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竹书统笺卷首下

前编

太昊庖羲氏【笺按汉律厯志庖羲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徳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罔罟以佃以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庖牺氏司马公稽古録曰伏羲之前如天皇地皇人皇有巢之类虽于记有之语多迂怪事不经见臣不敢引独据周易自伏羲以来叙之今纪年前编始于伏羲以此】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笺按华胥地名在陜西蓝田县小洲曰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笺按汉志天水郡有成纪县今巩昌府秦州也】以木徳王为风姓【笺按月令春盛徳在木其帝太皥太古河图代姓纪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三坟书以伏羲为天皇坟为山坟】

元年即位都宛丘【笺按三坟书伏羲氏皇策辞曰惟我承父居方三十二易草木上升君位是先分土于外后登帝位也昭公二十七年左梓慎曰陈太皥之墟也诗陈风宛丘之上朱子集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龙马负圗出河【笺按五帝外纪注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頪骼有翼蹈水不没故圣人在位负圗出于孟河之中焉唐志慈州文城县冇孟门山在县西南三十六里旧伏羲时有龙马负圗出此三坟书皇荣辞曰命子襄居我飞龙之位主我圗文代我咨于四方上下无或私虽其书或后世所穿凿而河圗之相有由也子华子曰河圗之二与四抱九而上跻六与八蹈一而下沉戴九而履一据三而持七五居中宫数之所由生一縦一横数之所由成子华子程本与孔子同时其所言河图当自有据又管子小匡篇曰昔人之受命者龟龙假河出圗洛出书地出乘黄更在孔子之前宋杜镐对真宗曰河圗洛书葢圣人以神道设教耳欧阳脩作葛氏鼎歌曰马圗出河龟负畴自古怪説何悠悠朱子曰以河圗洛书为不足信欧阳公以来已有此説然终无奈顾命系辞论语皆有是言】

始作八卦【笺按系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周礼太卜掌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杜子春谓连山伏羲归藏黄帝殷康论易曰昔伏羲始画八卦观象以应枢礼含文嘉曰伏羲徳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龟书唐孔氏曰系辞云河出圗洛出书圣人则之故孔安国马融王肃姚信等并云伏羲得河圗而作易是则伏羲虽得河圗并须仰观俯察以相叅正然后画卦伏羲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故系辞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虽有万物之象其万物变通之理犹自未备故因其八卦而更重之卦有六爻遂重为六十四卦也系辞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是也然重卦之人诸儒不同凡有四説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重卦郑康成之徒以为神农重卦孙盛以为夏禹重卦史迁等以为文王重卦其言夏禹及文王重卦者按系辞神农之时已有葢取益与噬嗑者以此论之不攻自破其神农重卦亦未为得今依辅嗣以伏羲既画八卦即重为六十四卦为得其实】

以龙纪官【笺按昭十七年左郯子曰太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曰大皥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外纪太昊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歴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隂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流又立五官以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黒龙氏中官为黄龙氏是谓龙师而龙名】

立九相六佐【笺按外纪曰太昊立九相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栗陆居北赫胥居南昆连居西葛天居东隂康居下又陶潜羣辅録曰太昊六佐金提主化俗乌明主建福视黙主灾恶纪通为中职仲起为海陆阳侯为江湖分理宇内而政化大治】

制九州【笺按伏羲氏皇筞辞曰九州之牧各綂其人羣居于外法语曰伏羲始定四海之广作八卦分九州真源赋曰伏羲别九宫因此制九州郑康成注易干凿度曰太一者北辰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谓之九宫太一下行九宫从坎宫起自此而从于坤宫而震宫而巽宫所行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又自此而从于干宫而兑宫而艮宫而离宫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之宫而反紫宫行起此太昊以八卦有九宫因此制九州也】

造书契【笺按易系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物原曰燧人氏作绳葢上古未有文字大事则大结其绳小事则小结其绳至太昊始易以书契也河圗代姓记天皇命臣飞龙氏造六书周礼六书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防意五曰转注六曰谐声是也契约也周礼听取予以书契曲礼献粟者执右契注曰两书一札同而别之也外纪注曰论字学者谓始于仓颉而不谓始于伏羲仓颉为黄帝史官或伏羲制字至仓颉而大备或仓颉即伏羲之臣而共成书契皆无从稽考也今按伏羲时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何必疑仓颉为伏羲之臣也】

作甲歴【笺按古三坟羲皇命昊英居潜龙之位主隂阳甲歴咨于四方上下无或差尔雅太嵗在甲曰阏逢在寅曰摄提格邢昺疏曰甲至癸为十日日为阳寅至丑为十二辰辰为隂按汉律厯志述三綂曰人綂寅木也太簇律长八寸象八卦虙戏氏之所以顺天地通神明类万物也以是知伏羲已用寅正夏后氏因之而已贾公彦谓连山作于伏羲因于夏后氏此之谓也葢夏正建寅艮居东北为寅春首寅连山首艮其义一也外纪曰伏羲作甲歴起于甲寅支干相配为十二辰六甲而天道周矣嵗以是纪而年不乱月以是纪而时不易东西南北以是纪而方不惑之矣】

造琴瑟【笺按琴操伏羲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氵外纪曰伏羲斵木为琴绳丝为二十有七命之曰离徽尔雅大琴谓之离郭璞注或曰琴大者二十七未详长短当犹是伏羲遗制故谓之离离者以通神明之贶而名之葢取诸离孙叔然云音多变声流离也失其防矣虞汝明古琴疏云伏羲时婴防贡梓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正未知出何书又按世本曰瑟伏羲氏作五十汉郊祀志曰泰帝使素女鼔五十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帝王世纪曰伏羲作瑟三十六弦外纪曰伏羲絙桑为三十六弦之瑟所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魏曹植伏羲赞曰瑟以象时神徳通尔雅大瑟谓之洒郭曰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孙叔然云谓之洒者音多变布如洒出也郭云二十七未见所出又按楚辞大招曰伏羲驾辩楚劳商只王逸注伏羲作瑟造驾辩之曲吴都赋或超延露而驾辩皆言太昊作瑟之事也】

作立基之乐【笺按河圗代姓纪曰天皇因龙出而纪官因凤来而作乐王嘉曰庖羲灼土为埙孝经钩命决曰伏羲乐曰立基外纪曰帝作荒乐歌扶徕咏防罟以镇天下之人命曰立本亦曰立基】

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笺按上古男女无别伏羲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时女娲氏与伏羲同母生而神灵佐伏羲以重万民之别而民始不渎】

造干戈【笺按王嘉拾遗记伏羲造干戈以饰武此干戈之始也】

在位一百一十五年陟【笺按东吴朱氏曰三皇之号有以为天皇地皇人皇者见于秦博士之妄议有以为伏羲神农燧人者见于梁武帝之谬谈有以为伏羲女娲神农者司马贞之陋説纷纷不一皆非也孔安国尚书序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防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髙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或有问于朱子曰三皇所説甚多当以何者为是朱子曰无处理防当且依孔安国之説五峯以为天皇地皇人皇而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却无颛顼高辛之数要之也不可便如此説董氏鼎曰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左氏亦谓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则三皇有书明矣而孔子则云庖羲氏始画八卦上古结防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是庖羲已前且未有字安得有书如此则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安国之説近是观朱子及童氏之言则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断乎其无疑矣朱子之説如此今竹书纪年始黄帝而不始伏羲者以黄帝已前无年之可纪也无年可纪故始于黄帝而非遗羲农不録之谓今仍以羲农补纪于前庻几于三皇无闗而且于系叙庖羲次神农次黄帝之义为无悖云】

炎帝神农氏【笺按三坟书以神农为人皇坟为气坟汉志神农氏作以火承木故曰炎帝敎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封禅书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注曰炎帝神农后葢后世袭炎帝之号非二也】

少典之君娶于有蟜氏之女曰安登生神农三日而能言七日而齿具三嵗而知稼穑【笺按五帝外纪少典娶有蟜女生炎帝此有蟜葢有娲之讹也国语少典娶有蟜女生黄帝岂炎帝与黄帝同父同母乎三皇本纪神农氏母曰安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以时计之为得其实娲蟜字近而譌故误耳而世纪曰炎帝之母曰任已有蟜氏女也不知何出】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笺按世纪曰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其起本于烈山号烈山氏【笺按水经注赐水出大紫山西迳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一綂志烈山在今徳安府随州本作列左传列山氏之子又作厉礼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笺按礼明堂位疏曰礼运云伊耆氏始为蜡是报田之祭易系神农始作耒耜田起于神农故説者以伊耆氏为神农也】

元年即位居陈【笺按左陈太皥之虚也杜注今陈州神农氏代伏羲有天下始都于此】迁曲阜【笺按曲阜鲁地今兖州府曲阜县炎帝迁此又号大庭氏春秋命歴序曰炎帝号大庭氏鲁有大庭氏之库禅通纪有大庭氏又有炎帝神农氏妄也】

尊师受学【笺按汉书古今人表悉诸神农师吕氏春秋神农师于悉诸学于老农】

作五琴【笺按世本神农作琴桓谭新论曰神农氏始削桐为琴七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张揖广雅曰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曰宫商角征羽文王増二曰少宫少商则新论言七者殊未确也又按説文曰琴者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乐记清庙之瑟朱而疏越郑注云朱练朱则声浊越瑟底空也疏通也使两头孔相连而通也然则洞越者通洞其底孔言神农制琴之体制也邢昺尔雅疏曰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五者此常用之琴也象三百六十六日五象五行又琴操曰广六寸象六合也】

作耒耜【笺按易繋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敎天下葢取诸益汲冡周书曰神农作陶冶斧斤为耜鉏耨以垦草莾然后五谷兴以助菓蓏实】

敎天下种谷【笺按汲冡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吕氏春秋曰神农敎曰士有当年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夫亲耕女亲绩】

立歴日【笺按杨泉物理论曰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歴日尚书考灵曜主春者乌星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心星昏中可以种黍主秋者虚星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星昏中可以斩伐具器械天子南面而坐视四星之中者知民之缓急则不赋力役敬授民时】

日中为市【笺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繋曰葢取诸噬嗑是也日中者以四方之民道里逺近不同故一以日中为期俾令贩夫贩妇贸迁有无者皆得依期而至也】

辨水泉甘苦【笺按河圗曰九州殊题水泉各异荆扬角征防其泉酸以苦梁州商征接其泉苦以辛兖豫宫征合其泉甘以苦雍冀商羽合其泉辛以咸又文子曰汾水蒙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蒙浊而宜菽洛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安重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刘氏外纪曰炎帝察水泉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以此也】

味尝草木作方书【笺按神农政典曰病正四百四药三百六十五过数乃乱而昏而毒陆景典语曰神农尝草别谷蒸民乃粒食外纪曰上古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建明堂【笺按桓谭新论曰神农氏祀明堂有葢而无四方则明堂不始于黄帝也】

作中天易【笺按郑康成曰伏羲画八卦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周礼太卜掌三易干寳注曰伏羲之易小成为先天神农之易中成为中天黄帝之易大成为后天杜子春曰连山伏羲归蔵黄帝唐孔氏曰案世谱等书神农又号连山氏黄帝又号归蔵氏是神农之易本于伏羲至黄帝乃别为归蔵也】

有火瑞以火纪官【笺按左郯子曰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杜氏曰亦有火瑞故以火命官应劭曰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命官分职【笺按外纪曰神农命赤冀为杵臼命巫咸主卜筮命刑天作扶犁之乐命屏封作种书命白阜作地理纪以理天下又按山海经刑天与帝争神帝乃断其首而葬之常羊之山刑天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而舞注不言何帝以此计之当即为炎帝也又春秋元命包曰神农世怪义生白阜图地形脉水道御览以怪义为白阜母是图书并起于羲农也】

作下谋之乐【笺按孝经钩命决曰神农乐曰下谋礼明堂位曰土鼔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孔疏曰説者以伊耆为神农也】

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帝命其臣箕文谏而被杀炎帝益修厥徳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其地【笺按汲周书曰黄帝时有诸侯夙沙氏始以海煮成盐此夙沙氏其先也】于是南至交阯【笺按交阯国名今安南是】北至幽都【即古之幽陵今幽燕是】东至谷【即汤谷日所出处】西至三危【笺按唐志三危山在沙州炖煌县东南六十里】莫不服从其化

在位一百四十年陟于长沙之荼乡【笺按汉志长沙荼陵县莽曰声乡师古曰荼音弋奢反又文加反赵雪航曰外纪载伏羲人首蛇身神农人首牛身不知二圣乃开物成务之祖顾有此怪异之貌乎不足信矣殊不审人首蛇身之説犹孔子龟背李广猿臂班超虎头燕颔之类耳岂真有牛首蛇身者哉赵氏説泥】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陈杨封裴宇文郑权阎蒋姜张·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张廷玉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复社纪略卷之三·陆世仪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卷四·汪越
  新闲情赋·胡兰成
  长孙晟传·魏徵
  章惇传·脱脱
  王钦若传·脱脱
  卷二十八·彭百川
  ●天台治略卷之八·戴兆佳
  卷十八风教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一十·彭定求

        卷410_1 【独游】元稹   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莺。   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   卷410_2 【洞庭湖】元稹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

  • 卷三 抱残守缺斋遗诗辑存·刘鹗

    壬辰咨送总理衙门考试,不合例,未试而归。腊月宿齐河城外。魄落魂消酒一卮,冻躯围火得温迟。人如败叶浑无属,骨似劳薪不可支。红烛无光贪化泪,黄河传响已流澌。那堪岁岁荒城道,风雪千山梦醒时。中秋即事…月明小苑立苍

  • 卷二·沐昂

    ●钦定四库全书 沧海遗珠卷二 (明)沐昂 编 ○王景彰(以字行括苍人) 题江南秋晚图 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并刀谁剪秋半帘夕阳正在西陵树对之便欲发浩歌西风萧萧水增波胥涛已入乱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瑶台翫月 瑶台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五节茶园、菜园、槟榔、番檨·佚名

    第一 札饬第二 札饬第三 札饬第四 谕示第五之一 种茶合约字第五之二 丈单第五之三 尽根卖断根茶欉字第六 分给茶埔垦字第七 招贌耕合约字第八 招贌耕约字第九 贌荒埔栽种茶欉字第一○ 贌荒埔承耕约字第一

  • 康君立传·薛居正

    康君立,蔚州兴唐人,世代为边地豪强。乾符年中,任云州牙校,事奉防御使段文楚。这时有大群强盗出没在黄河以南,天下将乱,代北仍然每年有饥荒,各部豪杰都有聚众起事,建立功业之心。碰上段文楚削减军人粮饷,兵士怨声四起。康君立和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五·允禄

    雍正五年正月初十日奉上谕降旨与火器营大臣等火器营兵丁甚属要必于马上勤加操练始为有益嗣后俱着于马上操演学习特谕雍正五年正月十三日领侍卫内大臣等奉上谕年节下天气寒冷凡早朝之大臣等俱穿朝服而来及过上朝之时

  • 卷二百六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七人物志一百四十七列女传二十七八旗汉军列女传五镶黄旗汉军文举人高頴之妻金氏镶黄旗汉军铁匠王应公之妻陈氏镶黄旗汉军马甲李润智之妻周氏

  • 君子易事而难悦·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④焉。” 【注释】 ①事:侍奉。②说:同“悦”。③器之:量才而用。④求备:求全责备。 【译文】

  • 卷四·佚名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四尔时世尊,举身顾眄观诸大众。如象王回而作是言:诸善男子,谁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坏灭没损减。以待弥勒成正觉已,十六年後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是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诸法神通自

  •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八·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住品第四之二   問.增上戒住菩薩轉時當知何行何狀何相。答.若諸菩薩先於極歡喜住由十種心意   樂已得意樂清淨.何等爲十.一者

  • 附从译本里研究古禅法及禅学古史考之后·太虚

    胡适之君,为要作中古的哲学史,遂汛涉到佛书。但是佛学的书籍,实在太多,系统实在太大,且有许多的理论,又极精细!以多忙且先存了成见的胡君,虽已为此担搁了将近十年,但又那里能够弄清楚全个的佛学思想呢?然不弄清楚,则中古的中国哲

  • 论秘传·印光

    ●(以下论秘传)今之各外道, 无不以秘传引动无知者入彼教中。将愿入时, 必须发誓, 以后若反其教, 则得如何如何之恶报。实则多多都是骗人之法。而以发誓之故, 纵有知其非者, 亦不敢或有违背及与表章。甚矣!外

  • 卷第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五 复次普贤菩萨摩诃萨入不思议解脱门方便海。入如来功德海。所谓有解脱门名

  • 卷第十六(第三诵之三)·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六(第三诵之三)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八佛在王舍城。尔时瓶沙王。有三种池水。第一池中王及夫人洗。第二池中王子大臣洗。第三池中余人民洗。是王得道深心信佛。问诸大臣。上人洗不。答言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六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后秦)起姚苌(谥为照武皇帝)白雀元年甲申至姚泓(兼谥)永和三年丁巳。凡经三主三十四年。沙门五人。所出经律论等。总九十四部。

  • 钱氏私志·钱愐

    笔记。旧题钱彦远(一作钱愐、钱世昭)著。一卷。原本二卷,今本仅一卷,据钱曾《读书敏求记》所考,乃钱愐所记,钱世昭“叙而集之”(钱世昭序)。是书所记,皆宋时朝野杂事,涉及到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著名文学家的一些轶

  • 西溪丛语·姚宽

    学术笔记。南宋姚宽撰。姚宽,字令威,号西溪居士。嵊县(今属浙江)人(《书录解题》作剡川人)。父舜明,绍圣四年(1097)进士,南渡历官户部尚书,徽猷阁待制。宽以父任补官,仕至权户部尚书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金主亮大举入寇,宽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