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毛氏传卷十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九年

春齐人杀无知

据传初无知虐雍廪【齐大夫】至是雍廪杀之例见前

公及齐大夫盟于蔇【蔇公谷作暨】

杜氏云此齐大夫之迎子纠者【见下文】以非一人故不名蔇鲁地

夏公伐齐纳纠齐小白入于齐【纳纠左传作纳子纠正义谓定本经文纠上有子字今本无子字阙文】

据传初襄公立政令不常鲍叔牙【公子傅】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杜氏云僖公庶子】出奔莒及乱作管夷吾召忽【二人皆公子傅名】奉公子纠【杜氏云小白庶兄】来奔【谓奔鲁也】至是公伐齐纳子纠而小白先自莒入其一书纳一书入者入有二义天王入于成周许叔入于许此宜入者也卫侯朔入于卫齐小白入于齐此不宜入者也然春秋褒讥实不在此总不过由外入内之义纳则有诸侯之师为之纳之皆史书常法不立义例至于二公子宜立与否则同为支庶不问长次乘乱而入先则得之原无褒讥而胡氏谓子纠不当立小白宜有齐别无他据祗以子纠为弟小白为兄故立此说按史世家襄公次弟纠奔鲁次弟小白奔莒子纠者小白兄也故荀卿曰桓公杀兄以反国庄子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古越絶书曰管仲臣於桓公兄公子纠即管仲大匡篇亦曰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又曰鲍叔傅小白辞疾不出以小白幼而贱【贱者母贱幼者齿幼】不欲为傅故也则明明子纠是兄小白是弟而胡氏引据有云史称齐桓杀其弟以反国一语求之列代之史并无其文及考汉淮南王传知淮南厉王不法文帝令大将军薄昭以书责之有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齐桓杀其弟以返国其云弟者以文帝是兄故讳言兄而言弟韦昭本注所谓子纠本兄而称弟者不敢斥也胡氏不考所自徒以程子曾误读汉书早有桓兄纠弟之说而此又承程子之误不得原文混称曰史是以误读人书且误解人说之故而移误圣经甚至紊乱人之兄弟伦次诬妄立说于以误天下误後世此其所系匪浅鲜也若夫夫子许管仲而不许召忽直是崇尚事功务求有用并不从纠桓兄弟以伦次长幼定是非而宋儒承误之徒必曰桓兄纠弟故管仲可相桓召忽必不可死纠于以定唐王珪魏徵事秦王而不死建成元吉之罪予尝曰夫人亦各事主耳事兄可死事弟不可死则凡为弟者惧矣此皆立说之最不通者况复误耶详见予论语稽求篇

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

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不能纳纠而又不退师遂至大败据传公丧戎路乘他车以归戎右与御皆被获焉乾时齐地

齐人取子纠杀之

传云鲍叔帅师来言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乃杀子纠于生窦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遂用为相是杀之在鲁而曰齐人杀之者齐大夫至鲁而遂杀之也取者取之我也盖病夫我之为所取也

冬浚洙

洙水在鲁城北浚者深之所以防齐也

十年

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此齐人伐我而我应之者其不书彼伐而第书败彼甚善我之能败彼也临难辟雠不废权谲况用兵乎此用曹刿之计初稽其陈列【齐人三鼓始与之战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後觇其伏莽【公将驰之刿视其辙乱其旗靡始逐之恐伏莽也】虽制奇而实用正焉胡氏谓善陈取胜非王者事则必强寇临疆国亡主虏一如靖康之拱手让敌兵刃不接然後为王者事乎以鲁之积弱强雠来侵加之齐桓管鲍鋭师初出自非长勺乘丘操奇制胜则鲁鲜有能图存者故夹谷之会夫子必先请备兵具左右司马然後与会盖圣人未尝忘战也且未尝顷刻忘战胜也故曰我战则克又曰战陈无勇非孝也至矍相校射则首斥奔军之将在亡国大夫与孝弟好礼修身称道之上其重战胜如此宋儒不读书好侮圣言动辄以不战立说误本国误天下後世致崇祯癸未贼迫畿甸廷臣尚有请舞干羽者嗟乎盍亦就圣经一深思之

二月公侵宋

齐每挟宋师伐鲁此必长勺之役宋人与谋而我报之者观下齐宋共次郎可知也书例有钟鼓曰伐无钟鼓曰侵见後二十九年传

三月宋人迁宿

杜氏云强迁之而取其地也宿见前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

此亦彼来伐而我败之者然长勺不书彼伐此书彼伐者以长勺祗齐师书败者而伐者见此齐宋两师但书宋败则齐伐不可见也然此亦以术胜者【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不许乃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夫以我鲁积败之师当齐桓新鋭之衆而连以术胜然则用兵之不可无术也如此乘丘鲁地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舞公羊作武】

此春秋楚通中国之始也然甫通而即败我同姓之国无道可知矣此必非楚来告而蔡来告者莘者楚地献舞蔡哀侯名即前经所称蔡季者也【谷梁胡氏皆谓别一人误】归者获而去之春秋书归不一然皆书爵书名如宣十年以潞子婴儿归定四年以沈子嘉归六年以许男斯归哀八年以曹伯阳归类皆是惟僖廿六年以夔子归无名则以夷国来告偶失名或亦史文有阙逸耳而胡氏谓有罪则名无罪即不名则弱小受侮者皆罪人矣据传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过蔡蔡侯曰我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怒乞楚伐蔡则蔡侯本有罪然其书名不以此楚芈姓高阳之後周初封熊绎于荆後迁楚僭称王春秋自是年後皆称荆至僖元年称楚是时楚君为楚文王此但书荆者以君不亲至也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谭国名据传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谭又不贺遂灭谭齐桓之恶如此

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

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乘宋师未陈而薄之遂败其师鄑鲁地

秋宋大水

以灾告而我吊之故书

冬王姬归于齐

此齐桓也齐桓逆共姬以我主婚故记之其不书来逆者以归见逆也此与後伯姬归于?例同

十有二年

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

杜氏云纪侯去国而死叔姬无所归因归于酅以纪季居酅守纪宗庙则酅其家也故归之若曰此我归纪之叔姬也今归酅乎伤哉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

传曰乘丘之役【前十年我败宋师于乘丘】公以金仆姑【矢名】射南宫长万【宋卿南宫氏长万名】公右颛孙生搏之【右者戎右颛孙其名也搏者获取也】宋人请之【乞还也】宋公靳之【戏而相愧曰靳】曰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病之【万以为患】至是秋乃弑闵公于蒙泽【宋地】遇仇牧【宋卿】于门批而杀之遇大宰督【即华督】于东宫之西又杀之立子游【公子名】羣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公子名】奔亳【萧亳皆宋邑】南宫牛【长万子】猛获【长万党名】帅师围亳其事如此则宋万见获与万之得归原在一时宋闵之靳万与万之弑闵则两时两地公羊道听涂说窃宋公靳之一语遂谓庄公获万归散舍诸宫中数月然後归宋宋复使为大夫与闵公博妇人在侧万诵鲁公之美闵公妬其言顾妇人曰此虏也更谓万曰尔非虏焉知鲁公之美万怒遂搏闵絶脰其说似可听然细按之实大谬不然者庄既获万请而得归此是恒事乃不言得归何由归在何日而曰散舍之宫中数月天下无俘虏而可散处于宫中至数月者况南宫长万素号多力其後奔陈能乘车辇母行二百六十里而一日至者此可散处宫中乎至蒙泽之弑传不言故史世家谓猎蒙泽而博争行万多力以局杀闵公乃又曰妇人在侧岂又散舍宫中耶此皆道听之可笑者也若夫仇牧华督同死君难而一书一不书者此皆因来告之文告牧则书不告督则不书此是书例而胡氏谓督身有罪【桓二年宋督弑殇公】夫子削之夫覆愆补过先圣所许唐尧卫武杂称晚盖【尧簒兄挚武弑共伯後皆称之】向使弑君之贼果能迁善则方汲引之不暇明明死君而反从削之则凡自新者废然返矣恐夫子书法必不出此

冬十月宋万出奔陈

据传萧叔大心【萧宋邑叔者守邑大夫之名也】及戴武宣穆庄之族【宋五公之子孙】以曹师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桓公【即公子御说也】宋人请猛获于卫卫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并赂陈人乃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宋人皆醢之是宋万奔陈即已见杀经不书者不以杀告也其不书葬宋闵公者以乱故我不会葬也此例甚明而胡氏有不讨贼则不书葬之说则此已讨贼而仍不书葬说不验矣乃又为遁词以坚持之曰天下之恶一也陈人不以万为贼而纳之又受宋人之赂而使妇人饮之酒是与贼为党非政刑也特书万出奔陈而闵不书葬以着陈人与贼为党而不能正天讨其法严矣殊不知贼者宋之贼也讨贼者宋人之事也宋追贼至陈遂请贼于陈不得已而又赂陈必得贼首与贼党而尽诛之然後已此可谓讨贼之尽善者矣乃又无所归咎而迁恶于陈曰陈不讨贼陈受赂陈获贼不以正而以诈饮妇人酒为陈罪案则试问此宋万者陈贼乎陈当讨乎其不葬者陈之君乎不书葬则陈之卿大夫士皆无所容于天地之间乎故不书乎然且以万之多力犀革裹之尚能裂犀革而使手足皆见乃恶其饮之酒不正天讨则试问此时欲正天讨将先拘其人而请诛之乎抑舍之如公羊所云散舍之宫中然後请王命而使就戮乎舍则不可拘则不能饮酒行诈又不得势必如艾子所称□儒遇虎斥去戈擭雅步以临之究至噬其躯而不之悟也噫可叹也已

传称萧叔大心杜氏注萧宋邑叔者萧大夫名则必大夫之守萧者但大心无注即正义亦不解按此传称萧叔大心以曹师伐之而定十年有宋乐大心出奔曹十一年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大心名既同而萧与曹又适合则似前後即此人而守萧而通曹者祗计此年至定十一年约一百八十余年年又不合此岂萧曹字偶同而误入此大心字与若萧本宋之公邑二经所书皆属之宋其在後十三年萧叔朝公宣十二年楚子灭萧则另是一萧当是附庸之国之近楚者昔人所称萧蓼荆楚皆以草名可见正义谓此年以讨贼者功宋封为附庸之国後为楚灭则宋焉能封人国既为楚灭则萧属楚地何得宋诸公子与乐大心又得以定十一年仍据以叛此则孔疏之难通者夫此年之萧叔与大心犹是传文若定十一年则经矣经何可贸贸如此

十有三年

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齐侯谷梁作齐人】此齐桓主盟会之始也桓欲修霸业乘宋之乱而会诸侯以平之例凡盟会征伐君身书爵卿大夫有名者书名无名即书人其说历见前经久矣此会止齐侯一人而列国皆以大夫至一则桓初兴霸诸侯未经信从一则北杏齐地宋乱仓猝不能急至书爵书人皆是书例并无褒讥于其间即有褒讥亦并不在此国爵人名有无增减之际而胡氏又谓桓非受命之伯诸侯自相推戴以为盟主是无君矣故称人以贬之桓能会诸侯安中国免民左袵则称侯以与之则试问此会是诸国为政而迎桓以主其事乎抑桓召诸国乎桓不出齐疆坐徵诸国诸国方奔命不暇未知所向乃桓独受褒而诸国无端各予以罪是杀人市中从观者皆典刑而持刃之人翻受功赏何以服衆春秋直书其事功过并见平宋乱似功也然平宋而必使之服已过也召诸侯以伐诸侯过也不奉王命而召之又过也其功其过皆桓自受之无与他人若谓功在桓过在列国则孟子所云三王之罪人者当指列国诸侯矣予乡王甲庵名寅精于经学其着春秋自得篇谓春秋记过之书有贬无褒【孟子谓乱臣贼子惧宋邵雍谓孔子之刑书因历指列国大夫如管仲子产伯玉史鱼平仲舅犯皆不见于经以无罪也见则有罪矣先仲氏尝谓其说稍偏夫子不削孔父未为贬祖别本春秋止于孔子卒岂为贬圣乎要其书则一家言也】齐桓每称人所以杀其罪晋文则称侯矣北杏之会罪专在桓故齐独侯而他则称人虽其立说亦终以人爵书例起见然正与胡氏所云功罪全反亦一快也

夏六月齐人灭遂

遂国名北杏之会以遂人不至遂灭之桓恶如此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鲁自长勺乘丘之役见忌于齐故专为此盟据传庄公升坛曹子【史记作曹洙】手劒刼桓公要反侵地管子请桓反汶阳之田【向为齐所侵者今还之鲁】此虽战国荆聂之习从此而开然鲁则自是有立矣要非历能制胜不至此柯齐地

十有四年

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北杏之会所以平宋而宋人不伏故伐之其称人者君不亲帅师也胡氏自为例必谓称人是贬以汉儒将卑师少之说为谬此则又曰将卑师少矣其不一定又如此

夏单伯会伐宋

此齐桓假王命也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故单伯来会取成于宋而还单伯周大夫见前

秋七月荆入蔡

据传蔡哀侯为莘故【前十年败于莘为楚虏归】绳息妫【绳者誉其美也】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不与楚王言语】楚子问之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以宋服故遂归功天子而作此会鄄卫地

十有五年

春齐侯宋公陈侯郑伯会于鄄

复会鄄者初推王官此尊伯主也传曰齐始霸也此与前年冬郑伯皆突也前年传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传瑕瑕请释已为内应遂反弑子仪而纳厉公厉公入杀瑕此前年夏事则入冬与春两作鄄会皆是突而非子仪可知也齐僖与襄皆党忽雠突故突在僖襄之世有伐无会此时齐桓不然耳说见桓十五年传

夏夫人姜氏如齐

杜氏云文姜也

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郳公羊作儿】

郳即小邾也杜氏曰宋主兵伐之

郑人侵宋

郑突之初入郑与再入栎皆倚宋师为之援以突为宋雍氏出也自宋庄公卒後突居栎最久而宋不一顾至是乘宋师在郳而遂侵之所以啓齐楚之伐也孟子曰国必自伐然後人伐之以此

冬十月

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报侵宋也杜氏曰齐楚争郑自此始矣

秋荆伐郑

郑伯自栎入缓于告楚故伐之

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二月下公羊有公字许男下公谷有曹伯二字】

传曰同盟于幽志郑成也夏伐郑而郑服之故为此盟同盟者言衆共为之与文十四年同盟于新城襄三年同盟于鸡泽例同其不书公者祗言会而公在其中与僖十九年会诸人盟于齐二十九年会诸人盟于翟泉例同若夫列国之次陈久在卫下自此以後陈皆在卫上者杜氏曰齐桓正其序故告文次第如此

邾子克卒

邾子名克即隐元年邾仪父也杜氏曰齐桓请王命为诸侯故称子谷梁曰进之夫夫子能笔削其能进附庸之国为五等爵乎

 

春秋毛氏传卷十

<经部,春秋类,春秋毛氏传>

猜你喜欢
  为政第二·朱熹
  中庸直指补注序·智旭
  春秋左传谳卷十·叶梦得
  卷六十五·沈廷芳
  卷四十七·江永
  卷五十八·秦蕙田
  篇目·乾隆
  與章行嚴書·欧阳竟无
  襄公·襄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卷二·曾国藩
  卷四·佚名
  卷二十五·赞宁
  指月录卷之二十六·瞿汝稷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五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四 黄 相 秋怀二首 桂岩澹秋色芦渚澄夕空醉来坐明月吟对城西峰辍兹膝上琴睇彼云间鸿烟雾满衣袂不知清夜终迢迢萝迳口隐隐石溪湾秋风何处来木脱空

  • ●曲江春·沈泰

    (关中美陂王九思撰西湖季英沈士伸评武林用仪童渐逵、孟含朱冏阅) 正名唐肃宗擢用文臣,曲江媪不识诗人。 岑评事好奇邀客,杜子美沽酒游春。 △第一折 (〔正末扮杜子美上〕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薰赤羽旗。宫草霏霏承委,炉

  • 薛涛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 约834)字洪度,长安人。幼时随父入蜀。 后为乐妓。能诗,时称女校书。曾居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蜀笺谱》谓其卒时年七十三,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现存涛诗以赠人之作较多,情调伤感。原有集,已佚,明

  • 进唐鉴原表·范祖禹

    臣祖禹言臣窃以自昔下之戒上臣之戒君必以古騐今以前示后禹益之于舜则言其所无于佚于乐【书大禹谟益曰吁戒哉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滛于乐】傲虐之作防于未然【书益稷禹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周召之于成王则相

  • 日兵事本末·罗惇曧

    甲午兵事,以丹徒姚君錫光所著「東方兵事紀略」為最詳盡,而筆墨頗病冗碎。余既略有異聞,更就當時在軍中者考證焉;乃取「姚略」變易簡括之,遂成斯編。(著者志)朝鮮自前明隸中國藩服,修職貢甚謹;與日本並國於東海。明萬曆間,日本豐

  • ◎“共死圈”·恽逸群

    七月十八日起,美国飞机对上海市区作了四次以上的大轰炸,死伤的十分之九是平民,毁损的也多数是平民的房屋财产。这倒不是没有目标或找不到目标,而是为了敌人的一切军事机关都已迁入市区,嵌在居民稠集的场所;如蒲石路迈尔西爱

  • 一一七六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七六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直隶总督刘峩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歴之兄也季歴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歴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歴季歴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犇荆蛮自

  • 曹华传·欧阳修

    曹华是宋州楚丘县人。开始在宣武军从军,将叛乱将领李..捆起来送到了京城,节度使董晋任命他为牙将。他后来躲避仇人逃到洛阳,遇到吴少诚反叛,留守王罖任命他为襄城守将。他修理城墙和护城河,每天和叛军战斗,多次俘获敌人,叛军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请豫备仓储疏【永乐元年】    杨 溥臣闻尧汤之世不免水旱之患而不闻尧汤之民至于甚艰难者盖豫有备也凡古圣贤之君皆有豫备之政太祖高皇帝惓惓以生民为心凡有豫备皆有定制洪武年间每

  • 卷十三·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十三明 郭良翰 撰尊谥十王妃愍烈秦愍王妃王氏【洪武】恭惠赵王高燧妃沐氏【永乐】贞烈周府罗山王有熼妃张氏【宣德】卫恭王妃杨氏【正统】宁府信丰悼惠王妃刘氏周宪王妃巩氏韩靖王妃刘氏【

  • 卷五·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五宋 朱子 撰中庸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三章或问诚明之说曰程子诸说皆学者所传录其以内外道行为诚明似不亲切唯先明诸心一条以知语明以行语诚为得其训乃顔子好学论中语而程子之手笔也亦可以见

  • 卷八·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八长洲余萧客撰周礼周礼序至六十为武都守郡小事少乃述平生之志着易尚书诗礼传皆讫唯念前业未毕者唯周官年六十有六目瞑意倦自力补之谓之周官传也马融传【贾

  • 卷一百五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四十存旧礼记正义第五十【宋板】杂记上第二十礼记十二郑氏注【古本】礼记第十二杂记第二十礼记郑氏注【足利本】杂记上第二十考异宋板疏于此别

  • 第二 反应 4·王诩

    【原文】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①以得其情②。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③。欲开情④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

  • 断残集·郁达夫

    著译合集。郁达夫著。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列为《达夫全集》第7卷。收《关于小说的话》、《关于黄仲则》、《政权和民权》、《移家琐记》、《光慈的晚年》等文学短论、杂文、散记38篇。

  • 陈记室集·陈琳

    别集。东汉陈琳作。记室集最早编刊者不详,《隋书·经籍志》载有《后汉丞相军谋掾陈琳集》三卷,早佚。此集为明人张溥所辑,存《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全书1卷,著录诗文辞赋凡26篇。其中赋13篇,较完整者有《武军赋》、

  • 诗与散文·茅盾

    短篇小说。写成于1928年12月15日,发表于同年12月《大江》第1卷第3期。署名茅盾。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29年7月出版的《野蔷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与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