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河间王杨弘传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文帝杨坚从祖之弟。祖父爱敬。早卒。父杨元孙,自幼便成为孤儿,随母亲郭氏寄养在舅族家。武元帝与周文帝在关中树起义旗的时候,元孙在邺城,害怕被齐人杀害,于是就借舅族家的姓氏为姓,改姓郭。元孙死后,齐国被周国消灭,弘才进入关中。与周文帝相处得很融洽,文帝哀其不幸,替他置买田地宅院。
弘生性聪明颖悟,有文韬武略。经常跟随文帝征伐,多次升迁至开府仪同三司。文帝任丞相时,常将弘置于左右,视为心腹。文帝到周赵王宅院,将要被害,弘此时立在门外,保护文帝,使文帝幸免于难。很快加官为上开府,赐爵永康县公。及文帝受禅,弘官拜大将军,晋爵郡公。不久,追赠弘父元孙为柱国、尚书令、河间郡公。这一年,立弘为河间王,官拜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晋位柱国,以行军元帅之职出兵灵州道征讨突厥,大破突厥军。官拜宁州总管,晋位上柱国。为政崇尚清静,甚有恩惠德政。改任蒲州刺史,遇事可以不用上奏,自行决断。其时,河东盗贼丛生,弘奏请将盗贼百余人送到边庭,州境于是安定,都称弘为好官。每逢晋王杨广入朝,弘则代为扬州总管,等晋王回归扬州,弘再回蒲州。在蒲州十多年,风俗礼教都很融洽。炀帝继位,弘官拜太子太保。过了一年多就死去了。大业六年(610),追封郇王。子杨庆继承爵位。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七 志七十二·赵尔巽 卷一百二十四 寶元二年(己卯,1039)·李焘 ●卷六·刘一清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七三八 河南巡抚雅德奏缴违碍书籍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四十三·裴骃 屈突通传·欧阳修 陈仲微传·脱脱 吴麟征传·张廷玉 一一四、田鸠考(附:腹[黄享]、唐姑果、谢子)·钱穆 序·谈迁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前5)·司马光 卷七十九、铁路国有政策·黄鸿寿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