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

刘藻,字彦先,广平易陽人。六世祖刘遐,随司马睿南渡。父刘宗元,任刘裕政权的庐江太守。刘藻涉猎群书,美于谈笑,善于与人交往,饮酒至一石而方寸不乱。永安年间,与姐夫李嶷一起归顺,朝廷赐予爵位易陽子。擢拜南部主书,很是称职。

当时北方诸羌数万家,凭借天险作乱,前后牧守都不能制止,奸暴之徒,名声很坏,朝廷十分担心,任命刘藻为北地太守。刘藻推诚布信,众羌人都来归附。刘藻记下他们的姓名籍贯,收取他们的赋税,朝廷很赞赏这个举动。迁升龙骧将军、雍州城镇将。这以前,氐族豪绅徐成、杨黑等人驱逐镇守将领,朝廷便以刘藻代任其职。到镇之后,刘藻擒获徐成、杨黑等人斩首示众,群氐人害怕起刘藻的威势来。雍州人王叔保等三百人上表请求刘藻为马矣奴戍主。帝诏说:“选辟部门已经任用他人,刘藻有惠政,而应另行叙用。”刘藻在任上八年,迁任离城镇将。

太和年间,朝廷改镇为岐州,任命刘藻为岐州刺史。转任秦州刺史。秦人凭借险阻,大多粗鲁暴烈,或拒绝赋役,或加害令长县吏,自此以前各任守宰,大都在州遥领,从不入州中郡县。刘藻昭示恩惠诚信,诛戮豪强骄横之士,羌、氐之人都很惧怕,守宰于是便开始居守以前治所了。恰逢皇驾南伐,帝命刘藻为东道都督。秦州民众又开始蠢蠢欲动,帝下诏命刘藻还州,人心方才安定下来。又与安南将军元英征讨汉中,频频破败敌军,大军长驱直入到了南郑,眼看快要平定梁州,奉帝诏撤军,于是不能达到目的。

后来皇驾南伐,任命刘藻为征虏将军,督统军高聪等四支军队为东道别将。刘藻与皇帝在洛水南边辞别,高祖说:“朕与卿在石头城相见。”刘藻回答说:“为臣虽然才能不敌古人,但也不留下敌人而交给陛下应付,臣当滤曲河之酒以待百官。”高祖大笑说:“而今未到曲河,朕姑且用河东酒数石赐给你吧。”后来与高聪等人打了败仗,二人都被贬迁到平州。景明初年(500),世宗追录其旧功,任命刘藻为太尉司马。这年六月,刘藻去世,享年六十七岁,朝廷赠钱六万。

子绍珍,没有别的才干,善于拍马附会,喜好饮酒。巴结刘腾,刘腾推荐他为国郎中令。绍珍继承父亲的子爵。渐迁本州别驾、司空等官,因事免官。建义初年,帝诏复官,不久除授太中大夫。永安二年(529),除授安西将军、河北太守。回到朝中,过了很长时间,朝廷拜授他为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出任黎陽太守。所任没有政绩。天平年间,因子尚书郎刘洪业入于关中率众侵扰,伏法而死。

猜你喜欢
  本纪第二 高祖下·姚思廉
  卷五十·志第十九·礼志二·脱脱
  卷五十二·志第四·历一·宋濂
  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张廷玉
  卷八十·志第四十七·柯劭忞
  卷十五 北燕录·崔鸿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乾隆
  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十四·曾巩
  二二五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给还遗书折·佚名
  绎史卷八十六之一·马骕
  一六一 北大感旧录七·周作人
  吴复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宋敏求
  卷108·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红梨记目录·徐复祚

    第一齣 荟指第二齣 诗要第三齣 豪讌第四齣 羁迹第五齣 胡扰第六齣 赴约第七齣 请成第八齣 脱禁第九齣 献妓第十齣 出关第十一齣 错认第十二齣 投雍第十三齣 忆友第十四齣 路敍第十五齣 诉衷第十六齣 

  • 孙梁·隋树森

    孙梁,字正卿,中山(今河北正定县)人,与元好问同时。生平不详。 小令 【仙吕】后庭花破子 柳叶黛眉愁,菱花妆镜羞。夜夜长门月,天寒独上楼。水东流,新诗谁寄,相思红叶秋。

  • 御选宋诗卷六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七七言絶句四孔武仲入山冠盖成隂中路回独携莲社道人来千岩万壑初相识分付晴岚面面开直舎新辟西窗几嵗榴花蔽曲隈繁隂初逼坐中来西邻小槛如图画偷入帘帷次第开孔平仲登贺园高亭东武名园数贺

  • 列传第六十二·李延寿

    刘昉 柳裘 皇甫绩 郭衍 张衡 杨汪 裴蕴 袁充 李雄刘昉,博陵望都人也。父孟良,仕魏,位大司农卿。从武帝入关,为梁州刺史。昉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位小御正,与御

  •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绥冦纪畧卷五·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黒水擒当卢象升之移宣云也其与洪承畴同杀贼者又得孙傅庭云傅庭代州振武卫人长身七尺二寸魁塞沉毅多大畧秦抚甘学濶騃不解事贼至不遣兵手记下都虞缚治左右绐以亲往则缓服盛舆

  • 第二五二移光绪九年十二月初九日一一六○六--三·佚名

    前代理新竹知县周,将卷簿移交于新任知县朱前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交代事。案蒙本府宪陈札:「以敝县代理新竹篆务,已逾三月,所有前县徐任交代,应即照章接办,并委淡水县监盘会算」等因。遵经会同查算,将徐任

  • 耿豪传·李延寿

    耿豪,钜鹿人,原名令贵。他从小性情粗犷,身怀武艺,好使气以超过别人。贺拔岳西征,征聘他随侍帐中。贺拔岳被杀死,他归附宇文泰,以勇敢无畏被宇文泰所器重,他也自认为找到了好的主人。沙苑之战,他杀伤敌兵最多,敌兵的鲜血把他的衣

  • 通政司·佚名

    本司官职专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  出纳帝命凡有帝命□□详审覆奏允当然后施行  通达下情凡有四方陈情建言伸诉冤枉民间疾苦善恶等事知必随即奏闻及告

  • 知罃赵武·苏辙

    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其义多于晋文,然桓公没而齐乱,其后不能复伯。文公子孙世为盟主,二百余年,与春秋相终始。其故何也?虽襄公、悼公之贤,齐所无有,然其所以保伯业而不失者,则有在也。伯者之盛,非能用兵以服诸侯之难,而能不用

  • 卷三·印光

    卷三/书复杨佩文居士书复杨佩文居士书舍利未至原处,更为神变无方矣。此殆佛菩萨欲令汝与一切见闻者,深植善根,特为示现耳。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此名现绝不用)此云身骨。此约佛涅槃后,焚身化作八斛四斗舍利而说,乃约多分而

  • 第二回·胡兰成

    五蕴皆空的修行,在佛教就是戒,在儒家则说节,道教说损,也就是减少,也接近日本神道的祓。现代词汇是制约,样样渴念都属于正常,但样样渴念都要有所制约,制约到能纯净欣赏,欣赏的无有若拥有的有之欢喜,境界可谓接近了。故而佛说戒不

  • 卷五十二·性音

    宗鉴法林卷五十二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世 雪窦颂革辙二门曰。劫火曾洞然。木人泪先落。可怜傅大士。处处失楼阁(一)。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唤它痴圣人。担雪共填井(二)。佛祖未分前。已振涂毒鼓。如今谁乐闻。请

  • 晦庵集·朱熹

    又名《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诗文别集。宋朱熹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文献通考》卷二四○著录同。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王遂搜辑遗文为续集,刊而序之,然序中未言卷数。宋度

  •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佚名

    道言天地日月大小、人之生成、自然运度、阳九百六,劝人求无为之道以求升度。经中颂扬张陵、李弘(弓口十八子),又称祭酒等,当出于六朝。

  • 论词随笔·沈祥龙

    晚清沈祥龙撰,1 卷。沈氏述词之源,亦主诗余之说, 又说出于古乐府,他要求词应“发乎 情,止乎礼义”,这是力图提高词的 地位,把词从末技小道提高到正统 文学同等的地位上来,沈氏的动机 是好的,但他从合乎礼仪的封建诗 教立场上讲

  • 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净饭王涅槃经、净饭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记载佛陀及难陀等为净饭王送葬,以彰显孝道;并向诸人教示世皆无常、苦、空、无我等法。

  •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佚名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即《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