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遐传
柳遐字子癉,河东解人,宋太尉元景的从孙。祖父柳叔珍,官任义阳内史,事迹见《南史》。父柳季远,梁朝时任宜都太守。
  柳遐自幼豪爽超俗,神采嶷然,小小的年纪就有成年人的气量。十分喜爱文学,做事都符合规矩。他的伯父柳庆远特别器重他,对他说:“我昔日侍奉伯父太尉公,伯父曾对我说:‘我昨夜梦见你登上一座高大壮丽的楼房,我把座席交给了你。你日后名望官位必定显要,遗憾的是我见不到了。’我往日也曾白天稍稍睡一会儿,又梦见将往日得到的座席还赠给你。你的官位应当能够赶得上我。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以应吉祥之兆。”梁西昌侯萧藻镇守雍州时,柳遐才十二岁,他按老百姓的礼节谒见西昌侯,风度仪态端庄严肃,进退高雅。萧藻很欣赏他,让手下的人踩住他的衣襟,想借此看看他的反映。柳遐慢慢地朝前走了一点,根本不回头来看。出仕梁朝,不久升任尚书功论郎。陈郡人谢举此时任尚书仆射,传唤柳遐来交谈,非常欣赏他,回头对人说“:江汉的英才俊杰在这里见到了。”
  岳阳王萧鮞在襄阳秉承皇帝的旨意,授予柳遐吏部郎之职,赐爵号闻喜公。不久又晋升为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及萧鮞在江陵称帝,举襄阳以归附北朝,柳遐向萧鮞辞别道:“陛下中兴盛业,雄居于古楚之地。臣昔日幸会陛下,早授官位,按理应该以身许国,以求有始有终。自从晋朝南迁,臣宗族随迁的少,从祖太尉、世父仪同、从父司空,都是职位高声望大,就在金陵安下家来。只留下臣之先人独守家园,曾经告诫臣等,不要违背先人之志。如今襄阳既然已经入于北朝,臣若陪从陛下,进则无益于行程,退则有违先人的意思。”萧鮞嘉许他的志向,就答应了他。柳遐因此留在家乡,埋头经籍,自得其乐。
  周文帝、明帝频频征召,柳遐因疾病坚辞不受。及萧鮞死,柳遐甚为哀痛,按照旧臣的礼仪服丧。保定年间,朝廷再次征召,柳遐这时才入朝,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霍州刺史之职。柳遐训导人务必先施以德,施德再三而不听从命令的,才稍加贬斥,只是让人知道羞耻而已。他的部下受到感染而服其化,不再做什么错事,都说:“我们的长官这样仁慈施惠,怎么能够欺骗他呢!”柳遐死后,赠金、安二州刺史。
  柳遐有非常人所及的德行。当初任州主簿时,其父亲死在扬州,柳遐自襄阳奔丧,六天到达,一路悲哀过度,形貌损毁,人们都认不出来了。后来奉父亲灵柩西归,中流忽起大风,舟中的人相顾失色。柳遐抱着棺木悲号恸哭,向天诉说哀告,很快风止浪静。他的母亲乳间曾生有毒疮,医生说:“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可治,只有找人吮吮疮中的脓水,或许可以希望减轻点疼痛。”声音未落,柳遐就吸吮起来,过了十来天慢慢地痊愈了。人们都认为这是柳遐的孝行感动了神灵的缘故。柳遐性格温和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弘扬奖励名教,从来不论人之过。特别乐善好施,家中无多余的钱财。临终嘱咐薄葬,其子辈遵嘱而行。有十个儿子,柳靖、柳庄最为有名。
猜你喜欢 前汉孝武皇帝纪四卷第十三·荀悦 卷六十一·谷应泰 卷第二·徐鼒 卷二十六诗三·何良俊 卷之三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中兴小纪二十七·熊克 九十七 内务府奏曹寅办铜尚欠节银应速完结并请再交接办摺·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五·马骕 章怀太子李贤传·刘昫 柏耆传·欧阳修 卷八·黄训 卷第六十二·佚名 卷六十八、自立军之失败·黄鸿寿 65.马邑诱敌战·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