兵至完顏城克之殺部長岱度墨爾根

  【太祖兆隹城大戰(見圖)】

  【太祖射敵救旺善(見圖)】

  ○己丑年太祖率兵往攻兆隹城部長寧古親章京太祖伏兵兆隹城下城內兵百餘出遇伏兵射之敵兵直衝太祖所立之處欲奔入城太祖獨入百人中手刃九人餘眾四散未得進城圍四日其城將陷我兵少懈四出擄掠牲畜財物喧嘩爭奪太祖見之解甲與大將鼐護曰我兵爭此微物恐自相殘害爾往諭禁之鼐護至不禁人之擄掠亦隨眾掠之太祖將已綿甲復與巴爾太令往取鼐護鐵甲來以備城內衝突巴爾太復隨眾擄掠忽城內十人突出有族弟旺善被敵壓倒於地跨其身將以鎗刺之太祖一見身無甲冑挺身馳往發一矢中敵面額應弦而死救起旺善克其城殺寧古親而回

  ○辛卯年太祖遣兵攻長白山鴨綠江部盡克之而回

  ○時葉赫國主納林布祿遣部下伊勒當阿拜斯漢二人來謂太祖曰烏拉哈達葉赫輝發滿洲總一國也豈有五王之理爾國人眾我國人寡可將額勒敏扎庫木二處擇一讓我太祖荅云我乃滿洲爾乃呼倫爾國雖大我不得取我國雖大爾亦不得取况國非牲畜可比焉有分給之理爾等皆執政之臣不能竭力諫主奈何靦顏來相告耶言畢令回

  ○葉赫哈達輝發三國會議各遣使來葉赫主納林布祿差尼喀哩圖爾德哈達國主蒙格布祿差岱穆布輝發國主拜音達哩差阿拉敏比至太祖宴之內圖爾德起向太祖曰我主有命遣我來言欲言又恐觸怒見責太祖曰爾主之言與爾無干何為責汝如彼以惡言來我亦以惡言往圖爾德曰昔索地不與令投順不從兩國若成仇隙只有我兵能踐爾境諒爾兵敢履我地耶太祖聞言大怒掣刀斷案曰爾主弟兄何嘗親與人交馬接刃碎爛甲冑經此一戰耶昔蒙格布祿代善叔姪自相擾亂如二童爭骨【滿洲兒童每擲骨為戲故云云】爾等乘亂襲取何故視我如彼之易也爾地四周果有邊垣之阻耶吾即晝不能往夜亦能至彼處爾其奈我何徒張大言胡為乎昔我父被明國誤殺與我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送還靈櫬坐受左都督敕書續封龍虎將軍大敕一道每年輸銀八百兩蟒段十五疋汝父亦被明國所殺其屍骸汝得收取否遂書前言遣阿林察復之諭之曰爾到彼處當面誦之若懼而不誦即住於彼處勿復見我囑畢令行時布齋貝勒預知接至家欲視其書阿林察將書當面朗誦布齋曰此書我已知之何必送與吾弟阿林察曰我主曾命對二主面誦若止見貝勒難復主命布齋曰吾弟出言不遜汝主恨之誠是但恐見此書怒責汝也言畢乃收其書阿林察遂回

  ○時滿洲長白山所屬珠舍哩訥殷二路同引葉赫兵將滿洲東界葉臣所居洞寨劫去太祖正坐樓上諸將聞而告之太祖曰任伊劫去豈有水能透山火能踰河之理珠舍哩訥殷是我同國乃敢遠附異國之葉赫劫掠我寨蓋水必下流珠舍哩訥殷二部終為我有矣

  【太祖富爾佳齊大戰(見圖)】

  ○癸巳年葉赫國主布齋納林布祿貝勒因太祖不順糾合哈達國主蒙格布祿烏拉國主滿泰輝發國主拜音達哩四國兵馬於六月內劫去瑚卜察寨太祖即率兵追之時哈達兵已歸我兵直抵其國是夜太祖以步兵伏於中途少帶兵從亦取哈達國富爾隹齊寨而回時哈達國追兵至富爾隹齊寨太祖欲誘敵至伏兵處恐追兵復回乃令兵前行獨身為殿以誘之於是敵兵追至前一人舉刀迎之後三人併馬來戰太祖自思後追者三人無妨若前一人迎面劈來恐傷面目欲射之時敵在右不便於射因轉弓過馬首射中敵人馬腹其馬驚躍後三人乘太祖發矢之會一齊殺來太祖馬驚幾墜幸右足扳鞍僅得復騎發一矢射蒙格布祿馬仆地其家人泰穆布祿將自馬與主乘之泰穆布祿步奔而回太祖仍率馬兵三人步兵二十餘迎之敗其敵眾殺兵十二人獲甲六副馬十八匹而回

  【群鴉路阻兀里堪(見圖)】

  【太祖大敗九部兵(見圖)】

  【太祖恩養布占泰(見圖)】

  ○九月內葉赫國主布齋納林布祿哈達國主蒙格布祿烏拉國布占泰【滿泰弟也】輝發國主拜音達哩嫩河蒙古科爾沁國主翁阿岱莽古明安錫伯部卦勒察部珠舍哩路主裕楞額訥殷路主搜穩塞克什九國兵馬會聚一處分三路而來太祖聞之遣兀里堪東探約行百里至一山嶺烏鴉群噪不容前往回時則散再往群鴉撲面兀里堪遂回備述前事太祖曰可從扎喀向渾河探之及至夕見渾河北岸敵兵營火如星密飯罷即起行過沙濟嶺兀里堪探的飛報太祖言敵國大兵將至時近五更矣太祖曰人言葉赫國不日兵來今果然也我兵夜出恐城中人驚待天明出兵傳諭諸將言畢復寢袞代皇后推醒太祖曰今九國兵馬來攻何故盹睡是昏昧耶抑畏懼耶太祖曰畏敵者必不安枕我不畏彼故熟睡耳前聞葉赫兵三路侵我來期未的我心不安今日已到我心始定我若有欺騙處天必罪我我當畏之我承天命各守國土彼不樂我安分反無故糾合九部之兵欺害無辜之人天豈佑之言訖復睡以息精神天明飯畢率諸王大臣謁廟再拜祝曰天地三光萬靈神祇我□□□□與葉赫本無事故今彼引兵攻我惟天鑒察又拜祝曰願天令敵垂首佑我奮揚兵不遺鞭馬無顛躓叩祝畢率兵至拖克索寨立於津渡處諭之曰爾等可盡解臂手頓項留於此若傷肱傷頸唯命是聽不然身受拘束難以勝敵我兵輕便必獲全勝矣眾遵令盡解之行至扎喀處有城守鼐護山坦來告曰葉赫兵辰時已到圍扎喀關見勢不能克往攻赫濟格城敵兵甚多眾皆失色有扎喀一人名郎塔哩後至呼曰貝勒何在我兵見有幾何言訖登山望敵形勢向太祖曰若以來兵為多我兵亦不少昔與明國交戰彼兵漫山遍野我兵二三百尚敗其眾今我兵有膽氣驍勇必敗此兵若不勝我甘軍法於是眾心稍安太祖遣人往探曰來兵若欲回今晚即擊之否則明日再戰哨探報敵兵扎立營寨搬運糧草太祖亦安營是晚葉赫營中一人逃來曰葉赫布齋貝勒納林布祿貝勒兵一萬哈達蒙格布祿貝勒烏拉布占泰貝勒輝發拜音達哩貝勒兵一萬蒙古科爾沁翁阿岱貝勒莽古斯貝勒明安貝勒錫伯部卦勒察兵一萬共兵三萬我兵聞之又皆失色太祖曰爾眾無憂我不使汝等至於苦戰吾立險要之處誘彼來戰彼若來時吾迎而敵之誘而不來吾等步行四面分列徐徐進攻來兵部長甚多雜亂不一諒此烏合之眾退縮不前領兵前進者必頭目也吾等即接戰之但傷其一二頭目彼兵自走我兵雖少併力一戰可必勝矣次日平明起兵葉赫兵先攻赫濟格城未下是日又攻時太祖兵到立陣於古哷山險要之處與赫濟格城相對令諸王大臣等各率固山兵分頭預備布陣已完遣額亦都領兵一百挑戰葉赫見之遂不攻城收兵來敵滿洲兵一戰殺九人葉赫兵稍退有布齋錦台什及科爾沁三貝勒領兵合攻一處時布齋先入所騎之馬被木撞倒有滿洲一卒名武談即向前騎而殺之其兵大敗葉赫貝勒等見布齋被殺皆痛哭其同來貝勒等大懼並皆喪膽各不顧其兵四散而走明安馬被陷棄鞍赤身體無片衣騎驏馬脫出太祖縱兵掩殺屍滿溝渠殺至哈達國柴河寨南渥黑運之處是夜結繩攔路殺敗兵甚眾次日一人生擒布占泰跪見太祖曰我得此人欲殺之彼自呼毋殺許與贖貲因此縳來太祖問曰爾何人也其人叩首荅曰我畏殺未敢明言我乃烏拉國滿泰之弟布占泰今被擒生死只在貝勒太祖曰汝等會九部之兵欺害無辜天厭汝等昨日布齋已經殺死彼時若得汝亦必殺矣今既來見豈肯殺汝語云生人之名勝於殺與人之名勝於取遂釋其縳賜猞狸猻裘養之是戰也殺其兵四千獲馬三千匹盔甲千副滿洲自此威名大震

  ○初珠舍哩部長裕楞額章京曾脅九部兵來故太祖十月內遣兵招服之

  【三將圍攻佛多和山城(見圖)】

  ○又訥殷部搜穩塞克什二人聚七村人據佛多和山而居太祖於閏十一月命額亦都噶蓋扎爾固齊碩翁科羅三人領兵一千圍佛多和山日往攻擊三月而下斬搜穩塞克什即日回兵

  ○甲午年蒙古科爾沁部明安貝勒喀爾喀部勞薩貝勒始遣使往來於是蒙古各部長遣使往來不絕

  【太祖克多璧城(見圖)】

  ○乙未年六月太祖領兵伐輝發部拜音達哩貝勒克取多璧城斬守將克充格蘇蒙格二人而回

  ○丙申年二月內明國遣官一員高麗國亦遣官二員從者共二百人來太祖令部兵盡甲親迎至妙洪科地界接入大城以禮相待公事畢辭別而去

  ○先陣中所擒布占泰恩養四載至是七月太祖欲放歸令圖爾坤煌占博爾坤斐揚古二人護送未至其國時布占泰兄滿泰父子二人往所屬蘇斡延錫蘭處修邊鑿壕父子淫其村內二婦其夫夜入將滿泰父子殺之及布占泰至日滿泰叔父興尼雅貝勒謀殺布占泰欲奪其位其護送二大臣保守門戶甚嚴不能加害於是興尼雅投葉赫而去布占泰遂繼兄位為烏拉國主護送二人辭回十二月布占泰感太祖二次再生恩猶父子將妹滹奈送太祖弟舒爾哈齊貝勒為妻即日設宴成配

  ○丁酉年葉赫烏拉哈達輝發同遣使曰因吾等不道以至於敗兵損名今以後吾等更守前好互相結親於是葉赫布揚古妹欲與太祖為妃錦台什女欲與太祖次子代善貝勒為妻太祖乃備鞍馬盔甲等物以為聘禮更殺牛設宴宰白馬削骨設酒一盃肉一碗血土各一碗歃血會盟四國相繼而誓曰自此以後若不結親和好似此屠牲之血蹂踏之土剮削之骨而死如踐盟和好食此肉飲此酒福壽永昌誓畢太祖亦誓曰汝等應此盟言則已不然吾待三年果不相好必統兵伐之後蒙古得罪太祖命穆哈連伐之獲馬四十匹時納林布祿背盟將所獲盡奪之仍擒穆哈連送與蒙古又將錦台什之女與蒙古喀爾喀部齋賽貝勒結親其布占泰亦因與葉赫通將滿泰妻都都祐氏所珍銅鎚遣使送與納林布祿又將滿洲所屬瓦爾喀部內安楚拉庫內河二處路長羅屯噶什屯旺吉努三人許獻葉赫請其使而招服之

  ○戊戌年正月太祖命幼弟巴雅喇台吉長子褚英台吉與噶蓋費英東扎爾固齊等領兵一千征安楚拉庫星夜馳至取其屯寨二十處其餘盡招服之獲人畜萬餘而回於是賜褚英台吉名洪巴圖魯巴雅喇台吉名卓禮克圖

  ○是年哈達蒙格布祿貝勒所居城北有血自溪流十二月布占泰不忘其恩帶從者三百來謁太祖以弟舒爾哈齊貝勒女額實泰妻之盔甲五十副敕書十道以禮往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二 三王鲁辛冯三李曲二卢·欧阳修
  ●卷一百七十六·徐梦莘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八·陈邦瞻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杨士奇
  张序·沈起
  七十一 曹寅奏报粜米已完恭进麦样摺·佚名
  第一八一具领状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一四○三—五·佚名
  第十九卷 仕绩 一 ○·缪荃孙
  卷六十六·傅恒
  裴冕传·刘昫
  卷三·郭琇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五·王世贞
  卷9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克·唐圭璋

      克字子高,“全”已见。诗渊引克词五首,见“全”者一首。   西江月   捣玉扬珠万户,膴眉高髻千峰。佳辰清寿黑头公,老稚扶携欢动。   借问优游黄倚,何如强健夔龙。斝舡一棹百分空,浇泼胸中云梦。   鹧鸪天   

  • 卷452 ·佚名

    杨万里 晓泊丹阳馆 夕冻朝还积,寒曦暖未多。 霜轻犹著草,冰重亦浮河。 山尽酣余势,潮归殿去波。 六朝遗迹在,故老尚傅麽。 杨万里 晓泊兰溪 金华山高九天半,夜雪装成珠玉案。 兰溪水清千顷

  • 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范晔

    吴祐 延笃 史弼 卢植 赵岐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

  • 卷之七十一·佚名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狭州守御千户所○日中有黑子○胡兵寇汾州大同卫指挥佥事蔡端追至葫芦口擒获八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隆庆六年闰二月○丁巳朔○升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江一麟为本省按察使复除山东布政司右参政鲍承荫原职 命兵部右侍郎石茂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省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申时行清理军职贴黄 命山西都司署指挥佥事王元充神

  •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七 奉天府尹博卿额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呈书目折·佚名

    一七 奉天府尹博卿额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呈书目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八日奴才博卿额、吴绶诏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五日钦奉上谕,严饬所属采集遗书,叙列目录具奏,候令廷臣检核,开单行知取进,钦遵在案。

  • 卷二百九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仁宗天圣五年右司谏刘随上奏曰臣闻天地定位隂阳运行二气至和万物资始且上天不言不能自治遂生圣人以治之圣人至

  • 卷七·袁俊翁

    <经部,四书类,四书疑节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巻七元 袁俊翁 撰孟子一史记谓孟子与其徒自著书韩子又曰孟子殁后其徒记之史记列传谓孟子退自齐梁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书七篇韩子乃谓孟轲之书非轲自着轲既

  • 卷三·胡寅

    (晋孝武奉佛法,立精舍于殿侧,引沙门居之。苻坚率众寇淮南,谢玄等战于淝水,玻之。)仁赞载此,以淝水之捷为孝武奉佛之报。然苻坚敬重道安,引之登辇,岂不奉佛,何为而败邪?!苻坚达王猛之言,贪功南伐,自覆其国。晋孝武衔任谢安,制师有道,故

  • 卷五·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五宋 崔子方 撰公门例月【凡月往则月至不月往则不月至不月往不月至皆讥也惟桓文之例则异是】至桓二年冬公至自唐【春秋贱桓於桓之事未有讥焉者然此不月至何也春秋之例内

  • 卷十·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 明 梁寅 撰 小雅二 彤弓之什 彤弓 天子燕有功诸侯而锡以弓矢也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锺鼓既设一朝飨之 三章皆赋也晋文侯有功於平王王赉之以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彤者朱

  • 我与他·钱穆

    理想的我,应该放在人人心目中,无不发现有一个他,而同时又无不发现有一个你。这话如何说呢? 据说现世界的人类,约莫有二十万万之多。你在此二十万万人中,只占了二十万万分之一。而且自有人类以至今日,据说至少也有五十万万年

  • 法华义记卷第四·法云

    光宅沙门法云述譬喻品第三此品名目未应在此。何以知之。譬喻之意本为中根人譬说开三显一。但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犹自未竟。云何已是譬喻说耶。所以题品在中者。盖是出经者分卷令调故。割法说之余安置此中。不欲令卷

  • 第二十三章 战士获得·佚名

    躯体巨大彼象之康多罗,以力量、相貌、容姿及威光,敏捷之德为最胜。(一)兰提密陀、苏罗尼密罗、摩诃苏那、寇多阴婆罗、提罗普脱阿婆耶、波罗那,同又卫鲁须摩那,(二)更又,康奢提婆、普萨提婆、罗比耶伟沙婆,此等十大战士是为彼[伽

  • 墨池编·朱长文

    《墨池编》是成书于北宋时期的一部书学论著汇编。北宋朱长文编著。书学论著汇编。共二十卷(明代以后并作六卷)。选编前人书学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编者考核得失,加以指评,

  • 东岳大生宝忏·佚名

    元代加封东岳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本忏当出自元。述忏仪,包括净坛咒、归依、敬信、步虚及忏词等。

  • 伏戎纪事·高拱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拱在内阁时,值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率众来降。拱决策胁俺答内附,且定封贡、互市诸约。因记其前后本末为此书。考之《明史》,把汉那吉既降,总督王崇古上言,宜给官爵,丰馆饩,饰舆马,以示谙达。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