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弼传

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曾祖史彬,太师、国王木华黎兵南下时,率乡人数百家投降蒙古。故蒙军破蠡州,杀戮百姓,唯彬与同降者幸免。

史弼精通蒙古语言,臂力过人,能拉强弓,能将重四百斤的石狮举起放到数步以外地方。潼关守将王彦弼认为史弼是奇才,将其女嫁与他为妻,又把他举荐给左丞相耶律铸。弼随铸往北京,侍臣火里台见弼所挽之弓,报告世祖。世祖召他去,以远垛考试弼的箭法,弼连发连中。令他在皇帝身边服务,赐马五匹。

中统末年,授弼金符、管军总管,命随刘整伐宋。在攻襄樊的战争中,弼出阵挑战,射杀二人,横刀大呼“:我史奉御也!”宋军闻声退却。至元十年(1273),元军分十二路围樊城,弼攻东北角,战斗进行了十四昼夜,攻破樊城,杀守将牛都统。襄阳降,弼因功升怀远大将军、副万户。随丞相伯颜南征,攻克沙洋堡。元军至阳罗堡,伯颜对将士们宣布:“先登南岸者为上功。”弼率健卒勇往直前。宋兵迎战,被弼击退。伯颜登南岸,论弼为首功,进升为定远大将军。平定鄂州后,大军继续东进,至大孤山,忽起大风,伯颜命弼上孤山祈祷神灵,风真的停止了。

元军驻瓜洲,阿塔海提出:“扬子桥是扬州出入必经之路,应建城堡,选派骁勇将守御。”于是伯颜授弼三千人马去建立木堡,据地防守。弼突然领数十骑直奔扬州城。有人劝阻他说“:扬州宋守将姜才倔强,不易攻破。”弼说:“我们在扬子桥立栅建堡,占据他所必争之地。姜才乘我们还未站稳,必来进攻,这对我们有利。”果然姜才率兵万人乘夜来攻,每人都带一捆柴用以填平壕沟。弼令军中寂静无声,等到宋军至,檑木滚石齐下,发炮轰击,杀敌千余人,姜才急忙退兵,弼下令出击。这时相威、阿术的兵也赶到,大战一场,姜才败走,擒宋将张都统。

十三年六月,姜才又乘夜进攻,弼三战三捷。天明,姜才见弼兵少,进行围攻,弼奋力砍杀,百数十人死于他的刀下,冲出重围。援军及时赶到,大破宋军,姜才逃奔泰州,扬州宋将朱焕降。授弼为昭勇大将军、扬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兼万户。是年冬,调黄州路宣慰使。

至元十五年,召回朝廷,升中奉大夫、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行黄州路宣慰使之职,平定淮西司空山之盗贼。十七年又平定南康都昌之盗贼。江州宣课司向百姓征收米税,米商逃避,百姓闭门罢市。弼立即废除米税。十九年,改任浙西宣慰使。二十一年春,建宁阴雨连绵,米价腾贵,弼发放官米十万石,以平价卖与百姓,然后再报告行省。省臣要增价,弼坚持不可,他说“:我们不可失信于民,宁愿停我的薪俸来补足。”行省不仅依了他,而且再以平价发放十万石,使百姓度过饥荒。改任淮东宣慰使。弼在扬州地区做了三处的官,百姓刻碑歌颂他的德政,称为《三至碑》。后调任佥书沿江行枢密院事,镇守建康。

二十六年,弼平定台州杨镇龙的反叛,拜尚书左丞,行淮东宣慰使之职。冬,入朝。世祖准备征爪哇,对弼说“:诸臣为朕心腹者少,准备把征爪哇的事交给你。”弼说:“陛下命臣,臣怎敢自爱!”二十七年,遥授尚书省左丞相,行浙东宣慰使之职,平定处州盗贼。

二十九年,拜荣禄大夫、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统领大军征爪哇,以亦黑迷失、高兴为副都元帅。十二月,弼以五千人汇合诸军自泉州出发。风急浪大,战船颠簸,士卒皆数日不能食。航过七洲洋、万里石塘,经交趾、占城,于第二年正月到达东董山、西董山、牛崎屿,再入混沌大洋之橄榄屿、假里马答山、勾阑山,在那里暂时屯驻,伐木造小船,准备进军爪哇。这时爪哇与邻国葛郎不和,爪哇国王哈只葛达那加剌已为葛郎国王哈只葛当所杀。其驸马土罕必..耶攻哈只葛当,未能取胜,退保麻喏八歇,闻史弼等至,遣使奉本国地图及户口向元军迎降,求救。弼与诸将大败葛郎国军,哈只葛当逃回本国。高兴提出:“爪哇虽降,但若中途变化,与葛郎联合,而我军孤立海外,其后果难以预料。”于是弼分兵三路,自己与高兴、亦黑迷失各指挥一路,攻击葛郎国。至答哈城,葛郎兵十余万来抵御,战斗自清晨进行到中午,葛郎兵败,入城固守。元军围城,哈只葛当被迫投降。弼等取其妻、子、官属回国。

爪哇之土罕必..耶请求回本国更换降表,取所藏珍宝入朝进贡。弼与亦黑迷失同意,遣万户担只不丁、甘州不花率兵二百人护送。土罕必..耶于半途杀元军二将反叛,回军攻史弼军。元军撤退,弼自断后,边战边撤,行三百里,又乘船行六十八日夜,到达泉州,士卒死三千余人,而所获金宝香布等,值五十余万。朝廷因这次征战损失大,杖弼十七,没收家财三分之一。

至大三年(1310),起任弼为同知枢密院事。月儿鲁奏:“弼等以五千人,渡海二十五万里,到达近代未曾到过的国家,俘其王并招降附近小国,对他应加怜恤。”于是诏令归还所没收的家产,拜弼为荣禄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右丞。延..五年(1318),升平章政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封鄂国公。卒于家,终年八十六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 斛律金(子光 羡 兄平)·李百药
  東觀漢記卷五·多人
  第五十九回 诛大憝酷吏除奸 受重赂妇翁嫁祸·蔡东藩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下·陶谷
  卷七十九上·郝经
  第四十二册 天命七年六月·佚名
  卷七十三 韦贤传 第四十三·班固
  崔仲方传·李延寿
  抄思传(附别的因传)·宋濂
  职官二○·徐松
  帝系二·徐松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郴江百咏·阮阅

      东楼   危城雉堞对东山,谁剏高楼十二栏。独鹤不来松已老,春风动处日三竿。   上仙阁   曲槛危梯紫翠中,苏仙宅畔古城东。不须更着登山屐,万岫千峯一日穷。   俯春亭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邉山色翠为邻。下窥

  • 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张说

    王琚五载朝天子,三湘逢旧僚。 扁舟方辍棹,清论遂终朝。 远树烟间没,长江地际摇。 帝城驰梦想,归帆满风飙。

  • 招魂·屈原

    【原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陽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六月丁酉朔上谓赵鼎曰朕于宫中亲种一方稻数日雨既沾足昨日令人验之顿长四寸半真可喜也 诏提举淮南盐事蒋璨提督措置控扼海道事务先是分海舟八十艘屯通州之料角故命璨领之己亥权尚书吏部侍郎晏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五月庚申朔日北至祀皇地祗于天庆观之望祭殿始用牲王自政和行方泽之祭改设皇地祗位于坛南方北乡至是将命大臣侍祀礼官请如旧制为位于北方南乡从之礼官奏请在闰月庚戌辛酉兵部尚书兼侍读权邦彦充端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冬十月丁巳朔上登舟幸淮甸翌日发南京戊午隆祐太后至扬州初太后过高邮闻叛兵焚镇江乃遣兵扼瓜洲渡及是入城驻于州治名州之正衙曰车驾巡幸驻跸之门庚申诏诸路官司及寄居待次官或非王命备补之人以勤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宋故观文殿学士太中大夫知建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充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歩军都总管兼营田使兼行宫留守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实封二百戸赐紫金鱼袋赠光禄大夫刘公行状本贯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曾

  • 浙语四(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查继佐

    ●浙语四(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朱大典、张国维(张世凤、沈兰、吴邦璇、方召、熊汝霖)乙酉五月,唐藩入闽,鲁主起越。闽越举义,各事其事,如人之左右手不相为用。微论闽越,即绍兴、金华,隐若敌国。越与越亦不相为用。当是时,金华朱大

  • ·檄台湾民人·丁曰健

    檄告台湾民人:土贼朱一贵作乱,伤害官兵,窃据郡邑;汝等讹居肘下,坐受摧残,无罪无辜,化为丑类,深可怜悯。本镇总统大兵,会同水师提督施克期剿灭,为汝等荡涤邪秽,共享太平,非有立意杀戮、苛求于百姓之心,汝其自安无畏。

  • 周济传·张廷玉

    周济,字大亨,洛阳人。永乐年间以举人身份入太学,后历任都察院官职。都御史刘观荐举他为御史,他坚决辞谢。宣德时授任江西都司断事,因父母去世而归家守丧。后任湖广都司断事。正统初年提升为御史。镇守大同的宦官骄横无惮,朝

  • 卷一百三十二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二中 朱批宪德奏摺 雍正七年正月二十四日四川廵抚【臣】宪德谨 奏爲恭谢 天恩事窃【臣】齎摺人回恭捧 御赐【臣】福字一幅貂皮二十

  • 論衡校釋卷第六·黄晖

      福虛篇   世論行善者福至,為惡者禍來。禍福之應,皆天也,人為之,天應之。陽恩,人君賞其行;陰惠,天地報其德。   無貴賤賢愚,莫謂不然。〔不〕徒見行事有其文傳,又見善人時遇福,「徒」上當有「不」字。「又見」即承「不徒

  • 卷二十一·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一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防子防子去之章总防 通章大意大都専为微箕暴白精诚 存疑亦主此説然不必微子去之节 顾泾阳曰或去或奴或死总是一副心肠各分头去做凡皆多方设法为感悟独夫地

  • 卷六·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六     灵璧知县马骕撰齐灵灭莱【襄二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君子是以知齐灵公之为灵也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塟召莱子莱子不防故晏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告海意菩萨言。海意。若诸菩萨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修学。汝等大士诸所施作。菩萨不应但修捷语利辩。应当如说亦然能行。云何是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一切菩萨。皆于毗卢遮那佛前。各自说心真言印。于是曼殊室唎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白佛言。

  • 学治臆说·汪辉祖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盗、理财,

  • 弹琴杂说·杨表正

    乐学论著。明杨表正撰。杨为明代古琴声乐派——江派中著名的演奏家。美学思想上,认为琴的功能,在于“禁邪归正,以和人心”。以儒家关于“和”的审美标准,要求操琴者,“抑乎淫荡,去乎奢侈,以抱圣人之乐。所以微妙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