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宁传

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

曾祖父史豫,为沮渠氏担任临松令。

魏国平定凉州,祖父史灌随例迁居抚宁镇,就在那里定居。

父亲史遵,最初担任征虏府铠曹参军。

当时杜洛周叛乱,六镇互相混战,史遵就率领乡人二千家投奔恒州。

后来恒州被贼军攻占,史遵又归附洛阳。

授楼烦郡守。

史宁立下大功后,追赠史遵为散骑常侍、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谥号为“贞”。

史宁少年时立下战功,授别将。

升任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皇宫。

随即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衔。

贺拔胜担任荆州刺史时,史宁以原来官职任贺拔胜的军司,率领步兵、骑兵一千人,跟随贺拔胜赴任。

当时荆蛮动乱,通向三亚鸟的道路被截断,史宁担任先锋,扫平道路。

他趁机安抚蛮族部众,使他们迅速归附,并租来一千五百匹马供应军队。

不久,授南郢州刺史。

贺拔胜任大行台时,上表举荐史宁为大都督。

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进攻梁国的下氵差戍,将其攻占,封武平县伯,食邑五百户。

又攻占梁国的齐兴镇等九座城池,掳获百姓二万户而归。

还没有来得及论功,魏孝武帝已经西迁,东魏派侯景率军侵犯荆州,史宁随贺拔胜投奔梁国。

梁武帝把史宁领到香磴前,对他说:“看你的风度仪表,终会富贵,我一定让你衣锦还乡。”史宁答道:“微臣世代承蒙魏国大恩,位至将军,天下动乱,我朝覆亡,我不能向逆贼称臣,幸而能在这里休息。

倘若能公开下诏,则微臣实感无限欣慰。”说着泪流满面,梁武帝也为之感动。

在梁国二年,贺拔胜与史宁秘密商议回去的办法。

史宁说:“朱异被梁主所信任,不如去见他。”贺拔胜同意。

史宁去见朱异,说明情谊相合,委婉提出思归之意,言词文雅周到。

朱异也为之叹息伤感,对史宁说:“思乡之念,怎能忘怀?我一定为你上奏,满足你的愿望。”不久,梁主果然允许贺拔胜等人回国。

大统二年(536),史宁从梁国返回京师,晋封侯爵,食邑增加三百户。

又过了很久,升任车骑将军、代理泾州事务。

当时,贼帅莫折后炽抢劫居民,史宁率领州兵,与代理原州刺史李贤将其打败。

转任通直散骑常侍、东义州刺史。

东魏也任命胡梨苟为东义州刺史。

史宁刚刚入据州城,胡梨苟也赶到,史宁迎击,击败胡梨苟,斩其洛安郡守冯善道。

州境靠近边界,百姓流散迁移,史宁用心安抚,百姓都回来恢复生业。

十二年,转任凉州刺史。

史宁尚未到任,前任刺史宇文仲和据州叛乱。

诏命独孤信率军与史宁讨伐,史宁先到凉州,说明利害,城中官民都相继归附。

宇文仲和仍据城固守,不久也被攻克。

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凉西凉二州诸军事、散骑常侍、凉州刺史等衔。

十五年,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衔,晋封公爵。

十六年,宕昌羌人獠甘叛乱,赶走其王弥定,自立为王,并勾结傍乞铁匆心、郑五丑等人,诏命史宁率军与宇文贵、豆卢宁等人讨伐。

史宁率军进攻獠甘,山路艰险,只能容一匹马通过,獠甘已经分派部众在险处树立栅栏固守。

史宁发兵进攻,攻破栅栏。

獠甘率三万人迎战,史宁又将他们打得大败,追击败军,直到宕昌。

獠甘率领一百名骑兵投奔生羌巩廉玉。

弥定恢复王位。

由于未能捉住獠甘,史宁暗中策划,扬言要撤回军队。

獠甘听说后,又纠集叛乱的羌人,依山树立栅栏,打算进攻弥定。

史宁对众将说:“羌人已中我计,应当进兵活捉他。”众将都想回去,说:“生羌聚散无常,又把守山谷,今日如果穷追不舍,恐怕费时而不见功效。

况且弥定已经复位,将军大功已建。

獠甘势弱,弥定足可以制服他。

趁此时退兵,可谓上策。”史宁说:“一日放纵敌人,将酿成几代的祸患,岂能丢下即将灭亡的仇敌,以后再度兴师动众?为臣子的礼节,应该是知道了该干的就拼命去干。

从这点来看,各位还无法与我一同商议。

倘若再阻止士卒,我难道不敢处死各位吗?”于是进兵,獠甘军也开到,双方交战,大败敌军,活捉獠甘,历数他的罪状,将其处死。

同时活捉巩廉玉,将其押送京师。

所得的战利品,全部赏给将士,史宁一点也不要。

军队撤回后,诏命史宁率领部下镇守河阳。

史宁原在凉州,蛮族对他的威望仁惠心悦诚服,迁镇以后,边境百姓都还思念仰慕他。

魏废帝元年(552),又授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

当初蠕蠕与魏国和亲,后来叛变。

不久,被突厥打败,首领阿那..被杀。

从部落中逃出来的人,仍然拥戴阿那..的子孙为首领,抢劫黄河以西一带。

史宁率兵截击,活捉阿那..的子孙二人及其部落酋长。

从此每战必胜,先后俘虏数万人。

晋封安政郡公。

二年,吐谷浑往齐国派出使节,被史宁活捉,就地授大将军。

史宁后来派遣使者到太祖处请示政事,太祖就把自己用的帽鞋衣被以及弓箭、盔甲、长矛赏赐给史宁。

对使者说:“为我致谢史刺史,我解下衣服让他穿上,对他推心置腹,加以委用,希望他善始善终,无损功绩声名。”当时突厥的木汗可汗从凉州借路,准备袭击吐谷浑,太祖命令史宁率骑兵跟随。

军队抵达番禾时,吐谷浑已经察觉,向南山逃奔。

木汗可汗打算分兵追击,命令在青海会师。

史宁对木汗可汗说:“树敦、贺真二城,是吐谷浑的老巢。

如今倘若拔掉他的老根,其余的部落自会分崩离析,这是上策。”木汗可汗听了他的话,当即分为两支军队。

木汗可汗从北路向贺真推进,史宁向树敦推进。

吐谷浑的娑周国王率军迎战,史宁将其杀死。

翻山历险,抵达树敦。

树敦是吐谷浑的旧都,藏有许多财宝。

吐谷浑主在此以前已经逃向贺真,留下征南王率数千人固守。

史宁发兵进攻,随即伪装撤退,吐谷浑人果然打开城门出来追击,史宁乘机回军奋击,城门来不及关上,史宁的士兵已经冲了进去。

活捉征南王,俘虏的男女人口和缴获的财宝,全部交给突厥。

吐谷浑贺罗拔王依据险地树立栅栏,周长五十余里,想堵住史宁的进兵道路。

史宁攻破栅栏,俘虏、斩杀一万人,缴获各种牲畜数万头。

木汗可汗也攻克贺真,俘虏吐谷浑主的妻儿,获得许多珍奇物品。

史宁回军青海,与木汗可汗会师。

木汗可汗握着史宁的手,叹服他的勇敢决断,并把自己骑的良马送给史宁,让他在帐前上马,木汗可汗亲自步行送别。

突厥认为凡史宁所图谋的,必胜无疑,对他又敬又怕,都说:“这是中国神武智勇的人。”即将返回时,木汗可汗又送给史宁奴婢一百人、马五百匹、羊一万头。

史宁又回到凉州。

不久,被征调入朝,正遇上太祖驾崩,史宁悲痛不止,请求赴陵墓尽哀,并祭告出征大捷。

孝闵帝登基,授小司徒,出任荆、襄、淅、郢等五十二州及江陵镇防诸军事、荆州刺史。

史宁有见识,善谋划,熟悉用兵的权谋,临敌指挥,都一如他预先的谋略,在当时名望很高。

在荆州任职时,奢侈放纵,贪婪昏昧,不整治法令制度。

有一次外出,有人控诉州佐枉法,史宁就把此人交给那个州佐治罪。

从此,有事者不敢再说话,史宁名望大损。

保定三年(563),在荆州去世。

谥号为“烈”。

儿子史雄承袭爵位。

史雄字世武,自小勇敢,体力过人,善于骑马射箭,有谋略。

十四岁,跟随史宁在牵屯山奉迎太祖。

参与围猎,箭无虚发。

太祖对此感叹惊奇。

不久,娶太祖之女永富公主为妻。

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多次升迁,历任驾部中大夫、大驭中大夫。

跟随柱国、木包罕公辛威镇守金城,在军中去世,当年二十四岁。

史雄之弟史祥,以父亲功勋赐爵武遂县公。

史祥之弟史云,也以父亲功勋赐爵武平县公,历任司织下大夫、仪同大将军。

史云之弟史威,也因父亲功勋赐爵武当县公。

猜你喜欢
  第一百四十三回 战博罗许崇智受困 截追骑范小泉建功·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二·徐乾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七十五下·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 地理略五·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纪昀
  一○二四 军机处为《雉园存稿》业经销毁无从查考校定人事致河南巡抚咨文·佚名
  二一○ 暂署湖广总督陈辉祖奏清理遗书并查缴《博物典汇》《前明将略》折·佚名
  第十四章 正月十二日·冯玉祥
  西南夷传·李延寿
  秦败魏于华·佚名
  甘茂亡秦且之齐·佚名
  卷三十·乾隆
  食货二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元诗卷六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七五言絶句二宋无墙头杏花红杏西邻树过墙无数花相烦问春色端的属谁家萍风波长不定浪迹在天涯莫怨身轻薄前生是栁花渊明心寄羲皇上生逢晋宋时风流千古意只有杜防知苏堤汉苑花何处唐陵柏已空

  • 张榘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榘(生卒年不详)字方叔,号芸窗,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曾为句容令。宝中,为江南制置司主管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一卷。《四库总目提要》云:“词仅五十首,而应酬之作凡四十三首。四十三首之中,寿贾似道者五,寿

  • ◎食货五·徐天麟

    ○大司农钱(都内钱附)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腐败而不可食。(食货志,按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都内令丞。)(查前汉书食货志“武帝之初”应改作“汉阉至武帝之初”再版者)山海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戊午朔 赐扈从北征五军总兵官公侯伯都督英国公张辅忠勇王金忠等二十六人白金钞币表里苏木楜椒有差 命英国公张辅掌中军都督府阳武侯薛禄掌左军都督府安远侯柳升掌右军都督宁阳侯陈懋掌前军都督府成

  • 卷之四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五百五十八·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夏四月。戊戌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记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同治五六年闲。山东黄崖教匪一案。至

  • 十三、我过新年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记元旦》。阴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其他节日和它比较起来便显得缺少假日精神的整个性了。五天里面,全国的人都穿了最好的衣服,关上店门,闲荡着,赌博着,敲锣鼓,放爆竹,拜年,看戏。这是一个大好日子,每个人都

  • 卷十·杨大雅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十宋 杨侃 辑金马碧鸡【西南夷传七十六 前汉王褒传三十四】越旧郡青蛉县禺同山有碧鸡金马光景时时出见注云禺同山在今襃州扬波县王襃碧鸡颂曰持节使王襃谨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

  • 孔琳之传·沈约

    孔琳之字颜琳,会稽山陰人。祖父孔沈是晋朝的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孔琳之刚强正直,有志向有能力,喜爱读书作文,通晓音乐,特别会写草书和隶书。本郡任命他当主簿,没有应命,后来他被征用为本国的常侍。桓玄辅佐晋朝官拜

  • ●附录四·吴子光

    先大父禹甫公家传(大母附)先伯父熊生公家传先考守堂公家传先妣太孺人家传芸阁山人别传一肚皮集序先大父禹甫公家传(大母附)公讳鸣浚,字维信,号禹甫,广东嘉应州人,世居白渡乡山村。父世祥公,生子三:长维恭,次维宽,又次即公。先世皆

  • 提要·吴澄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春秋纂言總例     春秋類提要【臣】等謹案春秋纂言總例七卷春秋纂言十二卷元吳澄撰澄有易纂言已著録是書採摭諸家傳注而間以己意論斷之首為總例凡分七綱八十一目其天道人紀二例澄所

  • 卷十六·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六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佛十力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佛十力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四无所畏四

  • 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我见世间灾沴起时。遂生飞蝗及与毒虫。乃至蚊虻虎狼处处增盛。致伤苗稼或伤菜果。遂令国内渐成饥馑。恼害众生不得安隐。我今为汝宣说辟除诸恶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依灌顶道场经。说修陀罗尼法门。求速出离生死大海。应须先入诸佛如来海会灌顶道场。受灌顶已。发欢喜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五·隐元

    嗣法門人性樂編住福州府長樂縣龍泉寺語錄弘光元年,大贊國馬公、大虞卿劉公、同春、元林正昇、陳天錫、陳光震、文學李光、祖暨僧印虛等,請師於三月念二日進院,至山門云:大智門開,七通八達,一任諸人去來。且道進門一句作麼生

  • 筠轩集·唐元

    元代诗文别集。13卷。唐元撰。《四库全书》曾据安徽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大德八年(1304)方回序,至正六年(1346)唐元自序。据方回序文,可知序为唐元《艺圃小集》作,《艺圃小集》收入诗仅54篇,集名亦由方回所

  •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施耐庵

    作者施耐庵、金圣叹,成书于元明之际的《水浒传》,进入明中期以后开始在社会上风行,胡应麟、沈德符、李赞、叶画等人对此书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研究。而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以其精细的艺术分析和优美的文

  • 平定交南录·邱濬

    一卷。明邱濬撰。邱濬,字仲深,谥号文庄,琼山 (今海南琼山) 人。景泰五年 (145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著有《大学衍义补》。《平定交南录》是新城侯张辅子侄请邱濬写作,以表彰张辅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