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点传

何点字子晰,十一岁时,为父母居丧,几乎到了毁灭身体的地步。等他长大,为家祸而伤感,要断绝婚姻和仕途,祖父何尚之强行为他娶了琅笽的王氏。媒礼结束后,即将亲自迎娶,何点屡次哭泣,请求坚持本来的志向,于是作罢。

何点眼明眉秀,容貌方正文雅,真率素淡,十分美好,不以门户高贵自夸。博通群书,善于谈论。他家本来素为世族,亲戚婚姻多是贵官。何点虽然没有进入城府做官,但是性格随便,好亲近人物。遨游人间,不插簪不系带,因为人才地位都很高,没有什么人让他受委屈,他面对公卿展脚倚坐,高谈阔论,而对下层人士却很敬重。有时他乘着柴车,穿着草鞋,随心漫游,酒醉而归。所以世人评论以何点为孝隐士,他弟弟何胤为小隐士,很多士大夫都仰慕和追随他们。当时的人们赞扬和重视他的博通,称他为“游侠处士”。他的哥哥何求也隐居在武丘山。何求去世,何点只吃蔬菜不饮酒,持续了三年,腰带减细了一半。

宋朝的泰始末年,征调他为太子洗马。齐朝初年,多次征调他为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都没有就任。他与陈郡的谢..、吴国的张融、会稽的孔德璋是亲密的知己。

何点家门世代信佛,堂弟何遁让他住在东篱门的园子中,孔德璋为他筑了一所房子。园子中有卞忠贞的墓,何点在墓旁种了花草,每次饮酒必定要举酒祭奠他。招聚名人好友,后来取名德桑门,赋诗咏唱,悠游自得。

起初,褚彦回、王俭做宰相,何点对别人说:“我作《齐书》已经完成,赞论中说:‘彦回本是世家大族,王俭也是国家精华,他们不是依赖舅氏,哪里顾上考虑国家!’”王俭听说了,想等候何点,知道无法见到,才停下了。豫章王萧嶷乘车去见何点,何点从后门离开了。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到后,说:“豫章王尚且望尘不及,我应当远望山岫消除这种想法了。”后来何点在法轮寺,萧子良前往见他,何点头戴隐士的方巾登席,萧子良欢欣不止,赠给何点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槍。

何点少年时候曾经患过渴痢病,多年不愈。后来在吴中石佛寺建坛讲经,在讲经的地方白天小睡,梦见有一个道人,形貌不凡,送给他一捧药丸,梦中把它吃了,从此病就好了,当时的人认为这是由于他的美好德行感动了神人。

他性格通脱爱好施舍,远近的人给他赠送财物,他一概不推辞,随后就又散发出去。他曾经路过朱雀门街,有一个人从车后偷盗何点的衣物,他看见了却不吱声,旁人把盗贼捉住交给了他,何点却把衣服送给了盗贼。盗贼不敢接受,何点要让人向有关部门告发,盗贼非常害怕,这才接受了。

何点对人物很有鉴别能力,他识别奖励提拔过许多人。吴兴的丘迟还在幼童的时候,何点就发现了他;济陽的江淹还在贫寒的时候,何点就称赞过他,结果和他说的完全一样。他的哀乐超过常人。他曾在走路的时候遇到送葬的人,慨叹说:“这痛哭人的心情,怎么可以想象呢!”于是悲痛得不能自制。

年老时候又娶了鲁国孔嗣的女儿,孔嗣也是一个隐士,何点虽然结了婚,也不与妻子相见,另外筑了一处房子让她住,人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吴国的张融少年的时候被免官,而作诗有很高妙的句子,何点答诗说:“昔闻东都日,不在简书前。”虽然是开玩笑的话,而张融心中一直怨恨了很久。等何点后来又结了婚,张融便写诗赠给何点说:“惜哉何居士,薄暮遘荒婬。”何点也很怨恨。

永元时期(499~501),崔慧景围城,人们都没有柴烧,何点便把园子中的树全部砍掉送给亲友和乡邻。崔慧景喜欢佛理,先前向往结交何点,何点不理他。到了现在便逼召何点,何点把裙子撕开作为裤子,到了他的军中,终日谈佛,而不谈及军事。他谈话的情况就是这样。崔慧景平定以后,东昏侯大怒,要把他杀掉。王莹很替他害怕,求萧畅出个主意。萧畅对茹法珍说:“何点如果不引诱敌人共同讲佛,情况就未必可以估量了,由此而言,便应该得到封赏。”东昏侯才罢休了。

梁武帝与何点有旧交,登基以后,写了手诏叙说旧情,赐给他鹿皮巾等物品,并且要召见他。何点以方巾粗衣的穿戴被引入了华林园,武帝赠他诗酒,像从前一样以礼相待,并下诏书征他为侍中。他竟敢违逆武帝,说:“还想让我老头子来做大臣!”辞病不起。武帝又下诏书详加资助,全部送到他的住处,每天所需要的费用,由太官另外供给。

天监二年(503)去世,诏令赠给一等棺材一具,丧事所需要的花费,由太监经管。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 段荣(子韶) 孝言·李百药
  卷四百八十七·列传第二百四十六·外国三·脱脱
  卷七十九·志第五十五·食货三·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三·徐梦莘
  ◎周公末路(男儿报国争先逃)·李定夷
  提要·刘时举
  二六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解缴续收应毁书籍版片并堪采遗书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奏查访遗书情形及现无购得缘由折·佚名
  王士珍·陶菊隐
  永昌·周绍良
  李茂贞传·欧阳修
  一四七、虞卿著书考·钱穆
  卷三十中·雍正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吕思勉
  周国贤·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寄怀实秋·闻一多

    泪绳捆住的红烛 已被海风吹熄了; 跟着有一缕犹疑的轻烟, 左顾右盼, 不知往那里去好。 啊!解体的灵魂哟! 失路底悲哀哟!在黑暗底严城里, 恐怖方施行他的高压政策: 诗人底尸肉在那里仓皇着, 仿佛一只丧家之犬呢。 莲蕊间酣睡着的

  • 卷一百三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三十二鸟兽雕赋           【唐】杜 甫当九秋之凄清见一鹗之直上以雄材为已任横杀气而独往梢梢劲翮肃肃遗响杳不可追俊无留赏彼何乡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伊鸷鸟之累百敢同年

  • 卷四·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四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七首 【起自京口之钱塘以是年十一月抵任通守钱塘作】 游金山寺【南唐僧应之头陁岩记金山昔名浮玉因裴头陁江际获金贞元二十一年节帅李錡奏

  • 列传第二十八·李延寿

    韩麒麟 程骏 李彪 孙昶 高道悦 甄琛 高聪韩麒麟,昌黎棘城人。自云汉大司马增之后也。父瑚,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麒麟幼而好学,美姿容,善骑射。景穆监国,为东曹主书。文成即位,赐爵渔阳男。父亡,在丧有礼。后参征南慕容白曜军

  • 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脱脱

        李谘 程戡 夏侯峤 盛度 丁度 张观 郑戬 明镐 王尧臣 孙抃田况   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峘贬死袁州,因家新喻,遂为新喻人。谘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谘日夜号泣,食饮不入口,父怜之而还其母,遂以孝闻。

  • ●卷二十·赵翼

    ○唐代宦官之祸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所谓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势已成,虽有英君察相,亦无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三月壬午朔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裕陵○虏银歹二酋犯宁夏中卫先是边夷湃彦儿密以虏情输我参将贺世勋犹弗备被杀掠人畜去仅斩获虏首三颗既复犯广武游击潘国振江应诏贺维桢等连营合堵共获贼级八十二颗报闻兵部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八月。乙酉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寅皆如之。内起居注  ○以工部右侍郎徐用仪兼署刑部左侍郎。现月以记名提督孙金彪为陕西汉中镇总兵官。明发  ○上以祭社稷坛

  • 穆宗本纪·欧阳修

    穆宗,名恒,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懿安皇太后郭氏。最初被封建安郡王,晋封为遂王,领受彰义军节度使职名。元和七年(812),皇太子李宁去世,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想立宪宗次子、澧王李恽为皇太子,但因李恽生母身份低贱不适合

  • 陈奇瑜传·张廷玉

    陈奇瑜,字玉铉,保德州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初任洛阳知县。天启二年(1622)升任礼科给事中。杨涟弹劾魏忠贤时,奇瑜也曾上书猛烈抨击忠贤。六年春,奇瑜由户科左给事中出任陕西副使,又升为右参政,负责守护南阳。崇祯元

  • 岁时广记卷三·陈元靓

    宋 陈元靓 撰秋礼记郷饮酒曰西方曰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太经曰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管子曰秋者隂气始下故万物收说文曰秋禾谷熟也淮南子曰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前汉律厯志曰少隂者西方西迁也隂气迁落

  • 卷五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隠公三年考异足利本传不赴于诸侯于作于永懐堂同 武氏子来求则正误则当作赙注即传其伪以惩臣子之过也永懐堂惩下有创字 方曰筐员曰筥员作圆

  • 兵谈第二·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立国、建军;用兵的指导思想。首先谈根据土地肥瘠而立邑(古代称国为邑),要求“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粟”。也就是说立国要适合本国经济条件。其次谈建军要“寓兵于农”,把军事力量蕴藏

  • 亲近品第九·佚名

    复次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修大方便利益众生。应適随宜显示无方。善男子,有佛出世。号无异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应现世间引接有缘。有缘既尽迁神涅槃。灭度之後。於正法中有一婆

  •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全文·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摩诃萨众。尔时慧命舍利子,往至慈氏菩萨摩

  • 卷第四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分别我及以我所不分别佛及以佛法不

  • 淞故述·杨枢

    枢字运之,自称细林山人,华亭人。嘉靖戊子举人,官至江西临江府同知。是书乃所述松江一郡遗闻轶事,以补志乘之阙略者。松江本以吴淞江得名,明初因地多水灾,故去水旁以禳之。此书标目,则犹仍其本名也。书中於地理、人物、行谊、

  • 摩利支飞刀对箭·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飞刀对箭》。撰者姓名未详。剧演高丽国大将盖苏文,官封摩利支,背负飞刀5把,英武无比,领兵犯大唐边界。唐军师徐懋功遣总管张士贵募军绛州以迎敌。有农夫薛仁贵,不乐耕作,惟喜武艺;说服父母妻子,毅然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