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宝峰英禅师

禅师名洪英。出于陈氏。邵武人。色幼警敏读书。五行俱下。父母钟爱之。使为书生。英不食。自誓恳。求出家。及成大僧。即行访道。东游至曹山。依止耆年雅公。久之辞去。登云居。眷岩壑胜绝。为终焉之计。阅华严十明论。至为真智慧无体性。不能自知无性。故为无性之性。不能自知无性。故名曰无明。华严第六地。曰不了第一义。故号曰无明。将知真智慧本无性。故不能自了。若遇了缘而了。则无明灭矣。是谓成佛要门。愿以此。法绍隆佛种。然今诸方。谁可语此。良久喜曰。有积翠老在。即日造黄檗。谒南禅师于积翠。夜语达旦。南公加敬而已。时座下龙象杂还。而英议论。尝倾四座。声名籍甚。尝游西山。遇南昌潘居士。同宿双岭。居士曰。龙潭见天皇时节。冥合孔子。英惊问何以验之。曰。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师以为如何。英笑曰。楚人以山鸡为凤。世传以为笑。不意居士。此语相类。汝擎茶来。我为汝接。汝行益来。我为汝受。汝问讯。我起手。若言是说。说个什么。若言不说。龙潭何以便悟。此所谓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以世尊之辩。亦不能加此两句耳。学者但求解会。譬如以五色。图画虚空。鸟窠无佛法可传授。不可默坐。闲拈布毛吹之。侍者便悟。学者乃曰。拈起布毛。全体发露。似此见解。未出教乘。其可称祖师门下客。哉九峰被人问。深山里有佛法之无。不得已曰有。及被穷诘无可有。乃曰。石头大者大。小者小。学者卜度曰。刹说众生说。三世炽然说。审如是教乘自足。何必更问祖师意旨耶。要得脱体明去。譬如眼病人。求医治之。医者但能去翳膜。不曾以光明与之。居士推床惊曰。吾忧积翠法道。未有继者。今知尽在子。躬厚自爱。双岭顺禅师问。庵中老师。好问学者。并却咽喉唇吻。道取一句。首座曾道得么。英干笑已。而有偈曰。阿家尝醋三赤喙。新妇洗面摸著鼻。道吾答话得腰裈。玄沙开书是白纸。于是顺公屈服。以为名下无虚士。有同参在石门。分座接纳。英作偈寄之曰。万锻炉中铁蒺藜。直须高价莫饶伊。横来竖去呵呵笑。一任傍人鼓是非。凞宁元年。首众僧于卢山圆通寺。学者归之如南公。明年春。南公下世。冬十月英开法于石门。又明年六月。知事纷争。止之不可。初九日谓众曰。领众不肃。正坐无德。吾有愧黄龙。呼维那。鸣钟众集。叙行脚始末曰。吾灭后火化。以骨石藏普通塔。明生死不离清众也。言卒而逝。阅世五十有九。坐四十三夏。

赞曰。英厌纷争之众。而趋死。又诫以骨石藏普通塔。其以死生为儿戏乎。晋魏舒丧其室。一恸而止。曰。吾不及庄周远甚。桓温殷浩儿时戏。温弃鞭。而浩取之。温后喜曰。吾固知浩出吾下。古人哭泣戏剧之间。自验其材如此。英叹领众不肃。而愧黄龙。自鞭不赦。可以为法哉。

猜你喜欢
  黔南会灯录卷第二·善一如纯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现代学僧毕业后的出路·太虚
  回归灵魂的清澈·李叔同
  卷第二十·祖琇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末)·慧沼
  [第五品]谛双论·佚名
  弘戒法仪序·法藏
  卷二十·佚名
  第四卷·圆瑛
  佛说四无所畏经·佚名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依忉利天宫所说经译)·佚名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卷第二·如玺
  卷第八·道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真知柔·唐圭璋

      待考。   水龙吟   春寿太守   碧霄彩旆铃,应南极星躔光火祭。巍巍名阀,芳传汉相,貂蝉炳焕。德莹冰壶,量包沧海,神钟岩电。向宝储内阁,英摽才华,声猷著膺宸眷。   荐领名都屏翰,更循良、歌腾畿甸。峻专剧郡,荣登法

  • 楔子·佚名

    (范仲淹同文彦博、吕夷简、葛监军领祗从上)(范仲淹云)燮理阴阳为辅弼,调和鼎鼐理盐梅。忠肝义胆扶王业,立国安邦作柱石。老夫范仲淹是也。今因虏寇作乱,侵扰边庭,唐介侍御,举荐延寿马,已着陈尧佐中书,直至云州,宣延寿马回朝,至

  • 卷四·韦庄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四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四十首 上元县【淛西作】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江上逢

  • 巻三十·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三十    明 袁表马荧 编黄博士集送方大归莆鲁酒醉行客越激商声中怀百忧集兼此离别情阳月过呉楚驱车下阙城北风卷微雪拥袂还宵征谁谓此枯槁翻然逢鲍生平居异乡国失路如弟兄云月寄遐想

  • 九日巴丘登高·张说

    张均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 第七十一回 王叔文得君怙宠 韦执谊坐党贬官·蔡东藩

      却说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于贞元十七年殁世,子士贞受命为留后,此外如滑毫许节度使,即义成节度使。迭经李复姚南仲卢群李元素等,先后交替,幸无变故。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病卒,军士推建封子愔为留后,德宗命淮南节度使杜佑兼任,

  • 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夺昆仑关 包拯出知开封府·蔡东藩

      却说文彦博为相时,陈执中罢职,用宋庠同平章事。庠,安州人,本名郊,仁宗初年,与弟祁同举进士,祁列第一,庠列第三。时刘太后临朝称制,以兄弟名次,不宜倒置,乃擢郊第一,置祁第十,时人呼为大宋、小宋,二宋联翩入仕,均以才藻闻。及郊

  • 首卷二·佚名

    圣祖仁皇帝实录 首卷二目录卷之一顺治十八年正月至二月卷之二顺治十八年三月至五月卷之三顺治十八年六月至七月卷之四顺治十八年闰七月至九月卷之五顺治十八年十月至十二月卷之六康熙元年正月至七月卷之七康熙元年八

  • 一一七六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七六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直隶总督刘峩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毕锵传·张廷玉

    毕锵,字廷鸣,石埭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授职为刑部主事。历任郎中,晋升为浙江提学副使,调任广西右参政,升任按察使再调任湖广左布政使。世宗召他担任太仆卿,没有赴任,改任应天府尹。海瑞辖治江南,发送公文到南京应天

  • 卷二十四 太宗子孙之戮·李有棠

    〔萧玉事附〕废帝海陵庶人天德元年冬十二月,以太保宗本为太傅,领三省事。宗本,原名阿噜,太宗子。熙宗天眷三年封原王。初,宗幹谋诛宗磐,故海陵心忌太宗诸子。熙宗时,海陵私议宗本等势强,主上不宜优宠太甚。及篡立,猜忌益深,遂与

  • 卷一四三·邱濬

    △驭夷狄 ▲内外之限(上) 《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乱也)夏,寇(劫人)贼(杀人)奸(在外)宄(在内),汝作士(理官)。” 朱熹曰:“夏,明而大也。”又曰:“蛮夷猾夏,不专指有苖,但官为此而设。”董鼎曰:“虞时兵刑之官合为一,

  • 卷六·佚名

    △佛作神通品第七尔时世尊,自袈裟内出金色手。摩彼不空见菩萨摩诃萨顶复出广长舌相。即告不空见菩萨言:善哉善哉!汝不空见。汝今乃能为诸众生。如是叹说如来应供等正觉真实功德也。不空见。若有说言世间众生无救护时。是

  • 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太虚

    ──二十五年一月在广州菩提林讲──诸位住在菩提林中,想都是已发了菩提心的人。菩提林、是佛法的大功德聚,总持一切佛法;佛法的本质,即在乎菩提。各位既已发菩提心,我就略说如何不使菩提心退失的意义。菩提林的“林”,乃是

  • 佛说孛经抄·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大子名只。有园田八十顷。去城不远。其地平正。多众果树。处处皆有流泉浴池。其池清净。无有蚑蜂蚊虻蝇蚤。居士须达。身奉事佛。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 卷第八·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语录卷第八嗣法门人德麟编录再住安庆白云香炉寺语录出队归值中秋本山众护法请上堂遂升座拈香祝圣毕复怀中出香云此一瓣香臭同乾矢橛贵等死猫头为他酬价无人累我十回拈出供养八

  • 广州四先生诗·佚名

    诗总集。佚名辑。四卷。所辑乃明初广州黄哲、李德、王佐、赵介四人诗。黄哲字庸之。因荐拜翰林待制,侍懿文太子读书。曾官东阿知县、东平通判。坐法死。有《雪蓬集》。李德字仲修,洪武中应荐授洛阳长史,官至义宁知县

  • 成实论·佚名

    梵名Satyasiddhi -s/a^stra 。凡十六卷。又作诚实论。诃梨跋摩(梵Harivarman )着,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间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成实宗之根本经典。‘成实’即‘成四谛之实’之意。论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