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弟劢 袁敬兄子枢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也。祖僧衍,齐侍中。父茂璋,梁给事黄门侍郎。冲母,梁武帝妹新安穆公主,卒于齐世,武帝以冲偏孤,深所钟爱。年十八,起家梁秘书郎。寻为永嘉太守。入为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除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东宫领直。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出为招远将军、衡阳内史。迁武威将军、安成嗣王长史、长沙内史,将军如故。王薨于湘州,仍以冲监湘州事。入为太子庶子。迁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三年,以帝甥赐爵安东亭侯,邑一百五十户。历明威将军、南郡太守、太子中庶子、侍中。出监吴郡,满岁即真。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兼左民尚书。出为明威将军、轻车当阳公府长史、江夏太守,行郢州事。迁平西邵陵王长史。转骠骑庐陵王长史、南郡太守。王薨,行州府事。梁元帝镇荆州,为镇西长史,将军、太守如故。冲性和顺,事上谨肃,习于法令,政在平理,佐籓莅人,鲜有失德,虽无赫赫之誉,久而见思,由是推重,累居二千石。又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贵游之中,声名藉甚。

侯景之乱,梁元帝于荆州承制,冲求解南郡,以让王僧辩,并献女妓十人,以助军赏。元帝授持节、督衡、桂、成、合四州诸军事、云麾将军、衡州刺史。元帝第四子元良为湘州刺史,仍以冲行州事,领长沙内史。侯景平,授翊左将军、丹阳尹。

武陵王举兵至峡口,王琳偏将陆纳等据湘州应之,冲为纳所拘。纳降,重授侍中、中权将军,量置佐史,尹如故。江陵陷,敬帝为太宰,承制以冲为左长史。绍泰中,累迁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将军如故。寻复领丹阳尹、南徐州大中正,给扶。

高祖受禅,解尹,以本官领左光禄大夫。未拜,改领太子少傅。文帝嗣位,解少傅,加特进、左光禄大夫。寻又以本官领丹阳尹,参撰律令。废帝即位,给亲信十人。

初,高祖以冲前代旧臣,特申长幼之敬。文帝即位,益加尊重,尝从文帝幸司空徐度宅,宴筵之上,赐以几。其见重如此。光大元年薨,时年七十六。赠侍中、司空,谥曰元简。

冲有子三十人,并致通官。第十二子玚,别有传。

王通,字公达,琅邪临沂人也。祖份,梁左光禄大夫。父琳,司徒左长史。琳齐代娶梁武帝妹义兴长公主,有子九人,并知名。

通,梁世起家国子生,举明经,为秘书郎、太子舍人。以帝甥封武阳亭侯。累迁王府主簿、限外记室参军、司徒主簿、太子中庶子、骠骑庐陵王府给事中郎、中权何敬容府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坐事免。侯景之乱,奔于江陵,元帝以为散骑常侍,迁守太常卿。自侯景乱后,台内宫室,并皆焚烬,以通兼起部尚书,归于京师,专掌缮造。

江陵陷,敬帝承制以通为吏部尚书。绍泰元年,加侍中,尚书如故。寻为尚书右仆射,吏部如故。高祖受禅,迁左仆射,侍中如故。文帝嗣位,领太子少傅。天康元年,为翊右将军、右光禄大夫,量置佐史。废帝即位,号安右将军,又领南徐州大中正。太建元年,迁左光禄大夫。六年,加特进,侍中、将军、光禄、佐史并如故。未拜卒,时年七十二。诏赠本官,谥曰成,葬日给鼓吹一部,弟质、弟固各有传。

劢字公济,通之弟也。美风仪,博涉书史,恬然清简,未尝以利欲干怀。梁世为国子《周易》生,射策举高第,除秘书郎、太子舍人、宣惠武陵王主簿、轻车河东王功曹史。王出镇京口,劢将随之籓,范阳张缵时典选举,劢造缵言别,缵嘉其风采,乃曰:“王生才地,岂可游外府乎?”奏为太子洗马。迁中舍人,司徒左西属。出为南徐州别驾从事史。

大同末,梁武帝谒园陵,道出硃方,劢随例迎候,敕劢令从辇侧,所经山川,莫不顾问,劢随事应对,咸有故实。又从登北顾楼,赋诗,辞义清典,帝甚嘉之。时河东王为广州刺史,乃以劢为冠军河东王长史、南海太守。王至岭南,多所侵掠,因惧罪称疾,委州还朝,劢行广州府事。越中饶沃,前后守宰例多贪纵,劢独以清白着闻。入为给事黄门侍郎。侯景之乱,西奔江陵,元帝承制以为太子中庶子,掌相府管记。出为宁远将军、晋陵太守。时兵饥之后,郡中凋弊,劢为政清简,吏民便安之。征为侍中,迁五兵尚书。

及西魏寇江陵,元帝征湘州刺史宜豊侯萧循入援,以劢监湘州。江陵陷,敬帝承制以为中书令。绍泰元年加侍中。高祖为司空,以劢兼司空长史。高祖为丞相,劢兼丞相长史,侍中、中书令并如故。时吴中遭乱,民多乏绝,乃以劢监吴兴郡。及萧勃平后,又以劢旧在岭表,早有政绩,乃授使持节、都督广州等二十州诸军事、平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未行,改为衡州刺史,持节、都督并如故。王琳据有上流,衡、广携贰,劢不得之镇,留于大庾岭。天嘉元年,征为侍中、都官尚书,未拜,复为中书令。迁太子詹事,行东宫事,侍中并如故。加金紫光禄大夫,领度支尚书。废帝即位,加散骑常侍。太建元年,迁尚书右仆射。时东境大水,百姓饥馑,以劢为仁武将军、晋陵太守。在郡甚有威惠,郡人表请立碑,颂劢政绩,诏许之。征为中书监,重授尚书右仆射,领右军将军。四年五月卒,时年六十七。赠侍中、中书监,谥曰温。

袁敬,字子恭,陈郡阳夏人也。祖顗,宋侍中、吏部尚书、雍州刺史。父昂,梁侍中、司空,谥穆公。敬纯孝有风格,幼便笃学,老而无倦。释褐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江陵沦覆,流寓岭表。高祖受禅,敬在广州,依欧阳頠。及頠卒,其子纥据州,将有异志,敬累谏纥,为陈逆顺之理,言甚切至,纥终不从。高宗即位,遣章昭达率众讨纥,纥将败之时,恨不纳敬言。朝廷义之,其年徵为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俄转司徒左长史。寻迁左民尚书,转都官尚书,领豫州大中正。累迁太常卿、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加特进。至德三年卒,时年七十九,赠左光禄大夫,谥曰靖德。子元友嗣。弟泌自有传。兄子枢。

枢字践言,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美容仪,性沈静,好读书,手不释卷。家世显贵,赀产充积,而枢独居处率素,傍无交往,端坐一室,非公事未尝出游,荣利之怀淡如也。起家梁秘书郎,历太子舍人,轻车河东王主簿,安前邵陵王、中军宣城王二府功曹史。侯景之乱,枢往吴郡省案,因丁案忧。时四方扰乱,人求苟免,枢居丧以至孝闻。王僧辩平侯景,镇京城,衣冠争往造请,枢独杜门静居,不求闻达。绍泰元年,征为给事黄门侍郎。未拜,除员外散骑常侍,兼侍中。二年,兼吏部尚书。其年出为吴兴太守。永定二年,征为左民尚书。未至,改侍中,掌大选事。三年,迁都官尚书,掌选如故。

枢博闻强识,明悉旧章。初,高祖长女永世公主先适陈留太守钱蒇,生子岊,主及岊并卒于梁世。高祖受命,唯公主追封。至是将葬,尚书主客请详议,欲加蒇驸马都尉,并赠岊官。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汉氏初兴,列侯尚主,自斯以后,降嫔素族。驸马都尉置由汉武,或以假诸功臣,或以加于戚属,是以魏曹植表驸马、奉车趣为一号。《齐职仪》曰,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魏、晋以来,因为瞻准。盖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轻,若不加其等级,宁可合卺而酳,所以假驸马之位,乃崇于皇女也。今公主早薨,伉俪已绝,既无礼数致疑,何须驸马之授?案杜预尚晋宣帝第二女高陵宣公主,晋武践祚,而主已亡,泰始中追赠公主,元凯无复驸马之号。梁文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天监初王氏无追拜之事。远近二例,足以据明。公主所生,既未及成人之礼,无劳此授,今宜追赠亭侯。”时以枢议为长。

天嘉元年,守吏部尚书。三年,即真。寻领右军将军,又领丹阳尹,本官如故。五年,以葬父,拜表自解,诏赐绢布五十匹,钱十万,令葬讫停宅视郡事,服阕,还复本职。其年秩满,解尹,加散骑常侍,将军、尚书并如故。是时,仆射到仲举虽参掌选事,铨衡汲引,并出于枢,其所举荐,多会上旨。谨慎周密,清白自居,文武职司,鲜有游其门者。废帝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光大元年卒,时年五十一。赠侍中、左光禄大夫,谥曰简懿。有集十卷行于世。弟宪,自有传。

史臣曰:王冲、王通并以贵游,早升清贯,而允蹈礼节,笃诚奉上,斯为美焉。王劢之襟神夷淡,袁枢之端操沉冥,虽拘放为异,而胜概一揆,古所谓名士者,盖在其人乎!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志第五·历二·宋濂
  卷七十九·谷应泰
  七国考卷一·董说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五·徐紘
  一四 安徽学政朱筠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跋·曹履泰
  读例存疑卷三十九·薛允升
  顾佐传·张廷玉
  馆阁续録卷六·陈骙
  胡诒谷·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16 ·佚名

    陆游 东篱杂书 身与春俱老,愁随日渐长。 帘栊听语燕,涧谷撷幽芳。 酒榼常从後,诗囊亦在傍。 闲行无定处,随意据胡床。 陆游 东篱杂题 终日在东篱,清和适此时。 莺声如妒梦,花气欲撩诗。

  •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二·宋濂

        

  • 卷四十六·毕沅

      ◎宋纪四十六 ∷昭阳协洽九月,尽阏逢涒滩七月,凡十一月。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庆历三年辽重熙十二年   九月,丁卯,召辅臣及知杂御史以上于天章阁,朝谒太祖、太宗御容及观瑞物。既而

  • 卷十八·谷应泰

      ○壬午殉难   文皇发北平,僧道衍送之郊,跪而密启曰:“臣有所托。”上曰:“何为?”衍曰:“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文皇首肯之。及师次金川门,大内火,建文帝逊去,即召用

  • 卷五【九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五【九则】     宋 岳珂 撰 永固更号 永固陵之易中兴会要不载所以惟张澄奏不犯历代陵名一语粗见微意而王明清挥麈録乃自以为其父所建明明清之言曰绍兴戊午徽宗梓宫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徐广曰鄚当为鄚鄚县名今属河间】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竒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岀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

  • 卷三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仁宗时通判泾州尹源作唐说及叙兵十篇上之其唐说曰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

  • 論語全解卷九·陈祥道

    陽貨第十七 

  • 卷之七·罗汝芳

    问《大学》宗旨。曰:&ldquo;孔子此书,却被孟子一句道尽,所云&lsquo;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rsquo;者也。夫孩提之爱亲是孝,孩提之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保。赤子,又孩提爱敬之所自生者也。此个孝弟慈原人人不虑而自知

  • 宣公·宣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公至自会。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戊子,夫人赢氏薨。晋师、白狄伐秦。楚人灭舒蓼。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赢。雨,不克葬。庚寅,日

  • 佛藏经了戒品第九·佚名

    佛告舍利弗。有三种人。闻说是经心不喜乐。何等三。一者破戒比丘。二者增上慢人。三者不净说法及贪著我者,是人远离於此随顺实相深经。具足充满生盲部党。是故舍利弗。我以是经重嘱累汝。所以者何。是经於如来灭後。能

  • 贤护分觉寤品第十六·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我念往昔过多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萨遮那摩如来应供等正觉。十号具足。时有比丘名曰和轮。於佛灭後称扬广说是三昧经。我於尔时为大国王。一心专求是妙三昧。即於梦中闻有告言:是三昧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佚名

    大唐三藏那提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悉帝城胜德林中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无央数。又与无量婆罗门毗舍首陀并诸长者。各各皆是大众之首。与其同类来至佛所。又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

  • 第十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十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遮谤品第二十一持经功德品第二十二为他悔过品第二十三六度品第二十四遮谤品第二十一尔时彼诸菩萨摩诃萨复白放光佛言。世尊。若人闻是陀罗尼经。生疑惑心起颠

  • 菩萨善戒经 第三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三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调伏品第七云何名为菩萨调伏。调伏者有六种。一者性调伏。二者众生调伏。三者行调伏。四者方便调伏。五者熟调伏。六者熟印调伏。性调伏者。有善种子故修善法。修

  • 赞僧功德经·佚名

      阿含经中略集出  叹大□□□□□  □□□□□□□  以大梵音赞僧宝  如地坚牢□□□  □□□□□□□  我末法中出家人  常住僧赞□□□  □□□□□□□  志求菩提微妙果  于浊苦恶世界中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真纯等编小参辛酉昭觉结制小参今晚生上座要与诸人商量佛法汝等从木以来者一段大事因缘各各具足眼同见耳同闻鼻同嗅舌同论手同执捉脚同运奔

  • 云中纪变·孙允中

    明孙允中撰。一卷。孙允中,鲁府仪卫司(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是书记载了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兵变的详细经过。时作者亲临现场,并数次入城安抚。因而对官兵杀掠等罪行有所透露。旧列入史部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