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胤传

何胤字子季,过继给了叔叔何旷,所以改字叫季叔。八岁时,居丧,哀伤超过成人。等长大后,轻薄不羁,很晚的时候才自强好学,以沛国刘王献为师,学习《易》和《礼记》、《毛诗》。又入了钟山定林寺去听内典,其学业都能通晓。而纵情旷放,当时的人们却不知道,只有刘王献和汝南周..深深地惊异和器重他。

在齐国做官担任建安太守,为政有恩德信誉,人们不忍相欺。他常常在伏日和腊日放囚犯回家,都能按时返回。

他曾历任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尚书王俭接受诏令撰写新礼仪,没有写完就死了。又派特进张绪把它续成,张绪又死去,便交给了司徒竟陵王萧子良。萧子良又让给了何胤,于是设置了学士二十人,帮助何胤进行撰录。

后来,何胤以国子祭酒的身份与太子中庶子王莹一起为侍中。当时何胤单做祭酒,怀疑所穿的衣服。陆澄博通古事,也没找到依据,于是便穿着黑色衣服临场监考。此后又进行详细讨论,乃用红色衣服,祭酒穿红衣,就是由此开始的。

后来郁林继承皇位,何胤属于皇后家族,所以很受亲近。做了中书令,兼做临海、巴陵王师。何胤虽然显贵,却常常想着止足。建武初年,他已经在郊外建了房子,经常与徒弟到里面游玩和居住。到了现在于是便想卖掉园宅东去。还没有出发,就听说谢紻免了吴兴郡的职务不再回来,何胤恐怕落在他后面,便上表辞职,没等回答就离去了。明帝大怒,指使御史中丞袁昂奏表拘捕何胤。不久又下了诏书释放了他。

何胤因为会稽的山多有灵异,便前往旅游,住在若邪山云门寺。起初,何胤的两个哥哥何求、何点都隐遁起来,何求先死,到现在何胤又隐居,世人称何点为“大山”,何胤为“小山”,也叫“东山”。兄弟发迹虽然不同,最终都是隐居,世人称为何氏三高。

永元年间(499~501),他被征召为太常、太子詹事,都没有到任。梁武帝的霸朝建立,引他为军谋祭酒,并且给他发了聘书,没有前来。等武帝登基,诏令他为特进、光禄大夫,派领军司马王杲之带着手诏去传达意旨,并同时征召谢紻。

王杲之先到了何胤的住所,何胤恐怕谢紻不出,先是表示可以起身,便穿着单衣,戴着鹿皮巾,手拿经卷,下床跪拜接受。诏令他出山,他却坐在席上低头读书。何胤于是便对王杲之说:“我从前在齐朝想提出三两条建议:一是想校正郊丘,二是想另铸九鼎,三是想建立双阙。世上传说晋室想要立阙,王丞相指着牛头山说:‘这就是天阙,’这是他不明白立阙的意义。阙,是指象魏,把法令挂在上面,十天后收下。象的意思是法,魏的意思是位于路口而且高大的样子。鼎是神器,有国家首先就要有它。圆丘和南郊,旧典中并不相同。南郊是祭祀五帝灵威仰之类,圆丘是祭祀天皇大帝、北极大星的。以往的朝代合为郊丘,是前辈儒者的巨大失误。现在梁德宣告开始,不应该因循前朝的谬误。您应该向朝廷说明。”王杲之说:“在下鄙劣,岂敢轻率地议论国家典章,这应当敬候叔孙生前来呀!”

王杲之从谢籫那里回来,问何胤的出山日期。何胤知道谢籫已经应召,回答王杲之说:“我年纪已经五十七岁,一月吃不完四斗米,怎能再有做官的心情?”王杲之失色不能回答。何胤反过来又对他说:“您何不派人传诏回朝奏表,留下来与我同游呢?”王杲之愕然地说:“古今没听说有这样的例子。”何胤说:“《檀弓》两卷,都是讲事物的开始。从您开始,何必要有先例?”何胤、谢籫,都是前代的高士,何胤的名誉尤其高迈。

王杲之回去后,把何胤的意思上奏,皇帝诏令供给他白衣尚书的俸禄。何胤坚决推辞。又诏令山陰把官库中的钱每月供给他五万,何胤又不接受。于是便诏令何子朗、孔寿等人在东山跟他上学。太守衡陽王萧元简深深地加以礼敬,每个月中常常乘车登门拜访,谈论终日。

何胤因为若邪山所处的地方狭小,容不下学徒,于是迁到了秦望山。山上有飞泉,便建起了学舍,以树林为外援,就山崖做围墙,另外建了一座小绑室,住在里面,亲自开关门户,僮仆都不能进来。山旁种田二顷,讲课之余就由学生跟着游览。何胤起初迁来将要筑室的时候,忽然看见两个人戴着黑冠,容貌伟岸,问何胤说:“您想住在这里吗?”便指着一处地方说:“此处特别吉利。”忽然又不见了。何胤依照他们的话作了选择。不久山上发了洪水,树木石头都被倒拔,只有何胤所住的房子独存。萧元简便让记室参军钟嵘作了一篇《瑞室颂》,刻在石头上作为表扬。

后来萧元简要离开会稽郡,入山与何胤告别。何胤送他到都赐埭,离郡三里,于是说:“我自己弃绝了人事,交游的道路断绝,不是您贵人降临山林,哪会重见城镇。此地的游览,从今就要断绝了。”握着手流下了眼泪。

何氏过江后,从晋朝的司空何光开始,都葬在吴地的西山。何胤的家世年龄都不长久,只有祖父何尚之活到七十二岁。何胤的年龄赶上了祖父时,便迁移回到了吴地,作了《别山诗》一首,言辞十分凄怆。

到了吴地,他住在武丘山西寺讲述经论,学徒们又随他前来。东部的郡县官员路过的,无不全部前来。何胤常常禁止杀生,有个虞人追逐一只鹿,鹿径直跑到何胤跟前,趴下不动。又有一只奇异的鸟像是鹤,红色,聚集在讲堂里,驯顺如同家禽。

起初,开善寺的藏法师与何胤在秦望山相遇,后来回到了京城,死在钟山。临死的那天,何胤在波若寺见了一个僧人,送给何胤一个香炉匣和一盒子书,说:“贫道从扬都出发,呈给何居士。”说罢便不见了。何胤打开盒子,乃是《大庄严论》,世间未有。查访这个香炉,原是藏公所曾用的。又在寺内立了明珠柱,柱便七天七夜放光。太守何远把这种情况启奏了昭明太子,太子钦佩他的德行,就派舍人何思澄送上了手令对他进行赞美。中大通三年(531)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在此以前,何胤曾经生病,妻子江氏梦见神告诉她说:“你丈夫的陽寿已尽,既然有了大德,应该获得延期,你要去代替他。”妻子醒了叙说了梦中的情景,很快就得病而死,何胤的病却好了。到现在何胤梦见了一个神女和八十来个人,都穿着交领的丧服,排列在面前,一起跪拜在床下,醒了以后,又一次看到,于是他便让人安排丧事。随后就病重不再好转。

起初,何胤奢侈于美味,吃饭必定要大量菜肴,后来逐渐想去掉那些太过分的,仍然是吃白鱼、鳝脯、糖蟹,还认为是见不到生物。他对吃蚶蛎有怀疑,就让门人进行讨论。学生钟祎说:“鳝鱼取艾,骤然屈伸,螃蟹沾糖,躁动更甚。仁人心意,深怀忧伤。至于车鳌蚶蛎,眉目内陷,可悲浑沌得出奇,粗壳外裹,无需金人的谨慎。不衰不盛,连草木也不如,无香无臭,与瓦砾有何异!所以应该长久地供应厨房,永远地作为食品。”竟陵王萧子良见了钟祎的议论大怒。汝南的周..给何胤写信,劝告让他吃菜,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死生,活着最重的,无过于性命。性命对于它们极其迫切,滋味对于我们可以松缓。如果说关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理论虚假,则十分幸运愉快,如果这种现象果然存在,而托生不止,一往一来,生死成为常事,那么令人伤心的惨状,自己也将会遇上。先生对于血气之类,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但是早晨野鸭,晚上鲤鱼,不能不从屠宰者那里取来。财宝经过了贼手,还为廉士所抛弃,生命遭受了刀割,难道慈者能忍心?驺虞虽然饥饿,但不是自己枯死的草不吃,听到了它的风格,岂不让人多有惭愧?先生早就懂得了这些道理,我只是说上几句提醒一下罢了。”所以何胤晚年便断绝了血味。

何胤注《百论》、《十二门论》各一卷,注《周易》十卷,《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义》十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他的儿子何撰也不做官,有高尚的风范。

猜你喜欢
  點校說明·叶隆礼
  路史卷十五·罗泌
  ○董妃秘史·许指严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佚名
  李穆传·令狐德棻
  王忠植传·脱脱
  刘耕孙传·宋濂
  王恽传·宋濂
  卷三百十五·杨士奇
  首章·朱元璋
  第六节 韦后乱政·吕思勉
  二十八年(下)·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五仙释仙赋【有序         汉】桓 谭余少时爲中郎从孝成帝岀祠甘泉河东见郊先置华隂集灵宫宫在华山下武帝所造欲以怀集仙者王乔赤松子故名殿爲存仙端门南向山署曰望仙门窃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闰二月甲戌朔祭历代帝王遣使顾寰行礼○鲁府滋阳王观炜薨赐祭葬如例谥恭裕○升大理寺左少卿季秋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太仆寺少卿王文炳为南京通政司右通政○论去年八月虏犯大同威虏[堡]失事罪下守备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三三 军机大臣奏检出《永乐大典》目录及全书各十本呈进片·佚名

    三三 军机大臣奏检出《永乐大典》目录及全书各十本呈进片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十日臣等查《永乐大典》原书共一万一千余本,今现序(存)九千余本,丛杂失次,一时难以遍查。今谨将目录六十本内检出首套十本,及全书内首套东、冬字

  • 补后汉书年表卷七·熊方

     宋 熊方 撰异姓诸侯西汉自新室凡一时封拜前表多黜而不书东汉自建安已来政出曹氏一时爵命亦非孝献今将弃而不书则操非居摄故与新室异若将书之而纪传或有阙文故下考于三国志以尚假汉朝名器虽为异代之史庶得其实耳

  • 开成·周绍良

    №开成001【盖】失。【志文】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左羽林军通直宣威将军守右卫勋贰府中郎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司马府君墓志并序河内雄族,代绩崇勋。霸国匡时,输忠定难,炽光茂绪者,其府君焉。

  • 邓愈传·张廷玉

    邓愈,虹人。初名邓友德,太祖为其赐名。其父邓顺兴占据临濠,与元兵作战而死,其兄邓友隆代替父亲,又病死,部众共推邓愈统领军中事务。邓愈年方十六,每次作战必定率先冲锋陷阵,军中将士全都佩服他的勇敢。朱元璋起兵滁阳,邓愈从盱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司马光

    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 [1]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 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

  • 卷十七·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十七讲学亲政疏【嘉靖元年】     王 鏊臣窃念古之圣君贤相共成至治之隆者盖由于上下之交而近世之弊多由于上下间隔夫所以为上下之交者果遵何

  • 卷之二·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二晋人程本着孔子赠子华子反自邦,遭孔子於途,倾盖而顾,相语终日,甚相亲也。孔子命子路曰:取东帛以赠先生。子路屑然而对曰:由闻之,士不中问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有间,又顾谓子路;子路又对如初。孔子曰:固哉,由也

  • 榕村语録卷五·李光地

    上孟程朱与孟子相去分际可见不如孟子所见透而熟孟子之去孔子从气象上分别自有间若道理上覔取竟无从见其差别问孟子比顔子何如曰孟子云姑舍是此如二程虽受学茂叔至叙道统却不及茂叔在圣贤岂有矜傲之私而言乃云尔此意殊

  • 卷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五     宋 卫湜 撰檀弓上第三孔氏曰姓檀名弓今山阳有檀氏以其善於礼故着姓名以显之此於别録属通论此檀弓在六国之时知者此篇载仲梁子是六国时人故也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

  • 卷九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三昭公五年考异足利本传明之未融之作而永懐堂同 楚子以屈伸为贰于呉伸作申永懐堂同 防啓疆曰可疆作彊宋板永懐堂同注投掷也也作地 羁庄

  • 跋语·智旭

    忆辛未冬。寓北天目。有温陵徐雨海居士。法名弘铠。向予说此占察妙典。予乃倩人特往云栖请得书本。一展读之。悲欣交集。癸酉冬日。寓金庭西湖寺。依经立忏。乙亥夏初。寓武水智月庵。讲演分科。是时卽有作疏之愿病冗

  •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一·善月

    【注】是经有二名。其末名龙宝神王。今摭二字以名所释。抑轮王兴世有神宝自至之言故云。四明沙门柏庭善月述天台名家。寔以传宗为本。而释经次焉。然以得佛心宗发旋总持故。凡申一经释一义。亦必有法于是首开二门。曰

  • 情欲之网·亨利·米勒

    本书是“殉色三部曲”的核心作品,被认为是自卢梭以来最优秀的忏悔作品之一。书中,米勒试图以原始的性爱方式,寻回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失去的自由。它最为全面地表现了亨利·米勒在共“殉色”时期以及三部曲创作时期的根本

  • 寂寞·梁实秋

    散文选集,梁实秋著,收文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