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椿传

李椿字寿翁,氵名州永年人。父亲李升,起家于进士。靖康之难时,李升为保护其父,以致背部受刺,与长子一起死亡。李椿年纪尚小,他用稻草包起灵柩把它停放在佛寺里,深挖墓穴而葬并细细地记下位置;李椿侍奉着继母南迁,尝尽了千辛万苦,竭力奉养继母。因为受父亲的恩泽,李椿被荫补为迪功郎,历官至宁国军节度推官。李椿整治豪民利用伪券占田,归还了陈氏的田地,李椿治政才能精湛,得到人们的称赞。

张浚召李椿为制司以备差遣,常常让他跟随自己。李椿奔走于淮甸,安抚流民,安排屯田、戍守之事,考察庐、寿二州军情,察看山水险要之处,周密详细、精心策划,对张浚的帮助很大。

隆兴元年(1163)春,诸将领有北伐的意见被报告给皇上,此事下到督府讨论,李椿正奉命到巢州,他立即写奏记给张浚说“:复仇伐敌,是最合乎天下人心的,此提议不是出自督府而出自诸将口中,况且我们藩篱不坚固,储备不丰裕,将虽多但无才能,士兵弱而且未训练,意见又不统一,即使夺得了土地,未必容易守住。”结果朝廷派兵出征没有成功。

张浚曾感叹真正有才能的人难发现,李椿说:“怎么可以严重地诬蔑天下没有人才,只要不讨厌逆耳之言而甘愿退让,那么他们很快就肯来了。”张浚又拜官右相,李椿知道此官不可做,劝他离去。第二年春,张浚离开朝廷去视察军队,李椿说:“小人之私党已经胜了,你无故离开朝廷,必定危险。”李椿苦苦地重申以前所说的话。张浚决心已定,而自以为宗臣应承担国家的重任,不忍心辞去职位,不久果然被罢职。

李椿被分配监管登闻鼓院,心中有所不悦,请求回去任廉州通判。未等上任,召他对话,任命他为鄂州知州。李椿请求推行垦田政策,恢复户数达数千,旷土大辟。

李椿改任广西提点刑狱,对讼事没有结案的,一概加以解决,释放了有疑问的犯人数千人。李椿奏请罢除昭州金坑,禁止官吏不得买南方来的货物。李椿改任湖北漕官,适遇荒年,官府强迫百姓赈荒卖粮,并压低收购价格,结果官府米未收到,百姓更加缺乏粮食。李椿减去百姓被强行卖粮的数额并又不限止价格,不久运米的船汇集湖北,粮食的价钱也降低了十分之三。李椿每次巡视部属,考察刑政,必定提前警告官吏准备好各州县应当问的事并记在纸上,李椿独自前往,所到之处叫来官吏士兵以供使唤。凡是按惯例赠送给他的东西,他一概不受,言官请求把他出行的方式、做法作为范例推广到各道。

李椿被召为吏部郎官,他论述广西盐法,孝宗同意他的意见,于是改变了盐法。李椿拜官为枢密院检详官。一小官吏拿着南丹州莫酋表,请求从宜州买马,通过签书枢密院事张说上奏皇上。李椿说“:邕州远宜州近,所以易地购马,难道这里面没有其他用意?今天莫氏正横行,怎能说这事是因为距朝廷地理的远近呢?小吏妄自所为,将会引起边地灾祸,请求按法律论他的罪。”张说大怒,李椿于是请求去职,皇上安慰他要他安心任职。

李椿升为左司,又请求朝外职,皇上于是任命他为直龙图阁、湖南转运副使。他请求十三件事,同一天得到批准,这些事中大的方面是减去桂阳军月桩钱一万二千缗,减少百姓以税折银之价值,百姓把此事刻在石碑上以示纪念。

李椿拜官司农卿。李椿统计大农每年需米一百七十万斛,而省仓观有米仅够一二个月的支用,就感叹地说:“这真是所谓的国将不国了。”于是竭力请求每年储备二百万斛粮食作为一年的储蓄。

朝廷选拔临安郡守,李椿在候选之中,执政中有人说他对人不会委曲求全,皇上说“:我正想得到这样的人。”于是李椿兼任临安府知府,执政三个月后,最终由于权贵、皇上的亲宠感到不便而去职。李椿在朝廷时,遇到事情就说,执政所以对他不满。等到这次轮到他回答皇上提问时,又说:“国君以刚强、稳健为本而以诚敬为公,大臣以柔顺为本而以刚中为用。陛下得到了诚敬之道,就可用以行刚强、稳健的德行了。在朝廷的大臣中,没有看到能以刚守柔而事奉陛下的。”执政非常不高兴,让李椿离朝任婺州知州。

正遇皇上诏令买牛筋,共五千斤。李椿奏道:“一条牛的筋只有四两,要买五千斤牛筋,这就要杀二万条牛啊。”皇上顿悟,收回前令。

李椿拜官吏部侍郎,又极力说宫中宦官太兴盛,他说:“自古宦官的盛衰,关系国家的兴亡。宦官刚兴盛时,开始人们害怕他们,等他们更盛时那么人们憎恶他们,宦官兴盛到了极点就会群起攻之了。汉、唐之事不用说,靖康、明受之祸距今不远,一定要对他们加以制裁、限制,不让他们达到极盛程度,那么国家可以免去以前出现过的灾祸,宦官又保住了他们的富贵。除了朝廷规定的宫廷戒规之外,还不能让他们干预其他事,严禁士大夫、兵将官与他们交往勾结。”皇上听到靖康、明受之祸的话,皱眉很久,说:“我年幼时也听说过这件事。”于是收起李椿的奏书于袖中进殿去了。最后李椿急切地说:“应当预备边境的储备,如果想保住淮河,那么楚州、盱眙、昭信、濠梁、涡口、花靥、正阳、光州都不可以不守护;如想保住长江,那么高邮、六合、瓦梁、濡须、巢湖、北峡也是要地。”

李椿因病请求管理一祠观,未得到批准,李椿当皇上的面更加极力请求,于是被拜官集英殿修撰、宁国府知府,后改为太平州知州,皇上还赐给李椿尚方制造的珍剂。李椿到达太平州后,极力图谋上流的防备,请求选将加以训练,准备好船以备急用,往北可以支援东关、濡须,往南可以接应采石。

李椿六十九岁了,他上书请求告老,最后以敷文阁待制之职退休。又过了一年,皇上考虑到湖南兵役的余波,想加以镇抚,认为李椿忠诚可靠,命他为待制显谟阁、潭州知州、湖南安抚使。李椿多次推辞没有批准,于是勉强动身,到湖南后就抚绥凋敝,使其呈现出兴盛时一样的气象。李椿下令恢复酒税法,发放仓中粮食并劝说人们有天相济,不用担心,又蠲免租十一万,卖常平米二万,使几万人得以生存。

潭州新建飞虎军,有人以为不合适,李椿说“:长沙一个都会,控扼着湖、岭二州,镇抚蛮族瑶民,二十年间,大的变乱有三起,怎么可以没有一支军队呢?况且已花费县官缗钱四十二万,怎么可以废除呢?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它而已。”李椿任职未满一年,又告老还乡,被提为敷文阁直学士退休,早晨接到命令,晚上他就上船,回到野塘上养老。

李椿十五岁时为躲避战祸而南迁,贫困无以生存,不能专心于学习。三十岁才开始学习《易》,他在朝廷所说的,以及所作所为,都是根据《易》指导。李椿内心品德高尚有操守,以忠诚厚道为本,尤其厌恶佛老之邪说。

淳熙十年(1183),李椿死去,终年七十三岁。朱熹曾为他做墓志铭,说他“从反面了解得失,不假借蓍草龟申占卜”。“不阿谀主子的喜好,不求一时的赞誉”等。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四十九 唐紀六十五·司马光
  卷二百九十九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四·李心传
  第七十九回 裂制书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张工头构乱·蔡东藩
  建康实録卷十九·许嵩
  ●卷一·司马光
  后汉书补逸卷二·姚之骃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四·佚名
  保越録·徐勉之
  九八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骈字类编》内桃字一行补入事致八阿哥等函·佚名
  金佗续编卷六·岳珂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四·佚名
  向秀传·房玄龄
  卷八十九·佚名
  倪兆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六·邵雍

    答人吟筋骸得似当年否,气血能如旧日无。却喜一般增长处,罇前谈笑有工夫。岁寒吟松柏入冬看,方能见岁寒。声须风里听,色更云中观。依韵谢任司封寄逍遥枕吟夫君惠我逍遥枕,恐我逍遥迹未超。形体销售一空终未至,更和魂梦与逍遥

  •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志摩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

  • 卷六·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六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好事近          宋子京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沉香帷箔 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

  • 卷十二 茕斋歌诗四十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二茕斋歌诗四十首 寄 下 ○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首  再至淮南,一作王宗城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复此

  • 卷二百一十六·表第七·脱脱

        宗室世系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五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開成三年(戊午、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塗有盜射之,微傷,左右奔散,石馬驚,馳歸第。又有盜邀擊於坊門,斷其馬尾,僅而得免。上聞之大驚,命神策六軍

  • 卷四百四十八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癸亥,侍御史孫升言:「近除兩浙提點刑獄王瑜為刑部員外郎,瑜在兩浙日,湖州武康縣民陳德堯訴知縣韓宗堯不法,瑜反送本縣施行,轉運判官張璹已坐此得罪。乞罷瑜除命。」詔瑜別與差遣,仍令

  • 東觀漢記卷二十·多人

      傳十五   匈奴南單于   匈奴南單于列傳。〔一〕范曄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李賢注   單于比,匈奴頭曼十八代孫。〔二〕范曄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李賢注   十二月癸丑,匈奴始分為南北單于。〔三〕范曄後漢書卷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三·徐乾学

    元纪二十一【起柔兆掩茂正月尽上章摄提格十二月凢五年】顺帝至正六年春二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辛未兴国雨雹大者如马首 是月山东地震七日乃止 司天监奏天狗星坠地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徧及齐赵终于呉其光不及两广后天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十二月丙子朔赐原任太子少保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李世达谥敏肃○赐南和伯方烨祭葬如例○工部主事黄龙光以委官遗火认罪 上命降一级调外任用○贵州防御訾嘉猷改戍○有盗窃易内承运库祐国殿玄帝金像逮治内官

  • 杨杰只哥传·宋濂

    杨杰只哥,燕京宝坻人,世代务农。杰只哥年少就有勇有谋。太祖征伐燕、赵,杰只哥率族归附。随大军攻辽左,随元帅阿术鲁平定西夏诸部,均立战功。太宗元年(1229),睿宗赐他彩缎,命随阿术鲁攻信安,阿术鲁知他才略在诸将之上,命他裁决

  • 宋纪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年(丙午、466)·司马光

    宋纪十三 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466年) [1]春,正月,己丑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1]春季,正月,己丑朔(初一),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天安。 [2]癸巳,征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为抚军将军,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2]癸巳(初五),刘宋明帝刘征召会稽

  • 全偏·方以智

    众盲之于象也,尾之、蹄之、牙之耳,况抚铁牛以为象乎?不二如如,全牛矣。空全牛其不二者,以全而适得不全之牛。执浑浑噩噩之不二,而厌广广蕤蕤之万不二,犹盲之梦铁牛也。立马于前而得之,又何不可仪氏{革奇}、中帛氏口齿、谢氏唇

  • 提要·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礼记训义择言    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按礼记训义择言八卷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着録是书自檀弓至杂记於注家异同之说择其一是为之折衷与陈澔注颇有出入然持论多为

  • 卷八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一襄公十年考异宋板传六月楚子囊上晋荀防伐秦上衞侯救宋师于襄牛上共有圈诸侯伐郑齐崔杼云云上初子驷与尉止有争上诸侯之师城虎牢而戍之上

  • 枯崖和尚漫录卷上·枯崖圆悟

    圆通宗照庵主因木庵初到泉南。馆是庵。一日。具威仪问曰。某甲愚钝。乞师指个见处。木庵指面前香炉曰。见么。照曰。见。庵曰。见处如何。照曰。某甲不会。庵曰。又道见也。照悚悟。流汗浃背。自此杜门四不出。一衲百

  • 雪關和尚語錄卷四·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偈之餘五言示禪人此道最幽玄,莫生別欣厭,但辦一心求,莫計程途遠;一要意真誠,二要絕貪戀,不被境緣牽,直下如射箭。佛祖眾機緣,一一皆方便,透得一樁去,拈來都成片;切忌亂商量,狐疑起邪見,非真明眼人,莫遭胡指點。抖擻復抖擻

  • 新传奇品·高奕

    戏曲论著。清代高奕撰。高奕(生卒年不详),字晋音,一字太初,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所作戏曲有《春秋笔》等14种。《新传奇品》继吕天成《曲品》而作,体例与《曲品》类似。作者在自序中说:“偶检笥中所藏传奇数百种,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