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三、我过新年①

①原题为《记元旦》。

阴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其他节日和它比较起来便显得缺少假日精神的整个性了。五天里面,全国的人都穿了最好的衣服,关上店门,闲荡着,赌博着,敲锣鼓,放爆竹,拜年,看戏。这是一个大好日子,每个人都憧憬着新年发财,每个人都高兴地添了一岁,准备向他的邻人说些吉利的话。

在新年中就是最卑贱的婢女也可大赦,而不愁挨打了,最奇怪的,那些终日操作的女人们也悠闲起来,嗑着瓜子,不愿洗衣煮饭,连菜刀也不肯拿。怠工的理由,是新年中切了肉就等于把好运切了,把水倒入沟中就等于把好运倒了,洗了东西,就等于把好运洗去了。一副副红对联贴在每一扇门上,都包含了鸿运,幸福,和平,昌顺,春兴等字样。因为这是大地春回的节日,也是生命财富回来的节日。

在庭院中,在街道上,一天到晚全是爆竹声和硫磺气味。父亲失去了尊严,祖父变得更可爱了,孩子们吹着口笛,带着面具,玩着泥娃。乡下女子穿了最好的衣服,跑上三四里路到邻村去看戏,一些绔绔少年便得乘此恣意调笑。这是一个妇女从煮饭洗衣的贱役中解放出来的日子。假如男人们饿了的话,他们可以吃几块油煎年糕,一碗有现成汤的鸡蛋面,或是到厨房里去偷几片冷鸡肉吃吃。

国民政府早已命令废除阴历新年,可是我们依旧过着阴历新年,大家拒不废除。

我是非常新派的,没有人能责我保守。我不但赞成格利高里历,我更赞成一年十三月,一月四周的世界历。换句话说,我的观点是很科学的,我的理解也是很合理的。可是也就是这科学的自傲,它受到严重的创伤了。因为在公认的新年里人们都只是佯为祝庆,毫无诚意,我是大大的失败了。我不要旧历新年,可是旧历新年终于在二月四日来到了。我的科学意识叫我不照旧历过新年,而我也答应我不会。我坚决的对自己说:"我决不让你跟下去。"然而,我在正月初头便感觉到旧历新年的来到了。当一天早餐时,仆人送来一碗腊八粥的时候,就清楚的提醒了我这天是十二月初八了。一星期后,仆人来预领他年底应得的额外工资。他告了半天的假,并给我看一包送给他妻子的新衣服。在二月一日到二日,我不得不把酒钱分给送信人、送牛奶人、车夫和书店童役。我觉得什么都来了。

二月三日,我依旧向自己说:"我决不过旧历新年。"那天早晨,妻叫我更换内衣。我说:"为什么?"

"周妈今天要洗你的衬衣,她明天不洗衣服了,后天也不洗,大后天也不洗。"为了人情,我无法拒绝。

这就是我下水的开始,早餐后,全家要到河边去,因为那边举行着一个很舒适的,可是违反政府不准遵照过旧历新年命令的野宴。妻说:"我们叫了汽车先去。你理了发再来好了。"我不想理发,可是坐汽车倒是挺大的诱惑,我不喜欢在河边跑,我喜欢坐汽车。我很想到城隍庙去替孩子们买些东西。我知道这是春灯的时节了,我要我最小的孩子去看看走马灯是什么东西。

我原不该到城隍庙去的。在这个时期到那里去,你会知道结果是怎样的。在归途上我发现我不但带了走马灯、兔子灯和几包玩具,还带了几枝梅花回家以后,我看到有人从家乡送了一盆水仙花,我的家乡因出产这种美妙馥郁的水仙而闻名全国。我不觉回忆到我的童年。当我接触到水仙的香味,我的思想便回到那红对联,年夜饭,爆竹,红烛,福建蜜橘,早晨的道贺和我那件一年只许穿一次的黑缎大褂。

中饭时,水仙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一种福建的萝卜糕。

"今年没有人再送我们萝卜糕了。"我不快地说。

"这是因为厦门没有人来。不然,他们是会送来的。"妻说。

"我记得有一次在武昌路的一家广东店里买到完全一样的糕,我想我还能找到它。"

"不,你找不到了。"妻挑战地说。

"我当然能找到。"我心有所不甘。

下午三时,我买了二斤半一篮年糕从北四川路乘公共汽车回家了。

五时,我们吃着油煎年糕,水仙花的馥郁香味充满着屋子,我惶恐地感觉到我已犯了戒条。"我不愿庆祝什么除夕,我今晚要去看电影。"我坚决地说。

"你怎么能够呢?我们不是已请了TS——先生来吃晚饭了吗?"妻问道。事情似乎弄糟了。

五时半,最小的孩子穿了红的新衣跑了出来。

"谁替她穿新衣的?"我责问。显然有些激动,但还庄严。

"黄妈替她穿的。"

六时,我发觉壁炉架上光亮地点着红烛,它们一层层的火焰向我科学意识上投来了胜利讽刺。这时,我的科学意识已经显得模糊低落而不真实了。

"蜡烛谁点的?"我又诘问。

"周妈点的。"是回答。

"蜡烛又是谁买来的呢?"我再问。

"什么,不是早晨先生自己买来的吗?"

"哦,我买的?"这是不可能的。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使唤,这一定是什么别的意识。

我想这有些可笑,回想我早晨所作的可笑是不及我那时头脑和心志的互相冲突的来得可笑。立刻我被邻居的爆竹声从心理冲突中惊醒了来。这些声音一个连一个的深入我的意识中。它们是有一种欧洲人所不能体会的撼动中国人心的力量。东邻的挑战接着引起了西邻,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是不甘被他们击倒的。我从袋里抽出一元钞票,对我孩子说:

"阿经,拿去给我买些高升鞭炮,捡最响最大的。记住,越大越好,越响越好。"

于是我便在爆竹的"蓬——拍"声中坐下吃年夜饭了。而我却好像不自觉的感到非常的愉快。

猜你喜欢
  卷十·本纪第十·脱脱
  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卷八十四中下·郝经
  九七八 军机大臣奏列入全书存目之《问山集》字句谬妄请卽撤毁片·佚名
  五六二 河南巡抚郑大进奏查获刘峩刷卖《圣讳实录》并查办缘由折·佚名
  卷十七·鄂尔泰
  经幄管见卷三·曹彦约
  ●崇祯记闻录卷七·佚名
  第32章 压迫苗族同胞·冯玉祥
  张嵊传·李延寿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卷二十六·佚名
  大元通制序·拜住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七·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东湖老农为盛仲仁作老农生计在东湖二顷良田宅一区斗酒熟时多稻蠏扁舟到处有莼鲈风霜两鬓秦毛颕烟雨千头楚木奴便欲相从买黄犊醉吹铁笛和吴歈送鉴虚堂分题得多稼亭多稼亭前祝华封家家击壤乐时雍云连白水观

  • 第六回 谪尘寰金童玉女 缔夙好絮果兰因·萧晶玉

    却说纯阳吕洞宾在终南山朝元洞中养静,命玉京真人柳大仙下降尘世,寻察一次,谁家虔诚,谁家懒惰,作善作恶,有功有过,俱一一察明,以备奏复玉帝,好按功过施报。当下玉京真人柳大仙就将高公的哀表捧至洞中,禀告吕祖。吕祖

  • 第二折·郑廷玉

    (外扮陈德甫上,诗云)耕牛无宿科,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小可姓陈,双名德甫,乃本处曹州曹南人氏。幼年间攻习诗书,颇亲文墨,不幸父母双亡,家道艰难,因此将儒业废弃,与人家做个门馆先生,度其日月。此处有一个是贾

  • 卷五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李攀龙【十八首】攀龙字于鳞歴城人嘉靖甲辰进士除刑部主事歴郎中岀知顺德府升陜西提学副使转参政终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宗臣徐中行吴国伦称七才子有沧溟集【朱

  • 三四七 军机大臣奏进呈江西陕西解来应毁书籍片·佚名

    三四七 军机大臣奏进呈江西陕西解来应毁书籍片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据江西巡抚海成解应选及应毁书籍前来,除应选各书交四库馆办理外,谨将应毁书六种,原封进呈。再,本年六月陕西巡抚毕沅奏缴违禁书籍一折,奉旨:俟回銮后呈

  • 绎史卷一百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申不害相韩战国防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鼂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

  • 卷之二·沈有容

    记平东番记(万历癸卯孟冬纂)赋东番捷东番记(万历癸卯春纂)题东番记后舟师客问谕西夷记(万历甲辰季冬纂)却西番记(万历甲辰季冬纂)怀音记(万历丙辰春寄赠)平东番记屠隆东番者,彭湖外洋海岛中夷也。横亘千里,种类甚繁;仰食渔猎,所需鹿

  • 仁宗本纪·张廷玉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叫朱高炽,明成祖长子。其母仁孝文皇后,梦见一个头戴礼帽、手拿白圭的人请见,醒来便生下昭皇帝。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言行有礼。稍长大,练习骑射,百发百中。他勤奋好学,跟从儒臣

  • 卷一·朱克敬

    王菽原方伯官湖南时,喜奖诱才俊。孙鼎臣、周寿昌、郭嵩焘等皆所识拔。及去,名流祖饯,相属于郊。有贾人李姓,以廪生援例为训导,素无因缘,亦往送焉。或嘲以诗曰:“新捐训导李明阶,手揽朝衣下轿来,赢得绮窗人笑说,老爷今日迭

  •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袁盎【索隐】:音如周礼“盎齐”,乌浪反。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集解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

  • 洪范统一·赵善湘

    宋 赵善湘 撰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隂隲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彞伦攸叙商曰祀周曰年洪范周书称祀盖箕子自序其事而周史因而书之也王访于箕子就见之也武王可使箕子归周不能使箕子朝王道不可屈也方

  • 卷六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三僖公六年考异足利本注今荥阳密县荥作荧永懐堂作荣 非不欲挍力不能守挍作校谨按诸本皆作校释文罢又皮买反【二叶】元文皮作扶 贽音至一音

  • 重刊金刚经集注序·朱棣

      金刚经者,说自释迦,来从舍卫,鸠摩翻译,得语言文字之详;象教宏敷,统纲领源流之正。洵禅门之宝炬,觉路之金绳也。惟是微言响绝,诵之者莫测其端,奥旨渊深,解之者莫窥其际;苟非钻研旧注,萃会诸家,参考乎得失之林,折衷于异同之旨,则虽

  • 四教义卷第三·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大门第三明四门入理者。寻真性实相之理。幽微妙绝。一切世间。莫不能契。但以大圣明鉴通理之门。乃于无言之理赴缘以教为门。是以禀教之徒因门契理。故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又云。其智

  • 卷十七·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赵州因僧问。昼升兜率。夜降阎浮。於中摩尼。为甚不现。师曰道什么。僧再问。师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 黄龙清云。赵州老汉若无后语。未免奔驰。太平则不然。才

  • 启·佚名

    启伏以吾无隐尔飘来云外古香法亦非心点破柏庭新翠霜轮月转智无功处全章掜目华生指所标时即堕况至借人牙后之颖乃转增我道眼之尘自非吾师孰续慧命恭遇卧龙老和尚扑破万古虚空推倒十世诸佛三书扭折鼻孔曾当场法战古锥

  • 爱之焦点·张资平

    《爱之焦点》写于1922年。Q先生与他表姐N早在小学时候就相爱,后来Q到外地谋生,写信给N表达自己的思念,并勉励她坚定信念,勇敢地追求爱情。然而N经不起物质欲望的诱惑,终于违心嫁给了M。此后不久,M病逝了,Q已与别人定亲,N念起

  • 不增不减经·佚名

    全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元魏菩提流支译。其梵名若依宝性论所引用者,应为 Anu^natva^pu^rn!atva-nirdes/a-parivarta,梵本、藏译无本经,其中心部分的三分之一,则被宝性论所引。由其梵名推之,此经原系大部经典之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