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六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解缴续收应毁书籍版片并堪采遗书折(附清单一)

二六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解缴续收应毁书籍版片并堪采遗书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年五月二十二日

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收应毁书籍版片并获有堪采遗书,分别解缴,恭折具奏事。

窃臣前经迭次查获应毁各书共三十五种,内连重复者共七十三部,及起获屈大均、郑晓书版各一副,先后恭折奏明,并已解缴,听候查销在案。臣复饬令各委员暨书贾人等,无论城乡镇市,山陬僻壤,务期徧访无遗,并令将已获各书,遇有续缴者,一体查收。又严饬地方各官,谕令地保,将钦奉恩旨按户宣告,俾得家喻户晓,以期应毁各书收缴尽净,仰副圣主杜绝邪言、维持风敎之至意。

兹据委员暨各地方官,或据本家呈缴,或于市肆购买,续共查获《几亭全书》等书二十种,内重复者二十一部,共四十一部;并起出《几亭全书》书版一副计八百九十一块,《古处斋诗文集》书版一副计二百块,《通纪会纂》书版一副计一百三十八块。臣逐一检阅,均有字句触碍,应营销毁。并于从前缴过各书内,现又续获十八种,内重复一百部,共一百一十八部。谨汇同现获应毁各书,开录书目清单,恭呈御览。

现将各书封固,同起获书版三副,派委解员宁波府经历许宏范,一并解送军机处查收进呈销毁外,臣又因前进采访各书,恐尚有搜罗未尽,谕令委员仍复一体留心购访,现于各处又零星购获颜氏《匡谬正俗》等遗书计一十四种。臣按部检查,尚可以备采择,谨附解四库全书处查办,以仰副圣主右文巨典。

理合附折奏明,恭录书目清单,一并敬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宫中朱批奏折)

附 续缴触碍应毁各书清单

现获应毁遗书二十种,内重二十一部,共计四十一部,并板片三副:

《几亭全书》八部。刊本。是书系明陈龙正着,嘉善人。内分《学言》三卷,《学言详记》十七卷,《政书》二十卷,《文录》二十卷,《因述》二卷,《家传》二卷,共六十四卷。今查出书八部,板片一副计八百九十一块。其《文录》、《家传》各卷内,间有触碍字句,原板向已铲去,查对与旧印各本相符。

《古处斋诗文集》一部。刊本。是书系国初陈祖法着,余姚人。内分文二卷,诗二卷,共四卷。其卷首有吕留良序一篇。今查出书一部,板片一副计二百块。

《通纪会纂》五部。刊本。是书系明陈继儒辑,华亭人。纪明代自洪武迄崇正各朝事迹,取诸燮、锺惺所纂原本,重加汇订,计四卷。今查出书五部,板片一副计一百三十八块。

《皇明法传录》一部。刊本。是书系明高汝栻辑,钱塘人。纪明代各朝事迹,取陈建《皇明通纪》原本,重加增订。内分洪武至正德二十八卷,嘉靖、隆庆六卷,万历至天启十六卷,共五十卷。

《皇明通纪集要》三部。刊本。是书系明江旭奇辑。纪明洪武迄天启各朝事迹,取陈建《皇明通纪》原本,增订成编,计六十卷。

《皇明通纪辑要》四部。刊本。是书系明马晋允辑,余姚人。纪明洪武迄天启各朝事迹,取孙矿原订陈建《皇明通纪》之本,覆加增定,计二十四卷。今查出四部,内一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二十一,又一部原缺卷十一至卷十三、卷二十至卷二十四,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十一、卷十四、卷十五、卷十九至卷二十一。

《捷录大成》二部。刊本。是书卷一系明锺惺辑,卷二、卷三明顾充辑,卷四明屠隆、周昌年合辑,皆陈继儒评订。摘取历代史鉴大略,编成排偶句语。其卷末数页,系论明神宗以后朝事。

《职方地图》一部。刊本。是书系明陈组绶辑。取明代两京十三省及边镇山川,分列为图,各系以表论,共三卷。其中卷内有论蓟辽形势等篇。

《羣书典汇》一册。刊本。是书系明黄道周辑,漳浦人。原书分类编次。今查出第九卷《兵戎类》一册,内有《九边考》等篇,余卷俱缺。

《边事小纪》一部。刊本。是书系明周文郁撰,吴县人。纪明末辽东事宜,凡二十篇,计四卷:

《神宗大事纪要》一部。刊本。是书系明太学生许重熙辑。纪明神宗朝事,自元年至四十八年止,共二卷。

《何太仆集》一部。刊本。是书系明何栋如着,无锡人。诗文各体共十卷。原书内向有墨笔涂去字面。

《历朝纲鉴辑略》一部。刊本。是书〔系〕国朝南阳知府朱璘辑,上虞人。计五十六卷。自卷一至卷四十,纪三皇迄元代事迹,系从《资治通鉴》及《纲目》等书,摘其大略;自卷四十一以下,纪明代事迹,系璘拟编,内间有纪载失实之语。

《行间纪略》一部。刊本。是书系巡道戴东旻着。系东旻监军河南,自崇正八年至十年间所奏用兵事宜,不分卷次。

《同时尚论录》一部。刊本。是书不着编次人姓名。汇录明季诸臣奏疏。原缺卷一至卷三,现存卷四至卷八止。

《甲申大事记》一部。刊本。是书明沈国元着,秀水人。记崇正甲申年事,自三月至七月止,计六卷。

《钱牧斋尺牍》三部。刊本。是书系钱谦益着,常熟人。计三卷。

《吕晚村家训》一册。刊本。是书系吕留良真草信札笔迹,其子吕葆中摹刻。

《寅卯军中集》一册。刊本。是书系屈大均在康熙甲寅、乙卯两年间所撰,各体诗语有干犯。计二卷。原本向有缺页及涂墨之处。

《翁山文外》三郡。刊本。是书屈大均所撰各体文,计十七卷。

前奏缴各书内,续获十八种,重一百部,共计一百一十八部:

《古今治平略》十二部。刊本。是书系明朱健辑,汉阳人。今续查出十二部,内九部全,又一部原缺序目,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三、卷十三至卷二十四,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四、卷十八至卷二十、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九、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三。

《博物典汇》十八部。刊本。是书系明黄道周辑,漳浦人。今续查出十八部,内十二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五、卷八至卷十,又一部原缺卷一、卷二,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六、卷十八至卷二十,又一部原缺卷八至卷十一、卷十六至卷二十,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十八,又一部原缺卷末附录一篇。

《名文宝符》六部。刊本。是书系明叶绍泰辑,嘉兴人。今续查出六部,内三部全,又一部原缺卷四、卷十二至卷二十,又一部原缺卷一、卷二,又一部原缺卷二十。

《皇明从信录》十部。刊本。是书系明沈国元辑,秀水人。今续查出十部,内六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十一、卷十五至卷十七、卷二十至卷二十四、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又一部原缺卷十二、卷十三,又一部原缺卷四至卷六、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又一部原缺卷四、卷十九至卷二十八、卷三十三至卷三十六。

《两朝从信录》七部。刊本。是书系明沈国元辑,秀水人。今续查出七部,内六部全,又一部原缺卷十八至卷三十五。

《明纪编年》十二部。刊本。是书系明锺惺辑,王汝楠补。今续查出十二部,内七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四,又一部原缺卷三,又一部原缺卷七至卷十二,又二部原俱缺卷一至卷三。

《明通纪纂》三部。刊本。是书系明锺惺辑。今续查出三部,内二部全,又一部原缺卷六、卷七。

《皇明通纪辑录》二部。刊本。是书系明陈仁锡汇辑,长洲人。今续查出二部,内一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三至卷五、卷十二至卷二十七。

《名臣宁攮要编》三部。刊本。是书系明项德祯辑,项鼎铉补,秀水人。原目列三十篇。今续查出三部,内二部全,又一部原缺八篇。

《东夷考略》三部。刊本。是书称苕上愚公撰,不着姓名。今续查出三部,内二部全,又一部原缺前四十二页。

《熊廷弼疏稿书牍》一部,又《疏稿》一部。刊本。是书系明熊廷弼着,江夏人。今续查出二部,内一部全,又一部原缺《书牍》。

《酌中志》四部。抄本。是书系明刘若愚着。今续查出四部,内三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一、卷二。

《酌中志余》一部。抄本,是书系明刘若愚辑。今续查出一部。

《寒支集》三部。刊本。是书系明李世熊着,宁化人。今续查出三部,内一部全,又一部原缺初集卷一、卷四至卷六、卷八至卷十,并缺二集卷一、卷二、卷五,又一部原缺初集卷十,并缺二集。

《隐秀轩集》四部。刊本。是书系明锺惺着。以天、地、元、黄等字,分编次序。今续查出四部,内一部原缺《天集》至《往集》及《云集》以下,又一部原缺《黄集》至《盈集》及《云集》以下,又一部原缺《张集》及《腾集》以下,又一部原缺《辰集》、《宿集》及《藏集》以下。

《雪庐焚余稿》三部,刊本。是书系明赵维寰着,平湖人。今续查出三部,内二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二至卷十。

《翁山诗外》三部。刊本。是书系屈大均着。今续查出三部,内二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一至卷十。

《屈翁山诗集》二十二部。刊本。是书系屈大均诗词选本。前经缴送板片。今续查出二十二部,内十七部全,又一部原缺卷一,又一部原缺卷三至卷八,又一部原缺卷六至卷八,又一部原缺卷六至卷八,又一部原缺卷八。

以上书三十八种,连重一百二十一部,共计一百五十九部。板片三副,共计一千二百二十九块。各书内间有语句悖谬及字义触碍之处,俱应营销毁。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卷四十八·徐梦莘
  弁言·黄宗羲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八十六下·郝经
  通志卷七十·郑樵
  卷十四·高士奇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三·裴骃
  朱仲远传·李延寿
  卷二百一·杨士奇
  六·钱穆
  卷第十一·佚名
  卷一百十一·佚名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174_1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

  • ◆周山长棐(山长集)·顾嗣立

    棐字致尧,四明人。尝为宣公书院山长。曹石仓采周致尧诗入《明诗初集》,题曰《山长集》。余初阅《至正庚辛唱和诗》,录周棐《龙渊景德禅院》一诗,不知其即为致尧也。后考郡志,见高巽志士敏《东塔分韵诗》序,内有「周棐致尧」

  • 黄庭坚诗全集九·黄庭坚

    秋思椎牛作社酒新篘,扶老将儿嬉陇头。木落人家见鸡犬,晓寒溪口在汀洲。无功可佩水苍玉,迕岁空思狐白裘。身到楚伧非屈宋,顾慙疏懒作悲秋。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二首学似贫家老破除,古今迷忘失三余。极知鹄白非新得,谩染鸦青袭旧

  • 卷二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杨凝杨凝字懋功由恊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终兵部郎中集二十卷今存一卷送别樽酒邮亭暮云帆驿使归野鸥寒不起川雨冻难飞吴会家移遍轩辕梦去稀姓杨皆足泪非是强

  • ●卷七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十九。   起靖康二年正月一日辛卯,尽十五日乙巳。   靖康二年正月一日辛卯朔上朝贺太上皇於延福宫并诏百官僧道出南薰门赴军前致贺二酋(删此二字)。   遗史曰:是日有旨令百官僧道往军前致贺粘罕(改作

  • 东都事略卷八十八·王称

    列传七十一  吕公着字晦叔宰相夷简子也识虑深逺有度量夷简尝曰此子公辅器也任爲奉礼郎举进士累迁殿中丞通判颍州欧阳脩爲守甚重之召试馆职辞不就判吏部南曹仁宗谕曰朕知卿有恬退之节嘉祐中同判太常寺数言濮王在殡请

  •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蔡东藩

      却说陈友谅骁将张定边,正围攻元璋,突被一箭射来,正中右额,这箭不是别人所射,乃是元璋部下的参政常遇春。当下射中定边,驶舟进援,俞通海亦奋勇杀到。定边身已负创,又见遇春诸将,陆续到来,没奈何麾舟倒退。这江中水势,却也骤

  • 五九一 翻书房为催付《清文鉴》正副草本事致蒙古堂移付·佚名

    五九一 翻书房为催付《清文鉴》正副草本事致蒙古堂移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翻书房为移付事。照得贵堂于四十三年八月内领去查对卷一、卷二三合《清文鉴》正副草本,次于九月起将所有草本、副本陆续全行领去,查对遗漏蒙古语

  • 一、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周天游

    吴志妃嫔传吴主权谢夫人传附谢承传略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汉尚书郎、徐令〔一〕。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二〕 〔一〕子承撰后汉书,称幼以仁孝为行,明达有令才。弟贞,履蹈

  • 一 缘起·周作人

    我的朋友陈思先生前几时写信给我,劝我写自叙传,我听了十分惶恐,连回信都没有写,幸而他下次来信,也并不追及,这才使我放了心。为什么这样的“怕”写自叙传的呢?理由很是简单,第一是自叙传很难写。既然是自叙传了,这总要写得像个

  • ●东瀛纪事卷上·林豪

    鹭江林豪卓人着戴逆倡乱贼党陷彰化县郡治筹防始末鹿港防剿始末北路防剿始末大甲城守嘉义城守斗六门之陷南路防剿始末戴逆倡乱台湾雄峙东海,横亘千余里,土田膏腴,家多殷实,顾民气易动难静。康熙间凤山朱一贵倡乱,旋就诛灭。

  • 第58章·老子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孰知其极?其无正邪(3)。正复为奇,善复为袄(4)。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5)。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6)

  • 卷二·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二    元 许谦 撰邶一之三【变一】程子诸侯擅相侵伐卫首并邶鄘之地故为变风之首传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此从郑谱说也疏谓此无文验其水土之名知之传又谓邶鄘不详始

  • 卷二·佚名

    △无常品之二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时彼比丘闻此语已,内自惭愧。解知一切万物。皆当归死无常变易不可久居。恩爱别离怨憎会苦。思惟无我无人无命心意专正趣泥洹门。江水所漂盖不足言:死河所溺永劫不解。

  • 卷第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四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尔时世尊。渐复游行。至五百仙人住处。时彼住处。华果茂盛。饮食充足。时彼仙人亦不顾恋。一切诸人来者任食。是时世尊。知彼仙人调伏时至。诣彼仙处。到已。以神

  • 卷第九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 【论】第八妙光城大光王主难得行。 【经】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彼

  • 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张万福

    唐张万福编录。述礼师之阶次及仪轨。阶次起自正一,进而为五千文、戒、神祝、洞神、升玄、洞玄诸师,止于上清。

  • 往生净土忏愿仪·遵式

    全一卷。宋代遵式(964~1032)撰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又称往生净土忏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依据大无量寿经、称赞净土经等诸经,揭示十种行法:严净道场、方便法(入道场之方便法)、正修意、烧香散花、礼请法、赞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