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熠传

张熠,字景世,自称是南陽西鄂人,汉代侍中张衡是他的十世祖。张熠应朝廷所请任扬州车骑府录事参军。入朝廷除授步兵校尉。

永宁寺塔营造之风大兴,经构规模求广,灵太后曾经亲到兴建工地,凡是太后问到的,张熠敷陈指画,无所遗漏,太后称赞他。很久以后,除授冠军将军、中散大夫。后为别将,随长孙稚西征,转任平西将军、太中大夫,为关西都督。因功封长平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永安初年,除任平西将军、岐州刺史、假安西将军,不久又加授抚军将军。他怜恤贫困弱小之人,为老百姓所热爱。人代其职,张熠还都,正值元颢率部入洛,仍令复州职,张熠私自回来了。庄帝还宫,出授他为镇南将军、东荆州刺史。不久加授散骑常侍、征蛮大都督,转荆州刺史。正逢..朱兆入洛,不去就任。普泰年间(531~532),为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天平初年(534~535),迁都草创,右仆射高隆之、吏部尚书元世隽启奏说:“南京的宫殿,毁撤送往新都,连筏竞塞黄河,首尾相接,这如不是让贤明的一个人,专门管理,则恐怕材木耗损,有缺经构。张熠清贞素著,有称一时,臣等推他为大将,总管此事。”帝下诏依从。张熠对营造十分勤勉。不久,转任营构左都将。兴和初年(539~540),任卫大将军。宫殿修成之后,以本将军除任东徐州刺史。兴和三年(541),死于州任之上,时年六十岁。朝廷赠他为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兖州刺史,谥称懿。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刘昫
  卷六十一·志第二十八·柯劭忞
  五帝第二十四·王肃
  ●三朝聖諭錄下·杨士奇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诸葛忠武书卷四·杨时伟
  弘一大师书赠莲池大师语录·李叔同
  卷二十一兵志一兵制·黄遵宪
  卷九十九 中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中·班固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 第二十·班固
  孙承宗传·张廷玉
  郭景祥传·张廷玉
  卷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成化十年冬十月癸未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封庆王邃<雝土>母夫 孟氏为次妃从所请也○甲申楚王均鈋奏祖父坟园已如例每春一祭乞再赐秋祭 上曰秋祭准三岁一行○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夏埙再乞致事许之○乙酉太常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今献备遗卷十三·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直王直字行俭江西泰和人也永乐初进士改庶吉士召入内阁典密务授翰林修撰驾幸北京仁宗为皇太子监国直与杨士竒黄淮三人留辅导与修高皇帝实录进侍读洪熈初进侍读学士宣宗为皇太子进右春坊右庶子仍兼侍读学

  • 第十五章 左路备补军(一)·冯玉祥

    兵变平复以后,袁世凯决定重新编练军队,名为备补军。共分为前后左右中五路:王汝贤任前路统领,刘某任后路统领,洪子成任右路统领,雷震春任中路统领,陆将军担任的是左路统领。左路备补军和其他各路一样,共分前后左右中五营,我任前

  •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魏收

    刘藻,字彦先,广平易陽人。六世祖刘遐,随司马睿南渡。父刘宗元,任刘裕政权的庐江太守。刘藻涉猎群书,美于谈笑,善于与人交往,饮酒至一石而方寸不乱。永安年间,与姐夫李嶷一起归顺,朝廷赐予爵位易陽子。擢拜南部主书,很是称职。当

  • 王安石传·脱脱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少年时喜好读书,一经过目终身不忘。他写文章落笔如飞,初看好像漫不经心,完成后,见到的人都佩服他的文章精彩奇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誉

  • 卷十四·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四宋 彭百川 撰神宗朝臣议论新法神宗即位励精求治以王安石学行负时望召为翰林未几引参大政一日紫宸早朝二府奏事颇久日刻既晏例隔登对於崇政殿上更衣复坐以次赞引中丞吕诲待对於崇政殿

  • 原跋·佚名

    皇清膺大宝命,拓迹垂统;四裔逖听,冠带偕来。皇上缵武,策勋西陲,大功载蒇。垓埏所极,莫不尊亲;用弼亿万祀丕,丕基讫乎无外。三古之隆,方斯蔑矣。先是,乾隆岁戊辰(一七四八),王师平定金川;皇上念列朝服属外臣式增式扩,爰敕所司绘「职贡

  • 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第十三·晏婴

    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音渠,鞋上装饰物,其长尺,冰月服之以听朝。晏子朝,公迎之,履重,仅能举足。问曰:“天寒乎?”晏子曰:“君奚问天之寒也?古圣人制衣服也,冬轻而暖,夏轻而凊凉,今君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履重不节,是

  • 卷五 时则训·刘安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苏,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爨萁燧火。

  • 卷五十·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     宋 卫湜 撰文王世子第八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文王世子者以其记文王为世子时之法此於别録属世子法严陵方氏曰王制曰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

  • 卷十·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十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九年春齐人杀无知据传初无知虐雍廪【齐大夫】至是雍廪杀之例见前公及齐大夫盟于蔇【蔇公谷作暨】杜氏云此齐大夫之迎子纠者【见下文】以非一人故不名蔇鲁地夏公伐齐纳纠

  • 佛教正信会缘起·太虚

    万物唯心,一心元觉;但常觉而不迷,便即心而是佛。何况人生难得,生性最灵,禀亲证一真如之妙明,具遍造十法界之威力!反性而究极之,自觉之道不胜其用焉;推物而普及之,觉他之道不胜其用焉;发挥之为万行,充足之为万德,觉行圆满之道不胜其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二卷(月喻品第十五 菩萨品第十六)释月有六事。以譬法身 释日及岁星譬 释未发菩提心。为作菩提因缘事 释一阐提不受道事月喻品第十五案。法瑶曰。从见月不现。至譬如日出众雾悉除。答

  • 曹月川集·曹端

    一卷。明曹端(1376—1434)撰。曹端,字正夫,学者称月川先生,渑池(今属河南)人。做过霍州学正。学宗朱熹。提出 “理驭气”说,主张“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从维护儒学正统出发,反对佛、老,认为“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

  • 五总志·吴坰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 (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 《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 (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1130)避地无

  • 读史抄·刘宰

    郑当时好黄老言而每五日洗沐尝置驿马长安诸交请谢宾客至明旦常恐不徧何胷次扰扰如博极其言亦若人之流亚也孟坚谓其不能为醇儒过矣

  • 黄遵宪诗集·黄遵宪

    「黄遵宪」诗词全集、诗集(33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