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扬州自郡志、邑志外,又有汪光禄应庚《平山堂揽胜志》、程太史梦星《平山堂小志》、赵转运之璧《平山堂图志》,言之详矣。江都汪明经中尝慨志书考古未精,于是撰《广陵通典》,于土地之沿革及历代人物典礼,言之详矣。后之作者莫能或之先也,惟专考古事,略于近世,则以体裁有如是耳。

斗幼失学,疏于经史,而好游山水,尝三至粤西,七游闽浙,一往楚豫,两上京师。退而家居,则时泛舟湖上,往来诸工段间,阅历既熟,于是一小巷一厕居无不详悉。又尝以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上之贤士大夫流风余韵,下之琐细猥亵之事,诙谐俚俗之谈,皆登而记之。自甲申至于乙卯,凡三十年,所集既多,删而成帙。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按扬州郡城之地,自上方寺至长春桥为草河,自便益门至天宁寺为新城北,自丰乐街至转角桥为城北,自瓜洲至古渡桥为城南,自古渡桥至渡春桥为城西,自小东门至东水关为小秦淮,而皆会于虹桥。于是自“荷浦薰风”至“水云胜概”为桥东,自“长堤春柳”至莲性寺为桥西,而会于莲花桥。又自“白塔晴云”至“锦泉花屿”为冈东,自“春台祝寿”至尺五楼为冈西,而会于蜀冈三峰。依此次叙之为卷帙,其工段营造之制及画舫之名附于卷末。凡志书所详别无异闻者概不载入,或事有可录而闻见有未及者,遗漏之讥,亦所不免。倘有以益我者,俟更为续录以补之。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仪征李斗记。

猜你喜欢
  第七十四回 东征西讨绝域穷兵 先败后成贰师得马·蔡东藩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祸奔秦 王景略统兵入洛·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九·阿桂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第十三卷 清康熙·缪荃孙
  九八二 军机大臣奏苏州织造将《通鉴纲目》板片解送至京片·佚名
  卷二十八·傅恒
  李穆传·魏徵
  耶律世良传·脱脱
  阮之钿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雍正
  方域一·徐松
  卷八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琦·龙榆生

    张琦字翰风,江苏阳湖人。初名翊,号宛邻。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举人,历署匈平、章邱、馆陶知县,所至有政绩。工诗、词、古文及分隶,尤精舆地之学,兼善医。词与兄惠言齐名,以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生,道光十三年(一

  • 第三出·徐渭

    【喜迁莺】〔旦冠带,外扮吏,众上〕名魁金榜,拟咫尺天颜从容日讲。忽拜参军来陪司户,付与簿书教掌。青幕蓝衫易着,绿水红莲难仿。班鹭远,纵举头见日,却袖冷炉香。【菩萨蛮】(侍臣牧吏元无二,红莲幕里三年。寄水镜一轮明,朝朝挂讼

  • 列传第二 刘穆之 王弘·沈约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少好《书》、《传》,博览多通,为济阳江敳所知。敳为建武将军、琅邪内史,以为府主簿。 初,穆之尝梦与高祖俱泛海,忽值大风,惊惧。俯视船下,见有二白龙夹舫。既而至一

  • 卷六·贾谊

    礼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太公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

  • 卷之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五·纪昀

    列传宋 【二十九】○宋二十九高琼【续勋继宣】 范廷召葛霸【怀敏】曹利用【孙继邺】 张耆【希一利一】 杨崇勋夏守 赟【随】 狄青【张玉孙节】 郭逵高琼范廷召葛霸曹利用张耆杨崇勋夏守赟狄青郭逵△高琼高琼字宝

  • 卷十七·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七元 胡一桂 撰李唐既亡司马氏通监直接朱梁繋年纪事以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修】五代史亦然而文公纲目自唐天佑四年丁卯迄于己未五十余年间惟两行分注以见其皆不预正统之列而分注之中先後予

  •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刘封传、彭羕传、廖立传、李严传、刘琰传、魏延传、杨仪传)刘封传,刘封其人,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到荆州,因为当时没有儿子,就收刘封为养子。及至刘备入蜀,从葭萌还军进攻刘璋,当时刘封二十多岁,有武艺,力气

  • 董尽伦传·张廷玉

    董尽伦,字明吾,合州人。万历年间乡试中举,授清水知县,后调安定知县。在两县政绩卓著。任期满,安定县民到京城奏请将尽伦留任。朝廷诏令尽伦为巩昌府同知,仍管安定县事。许久以后,尽伦以巩昌府同知之职来负责甘州军饷的供给。

  • 卷二百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明 杨士奇等 撰听言唐宪宗元和三年翰林学士白居易上奏曰臣伏见内外官近日除改人心甚惊远近之情不无忧惧喧喧道路异口同音皆云制举人牛僧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八 洪武二十八年夏四月甲子朔,享太庙。 旌表平阳府稷山县民裴思孝妻董氏、怀庆府修武县民江彦深妻秦氏、宁国府宣城县民吴贤生妻张氏、山西汾州民郭世玉妻陈氏贞节。 乙丑,填星退行出氐

  • 十五年·佚名

    (丁丑)十五年大明崇祯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丑,上在南漢山城行宮。○上率扈從百官,行望闕禮。○虜汗合諸軍,結陣于炭川,號三十萬,張黃傘,登城東望月峯,俯瞰城中。○遣備局郞廳魏山寶,持牛酒,往虜陣,修歲禮,仍覘虜勢。淸將以爲:「皇

  • 第七章&nbsp;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史记》记载,孟子(公元前371?一前289?年)是邹(今山东省南部)人。他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家学说。当时的齐国(也在今山东省)是个大国,有几代齐王很爱好学术。他们在齐国首都西门-稷门附近,建立一个学术中心,名叫"稷

  • 卷四百一十五·佚名

    △第二分念住等品第十七之二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神足。云何为四。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依离依无染依灭回向舍。是为第一。若菩萨摩诃萨修行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法琳法师传五卷  集沙门不拜俗议六卷  右二集传十一卷同此卷音。  终南山龙田寺释法琳传五卷  释法琳本传序  暨乃(上音洎下音乃杜注左传至也韵英云及也说文颇见也从旦既声也)。

  • 代序一 怀李叔同先生·李叔同

    丰子恺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

  •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言。若复有人能书写此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造塔安置或修饰旧塔安置。复以粖香涂香作众妓乐而为

  • 尚书全解·林之奇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不可为训。事见《宋史·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