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

嘉靖十二年正月甲辰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文武群臣及朝觐官宴其四夷贡使宴于阙门之左  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  章圣慈仁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

○升浙江按察司姚文清为山东右布政使

○抚治郧阳都御史胡东皋劾奏管太和山左少监王敏贪婪当黜  上命敏回京所劾事情令巡按御史核实以闻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应鹏等进关精微中矢书职名先是光禄寺以遗职方被谴禠职应鹏等复犯  上怒令锦衣卫执应鹏等送镇抚司拷讯礼科都给事中魏良弼言应鹏等章奏疏遗不为无罪第或出于失误况当履端之始不宜以微过幽系大臣请许其自新示以薄罚  上谓君臣之际严为先必自大臣始应鹏职居风宪首蹈不敬良弼安得輙为论捄欺罔朝廷令锦衣卫并逮治之应鹏竟坐是落职闻住良弼夺俸半年已御史陈邦敷复为申救謪贵州新添驿丞

○乙巳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殿受之文武百官称贺

○丙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昌国公张鹤龄祭  景陵

○河南巡抚都御史吴山获白鹿于灵宝县以献礼部尚书夏文请告献  太庙  世庙百官表贺  上谕令择日告献并呈于  两宫皇太后不必表贺言固请乃许之

○己酉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方献夫秩满荫其侄芷为国子生

○以虏聚众近塞诏发太仓银一十四万于大同给客兵刍饷

○庚戌

○时享  太庙  世庙命武定矦郭勋代

○甲寅巡抚宁夏都御史杨志学引疾乞休不允

○万全都司怀来等卫地震有声如雷

○丙辰遣鸿胪寺左少卿陈璋召致仕大学士张孚敬复任赐之敕曰朕惟君臣相得自古为难惟卿自中第奋志于忠不以身为顾继是历居数任持一不回匡主爱君未或少懈前者小人构为陷阱朕即时令卿回已昨又自不审慎几微又命卿回已适来星异众疑之曰信哉君不明也使之去而复来致变甚速朕亦应之曰孚敬适到此异又见试且令自陈吁朕意卿却不会又云云数语朕亦未放过三命回已夫朕所以用卿去卿其意不待自述自有公论但卿何其自误哉今自卿归星芒未见速退应欤否欤他不必费笔扎矣今朕三召卿复任卿若能识朕意则作速前来期使功名不自昧用全君臣之道若能此者则暂来作贺朕得嗣之喜亦或慰朕思卿之至怀惟卿思之图之

○丁巳升南京太医院判薛已为太医院使  诏内外武职应袭并入学肄业所司以时督责之

○兵部尚书王宪以大同虏众压境因条上十事一请暂设总制总兵官蕳文武大臣各一员节制宣大偏关保定请镇事宁裁革一歛并边居民于城郭或归并堡寨暂避贼锋一募集本土骁徤以备战守一严防东西二路关隘一军失事勇怯不同宜定为差等毋纵毋刻一增置山西三关军马一虏薄内地不独山西忻代等处当备即直隶保定等处亦宜整士马以戒不虞一收歛路积粮草一查给缺乏器械一请户部查处要害粮草入  上嘉其体国中猷悉命各边加意举行总制文武大臣令会推二三人已间已又采科臣叶洪等议命九卿科道及提督营务大臣各举文武官可属大事者以备蕳用

○戊午原任太医院御医李梦鹤奏进方书言服之延年宜子诏却之梦鹤前已罪黜假方书希进  上察其情故不然受亦不罪也

○己未礼部言二月四日祀先师孔子先一日当传旨同同日  上亲行祈谷礼恐二礼不能并举得旨祈谷礼重既专齐戒传旨暂免

○改工部左侍郎黎奭为兵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升工部右侍郎林廷为本部左侍郎太仆寺卿甘为霖为右部右侍郎

○升浙江左布政使朱裳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复设大名府管马通判一员

○庚申  英宗睿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会昌矦孙杲祭  裕陵

○吏部尚书汪鋐奉旨举文武大臣武定矦郭勋都督郤永马永侍郎蔡天祐张瓒钱如京都御史陈九畴等因言大虏窥视内地御虏之法无如臣昨所言置墩堡造车铳者而所司未见查给乞申饬行之即遇缓急臣愿躬率官军以住必有微劳  上以鋐自请行边加其忠爱所举文武大臣令该部酌量推用各边墩堡车铳兵部即行抚按官查奏补给

○辛酉山东青州府地震声如风吼  命原任广西柳庆右参将署都指挥同知沈希仪仍以原官分守柳庆

○壬戌升河南按察使陈克宅为湖广右布政使狭西按察司副使丁汝夔为本布政使司右参政

○改南京兵部右侍郎黄芳为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

○提督两广军务兵部左侍郎陶谐巡抚湖广都御史汪珊巡抚甘肃都御史赵载巡抚四川都御史宋沧俱自陈乞罢不允

○甲子先是福建左布政使查约右参议杨瑀都指挥王翱以贼囚林汝羙等反狱遇害都御史王应鹏御史苏信称其忠义宜加褒录给事中薛宗铠言约等非为国死事特以变起仓卒不遑趋避与蹈水火何异难比孙燧诸臣事例  上是其言礼部议覆谓诸臣向蒙赐葬足酬其死不得更意加恤因言有司议狱不当狱成而有可矜者不敢即置之辟后官拘于成案莫肯平反以致经年禁系按察司官多移因府县狱垣库卒少防御甚难往往致有他变嗣后重囚俱系按察司不得移之府县罪当者即如律论死有仍前致失事者罪之请著为令  上从之

○山西蒲州生员秦伏关上书言  孝宗之统托于  武宗则  献皇帝于  孝宗实为兄终弟及  陛下承  献皇帝之统当奉之于  太庙而大学士张孚敬议礼及别创  世庙以祀之永不得预昭穆之次是幽之也又谓分祀  天地日月于西郊失大小尊卑之别去先师孔子王号撒其塑像损其礼乐增启圣祠配享皆非  圣祖之意请复其初语多狂悖  上谓毁上谤君大肆不道命锦衣卫执下镇抚司严行拷讯令其一一对状根究主使之人以闻服自姿议希恩实无主之者竟比拟造妖言者律坐死系狱

○丙寅封故砀山王充火□川配张氏砀山王妃沈惠王配阎氏为沈惠王妃

○丁卯土鲁番夷使马黑麻虒力奶翁等贡马及方物赏赉如例

○改东官厅右参将署都指挥佥事魏祥分守密云古北口等处

○兵部覆巡按山东御史杨行中奏边境冒功者多令自大小将领凡遇贼入境及有斩获即申报镇巡巡按验实方许奏闻有诱杀扑杀和买等毙事发如例参问报可

○戊辰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张翰为河南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陈察为浙江左布政使

○巡按直隶御史闻人诠言居庸以东密云诸镇与朵颜三卫仅隔一山密迩京师  陵寝永乐中以三卫夷人恭顺徒大宁都司保定以其地子之使为外藩东捍女直北捍蒙古乃自正统己巳之后渐生逆节正德间把儿孙遂敢率众犯顺东边大被其害曩者巡抚汪玉总兵马永经略有方边患稍息近因镇巡非人以致寇虐滋甚臣往来巡历根究利毙大叚密云四镇之患有二其大则将领之无纪其次则戍守之乏人耳夫总兵统参将参将统守备此将纪也建昌守备本属燕河参将乃自谓领敕将官不服钤束已改为游击辄又自称曰我游兵也正听部符徵调而地方之责任去矣黄花镇守备亦当属密云参将及使各自为统以致大水峪关黠寇屡入被此皆诿之非其分境不为防守此何说也且为参将者又每无礼于总兵是以四镇离心三军夺气偾事丧师职此之故臣请自山东诸关西至黄花一镇悉听总兵节制使大有纲统以建昌游击复为守备仍属之于燕河以黄花镇视建昌例而属之密云则上下相联臂指之势顺矣至于密云兵备徒居蓟城非宜请令复为本城以便控御如是则文武有制军民有统而将臣之无纪非所患矣戍守之役非土著不能之地里之险易非恒业不能为固守之深谋今黄花镇渤海所最称要害而老家军士不过一二百人虽议班军更守曾无固志建昌一营则又旧倚官官为镇守习成骄悍迄今不服抚臣处分实为隐忧臣请审处黄花渤海二地之戍兵或选  七陵班军一千谕以利害豊其廪积给地以便其耕牧营室以安其居处使与卫所老军协同防御又以天津河间六卫班军岁免角□羊操银二十余两为本镇新旧诸军衣甲器械之需策之上也或将密云与营诸卫军士以次改拨或广募勇士务满千人策之次也建昌一营军士既复其主将为守备则其军亦均有守备之责使之更番按状量给田庐然后顺其情而制之可以渐消其犷悍之习不患戍守之乏人矣至于各边夜不收墎军往往为虏乡导宜绳以重法而优赏其哨了有功者其寇边及喜峰口悖逆熟夷尤宜特降  纶音贡论三卫都督禁戢剿除果立有显功送回掠去人口者分别升赏即今密云入寇诸酋屯聚石塘岭外者部落无几耳诚谕三卫诸夷内外夹攻覆其巢穴亦一快也伹团营兵将无济缓急万全之谋非可尝试耳夫当甚坏极敝之余必须大为更张振作之举臣请别设提督大臣专理营务使之协同内外提督日遂团练营兵以习武勇会同科道按季考选营将以黜掊克卒不服习则罪归提督将非才贤则连坐科道庶几法严人畏而寇不足平矣未又荐马永萧升可为蓟镇总兵  上以其言关功边务命兵部详议以闻兵部言总兵统参将参将统守备本有定体诚宜申明其游击敕谕明载听镇巡节制之文乃谓正听部符徵调不知何据选将练兵诚为切务至于本兵之提督团营卜云之总兵蓟镇悉有成命无容輙易其他若建昌游击之复守备与建昌黄花之分属燕河密云及兵备之移驻诸镇戍守之定役与夫议处变通事宜俱不可不慎宜行镇巡等官酌议明当奏请裁夺报可

○己巳赐敕奖镇平王府奉国将军安河孝行从周王睦奏也

○自去岁十月以来蓟镇渤海所大峪关等处时有零虏窥犯悉以望前后月明时昏进晓出初未敢深入十一月中虏四五骑抄镇虏墎千户谷寿百户郭祥率众百余人袭之出塞十余里陷虏伏中而殁虏益无忌由冬及春入寇无虑十四五次每入多不过数十人少仅五七人或经日不去分守密云参将袁继勋巽软特甚拥众闭叠任虏纵横莫敢问军兵有愤而请战者輙害其耳虏知其不足惮犭□尚犭□羊去来昌平怀柔密云间甚被其害  上闻乃诏锦衣卫差官校捕继勋下狱已巡按御史闻人铨覆上该镇失事状言继勋巽软怯懦屡致失事望风匿迹保营自全坐视民害深可痛恨继勋罪当首论大水峪提调指挥同知叚大经提调潮河营指挥佥事施仁振武营管操指挥佥事尹翲渤海所把总指挥使孙杲拨石口巡墎千户何继宗情罪俱重请先行提问及称代管蓟兵张輗建昌营游击九聚亦有罪属部覆得旨继勋已逮法司治罪大经等下巡按御史提问张輗九聚姑宥之令杀贼自赎

○庚午以水旱灾免浙江杭台温处四府河南开封等府八十六州县陈州等十三卫所军民田粮有差

○辛未先是命致一真人邵元节孙邵启南以道录司右正一改太常寺寺丞鲁孙魏时雍以道录司左至灵升太常寺博士元节各  上令带衔准免支俸至是复加真人岁支米一百石拨校尉四十名按季更用仍加掌道教事赐之诰命元节复辞  上褒答之不允

○致仕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璟卒璟山东沂州人成化八年进士授河南登封知县升御史历光禄少卿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清理两淮盐法改巡视浙江巡抚保定回院乞致仕许之逆瑾恶璟寻冠带闲住瑾诛复原职巡抚山西历升副都御史兵部吏部侍郎都御史掌院事加太子太保以老疾屡致仕得允  上登极命有司给月米岁夫仍遣官存问至是卒年八十有七赐祭葬如例赠少保谥恭靖璟性和易所历多宪职不以风裁自著而人称为长者

○复设宁夏游击将军一员从总制唐龙议也

○壬申  上体感寒未平谕辅臣李时等暂免朝参令尽心供事诏免百官起居祈谷并祭  社稷  帝稷俱遣官暂代

○升浙江按察司副使陆深为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四川布政使司右参议林豫为河南右参政  诏自今各王府宗室有违例蓦越赴京者其应得禄米以出城日为始截日住支至回府发落之日复支中间旷日不准补给著为例从靖江王邦宁奏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十九·张廷玉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四·张廷玉
  平定三逆方略卷八·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吕思勉
  卷七十一上·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 列传八·纪昀
  七四五 满票签为知照本处官员职掌事宜致典籍厅移付(附事宜单)·佚名
  靖海纪事下卷·施琅
  李训传·刘昫
  李纲传·欧阳修
  李守贤传(附李彀传)·宋濂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七·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翌·唐圭璋

      翌字新仲,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人。号灊山居士,又号省事老人。生于绍圣四年(1097)。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南渡后,为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绍兴十一年(1141),忤秦松,责授将作少监,韶州安置。二十五年(1155),桧死,充秘阁修撰。三

  • 古诗镜卷三十·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 明 陆时雍 编 歌谣第一 【歌兴到即流措辅成响稍涉拟议即非矣故歌言无文不委 歌所贵者二一欲其逸宕而多风一欲其郁屈而多感】 卿云歌【三章】 【乐府集载尚书大传云舜将禅禹於是俊乂百

  • 卷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四五言律孟浩然精思馆山房【一作游精思观题观主山房出处无考】误入花源里【晋书刘实传误入卿内陶潜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縁溪行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得一山武平一诗烟松寒翠幄雪径绕花源】初

  • 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七一 户部为知照承办《开国方略》等书逾限未竣之总裁等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七一 户部为知照承办《开国方略》等书逾限未竣之总裁等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六日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本年十月二十六日准吏部咨称:议得先经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和<珅>等奏称:臣等遵

  • 十九、桃坞吴家·包天笑

      十岁以前,我随母亲,到外祖家去的时候多。十岁以后,我随祖母,到舅祖家去的时侯多。那时我的最小姨母已嫁,外祖故世,母舅无业,日渐雕零了。舅祖家即是桃花坞吴家,简称之曰:&ldquo;桃坞吴氏&rdquo;,其时则正欣欣向荣呢。  我

  • 我的家庭·沈从文

    咸同之季,中国近代史极可注意之一页,曾左胡彭所领带的湘军部队中,有个相当的位置.统率湘军转战各处的是一群青年将校,原多卖马草为生,最著名的为田兴恕.当时同伴数人,年在二十左右,同时得到满清提督衔的共有四位,其中

  • 五一 前途·邹韬奋

    我们这次不幸被捕的几个朋友,承蒙许多亲友和同志们的热诚慰问,奔走援救,实在觉得非常的感愧。我每看到许多好友们,无论曾经见过面没有,有的冒着大雨大雪,有的不顾长途跋涉,充满着满腔的热烈情绪来探望我们;每读到许多读者好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 洪武十二年八月甲子朔。 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上御华盖殿,与侍臣论治身之道。上曰:“人之害莫大于欲,欲非止于男女、宫室、饮食、服御而己,凡求私便于已者皆是也。然惟礼可以制之,

  • 卷12·吴缜

    窃见嘉祐中《进新唐书表》云:&ldquo;其事则増于前,其文则省于旧。&rdquo;愚意以谓,斯二者皆古良史之法。今《新书》既成,必有以称斯言矣。盖増事者,广记备言之谓也。省文者,详略适中之谓也。广记备言则后世得以考案,详略适中

  • 卷五·朱熹

    冯氏本拾遗《春秋》书灾异,盖非偶然。不云霜陨,而云陨霜;不云夷伯之庙震,而云震夷伯之庙;分明是有意于人也。天人之理,自有相合。人事胜,则天不为灾;人事不胜,则天为灾。人事常随天理,天变非应人事。如祈寒暑雨,天之常理,然人气壮

  • 存性编卷二·颜元

    性图窃谓宋儒皆未得孟子性善宗旨。故先绘朱子图于前,而绘愚妄七图于后,以请正于高明长者。朱子性图性善(性无不善。)恶(恶不可谓从善中直下来,只是不能善,则偏于一端而为恶。)善(发而中节,无性不善。)右图解云:&ldquo;发而中节,无

  • 福量品第五·佚名

    焰慧地摄精进波罗蜜伽陀。彼色受想行识等,菩萨观照悉无常。各各现行而不知,非法非生智者见。无色无受想行识,是法无得复无生。了知一切法皆空,是名最上般若行。如化恒沙等佛刹,诸众生证罗汉果。若能书写此般若,令他受持功德

  • 法性空慧学概论·太虚

      ──三十一年下学期在汉藏教理院讲──   一 略彰名义    甲 法性    乙 空慧    丙 法性空慧学   二 中论在一切佛法中    甲 在教理中    乙 在行果中   三 中论在龙树诸

  • 卷第二十三·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三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六世 筠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下 越州乾峰和尚(凡四) 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照用同时。向上一窍。 云门出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六·隐元

    讚開山正榦禪師含曹溪毒,入黃檗林,渾身是苦,遺累至今。煙幕幕雨,沉沉千古,何人解此心?希運禪師脫白斯地緣生福,唐機投百丈,舌露鋒芒,在在標名。黃檗也是,熟處難忘。杜撰接人六十棒,流傳惡辣遍諸方。懶安禪師識得牛兒,驀劄歸欄。不

  • 茶疏·许次纾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

  • 论语意原·郑汝谐

    宋郑汝谐(字舜举)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自谓于《论语》,“少而诵,长而辨,研精覃思,以求其指归”。既断以己说,复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