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筠轩集

元代诗文别集。13卷。唐元撰。《四库全书》曾据安徽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大德八年(1304)方回序,至正六年(1346)唐元自序。据方回序文,可知序为唐元《艺圃小集》作,《艺圃小集》收入诗仅54篇,集名亦由方回所题。据唐元自序,所收入的诗,都作于后至元五年(1339)到至正六年之间,但集中收入有作于至顺年间的《饯马昂夫郡侯赴池阳》诗2首,可知以上2序都不是今本《筠轩集》的原序。卷1—3为五言古诗,卷4为七言古诗,卷5为五言律诗,卷6—7为七言律诗,卷8为五六七言绝句,卷9为序,卷10为记,卷11为说、题跋,卷12为辞、墓铭、铭,卷13为赞、祭文、杂文。唐元有文集50卷,为其子唐桂芳手辑,但未见传本。现存的《筠轩集》13卷,是明人程敏政所编的《唐氏三先生(唐元、唐桂芳、唐文凤)集》30卷的一部分。《四库全书》编者曾认为,《筠轩集》中应有误收入的他人诗作。方回曾评唐元的五言古诗《艺圃》说:“仅十六句,似乎拟陶”,但《艺圃》是唐元前期作品。统观他的诗文,以平和温厚为特点,是比较典型的儒士之作。

《筠轩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止山集·丘云霄
  枫山集·章懋
  龙川集·陈亮
  谗书·罗隐
  萤窗异草·庆兰
  欧阳文忠公全集·欧阳修
  雪窗集·孙梦观
  庄简集·李光
  湛渊集·白珽
  俨山集·陆深
  灵岩集·唐士耻
  四明文献集·王应麟
  后山集·陈师道
  湛园集·姜宸英
  林登州集·林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周 权【字衡之括苍人延佑间游京师以此山集受知於翰林袁桷桷序其诗曰意度简远议论雄深法苏黄之凖绳达骚选之旨趣盖深与之】拟古【二首】东溟跃羲和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九·焦竑

      南京刑部二(侍郎 郎中 司獄)   侍郎   郎中   司獄   ◆侍郎   南京刑部侍郎俞公士吉傳   嘉議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武進?公民墓誌銘(楊士奇)   南京刑部右侍郎金公紳傳   又傳   南京刑部左侍郎阮

  • 卷之一千一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世宗实录三·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春正月丙寅朔,上不御殿。辛卯,致仕户部尚书徐问卒。问,武进人。深沉廉静,历官所至有声,终始无玷,士论尚之。二月甲寅,宣府谍报,虏移帐驻威宁海子;已而,复报虏欲寇朔州。时谍报日闻。辽东谍者复报,虏欲寇海西、开

  • 尉迟德诚传·宋濂

    尉迟德诚字信甫,绛州人。祖父天泽,在金做库官,郡王带孙攻克绛州,天泽被俘。带孙令他佩戴金符,授云州御衣局人匠总管。父鼐,做官至潞州知州。德诚历任太子的率更丞。至大元年(1308)改任詹事院都事。二年升迁家令司丞。仁宗认

  • 程文德传·张廷玉

    程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初受业于章懋,后追随王守仁。嘉靖八年(1529),与罗洪先同登进士。洪先第一,他第二,授翰林编修。因同年进士杨名弹劾汪钅宏,他被株连下狱,贬为信宜典史。钅宏罢官后,他被调任安福知县,后升兵部员外郎。父亲

  • 南史札记·李慈铭

    《齐本纪》下第五《和帝纪》 句后辄云&ldquo;愁和帝&rdquo;,至是其言方验(汲古阁本页十九下)慈铭案:&ldquo;帝&rdquo;,《齐书&bull;五行志》作&ldquo;谛&rdquo;。帬向后,总而结之,名曰&ldquo;反缚黄丽&rdquo;(页二十上)慈铭案

  • 卷之四·姚莹

    谢赏(太子太保衔二品顶戴)恩奏查明大安破舟捦夷出力人员奏折件在洋被劫奏折件二次在洋被劫奏夷官来台投书及遵释夷囚奏拿捕草岛匪船多起奏(夹片)剿平彰化县逆匪奏夷船两次来台释还遭风夷人奏(夹片)通筹经费酌量撤留兵勇奏(夹

  • 卷三十·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三十宋 彭百川 撰官制沿革下神宗治平四年诏同签书枢密院事郭逵赴阙【职官志云密院旧制无同签书院事者治平末始以郭逵为之太祖平蜀吕余庆以参政签书院事自是非起幸无以执政守藩至逵以同签

  • 卷七七·邱濬

    ▲本經術以為教(下) 程頤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邵申曰:“他書言平天下本於治國、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二此四证净。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一是所造色非有对色。三非所造色非有对色。几难见故甚深等者。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几善非

  • 卷第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三卷十六南岳下第七世 鼓山晏国师法嗣  天竺子仪禅师 白云智作禅师  鼓山智严禅师 龙山智嵩禅师  凤凰山疆禅师 龙山文义禅师  鼓山智岳禅师 襄州定慧禅师  鼓山清谔禅师 净德冲煦禅

  • 大复集·何景明

    明何景明撰。何景明,明代文学家、诗人,明“前七子”之一,地位仅次李梦阳。主张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近体诗宗盛唐,提倡复古,在反对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阁体诗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其诗如《赠王文熙》说:“行子夜中起,月没

  • 高常侍集·高适

    诗文集。唐人高适撰。十卷。适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少贫寒,潦倒失意。后客游河西,为哥舒翰掌书记。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本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原集

  • 法帖刊误·黄伯思

    书法著作。北宋黄伯思撰。二卷。黄伯思为北宋著名学者,著有《东观余论》。在此书以前,著名书法家米芾将《淳化阁帖》加以鉴定。一一评其真伪,为鉴定自古以来法书真迹奠定了基础。但米芾多以意断,考证不够。伯思取芾之所定

  • 思怜诗·宋应星

    《思怜诗》共52首,分成《思美诗》和《怜愚诗》两部分,宋应星取两卷的字“思”和“怜”命名为《思怜诗》。《思美诗》10首,都是七律,《怜愚诗》42首,都是七绝。主要反映了宋应星的人生观,用文学形式表达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等

  • 香山集·喻良能

    十六卷。宋喻良能(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复以国子监博士召,兼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兼旧职,出知处州。不久,以朝请大夫致仕。

  • 后汉纪·袁宏

    东晋袁宏撰。三十卷,编年体东汉史。《后汉纪》是继《前汉纪》之后,又一部断代编年史名著。它记载了自更始元年(公元23年),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东汉终结为止,共198年的历史。体例仿荀悦《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