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邓元起传

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陽人。少年时就有胆略才干,具侠义之气,在齐朝官作到武宁太守。梁武帝起兵时,萧颖胄写信征召他,他当天就起身上路,率兵和武帝在夏口会合。齐和帝即位,委任他为广州刺史。齐中兴元年(501),任益州刺史,仍为伐齐的前军将军。平定建康后,进官号为征虏将军。天监初年,封为当陽县侯,才开始到益州去上任。

当初,梁武帝起兵时,益州刺史刘季连态度暧昧。等听说元起到任,便出兵抗拒。元起到巴西,巴西太守朱士略开城门迎降。先前蜀地人民为避兵多逃亡山中,这时都争相出山投奔元起,都说是起义响应朝廷。元起军队在路上日子长了,军粮快要断绝,有人向元起进言说:“蜀郡的政令废弛。户口不实,如果检查巴西一郡的户籍,对隐瞒户籍的人课以重罚,一定会收获不小。”元起认为不错。涪县令李膺劝谏说:“使君前有严阵以待之敌,后面没有后继援兵,山中人刚刚归附,对我们还处于观察阶段,如果措施太苛刻,他们一定不能忍受。众心一旦离散,后悔就来不及了。请让我另想办法,不怕军资粮草不足。”元起说:“好哇,这事就全委托你了。”李膺退出,率领富户捐献军粮,很快得到三万斛。

元起进兵屯驻西平,季连才开始布置军队环城守卫。当时益州久遭兵祸,农耕荒废,城内外的都受饥饿威胁,以至人吃人,路断人稀。刘季连走投无路,正好第二年武帝使人来赦免季连之罪,并准予投降,于是季连当日便开城迎元起入城,元起派人把他送往建康。

元起任用同乡庾黔娄为录事参军,又得荆州刺史萧遥欣的旧客蒋光济,都给予厚待,把州里的政务交他们办理。黔娄很廉洁,光济多计谋,都劝助元起行施仁政。元起克服刘季连时,城内的财宝不据为私有,勤政爱民,从不谈论财物女色。他很能喝酒,饮一斛也不醉,到这时也把酒戒了,受到蜀地人士的称颂。元起舅舅的儿子梁矜孙性情轻浮,和庾黔娄的志向行事不合,于是就对元起挑拨说:“城里头人们都说有三个刺史,您怎么能受得了呢?”元起因此而疏远黔娄而政绩渐不如前。

在益州任上二年后,因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奉养,武帝下诏准许。征召他为右卫将军,用西昌侯萧渊藻代替他。当时梁州长史夏侯道迁占据南郑叛乱,招引北魏将领王景胤、孔陵攻打东、西晋寿郡,两郡派人告急,众人劝元起赶快救援,元起说:“朝廷距此万里之遥,军队如不能马上到达,一旦贼寇势力蔓延,那时需要用兵讨伐,统领军队的责任,不是我还有谁呢?为什么现在这样着急催促我?”黔娄等人苦苦劝说,他一概不听。等梁武帝下诏授以他兵符,令他统率各路军马救援汉中,这时,北魏已攻占了两晋寿郡。

萧渊藻将要到来前,元起大肆收拾行装,把储备的粮食器械都准备带走。萧渊藻入城后,向元起要匹好马,他说:“小毛孩子,要马干什么。”渊藻恼恨,乘他醉酒把他杀死。元起部下包围成都,大哭并追问原因,渊藻害怕,谎称:“天子有诏令。”众人才散去。于是他向朝廷假报元起谋反,武帝对此怀疑。有官员追加弹劾,要求取消他的爵位封地,武帝下诏减去一半封邑,封为松滋县侯。元起旧时部下广汉人罗研到朝廷上为他诉冤,武帝说:“果然与我料想的一样。”于是派人去责备萧渊藻说:“元起平益州是为你报仇,你杀他却是为仇人报仇,忠孝之道哪里去了?”贬萧渊藻官号为冠军将军。追赠元起为征西将军,赐鼓吹仪仗一部,谥为忠侯。

当初,元起在荆州时,刺史随郡王萧子隆上奏齐帝荐他作从事别驾,荆州别驾庾荜坚决不同意,元起很恼恨他。后来梁武帝的军队到建康城下,庾荜在城里很害怕。平定建康后,元起先派人把庾荜接出来,对别人说:“庾别驾要是被乱兵杀了,我就没法说清楚了。”于是赠送庾荜许多钱财。少年时有一次到他家在西沮的田舍,碰上有和尚登门乞讨,他有稻米近二十斛,全都施舍给和尚。当时人们称赞他这两件事办得有气量。元起刚被委任为益州刺史时,路过江陵接他的母亲,他母亲信奉佛教,正在家里头做佛事,不肯离去。元起拜请她和自己同行。他母亲说:“你贫贱家的孩子忽然得到了富贵,怎么会保持长久?我宁可死在这里,也不能和你一起陷进灾祸。”元起行至巴东,听到蜀地动乱,让蒋光济卜筮,碰上《蹇》卦,长叹道:“我难道是邓艾而碰上这种事了吗?”后来果然应了卜筮的结果。

猜你喜欢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班固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刘昫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二·荀悦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三·张岱
  竹书统笺卷首下·徐文靖
  卷七十八·杨士奇
  卷之五百二·佚名
  ●辽阳闻见录卷下·顾云
  一三五三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查勘文溯阁书籍完竣折·佚名
  卷十九·吕中
  自序·施景琛
  杜本、张枢传·宋濂
  卷十五下·沈枢
  ●皇朝通典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二十四·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彊村集外词·朱祖谋

    买陂塘·题夏悔生同年山塘秋泛图夕阳边、几千年事,惊鸦和叶零乱。画船自荡无情水,不管伤秋人换。■■■。谁记得、碧城天样阑干远。蓬莱更浅。剩语石花凉,埋香藓坏,浇酒问吴苑。  樽前意,疏了燕台笑伴。故人吟帻慵

  • 三集卷九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六首【辛卯四】至泰安白鹤泉行馆作出谷缘山跸路延花村柳墅望相连观民缓迈青郊道行馆新成白鹤泉【在岱宗坊之北】只以娱慈用允尔设云适已实惭焉八旬圣母扶瞻岳更祝如斯亿

  • 徐正字诗赋巻一·徐寅

    唐 徐寅 撰赋【共八首】涧底松赋碧涧千仞青松几年岂天生之有异盖地势以居偏挺操弥贞虽厄岩峦之下抡材倘鉴合居樗栎之前则知植物之近不可用而或用生物之逺其可贡而谁贡伊彼良木何慙其青竹成龙工未我求且伴其髙梧宿鳯

  • 卷二十五 宪宗·王夫之

      〖一〗  礼何为而作也?所以极人情之至而曲尽之也。古礼之佚不传者多矣,见于三礼者,唯丧礼为略备,达于古今,无不可繇也。然而犹有阙焉,时之所不然,事之所未有,情之所不生,礼之所未及也。于是而后儒折中论定之道,有可参酌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二·佚名

    嘉靖元年三月戊申朔左谕德顾鼎臣乞假省墓许之命驰驿归以日讲恩也○礼科给事中李锡言南郊耕耤国之大礼而教坊承应哄然喧笑殊为渎亵古者伶官贱工亦得因事纳忠请自今凡遇庆成等宴例用教坊者皆预行演习必使事关国体可为监

  • 今献备遗卷三十六·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邹智邹智字汝愚四川合州人也年十二能文章登成化丁未进士选庻吉士孝皇朝御史汤鼐当侍班纠仪智造其私第告曰祖宗朝御史纠仪得面陈政务得失近年遇事惟退而具本此君臣之情所由间隔不通也公以言官奏对幸值大政

  • 第三十四卷 仕绩 二 五·缪荃孙

    扬 州 府 一 秦召 平召平,广陵人。秦二年,为陈胜率兵徇广陵,未下。闻陈胜败走,秦将章邯且至,乃渡江矫陈王令,拜项梁为楚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遂灭秦。(江都县志) 汉陈婴

  •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佚名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十一日署云贵总督 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仰祈圣鉴事。窃臣与督臣李侍尧遵旨会查逆犯王锡侯《

  • 卷十六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六上    宋 沈枢 撰明哲门 汉高祖不宿柏人 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余寇於东垣过柏人贯高等壁人於厠中欲以要高祖高祖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高祖曰柏人者迫於人也遂不宿而去 穆生以

  • 卷九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上 朱批杨文乾奏摺 雍正三年二月初二日河南布政使【臣】杨文乾谨 奏窃【臣】受 恩深渥凡事关地方紧要虽非专责亦必留心察访入境之後见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 洪武七年三月丁卯朔,上遣使赍敕,谕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以所统将士分布北平、山西屯驻,其六安侯王志、南雄侯赵庸就留山西,营阳侯杨璟、汝南侯梅思祖往北平,仍以各都督

  • 鞞摩肃经全文·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於是鞞摩肃(姓也)异学。中食後行彷徉而行至世尊所。到已白世尊曰:唯瞿昙。形色极无上妙。此迦旃延。云何为色妙。此瞿昙。谓色妙极妙。更无有妙最胜者,最

  •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上·窥基

    大乘基撰一部分三。初敬所师。叙标作意。次科宗义。正释经文。后叹愚深法成隐灭。初中三颂分二。初二颂半归敬所师。后半颂叙标作意。初中复二。初二颂别显三宝。后半颂总礼所师。初中复二。初一颂半唯敬法。后半颂敬

  • 卷第三·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三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阴品第三问曰。几阴。答曰五阴。何等五。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阴。若色法是名色阴。云何色阴。十色入若法入色。是名色阴。云何色阴。四大若四大

  • 历象考成·允禄

    历法推算著作。 清代康熙年间官撰,完成于1722年, 为修订图表不合、解多隐晦之《西洋 新法历书》而作。42卷。上编16卷 阐述理论,名“揆天察纪”,下编10 卷述计算方法,名“明时正度”,另附 运算表16卷。有几项主要改进,如 测

  • 灰衣人·程小青

    我深信故老们流传下来的俗谚,有好多都是有着强固的心理根据的。譬如酒人们所颂赞的那“酒逢知己干杯少”一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霍桑和我都是不会饮酒的。有一次他因着多喝了几杯,竟至闹出一件笑话,我曾记过一篇《失败

  • 大乘止观法门·慧思

    陈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先总示大乘止观,次广作五番建立,第一明止观依止。又三:一明何所依止,谓自性清净心。二明何故依止,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三明以何依止,先明以意识依止此心,修行止观。次破小乘人执,后破大乘人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