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房陵王杨勇传

房陵王杨勇,小名目见地伐。周朝时,因武元军功封为博平县侯。文帝辅政时,立为太子,官拜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出京任洛州总管、东京少冢宰,总理已灭亡的北齐之地。后来诏回京师,晋位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统领京师所有的禁卫军。文帝接受禅让即皇帝位,杨勇被立为太子,军国政事和尚书所奏死罪以下诸事,皆令杨勇参与决策。

  文帝认为山东人多流离失所,派遣使者去调查核实,又想迁移一些人充实北部边疆。杨勇上书谏阻,认为:“怀恋故土,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流离失所,或许多出于不得已。北齐后期,君主暗昧,时政腐败,周朝平定东夏,继之以威虐,人民难以忍受,以至于逃离家乡,不是厌弃家乡,情愿到处流浪。假如能给几年的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恩德,流离逃窜之人,自然都会返归本土。虽然北方夷族侵犯边境,但是,只要加固边防,就足以抵御入侵了,何用移民入边,劳民伤财?”文帝看后,嘉奖杨勇。这时,晋王杨广也上表说不可,文帝于是作罢。自此之后,时政凡有不适宜处,杨勇多有增减,常常为文帝所采纳。

  文帝常从容对群臣说:“前世帝王,沉溺于所宠幸的嫔妃,废立太子之事由此而生。朕别无侍妾,五子同母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兄弟。岂会像前代那样,宠妃甚多,庶子纷纷争立,以至于亡国呢?”

  杨勇颇喜爱学习,能填词作赋,性格宽仁和厚,任性自然,做事从不矫揉造作。将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引为宾朋。杨勇曾经装饰一件蜀人打造的铠甲,文帝看见后就不高兴了,担心这就是奢侈的开始,因此告诫他说:“我历观前代帝王,没有奢侈糜烂而能长久在位的。你身为太子,若不能上使皇帝称心,下合诸人之意,怎么能够承担朝廷的重任,居于亿兆人之上呢?我过去穿的衣服,各保留了一件,经常再拿出来看看,自诫不可奢侈。又曾准备分赐给你们兄弟。恐怕你居于皇太子之位,忘记了过去的事情,因此就令高赹将我往日所带的刀子一枚,咸菜酱一盒赐给你,你过去作上士的时候,经常吃的就是这样的食物。你若能记起以前的事情,就应该明白我的用心。”

  后来过冬至节,文武百官朝觐杨勇,杨勇置乐接受祝贺。文帝知道了这件事,问朝中大臣说:“近日听说冬至节时,内外百官都陆续去朝贺东宫太子,这是什么礼节呢?”太常少卿辛..回答说“:对东宫来说是祝贺,不能说是朝贺。”文帝说“:祝贺改换季节,有三几十人,酌情分别去祝贺就可以了,为何让有司征召,满朝文武都聚集起来,太子穿着法定的服装置乐招待群臣呢?东宫太子这样做,大违礼法!”于是就下诏书说“:皇太子虽然位居皇嗣,但名义上还是臣子,而各地长官正冬朝贺,带着本地的贡物,另贡奉给东宫。此事不合礼法,应全部停止。”

  自此以后,恩宠开始减少,疑虑阻隔渐渐滋生。其时,文帝命令选择豪强之士进入皇宫护卫,高赹奏道:“如果把强壮之士都选进来,恐怕东宫的护卫太弱。”文帝厉色道:“我有时要走动走动,护卫一定要雄健刚毅。太子德布东宫,手下的人何须强壮英武?如果像你对我说的那样,轮流值班的时候,护卫一直分别在东宫下巡护,与禁卫军的职责没有什么区别,岂不是多此一举?前朝的事情我很熟悉,你不必用前朝的旧俗来劝我!”原来,文帝对高赹的儿子娶杨勇的女儿有怀疑,故意说出这番话来防备他们。

  杨勇有许多宠幸,昭训云氏原是侍妾,礼义却与正妻一样。妃子元氏不得宠爱,曾经害有心痛病,二日就死了。献皇后另有想法,对杨勇大加责备。自妃元氏死后,云昭训独断东宫内政,献皇后更加不高兴,多次追究杨勇的罪过。晋王杨广知道后,愈加装模作样,诸多姬妾只是充数而已,只宠幸萧妃一人。皇后因此看不起杨勇,愈加称赞晋王的德行。后来,晋王入京朝见,车马侍从,都很节俭朴素,与朝臣交往,礼仪极为谦卑,因此声名大振,超过了其他诸王。临回扬州,晋王进宫向皇后辞行,哽咽流涕,伏地而不能起。皇后凄然泪下,相对哭泣。晋王说“:臣生性愚鲁,平生常守兄弟之意,不知因为什么罪,得罪了东宫,常怀盛怒,欲对臣加以屠戮陷害。常恐谗陷出于妇人,鸩毒遇于杯杓。”皇后愤怒地道“:目见地伐越来越让人不能忍受,我替他娶得元家女子,希望基业兴隆,竟然没听说有夫妻之事,而独宠阿云,竟有这样的猪狗!元妃先前本来没有病痛,忽然就死了。定是太子投毒,致使元妃早逝。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也不深加追究。为何又在你这里生出这样的念头?我活着时他尚且这样做,我死后你还不任人宰割吗?我常常想东宫至今尚无正妻,等你父亲死后,让你们兄弟向阿云拜揖问安,这该是多么大的痛苦啊!”晋王又拜,哭泣不止。皇后亦不胜悲痛。

  自这次分别之后,晋王知道皇后已移意他人,就开始谋划争夺太子之位。于是就传唤张衡商定计策,派遣褒公宇文述深交杨约,令他传旨给越公杨素,把皇后那一番话都告诉杨素。杨素惊异道“:只是不知道皇后会怎么样?如果像说的那样,我又能够做些什么!”过了几天,杨素入宫侍宴,稍稍称赞晋王孝悌恭俭有礼,借此揣度皇后的意思。皇后哭着说:“你说的很对。晋王十分孝顺,每次听说皇上和我派遣使者到扬州,必定到州境边迎候。他新纳的嫔妃也十分可怜,我的使婢到那里,常常和那些嫔妃同寝共食。怎么会像目见地伐和阿云那样相对而坐,终日酣宴,亲近小人,怀疑阻隔亲骨肉呢?我所以更加怜爱阿..,就是恐怕他被人暗害。”杨素既然知道了皇后的意思,大说特说太子没有能力。皇后就赠给杨素金钱,开始有了废立太子的意思。

  杨勇对晋王的计谋有所知晓,忧愁恐惧,没有什么对策。听说新丰人王辅贤会占星相,召来询问。辅贤说:“白虹横贯东宫之门,太白星袭于月宫,这是皇太子废退之象。”用铜铁五种兵器打造符咒以镇邪。又在后园中修庶人村,房屋低下简陋,太子时常在里面休息,布衣草垫,希望能借此阻挡恶运。文帝知道杨勇心中不安,在仁寿宫召见杨素,让他去观察杨勇的动静。杨素到了东宫,悄声无息地躲在外面,没有进去。杨勇穿戴整齐等待他,他就故意不进去,用以激怒杨勇。杨勇怨恨杨素失礼,怒形于色。杨素回宫,说杨勇甚为怨恨,恐怕发生变故。文帝非常怀疑。皇后又派人偷偷地去东宫察望,大小事情都要奏报,借以构陷诬害,谋成其罪。文帝被他们迷惑,就开始疏远忌恨杨勇。于是就在玄武门至至德门之间安排岗哨,窥伺东宫的动静,有事立即奏知。又将东宫侍官以上的护卫,都划归卫府管辖,强壮勇武的卫士也都被调开了。

  晋王又命令段达私下买通东宫所宠幸之人姬威,让他将有关太子的消息,秘密报告给杨素。于是朝廷内外到处都在说杨勇的坏话,各种过失每天都传到文帝那里。段达威胁姬威说:“东宫的罪过,皇上已经都知道了。已得到密诏,定要废立太子。你若能把东宫的罪过告诉我们,就会大富大贵。”姬威就答应了。

  开皇二十年(600),文帝车驾自仁寿宫御临大兴殿,对侍臣说:“我刚回到京师,理应开怀欢乐,可是不知怎么了,反而愁苦不乐。”吏部尚书牛弘答道“:因为臣等不称职,所以让皇上忧愁劳心。”文帝已经多次听到谗言,怀疑朝臣都为东宫遮掩,所以有这样的问话,希望听到太子的罪过。牛弘这样回答,完全违背了文帝的意思。文帝于是神色严肃地对东宫属官说:“仁寿宫距这里不远,让我每次回京师,都严加戒备,像进入敌国一样。我因患有痢疾,卧不脱衣。夜里想找一个近一些的厕所,却故意把厕所设在后房。恐怕有惊变,又回到前殿。你们岂不是想毁坏我的国家吗!”于是就令将唐令则等人抓了起来,交付有司审讯。命令杨素陈述东宫的罪状,告知亲近之臣。杨素明白地说:“我奉旨到京师,令皇太子追查刘居士余党,太子愤怒得变了颜色,浑身打战,泪水流了下来,说:‘刘居士的同党都已遣散了,让我去哪里追查?你官居右仆射,受委托自己追查,关我什么事!’又说:‘当初大事若不成功,我先被诛杀了。如今做了天子,竟然让我不如弟弟们,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作主。’于是长叹一口气,回视我说:‘我彻底明白了,我妨碍了别人!’又说:‘诸王皆得到了赏赐的奴仆,惟独不给我!’就昂首向西北,喃喃细语。”文帝说:“这个儿子早就不适合当太子了。皇后一直劝我废掉他,我因他是我为平民时所生,又是长子,希望他慢慢地改正过来,一直隐忍到今天。杨勇当初从南兖州来,对卫王说‘:阿娘不给我一个好媳妇,亦是可恨。’于是就指着皇后的侍儿说‘:都是我的人。’这话有多少不同的意思!其妻刚刚亡故,即用斗帐把其余的老妇人都安置起来了。新媳妇刚死的时候,我就十分怀疑是杨勇使马嗣明毒死的。我曾经责问他,他回答说:‘一定要杀了元孝矩。’这是想害我而迁怒元孝矩。当初,长宁王诞生,朕与皇后共同抱养他。自从彼此产生了隔阂,就连接派人来索要。况且,云定兴之女,是在外私通而生的,想其由来,未必一定是云定兴的后代!过去,晋太子娶屠户家的女儿,他的儿子就好屠杀。如今云定兴女倘若不是正经一类,便会祸乱宗庙。还有,刘金..是一个谄媚之人,称云定兴为父。云定兴也是个傻瓜,接受他这种称呼。我从前解除刘金..之职,就是因这件事。杨勇以前在宫中,把曹妙达领来与云定兴之女同宴,曹妙达在外面说:‘我如今能劝云妃喝酒。’因为其诸子都是偏房庶出,害怕人们不服,故意纵容他们,想获取天下人之心。我虽然德业不及尧舜,终究不能把天下交给不肖之子。我一直害怕他加害于我,像防强敌一样,今日准备废掉他,以安定天下。”

  左卫大将军元..谏阻道“: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天子说过就无法更改,诏令如果颁行,后悔就来不及了。谗言没有穷尽,愿陛下详察。”元..据理强争,声色俱厉,文帝不作回答。

  这时姬威又上表告太子违法,文帝让姬威详细说一说。姬威回答说“:皇太子一直对臣说,其意只在骄奢,想把樊川至散关统统作为林苑。还说‘:当年汉武帝准备起造上林苑,东方朔谏阻,赐给东方朔黄金百斤,实在可笑!我实在没有黄金赐给这些人。若有谏阻的人,正应该杀掉,杀不过百十人,自然平息。’从前,苏孝慈被解除左卫率之职,皇太子须髯乍起,挥臂说:‘大丈夫只要活一天,就终究不会忘记这件事,一定要快意而行。’还有,宫内需要的东西,尚书多依法不给,太子便怒道:‘仆射以下五人,应该砍下三个人的脚,就让他们知道怠慢我会有什么样的祸了。’又在苑内建一座小城,春夏秋冬劳作不停,起造亭殿,朝造夕改。常常说:‘皇上怪我多偏房侧室,高纬、陈叔宝这些亡国之君难道是庶出的吗?’曾令卜人占卜吉凶,对臣说:‘皇上忌在十八年,这个日期快到了。’”文帝流着泪说:“谁不是父母所生,以至于这样!我有过去的使女,令她们看察东宫,回奏说:‘不要让广平王到皇太子那里。东宫憎恨妇人,也是广平王教他的。’元赞也知道他阴狠恶毒,劝我在左藏东边加置两队护卫。当初平陈国后,漂亮的宫人都配给了太子宫,听说他还不知满足,又到外面访求美女。朕近日观览《齐书》,见高欢纵容他的儿子,不胜愤怒,怎么能够明知不对而仿效之呢!”于是,勇及诸子皆被囚禁,党羽也抓起来一部分。杨素舞文划墨,审讯拷打,铸成大狱。杨勇因此而败。

  过了几天,有司秉承杨素之意,奏道“:元..身为宿卫,常曲意迎逢杨勇,依附杨勇。在仁寿宫,裴弘将杨勇的书信在朝堂上转交给..,信封上写着:‘不要让人看见。’”文帝说:“朕在仁寿宫,大小有点事情,东宫必定知道,比驿马传递得还快。我很早就感到奇怪,原来都是元..这个人干的!”于是就派遣武士把元..和裴弘抓了起来,交付有司审理。

  当初,杨勇在仁寿宫参省回来,途中见到一棵枯槐树,树根枝干蟠杂错综,有五六抱那么粗。杨勇回头问随从的人说“:这棵枯槐树能做什么器物用?”有人回答说“:古槐特别适于取火用。”当时卫士都佩带火镜,杨勇于是命令工匠制火镜数千枚,准备分赐给手下的人。到了如今,都被从仓库中查获。另外,药藏局贮存有艾数斛,也被搜了出来。大将觉得奇怪,问姬威,姬威说“:太子贮存这些另有用意。并命令长宁王等诸王,自仁寿宫回来时,常常急速赶路,一个晚上就回来了。一直饲养有骏马千匹,说直接赶到仁寿宫,封闭城门,里边的人自然都会被饿死。”杨素拿姬威这些话审问杨勇,杨勇不服,说“:我私下听说你家有马几万匹,我位居太子,有马千匹,就是要造反吗?”杨素又把东宫的服饰器玩中带有雕饰的器物都拿出来,摆在大庭上,让文帝和百官观看,作为太子罪状。文帝说“:前有簿记王世积,得到一条妇女的领巾,形状像槊上的旗子,当时就让百官都看一看,想引为鉴戒。如今我儿竟然自己做这些东西。领巾做槊上旗子的样子,是奇装异服。”让人把这些东西拿给杨勇看,问他为何这样。皇后又责备杨勇的罪过。文帝派使者诘问杨勇,杨勇不服罪。

  太史令袁充进言说:“臣观天象,皇太子应该废掉。”文帝说“:天象早就出现了。”群臣没有敢说话的。于是使人召见杨勇。杨勇见到使者,大惊道:“难道要杀我吗?”文帝身着戎装,列兵殿前,亲临武德殿,聚集文武百官站立东面,诸皇亲站立西面,引杨勇及诸子列于殿前。命令薛道衡宣读诏书,废除杨勇及其儿女为王、为公主者皆为庶人。命令薛道衡对杨勇说“:你的罪恶,人神共弃,想请求不废,怎么可能呢?”杨勇再次拜谢说:“臣理应斩首于市曹,作为后来人的鉴诫。承蒙哀怜,得以保全性命。”说罢,泪下湿襟,接着就手舞足蹈地离开了。手下的人都默然哀怜。

  又下诏令说:“左卫大将军元..,执掌禁卫军,委以重任,竟然包藏祸心,离间君亲,滋长祸端,是罪魁祸首。太子左庶人唐令则,供职东宫,位居东宫僚属之首,曲意逢迎,进献音乐,自执乐器,亲自教授宫人,赞成骄纵奢侈,引导太子违法。太子家令邹文腾,专行左道旁门,受到太子宠幸,占问国家大事,希望出现灾祸。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在内阿谀拍马,在外作威作福,凌辱上下,亵渎宫闱。典膳监元淹,挑拨是非,招尤惹怨,引进妖巫,从事符咒祷告。前任吏部侍郎萧子宝,身居省阁,不是东宫之臣,却向太子进献奸计,讨取荣利。前任主玺下士何竦,假借天象,胡说妖异怪事,图谋为祸作乱,希望灾祸速至;各种奇装异服,都是何竦谋划设计的,滋长太子的骄奢之意,浪费百姓资财。这七个人为害如此过分,并处斩刑,妻妾子孙皆籍没入官。车骑将军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人仇太翼等四人,所为之事,皆是抗命叛逆,论其罪状,理所当诛。只是不能都杀掉,一并特意免除死刑,各决杖一百,其自身及妻子儿女财产田舍全部没收归官。副将作大匠高龙叉,预先征集丁役,配给东宫役使,修建亭台房舍,进入东宫;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判司农少卿事元衡,在法律规定之外,私自供给太子资财,虚耗人力,擅自割给园地,并处以自尽。”于是,将诸多犯官聚集于广阳门外,宣读诏书后就都杀掉了。把杨勇移交给内史处,按五品官对待。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于是就把杨勇交给杨广,再次囚禁在东宫。赐给杨素丝绢三千段,元胄、杨约各千段,杨难敌五百段,奖赏他们审讯杨勇的功劳。

  这时,文林郎杨孝政上书谏阻道:“皇太子被小人所误,不应该废黜。”文帝大怒,令人鞭挞其胸。不久,贝州长史裴肃上表道:“庶人杨勇罪黜已久,应当让他悔过自新,请求封给他一个小国。”文帝知道废黜杨勇有违天下人之情,就征召裴肃入朝,让他详述废立的见解。

  当时,杨勇认为自己无罪被废,频繁地请求面见皇上,当面申诉冤屈。皇太子杨广封锁消息,不让皇上知道。杨勇于是爬上大树叫喊,想让皇上听见,希望得以引见。杨素借机奏道“:杨勇神志昏乱,又被疯鬼附身,不能再收留。”文帝认为有理,终于没见。

  文帝在仁寿宫患有疾病,皇太子入宫侍侯,淫乱宫闱的事让文帝知道了。文帝捶床道“:枉废了杨勇儿!”遣使追杨勇回宫。使者还未来得及出发,文帝就驾崩了,皇太子秘不发丧。急收捕柳述、元岩,投进大理寺狱,假传圣旨赐庶人杨勇死。追封为房陵王,不立子嗣。

  勇有十个儿子:云诏训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高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高阳王该、建安王韶;成姬生颍川王胄。后宫生孝实、孝范。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志第二十六·刑·脱脱
  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张廷玉
  卷六十五·毕沅
  读礼通考卷八十八·徐乾学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十一·王明清
  第十一卷 乡镇表三·缪荃孙
  第十五卷 明清武举人·缪荃孙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佚名
  忠贞录卷三·李维樾
  卷九十九 上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上·班固
  卞彬传·萧子显
  伯颜不花的斤传·宋濂
  卷三十三·雍正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八·彭定求

        卷698_1 【不出院楚公(自三衢至江西作)】韦庄   一自禅关闭,心猿日渐驯。不知城郭路,稀识市朝人。   履带阶前雪,衣无寺外尘。却嫌山翠好,诗客往来频。   卷698_2 【江边吟】韦庄   江边烽燧几时休,江上行

  •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脱脱

        任中正周起 程琳 姜遵 范雍赵稹 任布 高若讷 孙沔   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父载,右拾遗。中正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历大理评事、通判邵州,改太府寺丞、通判濮州。以翰林学士钱若水荐,迁秘书省着作佐

  • 卷二 後唐二十條·陶岳

      太祖號獨眼龍  太祖武皇,本朱耶赤心之後,沙陀部人也。其先生於雕窠中,酋長以其異生,諸族傳養之,遂以「諸爺」為氏,言非一父所養也。其後言訛,以「諸」為「朱」,以「爺」為「耶」。至太祖生,眇一目,長而驍勇,善騎射,所向無敵

  • 卷二十四·连横

    艺文志台湾三百年间,以文学鸣海上者,代不数睹。郑氏之时,太仆寺卿沈光文始以诗鸣。一时避乱之士,眷怀故国,凭吊河山,抒写唱酬,语多激楚,君子伤焉!连横曰:吾闻延平郡王入台之后,颇事吟咏。中遭兵燹,稿失不传。其传者北征之檄,报父之

  • 皇王大纪卷三十五·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桓王十二年冬十有一月鲁侯狩于郎王使冢宰渠伯纠聘于鲁侯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逐之出居于魏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魏芮皆姬姓魏地南枕河北涉汾水西迫于秦东阨于晋魏

  • 第三三七验充名单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四日一二二○二--一四·佚名

    西门总理林承恩之验充验充名单承税房差许成计开新充本城西门总理林承恩〔批〕准充。〔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四日

  • 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派员解送在局书籍并呈续获遗书清单折·佚名

    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派员解送在局书籍并呈续获遗书清单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初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解送在局书籍,并续获遗书,开单恭奏事。窃照浙省奉购遗书,自去冬以来,先经前抚臣熊学鹏、护抚臣王亶望二次共奏获各

  • 皇甫谧传·房玄龄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皇甫静,是安定朝冉阝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过继跟着后叔父,迁居到新安。二十岁还不好学,东游西荡没有节度,或认为他是白痴。曾经得到瓜果,便送给后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上说:‘虽用三牲奉养,如果让

  • 安从进传·欧阳修

    安从进,振武索葛部人。祖父和父亲都为唐做事,任骑将。从进开始跟着庄宗在军队中,任护驾马军都指挥使,兼任贵州刺史。明宗在位时,任保义、彰武军节度使,不曾率兵出征打仗。李彝超在夏州自立为节度使,从进曾经独自率兵前往征讨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五礼部十四蕃国礼蕃王来朝洪武二年定凡蕃王来朝至龙江驿驿官具报应天府府报中书省及礼部礼部以闻遣侍仪通赞舍人二员接伴遣应天府知府至驿礼待前期馆人於正厅陈设蕃王座于厅之西北东向知府座

  • 十二年·佚名

    (丙寅)十二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太白晝見。是後屢見。1月2日○丁巳,以尹以濟爲京畿觀察使,徐宗泰爲副應敎,金構爲校理,金鎭龜爲大司諫。1月3日○戊午,敎曰:「明朝大提學牌招,而曾在甲子冬,亦有來待之命,乃引旣往

  • 二十六年·佚名

    (庚午)二十六年清乾隆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巳,太白晝見。○下勸農綸音,諭八道道臣、兩都留守。1月2日○丙午,以金相福爲承旨,徐命九爲兵曹參判。○遣近臣于全羅道,設行癘祭,以癘氣大熾也。諸道亦設行。1月3日○丁未,上謁太

  • 十指第十二·苏舆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擊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舉事變見有重焉,一指也。見事變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強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

  • 卷二十一·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一曾子问此篇多论丧祭之事芮氏城曰曾子所问或事所有或所不必有虽虚位也而实理寓焉夫子所答或礼所有或未有而以义起虽权制也而经常在焉易曰至赜而不可

  • 童蒙须知·朱熹

    宋朱熹为儿童教育编写的教材和读物。内有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六节,详细规定了道德规范、行为细则、日常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节、读书写字的常规。如“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

  • 太古集·郝大通

    内丹学著作。金代郝大通撰。据卷首自序(撰于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本书原为十五卷,分三帙,今仅存四卷。卷首另有金翰林学士冯壁、浑水刘祁、郝氏门人范圆曦序。书分三部分。一为《周易参同契简要释义》,系四言偈

  • 书品·庾肩吾

    一卷。书法品评著作。南梁庾肩吾撰。与齐梁间谢赫《古画品录》、钟嵘《诗品》、沈约《棋品》等,构成了“品”文化现象。编载自汉至梁能真草者一百二十八人,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各分上中下,共为九品。如上之上品三人,

  • 苾刍迦尸迦十法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对迦尸迦而说具足惭愧多闻等十法则得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