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鱼壳别传

《随园笔记》及某野史载鱼壳事,咸谓江南大盗,为于清端所擒戮而已。实则鱼壳与雍邸有特别之关系,而于所戮者,非真鱼壳也。初,康熙南巡,得奇士,力敌万人,常以自卫,不肯道真姓名,但曰:“求皇上赐一名可耳。”圣祖以其来时所服鱼皮衣,状甚怪伟,因曰:“名汝鱼壳何如?”曰:“甚善!名我固当。”于是鱼壳之名,震于朝右。旋以太子有怯疾,圣祖特命鱼壳保护之。鱼壳遂为青宫党魁,诸喇嘛皆侧目。盖太子喜近汉人,读儒书,颇不以喇嘛为然。故喇嘛皆携贰,倾向雍邸。鱼壳因益见亲信。顾鱼壳性戆直,不信诡术,常以力折服喇嘛。诸喇嘛衔恨,则以术构陷之。鱼壳恃有勇力,不之惧,然卒以此致败。盖雍邸初闻鱼壳之能,欲罗致之,因使人诱之出。知鱼壳嗜饮,乃为设醇醪精馔,令数雅量伴饮,而自出拜。与之语,大悦。鱼壳亦以雍邸沈毅,才过于胤礽远也。

往来既稔,雍邸终未肯遽宣本意,因使人讽示之。鱼壳殊不谓然,且曰:“今上开国主,凡有举动,当为天下后世法,岂可妄议,摇动根本?太子,国之储贰,宗社之根本也。设有变更,根本即受摇动,在今日似非所当议。鄙意吾侪当竭股肱之力,辅雍邸成贤王,仍可为国家建立伟绩,奈何必以同室操戈,宫廷喋血为幸事耶?必如是者,窃不敢与闻。”使者具以告,雍邸大戚,恐其泄语,则为祸且烈,于是欲杀之念起矣。因使人诱之来,曰:“雍邸敬谢无状,此皆细人所谭,不足以辱高听,幸勿介介。今雍邸甚愿勇士往见,藉聆正论,以赎前愆。”鱼壳见其择词甚恭,遂毅然往。至则诸喇嘛方诵经咒,谓外人禁不得入。鱼壳夙恶喇嘛,至是为所梗阻,益肆诟厉。诸喇嘛群起与之为难,鱼壳怒,拔剑击诸喇嘛,伤者数人,拂袖而归。

诸喇嘛诉诸雍邸,加以谗构,谓鱼壳大呼:“篡逆皆喇嘛所助,今非尽杀之,不足以快吾意。”且曰:“直杀胤禛,即可了事。”盖以激雍邸之怒也。雍邸佯怒与绝,犹恐诸喇嘛忌嫉,仍使之劝驾,更求相见。鱼壳绝之曰:“尔纵喇嘛以慢客,吾不能复见尔矣。”雍邸始切齿曰:“是人殆不可不除也。”夜乃遣力士刺之。鱼壳自卫甚严,不得间;又使喇嘛以术图之,亦无效。闻鱼壳将侍太子猎西山,伪使人求观猎,而欲于途中图鱼壳。鱼壳已知之,乃称疾不从,而自饰为仆役,从间道行。雍邸果遣人伺于道,不知其为鱼壳也。过之,归而语太子曰:“四阿哥异志成矣。倘能敝屣尊荣者,则可自请于皇上而去之,如汉东海王故事。否则亦当力图自卫之计,勿树敌以自戕。吾观雍邸,忍人也,殿下不忍于彼,而彼将忍于殿下。其奈之何?”太子曰:“力图自卫若何?”曰:“自处于正以观其隙,自藏其锋以俟其动。勿以柄授人,勿以权误己,则必胜之算。

自操于无形之中,若以力争,犹水济水也。且智能驭力,殿下之智能自用,则吾侪小人皆殿下之囊中物耳。”太子首肯者再,深为感动,因叹曰:“鱼壳诚异人也,不惟大勇,而且大智,殆吾之子房欤?”自此遂欲延揽贤士,注意人才,且设礼贤馆总其事,作为颇特异。鱼壳复进曰:“此所谓虚有其表也。殿下宜存此心,实事求是,慎勿张皇,为人属耳目。且储客嫌疑之地,设有人构之于上,保毋越位之嫌乎?鄙意不如敛抑以蓄其志,慎密以保其身。游刃于虚,无迹可寻。则上不见疑,下不见忌矣。”太子虽纳其言,而好名过甚,似不愿敛抑。鱼壳曰:“然则殆矣。”遂欲求去。太子曰:“子毋躁,吾能渐改。”顷之,诸喇嘛之被摈者,群往助雍邸以构太子,危疑日甚一日。太子师傅某者,昏诞人也,劝太子用喇嘛以敌雍邸。太子初不信,忽宫中日夜大扰,云刺客时时来寻衅,人情汹惧,几于夜不安枕。师傅进曰:“不用吾言,祸犹未艾。”太子急召鱼壳与计事,鱼壳曰:“德足胜妖,殿下但修德以镇之。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若果害殿下者,吾自能御之。见其未也,少安毋躁。”太子之师傅某,以鱼壳言为迂缓,乃使喇嘛等入宫侦察,且设坛禳之。鱼壳视之曰:“噫!吾可去矣。苟迟之,行将供人鱼肉。”乃弃装乘夜出都门,仅留一柬以别太子。胤禛闻之,使力士追之,欲毙之于道。鱼壳过邺,为小贩,杂乞儿中,歌《莲花落》,卒脱去。太子见留柬,犹掉首曰:“吾以鱼壳为英雄,今视其言,直皆老生常谈耳。向吾悔信其说,致误事机,否则何至坐使敌大哉!绵绵不绝,将寻斧柯。今日除此滋蔓良不易,皆鱼壳养痈之过也。”师傅曰:“鱼壳本大盗耳,其言安足信?本朝自有家法,奈何为盗所劫持哉?太子仁慈,听彼自去。然使彼得于京外播宫庭之恶,非计也。法当诛之以灭谤。”太子乃入奏,请地方官吏捕鱼壳。圣祖亦怒鱼壳之逃也,徇太子请,召鱼壳使来,而鱼壳终不至。初,犹时见其踪迹于光黄武汉间,寻入皖之巢湖、淮北之微山湖。胤禛乃使人求之,愿释前嫌以竟其用。鱼壳谓使者曰:“归语尔主,吾非干禄者流,可以利动也。尔主虽克成事,然不义而篡夺天位,非我思存。若贪天之功,为尔主效鹰犬,则此时早奔走辇下,奚为来此荒山穷谷中耶?已矣,吾行游矣,毋更辱驾。鱼壳非能为人用者。”使者欲捕之,为鱼壳所击退。明日视之,不知所之矣。使者归,雍邸叹息无策,丧气而已。既即位,乃使于清端访之,以清端有治盗名也。时往来江湖者,恒多冒鱼壳名以吓人,清端遂命役捕之。其人亦颇桀骜,劫案累累。闻清端得之,人皆称快,亦不暇致详云。然自是亦遂无鱼壳复出也。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毕沅
  卷八十二 大中祥符七年(起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正月盡是年六月甲寅,1014)·李焘
  卷六十九 夏録四·崔鸿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武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公鸡生卵·李定夷
  西汉年纪卷二十六·王益之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佚名
  一九 胡韵仙·周作人
  十国春秋卷七十一·吴任臣
  哀宗本纪·脱脱
  卷二十二 色珍战绩·李有棠
  五·沈从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335_1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裴度   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冥然升紫府,铿尔荐清乐。   奠斝致馨香,在庭纷羽籥。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   卷335_2 【夏日对雨】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

  • 卷八十九·志第三十九·百官五·宋濂

        ◎百官五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

  • 卷二百十五·毕沅

      ◎元纪三十三 ∷起屠维大渊献正月,尽上章困敦六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十九年己亥,一三五九年   春,正月,陈友谅遣其党王奉国,率兵号二十万,寇信州路,江东廉访副使巴延布哈德济自衢引兵援信,遇奉国于城东,力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王祎

    唐昭宗皇帝龙纪元年春正月癸巳改元【以新旧纪修】兵部侍郎刘崇望同平章事【通鉴】壬子宣武军将郭璠杀申丛自称奉国畱后【以新纪通鉴修】二月戊辰朱全忠俘秦宗权以献己丑宗权伏诛【新纪】解题曰按旧五代史全忠【本文作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三月辛未朔 孝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裕陵○逮原任电白知县周玄暐下狱玄暐直隶昆山人罢官家居雄于赀而好讥议所著泾林续纪牵涉时事凡官司之莅其土者率加讦诋即事干宫禁亦书之会与邑令忤乡人乘

  • 卷之五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京口耆旧传卷七·刘宰

    王彦融【子万全万枢孙遂】李健王澂庄必彊张忞张纲【子坚孙釡】王彦融字炎弼江州人韶之孙居金坛父宷以林灵素譛死靖康改元彦融时年十九徒步走京师上书讼寃召对命官绍兴初授庐州录事参军防夀春守将外叛檄权府事以劳进秩

  • 李叔同年谱(2)·李叔同

    九月,考入位于上海徐家汇的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特班,改名李广平。该校总教习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倡导民主、提倡新学,开设英语、国际法等诸多新学课程。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等后来的著名人士。叔同与师生们相互切

  • 耶律官奴传·脱脱

    耶律官奴,字奚隐,林牙斡鲁的孙子。朴实稳重,学问广博,熟悉本朝世系。嗜酒,好游逸。起初,征辟为宿直将军。重熙九年(1040),因病辞官。兴宗因为官奴是近亲位尊,想成就其志向,便准许他自己选择一路节度使。官奴推辞说“:我生性愚钝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二职官考三公三师三孤宋宁宗庆元後韩?胄及史弥远贾似道专政皆官至太师【臣】等谨按马端临考宋以前三公三孤俱分为二至宋则国初及崇宁罕尝备官迄政和而一变其制今考宋始本纪庆元元年

  • 经济文衡后集卷一·佚名

    宋 滕珙 撰三皇五帝三王类论三皇五帝三代之号文集尚书说此段系依孔安国序书之说伏羲风姓以木德王即太皥也神农炎帝也姜姓以火德王黄帝轩辕也姬姓以土德王一号有熊氏【已上谓之三皇】少昊金天氏己姓黄帝之子以金德王

  • 春秋大全卷二十四·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成公下【辛简王已六年】十有一年【晋厉公州蒲元年齐灵二衞定九蔡景十二郑成五曹宣十五陈成十九杞桓五十七宋共九秦桓三十五楚共十一吴寿梦六】春王三月公至自晋【左传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公请受盟而

  • 卷二十四·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四安溪李 光坡 撰緇衣第三十三疏曰鄭云善其好賢者之厚故述其所稱之詩以為其名也緇衣鄭詩美武公也劉獻云公孫尼子所作也子言之曰為上易事也為下易知也則刑不

  • 卷十三·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礼说卷十三     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秋官二雍氏春爲阱擭穿地爲渐以捕禽注云擭柞鄂也坚地阱浅则设柞鄂於其中淮南子曰走兽挤脚盖设柞鄂以挤其脚而获之一名系蹄战国策云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

  • 卷四·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四鄘风一之四鄘不详其始封后入于卫故鄘风皆卫事也鄘灭矣犹系鄘存鄘也不予卫之得灭鄘也春秋昭公八年楚既灭陈矣九年犹书陈灾与诗存邶鄘同义故曰诗与春秋相表里者也

  • 卷第三·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三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世 径山端禅师法嗣 杭州灵隐性原慧明禅师 台州黄岩夏氏子。既长,不甘处俗,往依乐清宝冠寺出家。后谒元叟,叟曰:&ldquo;东岭来,西岭来?&rdquo;师指草鞋曰:&ldq

  • 通鉴胡注举正·陈景云

    一卷。清陈景云 (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