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

洪武九年秋七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甲寅,以刑部尚书韩士原为江西布政使,燕府伴读李浚文为左参政,吴府伴读张里仁为右参政。士原,东平之汶上人,仕元为浙江行省都事,来归,授济南乐安州同知,累迁至今官。

乙卯,享大庙。

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上谕礼官曰:“诸将臣始从朕征伐,宣力效劳,朕于爵赏,不敢吝惜,大者公,小者侯,死则俾之庙食,以报其功。何文辉早岁事朕,屡建勋绩,大名始立,身即殒殁,朕重伤之。其以文辉及凡有功者一百六人,各附祭于功臣之次,庶以表朕报功之意焉。”

丙辰,免刑部侍郎顾礼官,以亲属极刑循例免也。

庚申,降中书省右司郎中茹太素为刑部主事。

壬戌,以李祺为驸马都尉,尚皇长女临安公主。祺,太师韩国公善长长子也。先期,用祝帛牲醴告奉先殿。先下嫁二日,命使册公主。其仪:内使监陈设册案于乾清宫御座之东南,设仪仗于丹陛之东西,陈女乐于丹陛之南。尚仪奏“外办”,上皮弁服、中宫翟衣升御座,乐作,升座讫,乐止。引礼引捧册使者女官就殿上拜位,赞拜,乐作,四拜,乐止。传制官称“有制”,赞“捧册使者跪”。传制官传制曰:“今册长女为临安公主,命尚宫正某行礼。”举册官以册立授使者,使者受册以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退立于殿东。赞兴,捧册使者兴,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执事者捧册前行,使者随诣华盖殿。公主受册仪:其日,执事者于华盖殿设香案于正中,设册案于香案前。公主服九翚四凤冠、翟衣立于殿西,东向。册使至,以册置于案,册使立于册案之东,南向。引礼引公主诣拜位,赞礼赞“公主四拜”,毕,赞“请公主诣前”。册使称“有制”,赞礼赞“公主跪”,赞“宣册”,宣册官取册,立宣讫,以册入于盝。赞“受册”,宣册官以册授公主,公主受册,兴,以册置于案,执事者收册,册使兴。引礼就导引公主诣上前谢恩,赞八拜,又诣中宫前谢恩,赞八拜,礼毕,次见皇妃、东宫及妃各王及妃如常仪。册文曰:“古之君天下者,有女必封。今尔成人,特封尔为临安公主,配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之子祺,彼为驸马,尔为公主。既入韩国之门,恪遵妇道,以奉舅姑,闺门整肃,内助常佳,毋累父母生身之恩。尔惟敬哉!”公主受册后次日,谒奉先殿。

驸马受诰仪:是日,吏部官奏请颁诰。捧诰命置龙亭,鼓乐仪仗前导至太师府,驸马设鼓乐出迎,太师家先设香案及诰命案于正厅龙亭,至吏部官捧诰,命置于案,驸马服朝服讫,引礼引诣香案前。赞礼赞“再拜”,毕,吏部官称“有制”,赞“驸马诣前跪”,赞“搢笏”,赞“受诰”,吏部官取诰以授驸马,驸马受诰,以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复置于案。赞“出笏”,俯伏,兴,赞“复位”,复赞再拜,礼毕。诰文曰:“夫妇之道,人之大伦;婚姻以时,礼之所重。帝女下嫁,必择勋旧为婚,此古今通义也。朕今命尔李祺为驸马都尉,尔当坚夫道,毋宠,毋慢,永肃其家,以称朕亲亲之意。”是日,并赐朝服,仪从银交椅一、脚踏一、银马杌一、银水盆一、银水罐一、伞一、骨朵二、牙仗二、鞍笼一。次日,韩国公李善长与驸马谢恩。

后十日,善长进表笺,奏请婚期。其日清晨,尚宝监陈设御座香案于奉天殿,仪銮司陈仪仗于丹陛之东西,教坊设乐于丹墀之南,将军六员位于奉天殿门之左右,将军二员位于殿上帘前。序班四员捧表案一、玄纁案一于殿内之西,序班四员设笺案一、玄纁案一于丹墀内道之西。百官朝服,侍班于文武楼前,内赞二人位于殿上之东西,赞礼二员位于丹陛之东西,宣表官展表官位于表案之西,百官陪位。皇帝御谨身殿,具皮弁服,仪礼司入奏“外办”,导驾官导御奉天殿,仗动,乐作,升座,乐止。鸣鞭讫,序班四员捧表案及玄纁案置于殿中,引礼引太师捧表笺及玄纁至丹墀,跪置于案,退至拜位,赞礼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赞礼赞“进表”,引礼引太师诣表案前搢笏,跪捧表,执事者捧玄纁随行,乐作,至丹陛下,太师脱易,展表官、宣表官随行,由殿西门入,东向立。执事者一人捧笺由奉天殿西至谨身殿甬道上,跪授内官,内官立受,捧入乾清宫,女官接进,启云:“太师韩国公李善长,谨择七月初十日,令男祺亲迎公主,上笺奏期。”序班彻丹墀表笺、玄纁案于武楼前,太师既至殿西门,引礼二人候于门外,内赞接引太师至殿中。内赞赞跪,太师跪,赞“进表”,受表官搢笏,接表,跪置于案,执事者以玄纁跪进于太师之左,太师受讫,受表官又诣前接玄纁,复跪置于案,退,复位。内赞赞“出笏”,太师出笏,赞“宣表”,展表官一员诣案前跪,搢笏,取表,宣表官跪于太师之左,展表二人跪展表,宣读讫,展表官一员以表跪置于函内,兴,与宣表官等退立于殿西。赞礼赞“俯伏,兴”,太师由殿西门出,宣表官、展表官随行,序班彻表案、玄纁案于殿之东,引礼引太师至丹陛下,纳舄,复位。赞礼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仪礼司奏“礼毕”,上还宫,乐作,内官收表及玄纁,引礼引太师、百官以次出。表文曰:“伏以圣人法天地而定尊卑,配阴阳而品贵贱,所以立教建治,叙彝伦而垂法于天下也。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惟皇帝陛下膺乾运,兴家邦,统一寰宇,辛勤二十余年,而亿兆生民之众咸获皞皞熙熙,同泰和之治。臣一家骨肉,首赖生全,继叨荣禄,德至渥也。臣夙夜兢惕,思所报效,耄而未能,乃荷至恩,不以臣男祺之愚庸,赐公主下为伉俪,荣出望外,吉辰在迩,谨用奏请至期,令男祺俯伏阙门之外,恭听恩命。臣下情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笺文曰:“伏以圣人法天地而定尊卑,配阴阳而品贵贱,所以立教建治,叙彝伦垂法于天下也。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惟皇后殿下奉帝之尊,内严柔顺,法地以静,万邦咸宁,此诚开基创业,母仪万世也。如臣善长参随宸御,周旋承奉,略无功效,夙夜兢惕,乃荷圣恩,不以臣男祺之愚庸,赐公主下为伉俪,荣出望外,吉辰在迩,谨令男祺至期诣阙门,俯伏以待上命。更祈中听,少表下情,臣无任感激惶恐之至,谨奉笺以闻。”

公主受醮戒仪:是日早,公主具礼服,辞奉先殿。申时,内官陈设中宫仪仗于乾清宫丹陛之东西,内官陈大乐于丹墀,执事女官备金爵、酒壸、果合以俟,内赞女官二员位于殿上之东西。上常服、中宫燕居服升座,乐作,升座讫,乐止。公主具礼服,引礼女官引公主诣上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赞“公主诣前跪”,赞“受爵”,女官以爵斟酒,立授公主,受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虗爵,退复位。赞“恭听戒命”,随旨意训戒公主,听受讫,赞“兴,复位”,公主复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引礼女官又引公主诣中宫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赞“公主诣前跪”,赞“受爵”,执事女官斟酒,立授公主,受饮讫,以爵授执事者,执事者跪受虚爵以退。赞“恭听戒命”,随旨意训戒公主,听受讫,赞“兴,复位”,公主复位,赞拜,乐作,四拜毕,乐止。礼毕,公主易燕居冠服,拜皇妃、东宫及妃、亲王及妃如常仪,命妇送至宫门。引礼引公主由宫门东门出,过宫门西上小辇,至右门内,公主降辇,驸马揭帘,公主升轿。内使备仪仗,鼓乐前导,由武楼右红门金西板桥至午门西门,降轿出门,升轿。女使一十四人服纱帽,上簮罗帛花,销金胸背两肩方花,罗袍间抹金银牡丹花,束带皂靴,女乐三十六人于阙西接引至府。省、府、台官命妇送至府门,各回家,东宫及各王送至府前。

驸马受醮戒仪:是日早,太师与驸马具家用祭服告祠堂毕。至午后,太师坐于正堂,驸马具见尊长服,引礼引驸马至拜位。赞“再拜”,驸马再拜,赞“诣前跪”,驸马诣前跪,赞“搢笏”,驸马搢笏,赞“受爵”,执事者斟酒,立授驸马,驸马受饮讫,以爵受执事者。赞“听训戒”,太师随意致戒辞,驸马听讫,赞“出笏,俯伏,兴”,驸马出笏,俯伏,兴,赞“复位”,驸马复位,赞“再拜”驸马再拜。礼毕,驸马便服上马,行亲迎礼。若驸马父母俱存,则父母同坐于正堂,行礼如上仪。

亲迎仪:是日,驸马受醮戒讫,其所赐仪从鼓乐前导,至午门西,下马至朝房,具朝服候。申时,序班二人具朝服,引驸马由午门西角门入,至右红门,内官二员具服接引,驸马至内使监前候报。公主醮戒将毕,引驸马至右门西,东向立,公主至,驸马揭帘,公主升轿。驸马先行,由午门西角门出,至上马处上马,先至府,候公主至,揭帘,公主降轿,同谒祠堂。

谒祠堂仪:太师家执事者先于祠堂陈设祭物毕,引礼女使引驸马及公主由府中便门至祠堂拜位,驸马东,公主西。赞礼赞“再拜”,驸马、公主并再拜。引礼引驸马诣高祖考妣神位前,驸马诣前,公主仍立于拜位,赞“跪”,驸马跪,公主亦跪,赞“搢笏”,驸马搢笏,赞“进爵”,执事者以爵跪进于驸马之右,赞“受爵”,驸马受爵,以授执事者,赞“献爵”,执事者以爵奠于高祖考妣神位前,赞“出笏,俯伏,兴”,驸马出笏,俯伏,兴,公主亦兴。引礼又引驸马诣曾祖考妣祖考妣神位前,如上仪。讫,赞“诣读祀位”,驸马诣读祝位,赞“跪”,驸马跪,公主亦跪,读祝讫,赞“俯伏,兴”,驸马俯伏,兴,公主亦兴,赞“复位”,驸马复位,赞“再拜”,驸马、公主并再拜。礼毕还府,行合卺礼。

合卺仪:其日,女使陈设驸马座于室东,西向,公主座于室西,东向,各设拜位于座之南,设酒案于室中稍南,置两盏、两卺于案上,馔案二于室中。赞引二人导驸马,二人导公主,就拜位,赞“再拜”,驸马、公主相向,皆再拜。请“就座”,驸马、公主各就座。执事者捧馔案,置于驸马、公主前,执事者二人以二盏斟酒以进,驸马、公主各饮酒,执事者进馔,驸马、公主皆举馔,执事者再斟酒进馔,驸马、公主各饮酒举馔,执事以两卺盏斟酒合和以进,驸马、公主皆饮酒,执事者又进馔,驸马、公主皆举馔,执者彻馔案。赞“驸马、公主兴,就拜位”,赞“再拜”,驸马、公主相向,皆再拜。礼毕,太师次日诣阙谢恩。

见舅姑仪:合卺之明日清晨,执事者二人先设案于堂之东,以枣粟盘置于案,太师坐正堂中。驸马具见尊长服,公主燕居冠服,引礼导驸马、公主至拜位,驸马在东,公主在西。赞“再拜”,驸马、公主皆再拜,执事者举枣粟案诣前,公主随捧案,置于太师前,公主复位。赞“再拜”,驸马、公主皆再拜,执事者彻枣粟案于东,礼毕。若驸马父母俱存,则公主见舅姑当用腵脩于姑前,行礼如上仪。

见尊长仪:驸马、公主见太师礼毕,太师起。执事者请驸马叔于正堂东,西向坐,驸马、公主立于西,东向四拜,叔坐受礼毕,起。又请驸马兄坐于正堂东,西向,驸马、公主东向再拜,兄坐受礼毕,起。又引驸马公主诣中堂,请太师姊正面坐,驸马、公主北向四拜,太师姊坐受礼毕,起。又请驸马庶母坐于正堂之东,西向,驸马、公主东向再拜,庶母坐受礼毕,起。次请驸马嫂就中堂东西,相向立,驸马、公主与嫂相向再拜毕,驸马公主还府。驸马弟妹到府中见驸马、公主,驸马、公主正面坐,受四拜。

盥馈仪:见舅姑之又明日清晨,太师坐于正堂,执事陈设馔案毕,公主具燕居冠服,引礼引公主诣太师前拜位。赞“再拜”,公主再拜,执事者以馔授公主,捧馔置于案,退,复位。赞“再拜”,公主再拜,公主退立于西,候太师馔毕,引礼引公主还府。

驸马朝见仪:亲迎后十日,朝见。其日,上位、中宫御乾清宫,内官设伞扇、大乐于丹墀左右,设驸马拜位于宫门之下,赞礼内官二员其服立于宫门之东西。序班二人具服,引驸马至右红门,引礼内官二员具服接引,驸马至宫门拜位。上位、中宫升座,乐作,赞“八拜”,驸马八拜毕,乐止。又移驸马拜席近西,朝中宫,赞“八拜”,乐作,驸马八拜毕,乐止。礼毕,驸马去蔽膝,又移驸马拜席于西南,见皇妃六位,各赞“四拜”,礼毕。又引礼内官二员引驸马出右红门,序班接引,见东宫。其日,内官设东宫座于文楼前,南向,秦王以下各王共十一位座于东,西向。驸马去蔽膝,引礼引诣东宫前,赞“四拜”,毕,次诣秦王及各王前,每位行四拜礼。驸马出门,改服诣东宫前,赐膳毕,东宫传旨,赐驸马纱帽一、金带一、纻丝、罗衣各一袭、靴一双、鞍马二。驸马受讫,就诣上前谢恩,行五拜礼。

甲子,立《倒钞法》。中书省奏:“国家行钞日久,岂无昏烂?宜设收换,以便行使。”于是议:“令所在置行用库,每昏烂钞一贯,收工文五百,以下递减之。仍于钞面贯百文,下用墨印、昏钞二字封收入库,按季送部。若以贯伯分明而倒易者,同沮坏钞法论,混以伪钞者究其罪。”

丙寅,命赐北平守御及听征官军钞五千万八千七百余锭、布帛八万二千余匹。

丁卯,始命散骑参侍舍人冠带。

置司佩局。

贵州卫指挥佥事张岱卒命礼部遣官祭之。

命工部主事郭傅署考功监令。

以监察御史王偁等一百二十三人为知府、知州等官有差。时各处有司为考校钱粮簿牒至京,故命官往代之。

戊辰,增置各处递运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验夫多寡,设百夫长以领之。先是,在外多以卫所戍守军士传送军囚,上以其有妨练习守御,乃命兵部增置递运所,以便递送。

己巳,升兵部侍郎李允为尚书。

庚午,迁给事中孙杰、虞泰、魏汝进、陈宗颜、中书舍人朱德名、朱翊、殿庭仪礼司副李彦清、李圭为监察御史。

辛未,靖江王相府奏靖江王府承运六门金钉朱户之制,命礼部员外郎张筹等考古制以闻。筹等奏:“按《韩诗外传》,诸侯有德者锡朱户,而金钉无所考。今亲王府承运门,既用金钉,靖江王府宜降杀,如公主府掩钱之制。”上曰:“诸王之于靖江,虽亲疏有等,然亦王府也,宜同亲王之制。”

甲戌,置黎州长官司,以土酋芍德为长官。德,云南人,祖仕元,世袭卭部州六番招讨使。明氏据蜀,德兄安复为黎州招讨使。明氏亡,夷民溃散,德奉母还居卭部。至是,四川布政司招之,德遂来朝贡马,且请置官司。诏以德为黎州长官,赐印及衣服绮帛。

乙亥,客星没。先是,六月戊子,客星大如弹丸,白色,止天仓。至癸巳,益有光。甲午,经外屏。壬寅,经卷舌,入紫微垣。庚戌,扫文昌,指内厨。壬子,扫文昌。是月癸亥,入于张。至是夕,始灭。

丁丑,诏苏、松、嘉、湖四府下田之被水者免今年租,凡二十九万九千四百九十余石。

升监察御史郎敏为饶州府知府。敏,河南济源人,洪武七年以国子生选入武英堂纪事,授监察御史,以能升今官。敏为治廉明,有惠爱。乐平县民有诣阙诉邑大姓五十余家谋逆者,诏指挥潘某率兵往捕之。兵至,饶敏惊曰:“乐平民素淳朴,未必有此,吾为郡守,不可使民死无辜,请先往察之。”至乐平,民皆耕牧如常时。敏廉得告者,乃无赖子,素以假贷不得,怨诸大姓,故重诬之,冀获赏耳。敏还白,潘初不之信,自往察视,果如敏言。于是,各以其家长至京办其诬诏,遂释诸大家诛妄告者。

是月通事舍人巩哥锁南等招谕吐番还至川藏朵工之地皆遇害

滦州昌黎、卢龙、迁安、抚宁等县以旱闻,诏免田租,仍以布赈之。

湖广、山东大水。

故元平章兀纳歹执伯颜帖木儿自绥德来降。先是,中山侯汤和等至延安,伯颜帖木儿遣人乞降。上闻之,召诸将悉还,独留傅友德屯边以备,敕谕友德曰:“无事而请降,兵法所戒,尔其慎之。”至是,伯颜帖木儿果乘间入寇,友德大破之,俘其众,获辎重、羊马无算,兀纳歹遂缚伯颜帖木儿以降。

都督佥事兼秦府左傅金兴旺卒。

猜你喜欢
  第九十五回 王子均昌言平乱 公孙渊战败受擒·蔡东藩
  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济邸蒙冤 逐制帅楚城屡乱·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佚名
  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七·黄震
  评鉴阐要卷十一·乾隆
  五一 玉田·周作人
  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范晔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陈寿
  卢文纪传·薛居正
  宣宗本纪·脱脱
  卷四十八·佚名
  芮盗賣公列地案·佚名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五·曾国藩

      李太白五古中一百五十三首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  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夷门得隐论,而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八·丘逢甲

    (辛丑、壬寅稿)(清光绪二十七、二十八年) 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游姜畬,题山人壁(二首)春山草浅畜宜羊,山半开畬合种姜。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畜羊种姜、利息难当”,俗谚也。

  • 第十回 孟丽君花烛潜逃·陈端生

    第十回孟丽君花烛潜逃陈寅恪评:端生再生缘之文如此,则平日之诗文亦非凡俗,可以推见。惜其所著绘影阁集,无一字遗传。(编者按:以下省略)至于绘影阁之取名,自与“绘影绘声”之成语有关,而长生之集名绘声阁,即从其姊之集名而来,固

  • 卷三·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三(元)吕诚 撰和顾玉山诗韵春来世事益艰危怪底闲情强赋诗杨柳愁空陶令宅荷花吟徧白家池眼前陵谷惊迁变客里江山喜护持两度寄书烦慰藉相从深愧负幽期题庐山道士云松诗卷道人结屋云松间白云为室

  • 前汉高后纪卷第六·荀悦

      初。高后命孝惠张皇后。取后宫美人子养之。而杀其母。以为太子。立为皇帝。皇帝年幼。高后临朝称制。立兄子台为楚王。台弟产为梁王。禄为赵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高皇后将王诸吕。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十一月。庚辰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未。旌表山东烈女、张春女张氏、守节不辱、惨死完贞、给银建坊如例。  ○甲申。九卿遵上□日议覆、现任提镇、以至守备、及丁忧革职提镇等

  • 十国春秋卷十八·吴任臣

    捡讨呉任臣撰南唐四列传烈祖顺妃王氏元敬皇后宋氏夫人种氏元宗光穆皇后钟氏呉国太夫人凌氏顺妃王氏烈祖之故配也父戎官呉升州刺史义祖使烈祖委禽焉性纯孝义祖常卧疾牀蓐间烈祖夜不解带或闻謦欬声必率妃与偕徃义祖问何

  • 周太祖本纪·欧阳修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郭威,邢州尧山人。父简,在晋当顺州刺史。刘仁恭攻破顺州,简被杀,子威年少成孤儿,依靠潞州人常氏。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勇士为军卒,威十八岁,以勇力应募。为人争强好胜,酒后任性闹事,继韬特别奇怪和重视他。威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九·王顼龄

    君陈集传君陈臣名唐孔氏曰周公迁殷顽民于下都周公亲自监之周公既殁成王命君陈代周公此其防命之词史録其书以君陈名篇今文无古文有集説【夏氏僎曰必封国为君故穪君○林氏之奇曰君陈漠孔氏但曰臣名郑康成注礼记坊记曰君

  • 卷二·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二     元 王元杰 撰桓公公名允惠公子隐公弟桓王九年即位谥法曰辟土服远曰桓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程子曰桓公杀君而立不天无王之极也而书春王正月以天道王法正其罪也朱子曰书即位者是鲁

  • 原性原文·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

  •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一]安樂行品第十三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爲難有.敬順佛故發大   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佛告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四·念常

      周文王时为柱下史伪第九(第十九化云。周文王时老君为变邑子。时帝纣荒虐天下涂炭。乃乘飞飙之轮。风伯前驱。彭祖骖乘。降坡山之阳。西伯揖之拜为守藏吏。武王克商。迁为柱下史。作赤精经。教文王以仁义之道。作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序·善月

    易于通经难于作记。欺佛也。易于作记难于通经。欺祖也。愚于佛祖之道不敢欺。而或有述焉。亦各适其缘尔。先是经疏始播于日本。卒授于海舶。其教法之隆污往来之艰险如此。晁文元公之后景迂先生之序详矣。方今圣君贤相

  • 新编教藏总录流衍序·义天

    夫明月之珠。焰光之璧。纳柜而弗庸。则有那益乎哉。宓惟。义天姓王氏。高丽国。文宗仁孝王第四之子也。出家封祐世僧统。元祐初。入中华而上表。请传贤首教。乃敕而见许。肇往四明。事智师慈辨。而受天台教观。趋至灵

  • 序·应庵昙华

    续藏经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嗣法)守诠 等编 应庵和尚语录序 道不可以言传。不可以情解。不可以识识。夫如是则应庵语录。将何用哉。自昔古尊宿。未尝有无言者。如以黄叶止小儿啼。坐断中边。超脱三际。谓之参活句。

  •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佚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原系《玉清隐书》中一篇,后分出单行。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符字,并劝人佩符、存思、诵咒。

  • 何典·张南庄

    长篇小说。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清张南庄撰。题“缠夹二先生评”,“过路人编定”。十回。南庄号过路人,约于清同治间在世。该书以滑稽幽默、口无遮拦的吴方言,虚构了一部鬼话连篇的鬼世间的鬼故事,通过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