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弁传

宋弁,字义和,广平列人人。祖宋..,与堂叔宋宣、博陵崔建都很出名。魏世祖时,历职中书博士、员外散骑常侍,出使江南,朝廷赐爵为列人子,还拜广平太守。兴安三年(454)去世,朝廷赠为安远将军、相州刺史,谥称惠。长子宋显袭其爵位。宋弁伯父宋世显没有子嗣,养弁为后。宋弁父宋叔珍,是李敷妹夫,因李敷的事情而死。

宋弁才学俊杰,少有美名。高祖初年,曾经来到京师,见尚书李冲,交谈移日。李大觉惊异,退而言曰:“此人一日千里,是王佐之才。”宋显死后,宋弁袭其爵位。宋弁与李彪同乡,两人交情很好。李彪任秘书丞,宋弁自中散李彪推荐为著作佐郎后,不久又被任命为尚书殿中郎中。魏高祖曾在群臣朝会的时候,历访治国之道,宋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对,声音容姿清亮,行止可观,高祖称赞了好长时间。因此宋弁大被皇上知遇,赐名宋弁,意取卞和献玉,楚王不知宝的典故。

迁任中书侍郎,兼任员外郎,出使萧赜。萧赜的司徒萧子良、秘书丞王融等都称其美仪,认为志气刚烈不及李彪,而体韵和雅、举止闲适则超过了他。转任散骑侍郎,当时散骑位在中书之上。高祖曾与他讨论江南事宜,帝问宋弁说:“卿此番南行,入其堂奥,他们那边政道如何?兴亡气数能够知晓吗?”宋弁回答说:“萧氏父子无大功于天下,既以逆取,不能顺利守据。不理德政,徭役繁剧,内无股肱之助,外有怨叛之民,由臣看来,肯定不能遗福到孙子辈,保有南海。如果人们惧怕其威,最后他能保全性命就是庆幸了。”

后来皇帝车驾南征,任命宋弁为司徒司马、曜武将军、东道副将。军队中有人盗窃马谺,给他抓起来斩杀示众,于是三军震动畏慑,无人再敢犯法。

黄门郎崔光举荐宋弁代其官职,高祖不答应,但也欣赏崔光知人。没多久,任宋弁兼任黄门,不久正除,兼任司徒左长史。当时朝廷大选内外群官,并确定海内士族,宋弁充当铨量之任,处理事务十分恰当。但他好说别人隐私缺点,高门大族不与他交好的,宋弁都出言诋毁;至于那些旧族沦滞之人,只要他们不用忌惮的,又申荐他们。宋弁又任本州大中正,豪门姓族多被降抑,颇被时人怨愤。

宋弁跟从皇驾南讨,帝诏宋弁在豫州都督部众及东荆州领叶,皆减戍士让他们经营农事,水陆兼作。迁任散骑常侍,不久迁任右卫将军,领黄门。宋弁屡屡陈求让职,高祖说:“朕想要你做的,卿不可推辞,哪能专守一官,而不帮助朕处理政务的?况且常侍是黄门中粗冗之职,领军只不过是二卫的假摄,不足以空存推让,以弃朕之大任。”其被皇帝知遇可见一斑。

开始,高祖在北都选辟,李冲参预很多,很是排抑宋氏。宋弁心恨李冲,而与李彪交结,雅相知重。及李彪冲撞李冲,李冲对李彪说:“你如狗一般,被人驱使。”但等到李冲弹劾李彪,终而没被治成大罪,宋弁从中出了力。李彪被除名为民,宋弁大相嗟叹感慨,暗暗决心报复。

高祖在汝南得病,病重,前后十几天,不见侍臣,左右只有彭城王元勰等数人而已,稍稍转好,便引见门下以及宗室长幼诸人,进来的人未能尽其悲泣之节,宋弁独独进到御床边,欷..流泪说:“为臣没想到陛下圣颜如此的憔悴毁坏!”从此皇上更加器重他。帝车驾征讨马圈,留下宋弁以本官兼任祠部尚书,摄管七兵事务。临行时,皇上握着宋弁的手说:“国家大事,在于祭祀征战,所以朕让你总摄二曹,卿不能不自勉。”宋弁顿首辞谢。宋弁勤勉务公,早晚在衙,他受到的恩泽,同僚中无人可以赶得上,名重朝野,仅次于李冲。高祖经常说宋弁可任吏部尚书。等到驾崩时,遗诏让宋弁任吏部尚书,与咸陽王元禧等六人一起辅政,但弁已先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帝诏赐给他钱十万、布三百匹,赠官安东将军、瀛州刺史,谥称贞顺。

宋弁生性喜欢自夸,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高祖因郭祚家是晋、魏名门,从容对宋弁说:“卿理所当然地推举郭祚一门。”宋弁笑着说:“臣家未肯推举郭祚。”高祖说:“卿家自汉魏以来,既无高官,又无隽秀,凭什么不推郭祚?”宋弁说:“为臣清素自立,就是不推郭祚。”侍臣出去之后,高祖对彭城王说:“宋弁这个人本身并不坏,却偏偏要自矜家族门户,真是非常奇怪。”

猜你喜欢
  孝安帝纪第五·范晔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十·张廷玉
  ●卷二十八·邵博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四·王祎
  卷二百七十一·杨士奇
  卷之六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六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九·佚名
  第三六红禀光绪七年十月七日一一二○四-二二·佚名
  李德林传·李延寿
  平江汉颂·童承叙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三·钱若水
  南史识小录卷一·沈名荪
  谈丹崖·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方夔

    钦定四库全书 富山遗稿卷三 宋 方夔 撰 五言古诗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一 猛虎等百兽天赋与长雄曼胡利秋戟隅目磨青铜从知世路暗羣行各西东吼地一长啸飒飒来悲风饥来待人肉不数豹与熊肥领而黑喙不知是何虫坐卧不自防

  • 三集卷九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古今体一百五十五首【庚寅六】夏至斋居两朝连两夜时霁复时隂总未沾尺泽越教愁寸心景还因忆昔【北方常年逢夏至斋仍望雨者多】候实廹於今翘望劳双目丰隆曷惠霖夏至北郊礼成述事与祭宣尼重

  • 卷三十·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张耒宛丘诗钞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人少善属文游学于苏辙辙爱之因得从轼游称其汪洋冲澹有一唱三叹之声第进士历官至直龙图阁知润州坐

  • 卷五·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五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江淹古体【文选李善注本作古离别五臣注本作古别离案文通杂拟三十首皆拟古之作不此首独题古体检艺文类聚收此诗题曰拟古杂体似误以三十首之总题为第一首之本题而本题

  •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李延寿

    宋文帝诸子 孝武诸子 孝明诸子文帝十九男:元皇后生元凶劭,潘淑妃生始兴王浚,路淑媛生孝武帝,吴淑仪生南平穆王铄,高修仪生庐陵昭王绍,殷修华生竟陵王诞,曹婕妤生建平宣简王宏,陈修容生东海王袆,谢容华生晋熙王昶,江修容生武昌王

  •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克让,武皇之仲弟也。少善骑射,以勇悍闻。咸通中,从讨庞勋,以功为振武都校。乾符中,王仙芝陷荆、襄,朝廷征兵,克让率师奉诏,贼平,以功授金吾将军,留宿卫。初,懿祖归朝,宪宗赐宅于亲仁坊,自长庆以来,相次一人典卫兵。武皇之起云中,杀段

  • 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灭 压山寨北魏争雄·蔡东藩

      却说乞伏乾归,增置官属,令长子炽磐领尚书令左长史,边芮为尚书左仆射右长史,秘宜为右仆射,翟瑥为吏部尚书,翟勍为主客尚书,杜宜为兵部尚书,王松寿为民部尚书,樊谦为三公尚书,方弘、麹景为侍中。此外拜授,一如魏武晋文故事,犹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嘉靖四十年七月己丑朔时享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是日日食一分五秒例免救护礼部尚书袁炜言臣闻唐一行曰日君道也无朏魄之变古之太平日有不食或月变行而避之或五星潜在其下御侮而救之或涉交数浅或在阳历阳盛阴微则不食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七景泰五年三月壬子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清明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帝御奉天殿策会试举人彭华等三百四十九人制曰朕以眇躬祗膺 天命缵承 祖宗大业临御兆民顾惟负荷之艰莫究弛张之善肆虚心于

  • 光绪十六年·佚名

    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密陈日本近日情形片(十一月二十一日)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密陈日本近日情形片(十一月二十一日)再,密陈者:窃查日本一国,面面阻海,地形险固,长约五千余里。南与浙江对峙,北与吉林近连;实为中国外海一大屏障。人民

  • 四九 东湖学堂·周作人

    椒生公在南京学堂的势力与地位开始渐渐的下降,由提调而监督,又由监督而国文教习,末了连教习也保不住了,便只好回家吃老米饭去。不过他在本地还是一时有声望的,因为一向在外边办学务多年,纵使不很高明,办学的经验总是有的。所

  • 七 从章先生学·许寿裳

    章太炎先生是革命元勋,同时是国学大师。他的学术之大,可谓前无古人。拙著《章炳麟传》(胜利出版社印行)的序言中说:&hellip;&hellip;试看满清一代的学术,惟有语言文字之学,就是所谓小学,的确超轶前贤,光芒万丈,其余多是不振的。

  • 钱徽传·欧阳修

    钱徽的字叫蔚章。他父亲钱起,附在《卢纶传》里介绍。钱徽考中了进士,住在..城。县令王郢喜欢结交客居和旅行的士人,送钱财给他们,因为这被判了罪。观察使樊泽看他的账本,只有钱徽没接受,就任命他为掌书记官。蔡州叛贼正猖狂

  • 卷三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仁宗时度支判官王安石上疏曰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又不自知其无以称职

  • 序·姚际恒

    春秋通论 清 姚际恒春秋通论序(前阙)书之旨亦隐而弗彰,不亦过与!妄夫目春秋为朝报,而春秋隐;愚夫尊之过高、求之过深,而春秋愈隐。然则春秋一经,有不亡于妄且愚之目者几希!故诸经之亡,皆亡于传注,而春秋为尤甚。何则?一经而有

  • 卷第一百五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五欲界殁生欲界时。几根灭。乃至广说。此中显示多门差别。谓界差别。补特伽罗差别。根差别。死有差别。中有差别。生

  •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十卷·护法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十卷圣天菩萨本 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教诫弟子品第八复次正论已立邪道伏膺。于密义中尚余微滞。以净理教。重显真宗。遣彼余疑。故说颂曰由少因缘故  疑空谓不空依前诸品中  

  • 剩人和尚语录序·函可

    山□□□,延袤一线,斗绝千里,流人□□□□□言四方之风在焉,然于佛事特胜。剩公□□逾岁余亦放至□□阴数椽屋,沙气为岚,雪云□□,或晨或夕,时一相遇。频死之余,尚载敝簏书一车,意为僵卧遗奠之具。剩公方弢光铲采,每来辄抓搔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