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慕容垂传

慕容垂,字道明,慕容元真的第五子。小时候很受宠爱,元真经常看着他对诸弟说:“这孩子豁达好奇,终久既能破人家,也能成人家。”所以取名为霸,字道业,得到父亲的恩遇超过其兄慕容俊,所以慕容俊不能与他平起平坐。慕容俊即王位后,因为慕容垂从马上摔下来伤了牙齿,就将他改名为..,表面上说是因仰慕谷阝..而为之取名,骨子里却是因为厌恶他,不久又凭谶记上的文字,就去掉..旁,用“垂”为名。

慕容垂十三岁时做偏将,每次征伐,勇冠三军。慕容隽平定中原时,慕容垂当前锋,累战有大功。慕容隽称帝之后,授给慕容垂黄门郎之职,出任安东、冀州牧,封为吴王。慕容垂又以侍中、右禁将军之职,总领留台事,镇守龙城,使东北一带得以和平。历任镇东、平州牧、征南大将军、荆兖二州牧、司隶校尉等职。他因为任车骑大将军时在枋头打败桓温,威名大震。后因受到慕容日韦的忌恶,投奔苻坚。苻坚十分器重他,授以冠军将军,封宾都侯。

苻坚大败于淮南,投奔慕容垂军。其子慕容宝劝他杀掉苻坚,他因苻坚曾对他厚遇,不从。行军至洛陽,慕容宝请求拜墓,慕容垂答应了他,于是起兵。在邺进攻苻丕,引漳水来灌城,城池被淹没只剩尺余。丁零人翟斌怨恨慕容垂,派人乘黑夜掘开堤坝,河水溃退,因此邺城未能攻破。于是慕容垂自称燕王,设置百官,定年号为燕元。又率人马攻邺,放开一条路让苻丕弃城西归。但苻丕固守邺城,派人向司马昌明求援。慕容垂大怒说:“苻丕,我放开一条路你不走,你还要引来南贼想固守邺都,真是罪不容赦。”于是又进军攻城。苻丕只得抛弃邺城逃往并州。慕容垂任命其兄之子鲁陽王慕容和为南中郎将,镇守邺。慕容垂定都中山。登国元年(386),慕容垂称帝,定年号为建兴。在中山修建宗庙社稷,占有幽州、冀州、平州的全部地区。

慕容垂派使者前来朝贡。登国三年(387),太祖派九原公拓跋仪出使慕容垂,慕容垂又派遣使者来朝贡。登国四年(388),太祖派陈留公虔出使慕容垂,垂又遣使朝贡。登国五年(389),又派秦王觚出使慕容垂,慕容垂将觚留下不遣还,于是两下就断绝了往来。

慕容垂计议讨伐慕容永,太史令靳安向慕容垂进言说:“彗星经尾箕之分,燕国当有野死之王,不出五年,国家必定灭亡,岁在鹑火,必克长子。”慕容垂听了才停止计议。靳安出来后对人说:“这些情况既然并行,燕国终究不能长久。”靳安的本意是知道太祖的兴盛,而不敢说出来。

起初,丁零人翟辽背叛慕容垂,后又派使者请罪,慕容垂不答应。翟辽大怒,于是自号大魏天王,拥有数万之众,屯扎在滑台,同慕容垂相抗击。翟辽死后,其子翟钊取代他,及至慕容垂出兵攻克滑台,翟钊就投奔长子。慕容垂打算征讨长子,诸将都来谏劝,认为永国并没有什么罪过,却连年征役,士卒疲怠,请留待他年再作计议。慕容垂打算听从诸将的意见,但他任司徒的弟弟、范陽王慕容德坚持劝他出征。慕容垂说:“司徒的意见和我完全相同,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我的主意已经定了。况且我已到老了,凭自己的智慧足以战胜他,不必再留下逆贼而给子孙带来祸害。”慕容垂率步骑七万征讨永国,终于克敌制胜。

登国十年(394),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来犯,当时太祖驾幸河南宫,于是进军到黄河边,在渡口筑台祷告,振奋军威,军队旌旗相连,沿黄河东西一千多里。当时,陈留公虔率五万骑兵在黄河东,在六百余里的山谷地带拦截,以绝其左路;太原公仪率十万骑兵在黄河北,以断其后路;略陽公遵率七万骑塞其南路。太祖派兵捕捉慕容宝部下将士,全部擒获,马步兵无一漏网,于是慕容宝引船列兵,想要南渡。船到中流,大风骤起,将其数十艘战船漂到南岸,太祖军擒获其将士三百余人。太祖赐给他们衣服,全部遣送回去。慕容宝开始来犯之时,慕容垂已经有病,亲自去到五原,太祖断其去路,使他们父子间音讯断绝。太祖又让部下散布谣言,令他们到黄河边告诉慕容宝说:“你父亲已死,为何还不快回!”他们兄弟听说,十分忧惧,信以为真。于是士卒惊骇騷动,四处暗中传言,都想哗变。当初,慕容宝行至幽州,他所乘坐的车,车轴无缘无故自己断裂,掌占卜的靳安认为这是大凶之兆,坚决劝说他下令归还,慕容宝怒而不从。这时他便问靳安,靳安回答说:“如今天数的变化预兆人事,灾祸的征兆已经聚集,速速回去可以免去灾祸。”慕容宝越发感到恐惧。靳安退出来对他人说:“我们现在全都将死于他乡,尸骸将抛弃于草野,被乌鸟蝼蚁吃掉,不能再见到家乡了。”

这年冬天十月,慕容宝烧掉战船连夜逃遁。当时,黄河还未结冰,慕容宝认为太祖不能渡河,所以没有派人放哨。十一月,突然大风降温,黄河冰冻。太祖进军渡河,选精锐二万余骑轻装急追,晨夜兼行,傍晚到达参合陂以西。幕容宝在参合陂东,扎营在蟠羊山南水上。靳安对慕容宝说:“今天西北风很大,这是追兵将至的预兆,应立即设警备,派人兼行速去,不然必定十分危险。”慕容宝就派人防后。由于事先没有对将士进行安抚,军队失去控制,将士们没有谁愿意替他尽心打仗,行走十余里,就都解鞍寝卧,没有发觉对方大军就在附近。太祖军的前哨发现慕容宝的军营,立即回报。当天深夜,太祖布署众军相援,诸将排列埋伏于东西两侧,成犄角之势。太祖约束士卒,缚住马口,衔枚无声。拂晓,众军齐进,日出时登上山,从上监视着慕容宝的军营。慕容宝军打算一早就向东退却,看见太祖军至,纷纷惊扰奔逃。太祖纵马腾跃,大破慕容军。慕容宝军中有马的都仆倒在冰上,自相踏压,死伤者数以万计。慕容宝及诸父兄弟,都单人匹马各自奔散,仅免于死。于是,慕容宝军四五万人,一时间都放下兵器,束手就擒。其余奔逃的不过千余人。这一仗,生擒慕容氏王公文武将吏数千人,俘获慕容宝的宠妻及宫人、器甲、辎重、军资杂财十余万计。

慕容垂又一次想来犯,太史对他说:“太白星晚上没于西方,数日后才现于东方,这是浮躁之兵,先发者必定灭亡。”慕容垂不从,凿山开道以进军。到先前慕容宝兵败之处,看见骨骸堆积如丘,便设祭悼念。死者的父兄子弟都痛哭呼号,声震山川。慕容垂惭愤交加,呕血发病而还,死于上谷。慕容宝僭位。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七·祭祀五·宋濂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九·汪楫
  東觀漢記補遺·多人
  卷六 后汉更始·王夫之
  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丧师辱国 据西陲作乱亡家·蔡东藩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二)·陈寅恪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徐紘
  杜弼传·李延寿
  陈与义传·脱脱
  穆宗本纪·脱脱
  提要·佚名
  卷十五·佚名
  卷二十六·佚名
  卷八十学堂三·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回 貔虎师阵败遭擒·陈端生

    第十六回貔虎师阵败遭擒诗曰:假公难以济私心,无勇无谋战绿林。貔虎桓桓威武阵,反甘雌伏竟遭擒。却说韦寨主立擒刘奎璧,领降兵,打得胜鼓回山。皇甫长华心中大喜,下聚义厅相迎。道:恭贺贤兄出兵全胜。如今刘奎璧何在?韦大王分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五·杨仲良

      哲宗皇帝   用旧臣上   元丰八年三月庚申[1],诏以登位,赐致仕前宰相守太师潞国公文彦博、前执政宣徽南院使太子少师张方平、观文殿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孙固、资政殿大学士知扬州吕公著、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

  • 卷之八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一百·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孟康曰信交道曰任如淳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俜也】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如淳曰窘困也】及项羽灭髙祖

  • 赵琰传·魏收

    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当初,苻氏叛乱,赵琰被奶妈带着奔逃到寿春,长到十四岁才回到老家。精心奉养父母,茶水饭食,必亲自调弄。皇兴年间(467~471),京城缺粮,奴婢碾粟筛出瘪谷,赵琰看见狠狠把她教训了一顿,责令她留

  • 卷二·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太宗孝武惠文皇帝上太宗皇帝讳德光太祖第二子也母曰舒噜氏帝诞于大部落东一千里之牙帐生时黑云覆帐火光照耀有声如雷及长美姿貌雄杰有大志精于骑射平奚渤海二国太祖爱之立为元帅太

  • 聘礼第八·佚名

    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使者再拜稽首辞,君不许,乃退。既图事,戒上介,亦如之。宰命司马戒众介,众介皆逆命,不辞。  宰书币,命宰夫官具。及期,夕币。使者朝服,帅众介夕。管人布幕于寝门外。官陈币,皮北首,西上

  • 明本释卷下·刘荀

    (宋)刘荀撰立志者有为之本尚书周官曰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东坡谓未有志卑而功崇者胡衡麓谓心之所存主谓之志伊尹曰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有不与被

  • 卷五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三    宋 卫湜 撰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至於賵赙承含皆有正焉郑氏曰死必赴赴告

  • 卷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一钱塘程川撰易十一上经四文言上不必大故求道理看来只是协韵说将去潜龙勿用何谓也以下大防各就他要说处便说不必言专说人事天道伊川说干之用干之时干之义也难分别到了时似用用似义【防渊

  • 诗序上·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诗序上朱子辩说诗序之作说者不同或以为孔子【程子曰大序是仲尼作】或以为子夏【朱子曰王肃沈重亦云大序是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或以为国史【程子曰国史

  • 第四十二卦:《益卦》·佚名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白话】《益卦》象征增益:利于前去行事,利于渡大河越巨流。《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白话】《象辞》说:《益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巽(风)上,为狂风和惊雷互相激荡,相得益

  • 卷一·敖继公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一     元 敖继公 撰士冠礼第一郑注曰童子年二十而冠主人?冠朝服则是诸侯之士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樍古者四民世事士之子恒为士冠于五礼属嘉礼继公谓此篇主言士冠其适子之礼然此士云者据

  •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一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一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第五之二修时章第五论曰。于几时中修习十地。正行得圆满释曰。此十地是菩萨大地。修行之时不可同于二乘。何以故。不唯为自身所济度多故。所

  • 窥天外乘·王世懋

    一卷。明王世懋撰。此书为王世懋诸多著述之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书。专论明代掌故、故事,中间参以作者之论断。许多记载持论公正,足资参考。尤其是关于明代掌故之记载与辨疑,较有价值。此书体例颇似《龙川略志》之体例。但《

  • 大驾北还录·陆深

    《大驾北还录》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中为太常卿,兼侍读。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本书记载明世宗南巡北还事,对了解嘉靖初年政治有所裨益。本书有明刻本等,今据以标

  • 记胡也频·沈从文

    长篇传记。沈从文著。1932年5月上海光华书局初版。这部作品最初分34次连载于1931年10月4日~11月29日的上海《时报》,前11次由编者加有小标题,总题为《诗人和小说家》,自12次始取消了小标题,总题亦改为《记胡也频》,前后均署

  • 明高僧传·如惺

    八卷。明代释如惺撰。《大明高僧传》简称为《明高僧传》。此书写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所题书名中的“大明”,即指成书年代,不是指内容范围。此传内容始于北宋末直明代,至于《宋高僧传》止于北宋初到北宋末这一百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