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望厦条约

兹中华大清国、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欲坚定两国诚实永远友谊之条约及太平和好贸易之章程,以为两国日后遵守成规,是以,

大清大皇帝特派钦差大臣太子少保两广总督部堂总理五口通商善后事宜办理外国事务宗室耆;

大合众国大伯理玺天德特派钦差全权大臣驻中华顾圣;

各将所奉便宜行事之上谕及钦奉全权之敕谕,公同较阅照验,俱属善当,因将议明各条款,胪列于左:

一、嗣后大清与大合众国及两国民人,无论在何地方,均应互相友爱,真诚和好,共保万万年太平无事。

二、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三、嗣后合众国民人,俱准其挈带家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共五港口居住贸易,其五港口之船只,装载货物,互相往来,俱听其便;但五港口外,不得有一船驶入别港,擅自游弋,又不得与沿海奸民,私相交易;如有违犯此条禁令者,应按现定条例,将船只、货物俱归中国入官。

四、合众国民人既准赴五港口贸易,应须各设领事等官管理本国民人事宜;中国地方官应加款接;遇有交涉事件,或公文往来,或会晤面商,务须两得其平。如地方官有欺藐该领事各官等情,准该领事等将委曲申诉中国大宪,秉公查办;但该领事等官亦不得率意任性致与中国官民动多诋牾。

五、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除中国例禁不准携带进口、出口之货物外,其馀各项货物,均准其由本国或别国贩运进口售卖,并准其将中国货物贩运出口,赴本国或别国售卖,均照现定条约纳饷,不得另有别项规费。

六、凡合众国船只赴五港口贸易者,均由领事等官查验船牌,报明海关,按所载吨数输纳船钞,计所载货物在一百五十吨以上者,每吨纳钞银五钱,不及一百五十吨者,每吨纳钞银一钱,所有以前丈量及各项规费全行裁革。或有船只进口,已在本港海关纳完钞银,因货未全销,复载往别口转售者,领事等官报明海关,于该船出口时,将钞已纳完之处在红牌内注明,并行文别口海关查照,候该船进别口时,止纳货税,不输船钞,以免重征。

七、凡合众国民人.在各港口以本国三板等船附搭客商,运带行李、书信及例不纳税之零星食物者,其船只均不须输纳船钞外,若载有货物,即应按不及一百五十吨之数,每吨纳银一钱,若雇用内地艇只,不在按吨纳钞之例。

八、凡合众国民人贸易船只进口,准其自雇引水,赴关隘处所,报明带进;俟税钞全完,仍令引水随时带出。其雇觅跟随、买办及延请通事、书手、雇用内地艇只,搬运货物,附载客商,或添雇工匠、厮役、水手人等,均属事所必需,例所不禁,应各听其便,所有工价若干,由该商民等自行定议,或请各领事官酌办,中国地方官勿庸经理。

九、合众国贸易商船只到口,一经引水带进,即由海关酌派妥役随船管押。该役或搭坐商船,或自雇艇只随同行走,均听其便;其所需食用,由海关按日给银,不得需索商船丝毫规费、违者计赃科罪。

十、合众国商船进口,或船主,或货主,或代办商人,限二日之内,将船牌,货单等件,呈递本国领事等官存贮,该领事即将船名、人名及所载吨数、货色详细开明,照会海关,方准领取牌照,开舱起货。倘有未领牌照之先擅行起货者,即罚洋银五百大圆,并将擅行卸运之货一概归中国入官。或有商船进口,止起一分货物者,按其所起一分之货输纳税饷,未起之货均准其载往别口售卖。倘有进口并未开舱即欲他往者,限二日之内即行出口,不得停留,亦不征收税饷、船钞,均候到别口发售,再行照例输纳。倘进口货船已逾二日之限,即须输纳船钞,仍由海关填发红牌,知照别口,以免重征。

十一、合众国商船贩货进口、出口,均将起货、下货日期呈报领事等官,由领事等官转报海关,届期派委官役,跟同该船主、货主或代办商人等,秉公将货物验明。以便按例征税。若内有估价定税之货,或因议价高下不等,除皮多寡不齐,致有辩论不能了结者,限该商于即日内禀报领事官,俾得通知海关,会商酌夺,若察报稽迟.即不为准理。

十二、合众国各口领事官处,应由中国海关发给丈尺、秤码各一副,以备丈量长短、权衡轻重之用,即照粤海关部颁之式盖戳镌字,五口一律,以免参差滋弊。

十三、合众国商船进口后,于领牌起货时,应即将船钞交清。其进口货物于起货时完税,出口货物,于下货时完税。统俟税钞全完,海关给发红单、由领事官验明,再行发还船牌,准该商船出口回国。其完纳税银,由中国官设银号代纳,或以纹银纳饷,或以洋银折交,均照现定章程办理。其进口货物由中国商人转贩内地者,经过各关,均照旧例纳税,不得另有加增。

十四、合众国商船停泊口内,不准互相剥货,倘有必须剥过别船者,由该商呈报领事官,报明海关,委员查验明确,方准剥运;倘不禀明候验辄行剥运者,即将其剥运之货一并归中国入官。

十五、各国通商旧例归广州官设洋行经理,现经议定将洋行名目裁撤,所有合众国民人贩货进口、出口,均准其自与中国商民任便交易,不加限制,以杜包揽把持之弊。

十六、中国商人,遇有拖欠合众国人债项,或诓骗财物,听合众国人自向讨取,不能官为保偿;若控告到官,中国地方官接到领事官照会,即应秉公查明,催追还欠。倘欠债之人实已身亡产绝,诓骗之犯实已逃匿无踪,合众国人不得执洋行代赔之旧例,呈请著赔。若合众国人有拖欠、诓骗华商财物之事,仿照此例办理,领事官亦不保偿。

十七、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必须由中国地方官会同领事等官,体察民情,择定地基;听合众国人与内民公平议定租息,内民不得抬价揩勒,远人勿许强租硬占,务须各出情愿,以昭公允;倘坟墓或被中国民人毁掘,中国地方官严拿照例治罪。其合众国人泊船寄居处所,商民、水手人等止准在近地行走,不准远赴内地乡村,任意闲游,尤不得赴市镇私行贸易;应由五港口地方官,各就民情地势,与领事官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

十八、准合众国官民延请中国各方士民人等教习各方语音,并帮办文墨事件,不论所延请者系何等样人,中国地方官民等均不得稍有阻挠、陷害等情;并准其采买中国各项书籍。

十九、嗣后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安分贸易,与中国民人互相友爱,地方官自必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全安,并查禁匪徒不得欺凌骚扰。倘有内地不法匪徒逞凶放火,焚烧洋楼,掠夺财物,领事官速即报明地方官,派拨兵役弹压查拿,并将焚抢匪徒按例严办。

二十、合众国民人运货进口,既经纳清税饷.倘有欲将已卸之货运往别口售卖者,禀明领事官转报海关,检查货税底簿相符,委员验明实系原包、原货,并无拆动抽换情弊,即将某货若干担已完税若干之处填入牌照,发该商收执,一面行文别口海关查照。候该船进口,查验符合,即准开舱出售,免其重纳税饷。若有影射夹带情事,经海关查出,罚货入官。

二十一、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但须两得其平,秉公断结,不得各存偏护,致启争端。

二十二、合众国现与中国订明和好,五处港口听其船只往来贸易。倘日后另有别国与中国不和,中国止应禁阻不和之国不准来五口交易,其合众国人自往别国贸易,或贩运其国之货物前来五口,中国应认明合众国旗号,便准入港;惟合众国商船不得私带别国一兵进口,及听受别国商人贿嘱,换给旗号,代为运货入口贸易;倘有犯此禁令,听中国查出拿办。

二十三、每届中国年终,分驻五港口各领事官应将合众国一年出入口船只、货物数目及估定价值,详细开报各本省总督,转咨户部,以凭查验。

二十四、合众国民人因有要事向中国地方官办诉,先禀明领事等官,查明禀内字句明顺、事在情理者,即为转行地方官查办。中国商民因有要事向领事等官办诉,先禀明地方官,查明禀内字句明顺、事在情理者,即为转行领事等官查办。倘遇有中国人与合众国人因事相争不能以和平调处者,即须两国官员查明,公议察夺。

二十五、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二十六、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归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管,中国无从统辖。倘遇有外洋别国凌害合众国贸易民人,中国不能代为报复。若合众国商船在中国所辖内洋被盗抢劫者,中国地方文武官一经闻报,即须严拿强盗、照例治罪,起获原赃,无论多少,均交近地领事等官,全付本人收回;但中国地广人稠,万一正盗不能辑获,或有盗无赃,及起赃不全,中国地方官例有处分,不能赔还赃物。

二十七、合众国贸易船只,若在中国洋面,遭风触礁搁浅,遇盗致有损坏,沿海地方官查知,即应设法拯救,酌加抚恤,伸得驶至本港口修整,一切采买米粮,汲取淡水,均不得稍为禁阻,如该商船在外洋损坏,漂至中国沿海地方者,经官查明,亦应一体抚恤,妥为办理。

二十八、合众国民人贸易船只、财物在中国五港口者,地方官均不强取威胁,如封船公用等事,应听其安生贸易,免致苦累。

二十九、合众国民人,间有在船上不安本分,离船逃走,至内地避匿者,中国地方官即派役拿送领事等官治罪。若有中国犯法民人逃至合众国人寓馆及商船潜匿者,中国地方官查出,即行文领事等官捉拿送回,均不得稍有庇匿。至合众国商民、水手人等,均归领事等官随时稽查约束。倘两国人有倚强滋事,轻用火器伤人,致酿斗杀重案,两国官员均应执法严力,不得稍有偏徇致令众心不服。

三十、嗣后中国大臣与合众国大臣公文往来,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之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字样;申报大宪,用‘申陈’字样。若平民禀报官宪,仍用‘禀呈’字样。均不得欺藐不恭,有伤公谊。至两国均不得互相征索礼物。

三十一、合众国日后若有国书递达中国朝廷者,应由中国办理外国事务之钦差大臣,或两广、闽浙、两江总督等大臣将原书代奏。

三十二、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定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该船如有采买食物、汲取淡水等项,中国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损坏,亦准修补。

三十三、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门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

三十四、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候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以上关涉太平、和好、贸易、海面各款条约,应候各大臣奏明大清大皇帝批准,大合众国大伯理玺天德既得各国选举国会长公会大臣议定允肯批准,限以十八个月即将两国君上批准之条约互换,若能早互换,尤为善美。兹将现定条约先由大清国钦差大臣太子少保两广总督部堂总理五口通商善后事宜办理外国事务宗室耆,大合众国钦差全权大臣驻中华顾圣,钤盖关防印信,书名画押,以昭信守。须至和约者。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即我主耶酥基理师督降生后纪年之一千八百四十四年七月初三日,在望厦钤盖关防。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九 赫连达 韩果 蔡佑 常善 辛威 厍狄昌 田弘·令狐德棻
  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脱脱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景帝·张廷玉
  卷下·佚名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四·王称
  通鉴释文辩误卷十一·胡三省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一·余继登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下·袁枢
  贾饣束传·欧阳修
  颜鲸传·张廷玉
  卷四·彭百川
  ●卷下·徐咸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夫须诗话(夫须)·蒋箸超

    闽县郑太夷京卿孝胥《海藏楼诗》,茹藻而不露,敛才而不放;精能之至,乃见平澹;萧寥高旷,一语百折。唐之姚武功、宋之陈去非,往往有此意境。同时通州范无错明经当世,亦主张宋人者,思想笔力,亦复空世所有。然以较海藏,则犹不逮。无他

  • ◆陈乡贡栎(定宇集)·顾嗣立

    栎字寿翁,徽之休宁人。七岁通举子业,宋亡,科举废。慨然发愤,以为有功圣门莫若朱氏之学。乃着《四书发明》、《书传纂疏》、《礼记集义》等书数千万言。延佑开科,栎雅不欲就试,有司强之,中选。竟不复赴礼部,教授于家,不出门户者

  • 第四十六出 折寇·汤显祖

    【破阵子】〔外戎装佩剑,引众上〕接济风云阵势,侵寻岁月边陲。〔内擂 鼓喊介〕〔外叹介〕你看虎咆般炮石连雷碎,雁翅似刀轮密雪施。李全,李全, 你待要霸江山、

  • 回文类聚原序·桑世昌

    诗苑云回文始于窦滔妻反覆皆可成章旧为二体今合为一止两韵者谓之回文而举一字皆成读者谓之反覆又上官仪曰凡诗对有八其七曰回文对情亲因得意得意逐情亲是也自尔或四言或六言或唐律或短语既极其工且流而为乐章盖情词交

  • 泰山·徐志摩

    山!你的阔大的巉岩,像是绝海的惊涛,忽地飞来,凌空不动,在沉默的承受日月与云霞拥戴的光豪;更有万千星斗错落在你的胸怀,向诉说隐奥,蕴藏在岩石的核心与崔嵬的天外!

  • 卷八·唐圭璋

    【胡祗遹:词作23首】○点绛唇赠妓风度高闲,水仙花露幽香吐。等闲尊俎。细听黄金缕。命薄秋娘,梦断霓裳舞。黄梅雨。燕俦莺侣。那解芳心苦。○太常引寄王提刑仲谋七年分袂一相逢。倏南北、又匆匆。白发两

  • 卷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寇莱公集荆南秋望西风吹户牖独自客荆蛮积水浮秋汉防阳淡逺山蝉稀疎叶尽雨歇片云闲何日忘簮绂深居石室间江上送别浪叠春江逺树防落花风雨共凄凄愁人此际肠

  • 卷四十四上·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四上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十三上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

  • 李百药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作为一个由隋入唐的名门子弟,李百药(565—648 )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他幼年多病,但博学强记,号为“奇童”,其父李德林隋文帝时任内史令(宰相)。皇太子杨勇召他为东宫学士;隋炀帝即位,李百药失宠,出为桂州司马,旋即解职还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一·王称

    列传十四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也父仁谦周太子賔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为人方重不事苛察举进士晋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其兄遂清领邦计以为盐铁廵官改度支盐铁推官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尹以居正为判官汉史肈领侍衞亲

  • 姚善传·张廷玉

    姚善,字克一,安陆人。开始姓李。洪武年中由乡试举人而历任祁门县丞,以及庐州、重庆二府同知。三十年(1397),迁升苏州知府。当初,太祖因吴境风俗过分奢侈僭越,打算重绳以法,狡猾者便更加抓住他人的短处而互相攻讦。姚善为政能

  • 四六、魏文侯二十五年乃子击生非子罃生·钱穆

    魏徙大梁乃惠成王九年非三十一年辨阎若璩著《孟子生卒年月考》,论《纪年》不足信,举两事。一曰:&ldquo;《纪年》云:惠成王六年,徙都大梁,不知是年秦孝公甫立,公孙鞅未相,公子卬未虏,地不割,秦不偪,魏何遽迁都以避之?&rdquo;又曰:&l

  • 卷八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下 朱批石礼哈奏摺 雍正四年正月十七日署理贵州廵抚印务威宁总兵官【臣】石礼哈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四年正月十五日云南廵抚管理云贵总

  • 卷一百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选举志九八旗科第题名八【历科武举二】乾隆元年丙辰科汉军赵汝谦【方天相佐领】 张允师【卢承家佐领】刘德成【高应翽佐领】 时顺【包衣富拉

  • 十一年·佚名

    (甲戌)十一年清同治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乙丑。御仁政殿,受賀,仍詣宗廟、永寧殿、景慕宮,展謁。春謁也。敎曰:「今日卽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賜老人歲饌。敎曰:「今年卽我仁顯聖后復位之三回甲也。追遠念舊,冞

  • 卷三·韩婴

    传曰:昔者、舜甑盆无膻,而下不以余获罪;饭乎土簋,啜乎土型,而农不以力获罪;麑衣而●领,而女不以巧获罪;法下易由,事寡易为功,而民不以政获罪。故大道多容,大德多下,圣人寡为,故用物常壮也。传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诗曰:“政有夷之

  • 第十九章 23·辜鸿铭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辜讲孔子祖国(鲁国)朝廷

  • 卷二十六·佚名

    △向菩提树品中尔时菩萨於河澡裕食乳糜休身体光仪。平复如本。威力自在。安庠面向菩提树。时作是行步,犹如往昔诸菩萨行。所谓渐渐调柔。行步意喜。来者随施。行步安住,犹如须弥山王。巍巍而行。无恐畏行。不浊乱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