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贞传
李茂贞,深州博野人。本姓宋名文通,在博野军当士卒,戍守凤翔。黄巢进攻京城,郑畋率博野军进击黄巢,茂贞因功从队长升军校。
光启元年(885),朱玫反,僖宗逃到兴元。玫派王行瑜攻大散关,茂贞与保銮都将李钅延等人在大唐峰打败王行瑜。第二年,朱玫战败被杀。茂贞因功从扈跸都头升为武定军节度使,赐姓名李茂贞。护送僖宗东归,走到凤翔,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和天威都头杨守立争路,两军互相攻击,昌符战败逃到陇州。僖宗派茂贞攻杀昌符,因功升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大顺元年(890),封陇西郡王。
大顺二年(891),枢密使杨复恭得罪,逃到兴元,兴元节度使杨守亮是复恭的养子,收留他。茂贞上书说复恭父子的罪都应当杀,自请当山南招讨使去讨伐。昭宗因宦官的缘故有难处,不同意讨伐。茂贞擅自发兵,攻占兴元,杀复恭父子。
茂贞上表要求任命他的儿子继密权知兴元军府事,昭宗调任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派宰相徐彦若镇守凤翔。茂贞不服从诏令,上表说:“担心会发生军情突变,军心难以控制。徒劳无益地使民众生命财产,因此受到损害;倘若造成圣驾蒙难,迁徙到哪里去呢?”昭宗认为茂贞上表言语不恭,无法忍受,问宰相杜让能怎样处理。让能说:“茂贞地大兵强,唐朝的力量还不能去讨伐,凤翔又离京城很近,容易危及京城安全,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到那时就是想诛晁错来挽救危急恐怕也办不到。”昭宗发怒说:“我不能这样懦弱无能的甘愿受人欺凌侮辱!”下令让能调兵,派覃王嗣周为京西招讨使。令下,京城市民都认为不好,群集承天门阻挡宰相,请求不要用兵,争着用石头瓦块击宰相,宰相下轿走了,大印也丢了,人心恐慌,昭宗更加决心征讨。覃王率护驾军五十四都在周至交战失败,茂贞进攻京城,屯兵三桥。昭宗驾临安福门,杀两枢密向茂贞道歉叫他罢兵。茂贞平时与让能有矛盾,就说:“主张用兵的不是两枢密而是让能。”在临皋驿阅兵,请求杀让能。让能说:“臣虽然先说明了不能用兵,但只有杀臣才能解除国难。”昭宗哭湿了衣襟,贬让能为雷州司户参军,赐死,茂贞才罢兵。
第二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死,他的儿子珂、珙争位。晋王李克用请求立珂,茂贞与韩建、王行瑜请求立珙,昭宗不同意。茂贞等发怒,率三镇兵进攻京城。商议废掉昭宗,立吉王保当皇帝。还未办成,晋王已经发兵,茂贞害怕了,只杀了宰相韦昭度、李石奚,留下养子继鹏率兵二千宿卫京城,自己班师。晋军到河中,继鹏与行瑜弟行实等人争着劫持昭宗出逃,京城大乱,昭宗出京居住石门,茂贞率兵到雩阝县,斩继鹏赎自己的罪。
晋兵打败王行瑜,回师渭北,请求进攻茂贞。昭宗认为晋远而茂贞近,想庇护他以示恩德,若以后遇到难处可以作为依靠;而且茂贞已杀了他的儿子替自己赎罪了,就下令叫晋军罢兵回师。克用叹气说“:唐不杀茂贞,后患未了啊!”
昭宗从石门回京,立即招募安圣、捧宸等军一万多人,用各亲王统率。茂贞认为唐朝准备讨伐自己,也加强军队请求入京朝见,京城人心惊慌逃到山里。茂贞进攻京城,昭宗派覃王抵抗,覃王率军走到三桥,士兵溃散,昭宗逃到华州。派宰相孙亻屋率兵讨伐茂贞,韩建替茂贞请求免罪才罢兵。过了一段时间,升茂贞当尚书令,封为岐王。
后来,昭宗被宦官废掉,恢复帝位以后,宰相崔胤想借助梁军杀宦官,与梁太祖秘密商议。中尉韩全诲等也依靠茂贞作为外援,茂贞派儿子继筠率兵数千人宿卫京城,宦官依仗岐军更加骄横得无法无天。
天复元年(901),崔胤召梁太祖西进,梁军到同州,全诲等人害怕,和继筠劫持昭宗到凤翔。梁军包围了一年多,茂贞屡次战败,闭城不敢出战。城中粮草已尽,自冬至春,雨雪不停,民冻饿死者每日以千计。斗米值钱七千,以至于烧人为粪,煮死尸而吃,父自食其子,有人来争肉吃,说:“这是我儿子,你怎能吃呢?”人肉每斤值钱近百,狗肉每斤值钱五百,人肉比狗肉便宜。天子在宫中设小磨,派宫人自己磨豆麦供御膳,后宫与诸王十六宅冻饿而死者每日三、四人。城中人找茂贞求生路,茂贞穷急,找天子商议与梁和解。昭宗对茂贞说“:朕与六宫都一日吃点稀饭,一日不够一日,怎能不与梁和解呢?”天复三年(903)正月,茂贞与梁议和,斩韩全诲等二十多人,把首级交给梁军,梁军解围。天子虽然出来了,然而梁劫持昭宗东迁,唐很快就灭亡了。茂贞不仅造成唐的灭亡,自己也因此困难和危险了。
到梁太祖即位,诸侯强盛的人都先后称帝,茂贞不敢,只称岐王,开府设置官吏,以妻为王后,奏乐摇扇视朝,出入模仿天子罢了。茂贞在岐,对民比较宽仁,减轻赋税,民众得以安身,曾因地盘狭小,赋税少,下令反复榨油,因为怕引起火灾,禁止松枝柴草进城,有个伶人讥笑说“:臣请求也禁止月光。”茂贞当作笑话,并不生气。
以前,茂贞打败杨守亮夺取兴元,而..、宁、..、坊都来归附,有地方二十州;到他被梁包围时,兴元归附蜀,开平以后(907~910),..、宁、..、坊归附梁,秦、凤、阶、成又归于蜀;到梁末年,所辖之地只有七州罢了。
庄宗已经灭梁,茂贞称岐王,上表时以叔父自居。到听说庄宗入洛阳,才上表称臣,派他儿子从严来朝贺。庄宗认为他是老前辈,对他非常尊重而有礼貌,改封秦王,诏书上不呼他的名字。同光二年,病死,年六十九岁,谥曰忠文。
猜你喜欢 第三十四回 序侯封优待萧丞相 定朝仪功出叔孙通·蔡东藩 ◎方域四·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三·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五·佚名 二百四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兆页)等重修天宁寺佛像摺·佚名 卷二十一·郝经 ·又·丁曰健 丘神责力传·刘昫 曹翰传·脱脱 卷二百十八·佚名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