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鹿

鹿胒,字永吉,济陰人。父鹿生,在《良吏传》。胒喜欢兵书、陰陽、释氏之学。太师、彭城王元勰召他为馆客。他曾经到徐州,马病了,搭船而到大梁。夜晚睡觉,跟从的人上岸偷来四捆禾草喂养其马。船行数里,鹿胒发觉此事,追问从哪里弄到禾草的,跟随的人告诉了他。鹿胒大怒,马上停船上岸,到取禾的地方,拿了三丈缣帛放到禾束之下才回来。

当初任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经常劝元子直以忠诚廉洁之节奉君。曾赋五言诗说:“峄山万丈树,雕镂作琵琶。由此材高远,弦响蔼中华。”又说:“援琴起何调?《幽兰》与《白雪》。丝管音员未成,莫使弦响绝。”子直很少向他询问什么事情,鹿胒想让他善终,所以作诗讽咏。服母丧去职。丧满后,仍赴原任。子直出镇梁州,鹿胒随他到州。州中有兵粮购买,购买的人无不发其财,鹿胒独独不取,子直强迫他干,他始终不从命。

庄帝任御史中尉,鹿胒兼任殿中侍御史,监督淮陽王元..军队。当时萧衍派他的豫章王萧综据守徐州,萧综写密信给元..,说想归顺。萧综为萧衍爱子,大家都说这是不可能的。元..招人入报,验其虚实,鹿胒于是请行,说:“如萧综有诚心,我们便与他盟约;如其事属诈,岂是爱惜一人生命的时候。”当时徐州刚刚沦陷,边境常常受到騷扰,萧综部将成景隽、胡龙牙都统领强兵,内外防守严密坚固。鹿胒于是单马从小道出城,径往彭城。未至之间,被萧综军主程兵润所阻止,问他来干什么。鹿胒说:“两兵交战,使者犹在,从过去到现在交战双方通言不绝。我被临淮王派遣,必须完成使命。”程兵润于是先派人告诉龙牙等人。萧综既有诚心,听说鹿胒被抓了起来,对景隽说:“我经常怀疑元略打算以城叛归的真实性,准备验其虚实,准备派左右为元略使入魏军中,唤彼一人,他们的使者果然来了。我们可让人诈作元略身形,在一深室,诡称患病了,呼使户外,令人传话。”当时元略刚被萧衍追还。萧综又派心腹梁话迎接鹿胒,秘密告诉他怎么办怎么办,令他善为酬答,梁话引鹿胒入城,到龙牙处所。

当时天色已晚,龙牙摆列仪仗举火引导鹿胒说:“元中山很想与你相见,所以令我们召唤你。”又说:“安丰、临淮将少兵弱,图谋攻克此城,我们能容你们得到吗?”鹿胒说:“彭城是魏朝边境,势在必争,得否在天,不是人所能预测的。”龙牙说:“当如卿言。”又到景隽住所,停鹿胒在外门,很久没让他进来。当时夜已很晚,星月甚明。萧综军主姜桃来跟鹿胒说:“君年纪已很大,又充任如今的使者,良有所达。元法僧是魏朝的微子,拔城归梁,梁主待物有道。”于是举手指天说:“今年岁星在斗。斗,是吴地分野,君为什么不归顺梁国,我可让君富贵。”鹿胒回答说:“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法僧,是莒仆之流,而梁朝容纳了他,难道不有愧于季孙吗?这个月建鹑首,斗牛受破,岁星木也,迎面克之。君的吴国不久就会败丧。况且我衣锦夜游,这是有见识的人所不能允许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引见景隽,景隽说:“元中山虽说唤你,你却不害怕生命危险前来,这是为什么?”回答说:“过去楚伐吴国,吴国派蹶由劳慰军队,今天此行,与那时略同。”又说:“我游历多年,与你先就相识。”于是叙说缘由,景隽便记下来。引鹿胒一同入座,对鹿胒说:“卿不是刺客吧?”鹿胒回答说:“今天作为使者,想返命本朝,相刺之事,就留给以后吧。”景隽为他安排饭食果品之类,鹿胒能吃能喝,一人食量敌过数人,微自得意夸耀。众人议论说:“壮士!”于是带他到元略住所,一个人带他到门内,指床让他坐下。一人别在室中,出来对鹿胒说:“中山有指教,要说给你听。”鹿胒于是起立。他们派人对鹿胒说:“君你只管坐下。”鹿胒说:“家国王子有教,为臣的哪能坐听教命?”使人说:“顿首君,我过去归诚南边,早晨派人唤你,想知道家乡之事。但夜晚怕动,不能相见。”鹿胒说:“早奉王公音旨,臣冒险赶赴,但却不能瞻见,为臣辗转反侧,难以释怀。”于是辞别而退。

不一会,天就亮了,萧综军主范..、景隽、司马杨日票等人竞相询问北朝士卒马匹多少。鹿胒说:“秦、陇既已平定,三方安静晏平,现在有高车、白眼、羌、蜀五十万人,齐王、李陈留、崔延伯、李叔仁等人分为三道,径往江西;安乐王元鉴、李神领冀、相、齐、青、光州羽林军十万人,直接从琅笽向南进发。”诸人相互说:“该不是华饰之词吧?”鹿胒说:“可验皇朝,何华之有?”上午九、十点钟,才让他回去。景隽送鹿胒上戏马台、北望城垒,说:“此城坚固,的确不是你们魏国军人所能攻下的,卿回去可以告诉两位王公,赶紧回师改计。”鹿胒说:“金城汤池,冲甲弥巧,贵守以人,论险要有什么意思?”准备回到军中,在路上与梁话誓盟。契约既固,不到十天,萧综果然归降。

帝诏说:“日者,法僧父子,顽固自天,长期为恶不止,窃城外叛,为乱一方,遂使彭、宋名州,反为贼有。虽然宗臣名将,挥戈于泗水之滨;虎士雄卒。扬剑于汴水之滨,虎士雄卒,挥剑下汴河水边。然而高墙竣垛,并非很容易登上;广水深隍,实在难以通过。因此朕日影西斜仍不就食,夜半愤怒惋惜不已。而萧衍都督、豫章王萧综体识运祚知晓机算,欲归有道,偷偷派秘密信使,送诚于都督临淮王。当时事出意料,能不警惕。殿中侍御史监军鹿胒,不怕虎口,视险如平地,充任使者,入南验查虚实。誓盟既固,所图于是结果。收复失城失地,却不动用一兵一卒,也是鹿胒之力也。如不以荣禄报答他,哪拿什么来劝勉将来之人呢?可封他为定陶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朝廷除授他为员外散骑常侍。不久,出任青州彭城王元劭府长兼司马。不久解长兼之职。广川人刘钧、东清河人房须反叛,元劭派鹿胒监督州军讨伐他们,战于商山,很打了一些胜仗。将领统军都是元劭左右,他们擅自增加斩杀首级的数量,妄自请求赏赐缣帛,鹿胒坚持认为不可,元劭不依他的看法。鹿胒勃然变色说:“竭志言立,为王为国,这岂是我鹿胒家中之事!”不辞而出,元劭追上给他道歉。偷窃功劳的人放出狂言,要私自加害于他,鹿胒听说一笑置之,一点也不介意。

这以前,萧衍派将领彭群、王辩率七万人马围逼琅笽。自春及秋,官军也不见到来,而两青州人马,才有一万多人,军驻郧城,久久不前进。元劭于是派鹿胒,南青州刺史胡平派长史刘仁之,一起监督众将,径直奔赴敌人营垒,大破敌人,斩杀彭群,俘敌首二千多级。肃宗称赞他,玺书劳问。永安年间,入朝为左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又因前鹿胒入徐州之功未尽,增加食邑二百户,晋爵为侯。鹿胒虽然任职显要,但志在谦退,迎送亲朋宾客,比过去更为周全,而自己没有房屋住宅,经常借租居室,身穿布衣,口吃粗食,寒暑都是一样。庄帝嘉许他的清正素朴,又赐给他钱帛。

等到东徐城百姓吕文欣杀害刺史元大宾,南引敌人,屯驻曲术,帝诏鹿胒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东将军,为六州大使,与行台樊子鹄讨伐打败了敌人。以重金购买斩杀擒捉文欣党羽,与文欣一起叛逆的韩端正斩杀文欣送来首级,敌魁帅同死的有十二个人。帝下诏书褒奖慰问。还朝,拜为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不久诏为使持节、兼尚书左仆射、东南道三徐行台。到东郡后,正逢..朱仲远攻陷西兖州,挥师向滑台,帝诏他与都督贺拔胜等抵抗仲远。军败,鹿胒还归京城。

普泰年间(531~532),加授他为征东将军,转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兼度支尚书、河北五州和籴翟大使。天平年间(534~537),除任他为梁州刺史。当时荥陽百姓郑荣业等人聚众造反,围逼州城。鹿胒不能固守城池,于是投降。荣业把鹿胒送到关西。

猜你喜欢
  松漠纪闻·洪皓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八(阙)·杨仲良
  ◎伪经济局长许江的“德政”·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九·佚名
  ◎兽性人·李定夷
  第四卷 名宦 四·缪荃孙
  一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拟写着海宁全德承办文宗等三阁全书装潢庋架谕旨进呈片·佚名
  卷六十一·鄂尔泰
  战国策卷八·鲍彪
  卷一·张守节
  三十七、入泮·包天笑
  ·禀抚军徐中丞树人·丁曰健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九·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春三月丁丑朔 上御奉天门试礼部选中举人叶恩等百五十人制策曰朕惟圣帝明王之治天下其大者在祀与戎稽之方册冬至祭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丘又云合祀天地于南郊分祭合祭果有其说欤书称禋于六宗祭法乃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万历七年四月丙子朔以孟夏享太庙遣公张溶恭代○丁丑 上御经筵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及讲官何雒文等五员各色扇有差○晋王慎镜薨无嗣其弟辅国将军慎鋷袭兄爵为其嫂周氏请给养赡部覆慎鋷以弟继兄与以子继父者不同宜

  • ○汪所谓“中央政治会议”·陶希圣

    ◎一、日方”灭党”的决心由去年六七月到今年,汪系不断宣传,不断拟议,不断的想召集却召不成的所谓“中央政治会议”,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我现在只是简明叙述其经过、内容和意义。首先要指出的要点,是日本军人处心积虑要消灭

  • 卷之二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七传第十一柰曼部总传柰曼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千有百一十里东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界喀尔喀左翼西界敖汉南界土默特北界翁牛特元太祖尝偕其弟哈布图哈萨尔平柰

  • 八百土司传·张廷玉

    八百,世人传说该地的部落酋长有八百个妻子,每个妻子都统领一个寨子,因此称为八百媳妇。元朝初年曾派兵去征讨八百,因道路不通而回,后来朝廷派使者前去招抚他们,他们就归附了元朝。元朝元统初年朝廷设置了八百等处宣慰司。明

  • 解缙传·张廷玉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父解子元,是元朝安福州判官,遭逢兵乱,他守义而死。父亲解开,太祖曾召见他谈论元朝之事,想给他授官,解开推辞而去。解缙自小聪颖,洪武二十一年(1388),考中进士,被授为中书庶吉士,甚得太祖爱重,常在皇上跟前侍

  • 卷一百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四雍正十年正月上谕五道初九日奉谕八旗操演兵丁自古圣贤有云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是以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明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

  • 卷十四·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卷十三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十四     宋 杨复 撰士虞礼第十四【郑目録云虞犹安也士既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祭之于殡宫以安之】士虞礼○特豕馈食【馈犹归也○疏曰左氏云卜日曰牲此

  • 未通第十五·桓宽

    【题解】本篇就与抗击匈奴侵扰的自卫战争密切相关的赋税和徭役问题,展开辩论。&ldquo;未通&rdquo;,即篇中&ldquo;未通于计&rdquo;的缩词。这是御史对文学&ldquo;盐、铁何福&rdquo;的说法的驳斥。御史曰:内郡人众,水泉荐草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四·澄观

    自下大文第三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下。安住地分中三。初总明安住。二所谓下。别显安住。三佛子菩萨以成就下。总结安住。今初。文有三句。一大悲为首是安住因。菩萨所行皆为众生。悲为行本故言为首。二广大志乐无能沮坏。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六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六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摄品第六之三尔焰法。识法。通尔焰法。缘法。增上法。十八界。十二入五阴摄。十智知。六识识。一切使使。色法。十一界十一入一阴摄。八

  • 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三·怀感

    西都千福寺大德怀感撰问曰。如无量寿经四十八弘誓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经言。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造五逆十恶。无恶不造。经历地狱受

  • 习读仪·佚名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今之人少有自勤非策而勤之则不能精于业也古来学肆春秋长讲令止於夏中以了故事制后三日祈祷毕四日斋前住持启讲又三日首座宜启晚讲五日初去便乃习读挂习讲牌於法堂每至参前上殿后住持令行者打静钟

  • 卷第八·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八 述曰。灵峰老人有怀於净土要典随缘会取次流通。癸巳后尚名九要。成时白老人云。西斋诗千古绝倡。请以十要行。庶可称观止矣。老人抚掌称善。甲午成时从金陵入山。老人曰。西斋汤头而

  • 无异禅师语录序·元来

    续藏经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法孙)弘瀚汇编 弘裕同集无异禅师语录序大光明中。无物不有。无物不空。真俗二谛。於中影现。一点灵明。溷入知见。一念瞥起。认为安身立命之处。或迁转不停。或坚凝不化。其升其沉。一任造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三·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傳善錄法孫開詗編妙行語錄崇禎丙子春,司理海岸黃公、中丞集生余公,洎武林眾縉紳居士請師重興妙行禪寺,以三月念五日進院。三門。「八字打開,旋風百匝,先在其中,猶遲八刻。咦!且從者裏入。」天王殿。「不動而升,普光明

  • 衡庐精舍藏稿·胡直

    诗文集。明胡直(1517—1585)撰。三十卷,续稿十一卷。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少攻古文词,后从欧阳德、罗洪先学,为王阳明再传弟子。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他公开接受佛教“三界

  • 中庸·子思

    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教育学著作,《礼记》中的一篇。郑玄考证为孔丘之孙子思所作。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中庸”一般认为是折中、调和、平庸、保守的意思。共33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过程。1.把教、道、性联系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