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大金徳运图説一卷

【臣】等谨案大金徳运图説一卷金尚书省会官集议徳运所存案牍之文也案金史本纪金初色尚白章宗泰和二年十一月更定徳运为土腊月辰诏告中外至宣宗贞祐二年正月命有司复议本朝徳运是书所载盖即其事书前为尚书省判次为省劄列集议官二十二人其中独上议状者六人合具议状者八人连署者四人其集议有名而无议状者太子太傅张行简太子太保富察乌叶修撰富珠哩阿拉费摩谙逹登四人疑原书尚有所脱佚其所议言应为土徳者四人言应为金徳者十四人如谏议大夫张行信力主金徳之议而金史行信本传称贞祐四年以参议官王浍言当为火徳诏问有司行信谓当定为土徳而斥浍所言为狂妄其立説先后自相矛盾殊不可解又书中但有诸臣议状而尚书省臣无所可否考史载兴定元年十二月庚辰腊享太庙是终金之世仍从泰和所定土徳而未尝重改疑是时当元兵深入宣宗南迁汴梁此议遂罢故尚书省亦未经奏覆也五徳之运不见六经惟家语始有之而其书出于王肃伪撰不可据为典要后代泥于其説多侈陈五行传序之由而牵合迁就附会支离亦终无一当仰防我

皇上折垂训斥妄祛疑本宅中圗大之隆规破防纬休祥之谬论阐发明切立千古不易之定论是编所议识见皆为偏陋本不足録然此事史文简畧不能具其始末存此一帙尚可以补掌故之遗并恭録

圣制弁诸简首俾天下后世晓然知驺衍以下皆妄生臆解用以祛曲説之惑焉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七·脱脱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一·赵尔巽
  奢纵第二十五·吴兢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八·汪楫
  第二十七回 膺帝箓父子相继 礼名贤昆季同心·蔡东藩
  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蔡东藩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异征类·佚名
  卷之一千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史记集解序·司马迁
  七十五、编辑杂志之始·包天笑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金富轼
  ●雪交亭正气录卷十·高宇泰
  选举一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养马·梁辰鱼

    【梨花儿】〔净扮掌石室官丑扮皂隶上净〕两个囚徒来养马。带着一个俏浑家。朝朝坐在马粪下。嗏。马若瘦时吃顿打。〔丑〕【前腔】我家本官没挞煞。一生只爱把钱抓。上司知道也不怕。嗏。连累皂隶不是耍。〔丑〕皂隶

  • 才调集原序·韦縠

    余少博羣言常取得志虽秋萤之照不逺而雕虫之见自佳古人云自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也又安可受诮于愚卤取讥于书厨者哉暇日因阅李杜集元白诗其间大海混茫风流挺特遂采摭奥妙并诸贤逹章句不可备录各有编次或闲窗展卷或月榭行

  • 茗柯词·张惠言

    虞美人 胡蝶 斜阳谁遣来花径,春色三分定。游丝无力系花腰,忙煞枝头相途乱红飘。 寻春莫向花间去,花外游蜂聚。南园芳草不会空,收拾春魂归去遶香丛。 双双燕 满城社雨,又唤起无家,一年新恨。花轻柳重,隔断红楼芳

  • 满庭芳·胡适

    枫翼敲帘, 榆钱入户, 柳棉飞上春衣。 落花时节, 随地乱莺啼。 枝上红襟软语, 商量定, 掠地双飞。 何须待, 销魂杜宇, 劝我不如归?归期今倦数。 十年作客, 已惯天涯。 况壑深多瀑, 湖丽如斯。 多谢殷勤我友, 能容我傲骨狂思。

  • 第四十二回 洪杨起据金陵南北构兵·黄士衡

    诗曰: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却说嘉庆帝为太上皇开千秋寿筵,正在高兴之际,忽外面递来湖北督抚奏折,称白莲教徒由枝

  • 一四九五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九五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直隶总督臣梁肯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于十一月十三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未登大内者,降

  • 卷二百六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漕运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上言曰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隂下引河溉汾隂蒲坂

  • 卷之十二  奉天靖難記二(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奉天靖難記,四卷,撰者佚名。書成在永樂年間,今明太宗實錄卷一至卷九即在此書基礎上增改而成。) 奉天靖難記二 十一月丁卯朔。庚午,師回至孤山,訊知李景隆軍鄭村壩。我游騎至白河,歸言:「河水流澌,兵不可渡。」又聞李景隆列陣於

  • 序·姚士粦

    後梁春秋原序余讀姚子所著《後梁春秋》,而知奪嫡之不祥,仁賢之有後,天道若陰,為劑量不爽,眉髮者吁可畏也。蓋六代賢胤,無過昭明,不幸以一眚慚殁,嫡塚失嗣,至有梁神器一歸之簡文,再歸之孝元,兩君固皆武帝子也。藉令天意而在兩君,則

  • 附錄·佚名

    ○明敬王妃,書下行錄。嗚呼!大行大王,庚戌六月十八日申時誕生。其時宮人,每夢見五雲中飛龍升天。綏嬪有身,而眼光比常時益淸,神彩奇異。是以,殿宮預卜有大慶也。及誕生,日表岐嶷,儘天縱之聖,自孩提時,聰明絶人,二歲之至日,父王嘉悅

  • 卷第二十二上·朱熹

    伊川先生语八上伊川杂录宜兴唐棣彦思编 棣初见先生,问「初学如何?」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它莫如论、孟。」先生曰:「古人有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以养其血脉,威仪以养其四体。今之人只

  • 卷六十一·陈祥道

    士昏贄鴈帛有衣被之仁皮有炳蔚之文故孤執之羔有跪乳之禮有羣而不黨之義故卿執之進必以時行必以序鴈也故大夫執之交有時别有倫被文以相質死分而不變者雉也故士執之可畜而不散遷者鶩也故庶人執之可畜而不違時者鷄也故工

  • 卷十九·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九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颂四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葢颂与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孔氏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状也】周颂三十一篇多

  • ·万物皆备于我心··王守仁

    答欧阳崇一欧阳崇一(公元1496&mdash;&mdash;1554年),名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任安徽六安知州、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王阳明在赣州首倡&ldquo;致良知&rdquo;时,欧阳崇一独曰:&ldquo

  • 明因果之事·印光

    ●经云:“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 预先断除恶因, 由是罪障消灭, 功德圆满, 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 欲免恶果, 譬如当日避影, 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 稍作微善, 即望大福。一遇逆境,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智品之四◎当言一眼见色。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故。如尊者昙摩多罗说。眼不见色识见色为止如是意

  • 郁氏书画题跋记·郁逢庆

    十二卷。续题跋记十二卷。明郁逢庆撰。郁逢庆,字叔遇,别号水西道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共有前后两集,前集末有自识说:所见法书名画,积成卷帙,时崇祯七年冬。按崇祯七年是公元1634年,这是前集成书时间。后集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