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

正统四年九月丙午朔敕云南总兵官都督沐昂等曰麓川反寇恃其地险山峻狙诈百端切不可以为易图而轻视之务在同心协虑博采群策毋以人废言毋以己妨众期于成功以副朕委任之意

○给兴武等卫官军马二千五百八十五匹从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奏请也

○浙江平阳县知县章惠言行在工部促本县追造永乐间岁办未完弓箭然先因民贫因循拖欠今其贫甚于前日岁造且有常数而复以十余年之数一年使完恐民不堪致有流移请弛缓岁月次第补纳 上以民遭重困诚不能堪岁办未完者自宣德十年以前皆蠲免正统元年以后仍令造完命行在工部移文天下有司知之

○直隶定州卫奏本卫城垣因夏雨浸颓五百余丈乞以军余及邻近有司不被灾伤者暂倩工力修筑从之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羽林军西南行至近浊

○丁未韩王冲<火或>奏妃韩氏有疾 上命医往视之

○戊申赐永和王济烺长子羙坞冠服

○灵丘王逊烇有疾奏求药品 上命太医院如数给之

○行在户部会廷臣并运粮等官议奏正统五年合运粮四百五十万石内林南东店收二十万石其余支运粮俱于通州仓收兑运粮六分京仓收四分通州收兑运粮二百八十万七千四百三十五石支运粮一百六十九万二千五百六十五石俱于淮安徐州德州临清仓关支其官军兑运民粮加耗则例湖广江西浙江三处六斗五升南直隶五斗五升徐州四斗山东三斗浙江苏松等府人民自愿至瓜洲兑与军者三斗七升至淮安兑者三斗不愿兑者令自运至淮安仓交纳 上是其议悉从之

○己酉琉球国遣使臣李敬占城国遣使臣逋沙怕济阁并牙鲁卫女直指挥阿省哥爱和卫女直指挥已失兀者卫野人女直舍人阿的纳督罕河卫女直指挥满古亦文山卫女直指挥斡栾哥纳剌吉河卫头目赛因加兀赖忽卫头目色路合兀鲁罕河卫舍人土申加阿真河卫舍人省失呕罕河卫指挥阿都赤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升兀者卫都指挥同知剌塔为都指挥使命故忽右门卫指挥佥事亦丁哈男革冷哥袭职

○行在户部会廷臣并巡抚等官议备边二事一大同宣府军马数多人民供给艰难其镇守总兵等官带去官马关支草料内有自己马宜免支给一大同宣府缘边营堡墩台原设夜不收不时出境巡探声息每月关支行粮其腹里总兵等官所设夜不收待有差遣验日支与一升五合 上以事虽小而縻费多允所议

○庚戌行在户部会官议奏漕运船二事一洪武永乐中海运粮船损坏俱有司修造今遮洋船亦是过海之数年久损坏虽称官支物料多系军仕陪办以此船不坚固稍遇风涛人船俱丧合拨旧海船着落龙江提举司添料改造遮洋船三百五十只送赴淮安与官军领驾一永乐中里河运粮船坏例于清江浦提举司修改每一船官给 旧料三分新料七分旗军同民匠修造近年止支杉木十二根杂木九根旗军陪办艰难合令南京宝船厂支与四尺以下木及油麻等料令军船顺带赴临清淮安二提举司交收修造庶粮船坚固漕运易完 上是其议命关防严密若有透漏作毙者令管工官具实以闻

○辛亥 上谕行在户部尚书刘中敷等曰比闻各处增置抚民官奉公爱民者少生事扰人者多应否存留尔会六部都察院及巡抚官给事中从长计议以闻翌日议奏各司府州添官一员未为冗滥若复取回恐来年布种之时逃移人民缺官抚恤存之为便其有地僻事简逃户数少之处起送赴部余在任者仍听巡抚巡按等官询察有不用心抚恤及生事扰人者悉奏罢为民从之

○壬子升直隶永平卫指挥使王贵为都指挥佥事仍于原卫带俸备御辽东广宁

○改修旧礼部为厂房以馆外夷使臣

○直隶深州滹沱河决渰民居田稼百余里命有司修筑之

○癸丑行在户部奏贵州布政司言所属镇远等府普安等州并金筑安抚司诸种苗蛮不能买卖生理户口食盐钞无从办纳乞赐免徵从之

○狭西行太仆寺少卿葛绍祖贪黩货贿巡按御史发其事寻遇赦将还职行在吏部言其素行不检命罢为民

○甲寅重阳节赐文武百官宴

○命巡抚江西右侍郎赵新于吏部管事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王文于行在都察院管事时各官到京议事将回 上以江西狭西俱有官督催税粮故罢其巡抚

○调大兴左卫都指挥同知孙安于福建都司升忠义卫指挥使韩青为山东都司都指挥佥事神武左卫指挥佥事邓铎为河南都司署都指挥佥事

○乙卯西河王羙焞奏请厨役 上命有司佥选四人给之

○丁巳工部奏先奉敕造军器与今降式不同请添料改造从之

○右参将都指挥使杨洪领军追捕叛虏至白塔儿三岔口遇兀良哈五百余骑与之战射死十二人生擒三人并获其马匹军器事闻特赐敕奖劳之

○命三法司今后凡在边操备官军有陈诉者若系谋逆重情随即具奏处治其余小事将原告递回原处操备毕日问理若在巡抚巡按并按察司官处陈诉者亦准此例不许輙便提对有误边备

○戊午修北京孔子庙

○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卢睿奏万全诸堡卫军士旧例罚罪囚运通州粮给之今法司以赦宥悉改令运灰石于近地边储日渐不足请循旧例为便事下法司覆奏从之

○晓刻南方有流星大如杯色赤尾迹有光出参宿东南行至游气后二小星随之

○庚申敕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参赞机务少保兼户部尚书王福选补运粮军士时漕运总兵官都督佥事武兴言南京各卫运粮官军往年多有逃回者今岁龙虎左卫逃者几二百名若不勾补未免负累见在军士包运非惟粮数有亏且使小人得计奏下行在户部请敕隆等令于本卫屯军及见在京各卫食粮军内选补原数漕运的令挨捕在逃正身依律惩治庶奸顽有警从之

○有达官舍人率众叛叛至猪圈口官军捕斩十二人其余生擒来献 上命斩之

○辛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与言自陈老疾乞致仕 上以与言老成廉介不允仍令视事

○定辽东万全各边堡中盐例时巡抚辽东副都御史李浚山东右参政刘琏各奏诸边堡缺粮行在户部请召商赴辽东沈阳中铁岭二卫并懿路城二千户所仓纳粮中淮浙盐者每引七斗中山东河东广东四川盐者每引三斗五升赴云州马营堡仓纳粮中淮浙盐者每引三斗五升中山东河东广东四川盐者每引二斗五升俱米豆中半上纳其宁远广宁前屯二卫粮既足用宜免开中从之

○给修通济河并固安堤军夫口粮人二斗

○行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纯奏蒙差往霸州等州漷县等县抚恤饥民除将修筑河口工役放免并该徵粮草停徵外其缺食下户并复业人户计口给粮赈济支过官粮一万一千八百九十余石赈济过饥民一万二千三百三十六户男妇三万二千七百五十三口招回逃民二千一百三十余户男妇五千六百八十口劝借过民户杂粮一千四百六十余石俱已支济饥民其有米敷者乞再令户部许臣借拨仓粮以苏民困 上以民饥如此为人上者所宜深念其有未敷者户部其给之具数以闻

○宥行在工部左侍郎李庸罪时西山及芦沟河以东有凿山伐石之禁盖虑伤泄风水庸造芦沟桥固安堤欲取土于所禁之地都御史陈智等按举其违制罪 上特宥之

○癸亥命江西新建县县丞丁贤复职升正七品俸贤以职满当迁县民五百余人诣巡按御史保其佐政廉勤抚字有法乞令复职行在吏部覆实以闻故有是命

○革河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经历司知事一员命巡盐御史专巡私贩并紏察奸毙毋得催课时运使邓仑言本司课少知事虚旷御史不宜侵越行在户部以闻故有是命

○甲子行在户部言甲字等库先设在外今移入内府遇各处解到物料宜于六科领给勘合填数照进交纳从之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马昂奏长安岭关雕鹗赤城云州西猫儿峪马营等堡龙门千户所开平龙门二卫俱在极边山高霜早田禾薄收进闻军粮俱令折布本地布贱米贵食用不敷军士艰难乞仍给米为便 上以边地苦寒军士缺食必致失所即命行在户部移文从之

○应天府奏所属溧水溧阳句容上元江宁五县因天雨山水泛涨冲渰人口头畜仓库粮钞官民房屋田地已委官赈济踏勘谨具以闻○行在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交章劾奏镇守蓟州山海等处总兵官都督王彧等守关不严致叛虏拆关墙突出边塞而彧等不自引咎伏辜乃劾奏守关官军意在遮掩乞明正其罪 上命姑记之封其奏章示彧令具实回奏处治

○乙丑追赠交阯布政司左参政冯贵为中奉大夫左布政使以贵领兵讨蛮贼黎利殁于阵也 上以瓦剌脱欢使将至诏行在都察院揭榜戒军民人等毋肆欺侮毋侵盗所携与之交易价毋增溢毋得货与兵器毋私与语敢有违者谪戍海南仍命锦衣卫伺察之

○丙寅擢进士刘武为行人司左司副

○行在户部言近罢江西湖广浙江山东狭西巡抚官其税粮令布按二司正官提督然五处地广粮多恐提督不周或致误事宜令各布政司委廉干堂上官一员同原管粮官专一催粮抚民每岁八月条上军民利病本部议奏以行庶不误事从之

○给辽东马驴三千四百六十匹

○戊辰命故山东都指挥使赵荣子瑄广东都指挥同知徐贵弟宁俱袭为指挥使河南都指挥佥事卞福子吉袭为指挥同知广西都指挥佥事鲁义子琳袭为指挥佥事燕山前卫指挥使陈荣子瑄金吾右卫指挥使林忠子宏府军卫指挥佥事文质子英羽林前卫指挥佥事福建子安俱袭职

○己巳命修南京驯象等十八门外城以夏秋久雨浸颓故也

○行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纯言诸处疑狱之报甚少岂天下狱无冤滞可雪盖各官宅心不同或忍而不仁或短于识见或虑有干系请慎择仁恕才辩御史刑部大理左右寺官各领敕分出偕诸处堂上官遍诣所隶审录有能不避利害辨白者特赐奖谕先是右都御史陈智请每岁令各处都布按三司委廉明公恕官会巡按御史审录免疑岁终通上所辨明 上已允智言至是纯章上法司议谓不须遣官第行智言从之

○宥山东布政司左参政沈固罪先是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卢睿等奏固在大同管粮提督不严致大有仓官攒斗级递年盗卖官粮共一十八万九百八十余石请治其罪 上命固鞫实自陈至是固奏核所盗皆实缘臣在彼年久因循度日不能用心关防致下人作弊如此罪当万死 上以固吐实服罪故宥之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有青白光西行至璧宿晓刻月犯平道西星

○癸酉修天地坛斋宫殿宇及金水河岸

○湖广布政司右参议王仲寿以疾乞致仕从之

○增置河南原武县安城马驿新郑县永新马驿钧州清颍马驿南阳县宛城林水博望三马驿叶县滍水保安二马驿裕州赭阳马驿新野县湍阳马驿湖广江陵县城东马驿荆门州荆山建阳石桥丽阳四马驿宜城县鄢城马驿襄阳县吕堰马驿改汉江水驿为水马驿时用兵云南副总兵官都督吴亮奏云南入京道经荆州襄阳南阳开封四府其间驿传隔远不便驰奏 上命行在兵部议遣主事孙隆往会湖广河南布按二司官量其道里远近分拨闲僻驿分夫马区画增置授官给印从之○都督程忠母太夫人褚氏卒遣官谕祭命有司治葬事

○晓刻月犯亢宿

○甲戌赏马安山杀贼有功官军都指挥使裴俊等三百五十人钞布绢有差

○乙亥命直隶大名府南乐县县丞王安复职升从七品俸安秩满赴京县民相率诣巡按御史言安性仁恕吏民爱悦乞留之事下行在吏部核实故有是命

○行在工部左侍郎李庸奏奉敕督修河道今工悉完天气近寒军夫宜疏放休息从之

大明英宗实录卷五十九终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 孝行·姚思廉
  卷二·本纪第二·太宗·宋濂
  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一·忠义五·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柯劭忞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三·乾隆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蜀燹死事者略传·余澜阁
  一一四九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排印《四库全书考证》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佚名
  五二九 湖广总督三宝奏遵旨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措·佚名
  一〇 父亲的病上·周作人
  徐文盛传·姚思廉
  卷三十一·黄训
  目录三·允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63·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四 李昂英 送广帅赵平斋汝暨解印趋朝 海濒老同年五载依宇下春风舞蓑笠爱日曝田舍喜无撞搪吏追逐款段马剧谈许绦褐得趂公余暇

  • 卷一·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长江集卷一唐 贾岛 撰古意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闲谁是知音目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望山南山三十里不见踰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一作里】日日雨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闰二月甲戌朔祭历代帝王遣使顾寰行礼○鲁府滋阳王观炜薨赐祭葬如例谥恭裕○升大理寺左少卿季秋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太仆寺少卿王文炳为南京通政司右通政○论去年八月虏犯大同威虏[堡]失事罪下守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壬辰朔上免群臣朝贺大学士赵志皋张位沈一贯诣会极门行礼○是日赐三辅臣上尊珍馔○四川地震三日○甲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丙申册封日本正使都督佥事杨方亨回至釜山以事竣奏闻兵部覆言关白

  • 二四四 暂署两广总督德保奏查讯屈大均之孙情形并请刨坟剉尸折·佚名

    二四四 暂署两广总督德保奏查讯屈大均之孙情形并请刨坟剉尸折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六日暂署两广总督 广东巡抚臣德保谨奏,为奏闻事。窃臣于本年二月初七日准两江督臣高晋咨开,钦奉谕旨:阅屈大均文内,有雨花台葬衣冠之事,此

  • 宇文忻传·李延寿

    宇文忻,字仲乐,宇文贵的第二子。他从小敏捷聪慧,儿童时,与同辈小儿游戏,常为部伍,排列进止,没有不听他指挥的。十二岁便能骑在马上向左右两边射箭,骁勇迅捷,有如飞的一般。他常对亲近的人说:“自古以来的名将,惟有韩信、白起、卫

  • 卷八十三·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八十三歌颂【三】万夀恭拟跋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一首大学士公【臣】阿桂【臣】闻帝王之政絜道枢者惟心揆化机者则惟理理经纬万端而本原於帝縡故必人事协乎矩乃德与天符必德与天符乃馨香感福

  • 孙元忠刘元父语·吴师道

    孙元忠刘元父语 此书舛误特多率一岁再三读略以意属之而已比刘原父云吾老当得定本正之否耶【以上皆依姚本】右战国策隋经籍志三十四卷刘向录高诱注止二十一卷汉京兆尹延笃论一卷唐艺文志刘向所录已阙二卷高诱注乃增十

  • 存心篇 第七 凡八十三条·范立本

    《景行录》云:&ldquo;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免过。&rdquo;《游定夫录》云:&ldquo;心要在腔子里。&rdquo;《素书》云:&ldquo;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rdquo;有客来相访,如何是治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或问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春秋或问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宋吕大圭撰大圭字圭叔号朴卿南安人淳祐七年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録检讨官

  • 卷二·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二宋 熊 节 编熊刚大 注训【训有诲之义管氏弟子职三篇教人逊弟之方文公取以为幼学训字训一篇乃文公门人程端蒙所作文公见之谓之大尔雅】学则【此篇述弟子为学之法】       文公

  • 卷二十·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监察御史【臣】刘方蔼左传春王周正月公羊传春者嵗之始也王者孰谓谓天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谷梁

  • 卷十三·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三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豳此七篇得名为豳者以七月一篇陈豳之风俗也笺谓周公居东都作朱子援董氏说辨之然左传季札于豳曰美哉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知郑非无本也按周公摄政之初三叔流言公云我之弗

  • 卷四十·佚名

    △教化兵将品下尔时世尊渐渐行到恒河岸边。至於彼已,而恒河畔有一船师。遥见世尊向已而来。从坐速起。急疾向前。迎接世尊,到佛边已,而白佛言:善来世尊,从何远来。而忽到此。世尊,若为怜愍我故。愿上此船。我度世尊,到於彼岸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一·澄观

    疏。释此四分具如杂集第十三者。然此论建立补特伽罗。略有七种。谓病行差别故。出离差别故。任持差别故。方便差别故。果差别故。界差别故。修行差别故。今当病行差别。自有七种。一贪行。二嗔行。三痴行。四慢行。五

  •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下·佚名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尔时观世音菩萨。说是咒时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六反震动。色究竟天摩醯首罗战栗不安皆大恐惧。一切恶鬼皆大叫唤受大苦恼。东西散走莫知所趣。尔时化身语诸大众及诸恶鬼神等。若不随

  • 定山集·庄昶

    诗文集。明庄昶(1437—1499)撰。十卷,补遗一卷。昶字孔旸,江浦(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授翰林检讨。因疏谏内庭张灯忤旨,谪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丁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学者称定山先生。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

  • 景迂生集·晁说之

    宋代诗文别集。20卷。晁说之撰。前3卷为奏议,卷4至卷9为诗,卷10为《易玄星纪谱》,卷11为《易规》、《尧典中气中星》、《洪范小传》及4篇《诗序论》,卷12为《中庸传》及《读史》数篇,卷13为《儒言》,卷14为杂著,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