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郭彦传

郭彦,太原阳曲人。

祖先为官员随从,到函谷关以西,于是定居冯翊。

父亲郭胤,曾任郡功曹、灵武县令。

郭彦从少年时就有名气,太祖在雍州时,任命他为西曹书佐。

随即授开府仪同主簿,转任司空记室、太尉府属,升虞部郎中。

大统十二年(546),被推举为当州首望,统领乡兵,授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

以善任属官出名,封龙门县子,食邑三百户,升大都督,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农卿。

当时,岷州羌人首领傍乞铁匆心与郑五丑等人侵扰西部地区。

郭彦跟随大将军宇文贵将其讨平。

魏恭帝元年(554),授兵部尚书。

率领本部兵马,跟随柱国于谨南下讨伐江陵。

升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食邑增加五百户,晋封伯爵。

六官建立,授民部中大夫。

孝闵帝登基,出任澧州刺史。

蛮族生性粗野,不守朝廷法令,许多人不交赋税。

聚散无常,不事农业。

郭彦劝他们耕作,禁止到处打猎,使百姓都从事农业,每家都有余粮。

连逃亡的人,也都交税服役。

最初,由于澧州存粮很少,总是命令荆州向那里运粮。

自从郭彦上任以后,仓库充实,免去了转运粮食的烦劳。

齐国南安城主冯显悄悄派使者请求归降,他的部下没人知道。

柱国宇文贵命令郭彦率军接应。

齐人已经命令冯显率领所属兵马南下送粮,郭彦担心他的部下不服从命令,就在半路截击。

冯显因此得以逃出。

冯显的部众果然抵抗,郭彦放手让部下奋力进击,将敌人全部俘虏。

由于南安没有防备,立即率军急袭。

冯显的外兵参军邹绍被俘后,请求担任向导。

郭彦连夜赶到城下,让邹绍谎称冯显回来。

守门士兵打开城门,郭彦领兵入城,占据南安,俘虏三千余人。

晋公宇文护嘉许他,晋封怀德县公,食邑一千户。

由于南安偏僻遥远,随即命令撤军。

任满回朝时,百姓官吏哭号着为郭彦送行,一直送出二百余里。

不久被任命为东道大使,视察风俗。

授蒲州总管府长史,入朝任工部中大夫。

保定四年(564),宇文护东征。

郭彦跟随尉迟迥进攻洛阳。

尉迟迥又命令郭彦与权景宣南下出兵汝州、颍州。

军队驻扎在豫州时,郭彦请求进攻。

权景宣认为城内防守严密,很难迅速攻占,打算向南推进,再作考虑。

郭彦认为奉命出兵,不应与主力脱离。

如果指望在长江岸边立功,更不是朝廷的本意。

郭彦坚持意见,同时筹划进攻的策略。

适逢刺史王士良的妻弟董远秀秘密派人表示归降,权景宣才听从了郭彦的意见。

于是率军包围,王士良出城投降。

让郭彦镇守豫州,食邑增加六百户。

不久,由于洛阳大军撤回,豫州也弃而不守。

当时纯州刺史樊舍去世,该州东边与陈国边界相接,住有蛮族,刺史去世,境内动荡。

朝廷议论,认为郭彦在东南一带很有威信,就命令他前去镇守安抚。

郭彦上任后,官民都对他又怕又爱。

天和元年(566),授徐州总管府长史,转任陇右总管府长史。

四年,在任上去世。

追赠小司空,宜..丹三州刺史。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张廷玉
  第三章荆公之时代(下)·梁启超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八·杜大珪
  阳..传·欧阳修
  姬文胤传·张廷玉
  三·钱穆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一·允禄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雍正
  卷二十九·陆宗楷
  第七章·管子之官僚政治·梁启超
  汉武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仁父·唐圭璋

      踏莎行   赠傀儡人刘师父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天然容貌施妆束。把头全仗姓刘人,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当场喝采醒群目。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

  • 第二折·佚名

    (孛老同卜儿领大旦、二旦上)(孛老云)老汉苏大公的便是。自从苏秦孩儿和他那哥哥张仪求官去了,许多时光景,音信皆无,也不知他流落在那里。时遇暮冬天气,风又大,雪又紧,十分寒冷。大的个孩儿,他撒和头口儿去了。媳妇儿,你旋锅儿

  • 卷二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张廷玉

        卢洪春 李懋桧 李沂雒于仁 马经纶 刘纲 戴士衡 曹学程翁宪祥 徐大相   卢洪春,字思仁,东阳人。父仲佃,广西布政使。洪春举万历五年进士,授旌德知县,擢礼部祠祭主事。十四年十月,帝久不视朝,洪春上疏曰:“陛

  •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九·柯劭忞

      安藏 迦鲁纳答思 大乘都 唐仁祖 洁实弥尔 兀玉笃实 脱烈海牙 燕只不花 忙兀的斤 普颜   安藏,字国宝,畏兀氏,世居别失八里。幼习浮屠法,兼通儒学,一目十行俱下,日诵万言,宪宗闻其名,召之,奏对称旨,赐坐。   世祖即位,

  • 卷三百四十九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丁卯朔,詔支末鹽鈔三十萬緡,付河東路轉運司市糧草。   詔湖南邵州武崗縣減將下防拓弩手二百【一】,以其錢糧募土人入溪峒。從鈐轄司請也。   御史蹇序辰乞令諸路提點刑獄司

  • 卷五·陆以湉

    ◎医学源流论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云:“有病固当服药,乃不能知医之高下,药之当否,不敢以身尝试,莫若择至易轻浅、有益无损之方以备酌用。如偶感风寒,则用葱白、苏叶汤取微汗;偶伤饮食,则用山查、麦芽汤消食;偶感暑气,则用

  • 卷十五·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 钦定四库全书 九朝编年备要巻十五   宋 陈均 撰 仁宗皇帝【起申午至和元年止戊戍嘉祐三年】 甲午至和元年春正月京师大疫 出犀角和药以疗民其一通天犀也内侍李

  • 伊洛渊源録卷十二·朱熹

    宋 朱子 撰张思叔【名绎尝记伊川言行一编亦名师説所着诗文甚多今存数篇】遗事【三条】张思叔河南寿安人家甚微年长未知读书为人佣作一日见县官出入传呼道路思叔颇羡慕之问人何以得如此或告之曰此读书所致耳思叔始发

  • 卷一百二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宋 赵汝愚 编兵门蕃兵上仁宗乞用泾原路熟户  王尧臣臣伏见泾原路熟户万四百七十余帐帐之首领各有职名曹伟帅本路威令明着常用之平西羌其後边备稍懈守将唯务姑息寖成骄黠自元昊

  • 卷四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四十七宋 陳祥道 撰五席王大朝覲大饗射封國命諸侯祀先王酢席皆三 【次席黼純繅席畫純莞筵紛純】諸侯祭祀席二 【莞席紛純蒲筵繢純】諸侯酢筵國賓席二 【繅席畫純莞筵紛純

  • 卷五十八·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八     婺源江永撰職官下   通禮七補大宰乃施典於邦國而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陳其殷置其輔【乃者更申勅之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長謂之牧所謂八

  • 卷首上·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首上     婺源江永撰朱子乞修三禮劄子臣聞之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遭秦滅學禮樂先壞漢晉以來諸儒補緝竟無全書其頗存者三禮而已周官一書固為禮之綱領至其儀法度數則儀禮乃其本經而禮

  • 卷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衍至德之义礼易干文言曰亨者嘉之会也 嘉会足以合礼朱熹曰春天发生万物未大故齐到夏时洪纤高下各各畅茂其在人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事事物物大大小小一齐到恰好

  • 上二·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二释结界篇结谓白二限约。即能被之法界。谓分隔彼此。即所加之处。疏云。加法约处除彼局。此故曰界也。律云。界者作羯磨。唱制限者是。又了论疏解本音四摩此云别住。谓此住作法与余住不相通。各

  •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问三衣事品第十一问三衣事浣要须舍不。答须舍。若不舍犯舍堕。当施与人。还乃得更受。问三衣尽得条成不。答大衣得。中衣小衣不得。问小衣得著烧香上讲不。答无中衣得。若不近身体净洁亦得。问浣衣

  • 卷之十三·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太原益禅师法嗣 汾州筏渡普慈禅师 初参径山端。高峰妙。各有契处。后北还游燕。如五台。礼文殊。感大士放光。居台二年。入太原。参益和

  • 浮石禪師語錄卷四·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寧波府天童景德禪寺語錄師在華山同葉,受天童眾護法請上堂。「報恩擔子纔交卸,已入西山養病軀,閉戶不聞塵俗事,開門接見大檀書。細揣力微難荷重,追思祖席豈容虛?目昏齒落誠無用,自有金湯永護持。大眾且道:如何

  • 壬占汇选·程树勋

    《壬占汇选》成书于清乾嘉年间,为壬家程树勋编辑、誊抄,间有程氏夹注。主要是囊括集录了中国历代六壬名著中的所有全部经典占验案例,堪为古今壬书占案中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