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腾传

陆腾字显圣,代州人。

高祖陆俟,曾任魏国征西大将军、东平王。

祖父陆弥,任夏州刺史。

父亲陆旭,性格文雅冲淡,喜好《老子》、《易经》的谶纬星象之学,撰有《五星要诀》及《两仪真图》,颇能得其要旨。

太和年间,征召他为中书博士,后来升任散骑常侍。

他预感天下将要大乱,就到太行山隐居。

孝庄帝即位,多次征召而不出仕。

后来追赠并、汾、恒、肆四州刺史。

陆腾少年时慷慨激昂,又有临难不苟的节操,最初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司徒府中兵参军。

尔朱荣入据洛阳,任命陆腾为通直散骑侍郎、帐内都督。

参与平定葛荣,由于战功而赐爵清河县伯。

普泰初年,升任朱衣直阁。

娶安平公主为妻,即东莱王贵平之女。

魏孝武帝驾幸贵平宅第,遇见陆腾,交谈中对他产生好感,对贵平说:“阿翁真得个好女婿。”当即提升为通直散骑常侍。

孝武帝西迁时,陆腾正出使青州,沦落在邺城。

东魏兴和初年,征召他为征西将军,兼任阳城郡守。

大统九年(543),大军东征,由于陆腾所守为要道,就先进攻那里。

当时军威十分强盛,长史麻休劝陆腾投降,陆腾不答应,坚守一个多月,城陷被捉。

太祖放了他,待之以礼,询问东部情况,陆腾大讲东部人物,又叙述当时政事,言词间有褒有贬。

太祖笑道:“您真是不忘本啊!”当即任命为帐内大都督。

不久,授太子庶子,升武卫将军。

既然被太祖所了解,陆腾表示愿意立功效命,不求在朝廷内任职,太祖对此表示嘉许。

十三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废帝元年(552),安康贼人黄众宝等人叛乱,勾结汉中,拥兵数万,围攻东梁州。

城中粮尽,诏命陆腾率兵从子午谷援救。

陆腾于是连夜上路,抵达后立即交战,大败贼军。

回来后,授龙州刺史。

太祖对陆腾说:“如今想打通江油一路,直接出兵南秦,您仔细考虑谋略。”陆腾说:“必须随机应变,不敢事先陈言。”太祖说:“这是您当上柱国的机会,望您好自为之。”当即解下所佩的金带赏赐给他。

州民李广嗣、李武等人凭借山岩之险,作为城堡营垒,纠合不法之徒,攻抢郡县,历任官员都对他们没有办法。

陆腾秘密下令,多造云梯,亲自率领部下,乘夜色前去偷袭,天色未明,已从四面攻上,击败贼众,把李广嗣等人捉到鼓下斩人之处。

贼党任公忻,又纠集徒众,包围州城。

对陆腾说:“只要放了李广嗣、李武,我们立即解散军队,请求治罪。”陆腾对将士们说:“我如果不杀掉李广嗣等人,可说是坠了军威,长贼人志气,这是不可能的。

任公忻这个小子,竟敢来要挟我!”当即处死李广嗣、李武,拿他们的首级给贼人看。

贼众士气大挫,陆腾出兵奋击,将他们全部捉住。

魏恭帝三年(556),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转任江州刺史,封上庸县公,食邑二千户。

陵州的木笼獠仗恃险要,粗野剽悍,常常劫掠,诏命陆腾讨伐。

獠人因山建城,易守难攻。

陆腾就在城下摆下许多声乐及各种杂技,显示没有作战之心。

贼众果然丢下兵器,有的还带着妻儿在城上观看取乐。

陆腾得知对方没有准备,秘密命令各军一齐进攻,贼众惊慌害怕,不知道要干什么。

陆腾放手让将士进击,将贼众全部击败,斩首一万级,俘虏五千人。

世宗初年,陵、眉、戎、江、资、邛、新、遂等八州的百姓及合州人张瑜兄弟一起反叛,拥兵数万人,攻陷郡县。

陆腾率兵讨伐。

转任潼州刺史。

武成元年(559),诏命调陆腾入朝,世宗当面对他说:“益州路险且远,不是亲近的人就不会派往那里,所以命令齐公镇守。

您的武功谋略,名闻远近,兵马镇守之事,都委托您掌管。”于是改任隆州刺史,随宇文宪入蜀。

后来赵公宇文招替代宇文宪,仍请求把陆腾留下。

保定元年(561),升任隆州总管,兼任刺史。

二年,资州..石的百姓造反,杀掉郡守,据险固守,州军无法取胜。

陆腾率军讨伐,将其一举歼灭。

蛮、獠兵又到处反叛,山路艰险,很难偷袭。

陆腾就估测山川地形,随其所宜,开辟道路。

蛮、獠害怕他的威名,望风归降。

在他所开辟的道路上,见到不少古代碑刻,全是诸葛亮、桓温时的古道。

当年,铁山獠人截断内江通道,使者、驿传都被隔绝。

陆腾进兵讨伐。

本打算抵达铁山,却伪装撤军。

贼人不知是计,不再防备。

陆腾出其不意发动进攻,贼众立即溃散奔逃。

一天之内,攻下三城,斩其首领,俘虏三千人,降附者三万户。

由于陆腾的母亲在齐国,皇帝没有下令东征。

恰巧有陆腾的亲属从东部回朝,晋公宇文护上奏后,命令此人欺骗陆腾说:“齐人暴虐,已经杀害宗室,你的母亲和兄长也遭受灾难困苦。”想激发他的怒气。

陆腾极其悲痛,哭泣不止,立志复仇。

四年,齐公宇文宪与晋公宇文护东征,请陆腾担任副职。

赵公宇文招当时在蜀,仍然挽留。

晋公宇文护写信给宇文招说:“如今朝廷命令齐公扫荡黄河、洛水一带,想与此人同行。

你那里没有事,暂且借我一用。”于是命令陆腾乘驿站车马急行入朝,辅佐宇文宪东征。

五年,授司宪中大夫。

天和初年,信州的蛮、譙人占据长江峡口反叛,连地二千余里,自称王侯,杀死刺史守令等官员。

又下诏让陆腾率军讨伐。

陆腾先去益州,招募骁勇之士,同时准备大船,沿外江而下。

军队抵达汤口后,分路勇猛进击,所向无敌。

于是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高坟,以表彰武功。

涪陵郡守蔺休祖,又占据楚、向、临、容、开、信等州,方圆二千余里,拥兵叛乱。

又诏命陆腾讨伐。

第一次与叛军大战,斩首二千余级,俘虏千余人。

当时虽然挫败叛军锋锐,但贼众很多,从夏天到秋天,没有一天不交战,军队疲惫,粮食已尽,于是在集市驻军,考虑所用的计谋。

贼人见陆腾不出来,从四面争先进攻。

陆腾激励将士,人人奋勇,又攻克鱼令城,缴获大批粮食,用于军需。

又攻克铜盘等七处栅栏,先后斩杀、俘虏四千人,另缴获战船等。

又修筑临州、集市二城,用来镇守遏制该地区。

陆腾从在龙州起,到这时先后击败平定各路贼众,共赏得奴婢八百人,另有许多牛马。

于是巴、蜀全部平定,诏令在当地树碑记功。

天和四年(569),升任江陵总管。

陈国派遣将领章昭达率军五万人、战船二千艘围攻江陵。

卫王宇文直听说陈人入侵,派大将军赵躢、李迁哲等人率领步兵、骑兵去支援,都受陆腾指挥。

当时,李迁哲等人把守外城,陈国将领程文季、雷道勤乘夜色偷袭,李迁哲等人惊慌混乱,无法抵抗。

陆腾连夜派人打开城门,出动带甲士卒奋勇进击,大败敌军。

陈军溃败逃跑,雷道勤被乱箭射死,俘虏二百余人。

陈人又挖开龙川的宁邦堤,引水灌江陵城。

陆腾亲自率领将士在西堤击败敌军,斩首数千级,陈人逃走。

六年,升任柱国,晋封上庸郡公,食邑增至三千五百户。

建德二年(573),征调入朝,授大司空,不久,又出任泾州总管。

宣政元年(578)冬天,在京师去世。

追赠原任官职,另加并、汾等五州刺史,再赠大后丞。

谥号为“定”。

儿子陆玄承袭爵位。

陆玄字士鉴,陆腾入函谷关时,他才七岁。

后来在齐国担任奉朝请,又任成平县令。

平定齐国后,高祖见到陆玄,特意予以慰问勉励,当即授他为地官府都上士。

大象末年,任隋文帝相府内兵参军。

陆玄之弟陆融,字士倾,最有名气,很早就担任高官。

大象年间,官至大将军,封定陵县公。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三·杨仲良
  ●卷十五·邵伯温
  第八十回 审张差宫中析疑案 任杨镐塞外覆全军·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八·王祎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佚名
  卷之三百六·佚名
  卷之二百十·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八十七下下·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纪昀
  阎立德传·欧阳修
  卷六·徐一夔
  食货三四·徐松
  259.乾隆帝禁书修书·林汉达
  三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登·唐圭璋

      登字彦先,漳浦人。宣和间为太学生。绍兴二年(1132)登第,授富川主簿,迁古田县令。后以事忤秦桧,编管漳州。绍兴十八年(1148)卒。有东溪集。   多丽   人间世,偶然攘臂来游。何须恁、乾坤角抵,又成冷笑俳优。且宽心、待他

  • 论曲源第一·王骥德

      曲,乐之支也。自《康衢》、《击壤》、《黄泽》、《白云》以降,于是《越人》、《易水》、《大风》、《瓠子》之歌继作,声渐靡矣。“乐府”之名,昉于西汉,其属有“鼓吹”、“横吹”、“相和”、“清商”、“杂调”诸曲。

  • 碧鸡漫志序·王灼

    乙丑冬,予客寄成都之碧鸡坊妙胜院,自夏涉秋,与王和先、张齐望所居甚近,皆有声妓,日置酒相乐,予亦往来两家不厌也。尝作诗云:「王家二琼芙蕖妖,张家阿倩海棠魄。露香亭前占秋光,红云岛边弄春色。满城钱痴买娉婷,风卷画楼丝竹声。

  • 卷210 ·佚名

    陆文圭 雪江独钓 极浦寒云压雁低,石机老叟手如龟。 茫茫沙上银千顷,袅袅风前玉一丝。 鹭失庐花惊月早,鱼吹柳絮上冰迟。 故人物色嫌相认,从有羊裘不好披。 陆文圭 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渭北春天树

  • 卷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十六徐彦伯徐彦伯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絶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

  • 卷二·佚名

      武称解第六   大国不失其威,小国不失其卑。敌国不失其权。岠险伐夷,并小夺乱,□强攻弱而袭不正,武之经也。伐乱伐疾伐疫,武之顺也。贤者辅之,乱者取之,作者劝之,怠者沮之,恐者惧之,欲者趣之,武之用也。美男破老,美女破舌(少)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一·佚名

    嘉靖五年十二月己酉朔庆阳伯夏臣母夫人叶氏奏讨宝坻高密二处庄田户部议夏臣赐地已六百余顷今又欲占夺民田请求无厌不宜听许上从部议已之○壬子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林茂达疏乞休致上嘉其恬退诏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致仕

  • 卷之八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今献备遗卷二十七·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杨守陈杨守陈字维新浙江鄞县人也景泰辛未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编修歴官至吏部石侍郎成化初开经筵守陈以尚书武成篇进讲曰鲁论称舜无为而治周书称武王垂拱而天下治后世人主有深居禁中委政内侍者乃召望夷之祸

  • 李平传·魏收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彭城王李嶷的长子。少年即有大度。等到长大,涉猎群书,喜好《礼》、《易》,很有文才。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为通直散骑侍郎,高祖待他的礼节相当厚重。李平频历大丧,居丧以孝称。后来以例降爵为彭城公。拜授太

  • 卷二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組綬【天子玄諸侯朱大夫純世子綦士緼】玉藻天子佩白

  • 卷十九·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九周颂清庙之什四之一颂四诗序曰颂者羙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眀者也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赋也于叹词穆静

  • 卷四十九·佚名

    △五百比丘因缘品第五十尔时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云何舍利弗。有五百波离婆阇迦删阇耶弟子。已堕邪见旷野崄道。行颠倒行。其舍利弗。乃能教化将诣佛所。佛见彼已,教舍邪见旷野崄难。於诸苦中而得解脱。作是语已,佛告诸

  • 阅唯识新论简述·太虚

    李君管卿在十年前与吾通过一次信后,便久无消息。此次寄本社的唯识新论简述油印,本是寄吾阅览的,但吾阅到的时候,已刊在本刊去年十一期上了。但李君的所说,虽言之成理,然从唯识学与科学两方面看来,有些是不必或不能的。兹略提

  •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六·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此一卷是悔众教罪法尔时具寿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时邬陀夷即以此缘。白诸苾刍。具寿。我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于今者欲何所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

  • 卷第二·佚名

    续藏经 正源略集 清 际源.了贞辑 达珍编 正源略集卷第二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四世 磬山天隐修禅师法嗣(五人) 京口夹山林皋本豫禅师 晚号晦夫。昆山陈氏子。十九。脱

  • 七颂堂识小录·刘体仁

    中国书画著录书,一卷。清代刘体仁编著。体仁字公勇,颖川 (今河南许昌) 人。顺治时期诗人,进士,官吏部郎中。从孙奇逢问学。为人轻财重义,以交友为乐,与王士祯、汪婉友善。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表现闲情逸致。喜作画,精

  • 丁文江的传记·胡适

    《丁文江的传记》作者是胡适。最初1956年刊载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逝世廿周年纪念刊》上,1960年6月由台湾启明书局出版,并附了作者写的《校勘后记》,本书介绍了在很多学术领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