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山伟传

山伟,字仲才,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居住代地。祖父山强,仪表丰伟,身长八尺五寸,善于骑马射箭,可拉开五石大弓。任奏事中散。曾跟随献文帝到方山打猎,有两只狐狸在皇帝的面前奔跑,献文帝命他射杀,一百步内,两只狐狸都被射获,被任命为内行长。山伟的父亲山幼之,任金明太守。

  山伟广泛涉猎文学史书。孝明帝初年,元匡任御史中尉,任命他为兼侍御史。到御史台上任才五天,便遇上孝明帝元旦朝会群臣。他负责神武门的监察,他妻子的从叔任羽林队主,在殿门前鞭打直长,他立即奏报。元匡很是称赞他,不久即奏请朝廷,任他为正侍御史,又由国子助教升任为员外郎、廷尉评。

  这时,天下太平无事,在仕途上升迁非常困难。由代地迁至洛阳的人,大多不被起用。到六镇、陇西两个地方叛乱时,领军元叉想任用代地出身寒微的人为传诏,以安慰他们。仅州郡牧守的子孙们来投递个人情状,要求任职的就有一百多人。元叉因而奏请建立勋附队,准备按照他们各自的资历给予职务。从此,北边来的人全部被录用。山伟便将这件事奏报,赞扬元叉的美德。元叉从来不认识山伟,向侍中安丰王元廷明、黄门郎元顺询问,元顺等人因此称颂和推荐他。元叉让仆射元钦推荐山伟兼任尚书二千石郎。以后又正名为士郎,参与纂修皇帝的起居注。仆射元顺负责选拔官吏,又上表推荐山伟任谏议大夫。

  ..朱荣在河阴杀害朝臣,山伟正巧在朝廷值班,所以得以免除杀身之祸。孝庄帝即位入宫,任命他为给事黄门侍郎。早先,他与仪曹郎袁升、屯田郎李廷考、外兵郎李奂、三公郎王廷业四人骑着马并排而行,山伟在他们的后面。路上遇到一个尼姑,看见他们四人叹息说:“你们机缘相同,会在同一天死去。”又对山伟说“:你正接近天子,可以做一个好官。”袁升等四个人都在河阴被..朱荣杀害,果然应了尼姑的话。

  不久任著作郎,节闵帝即皇帝位,任他为秘书监,仍任著作郎。开初,..朱兆领兵进入洛阳,官吏们四处逃散。国史典书高法显秘密埋藏史书经典,所以图书没有损失。山伟自认为有功,向朝廷诉说请求封赏。他依附..朱世隆,被封为东阿县伯,而高法显只获得男的爵位,山伟不久又晋升为侍中。东魏孝静帝初年,他任卫大将军、中书令,负责监修起居注。后来,又以本官领任著作一事。死在位上,追赠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幽州刺史,谥号为文贞公。

  国史自从邓彦海、崔深、崔浩、高允、李彪、崔光以来,很多人相继记录撰写。綦俊和山伟等人趋奉上党王元天穆和..朱世隆,认为国书应该由代地人修撰,不应该委任其他人,所以綦俊、山伟等人代替南边的人主持这部重要著作的修撰。他们只是守持旧制,并没有著述。所以,自从崔鸿死后,到山伟已有二十多年,时事荡然失落,已是万不记一。后人再执笔补写,却没有史料作依据。这段历史的缺漏,是由山伟造成的。

  他外表深沉厚重,而内心实则矫饰竞奋。与綦俊从小就很投合,晚年为了名位,两人较长竞短,形同水火。他与宇文忠之一类代地人结成党羽,当时的贤士对他们既畏惧又厌恶。他酷好文学历史,越老兴致越高。他的弟弟从小死去,他就抚养寡居的弟媳,训教失去父亲的侄儿,养育他们母子二十多年,恩义十分深厚。他不经营家产,去世之后,家人卖掉房产安葬他,妻子儿女不免飘泊无依,朋友们都感叹和可怜他们。

猜你喜欢
  卷十一 本纪十一·赵尔巽
  西南纪事卷一·邵廷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一·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十目录·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一·杜大珪
  卷十六·佚名
  ·会奏审办盗匪附摺·丁曰健
  孝武帝纪·李延寿
  移剌履传·脱脱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序·黄景昉
  八年·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敦煌歌辞总编卷三·任中敏

    杂曲 普通联章 捣练子(孟姜女 四首) 捣练子(孟姜女 六首) 长相思(三不归 三首) 三台(十二月辞 二首) 浣溪沙(问江湖 二首) 取性游(岩前笑 四首) 西江月(女伴秋江 三首) 虞美人(海棠开 二首) 定风波(伤寒 三首) 失调名(清明日登

  • 卷三百四十八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八月盡是年九月   八月戊辰朔,門下省言:「刑部奏鈔,宣德郎樂京據例當作情理稍輕,不礙選注。京本坐言役法,本部不敢用例。」詔樂京情重,刑部引例不當。(朱本刪去,新本復存之。樂京事已見熙寧四年十二月。

  • ●卷十·邵伯温

      文潞公庆历间以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公年未四十,成都风俗喜行乐,公多燕集,有飞语至京师。御史何郯圣从,蜀人,因谒告归,上遣伺察之。圣从将至,潞公亦为之动。张俞少愚者谓公曰:“圣从之来无足念。”少愚因迎见于汉州。同郡

  • 第五十五回 胁代表迭上推戴书 颁申令接收皇帝位·蔡东藩

      却说民国四年十一月中,正各省将军巡按使,制造民意,纷纷投票的时候,结果是全国代表,选就了一千九百九十三人。至解决国体,却是全体一致,赞成君主立宪。当下由各省驰电到来,京中一班攀龙附凤的人物,统是欢喜不尽。老袁此时

  • 第五节 没有故事①·老舍

    ①据罗常培《我与老舍》,“他后来所写的《微神》,就是他自己初恋的影儿。……他告诉我儿时所眷恋的对象和当时的感情动荡的状况,我还一度自告奋勇地去伐柯,到了儿因为那位小姐的父亲当了和尚,累得女儿也做了带发修行的优波

  • 第二十八卷 续编目录·缪荃孙

    秦 汉 魏 晋 梁 陈 北齐 北周 隋目 录 秦始皇朐山立石始皇秦山刻石峄山刻石 汉严訢碑泗水亭高祖庙碑司徒袁安碑高祖感应碑延熹十年度尚碑永康元年张侯残碑司马城铁碑落马碑俞乡侯季子碑张道陵丹经鼎武

  •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食货*(三)。禄俸[妃主宗室文武班权务官东宫官致仕官西京官外官州鎭将相将校杂别赐诸衙门工匠别赐]。○高丽禄俸之制至文宗大备以左仓岁入米

  • 卷九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 唐 张守节 撰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史记九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甯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王于放反】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

  • 裴叔业传·魏收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曹魏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人。五代祖裴苞,晋朝任秦州刺史。祖裴邕,从河东迁居襄陽。父顺宗、兄叔宝仕官萧道成,都有名位。裴叔业少有气度才干,颇以将略自许。出仕萧赜,历任右军将军、东中郎将谘议参军。萧鸾

  • 中匡第十九·管仲

    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

  •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卷下·佚名

    西晋清信士聂承远译  离垢目复白佛言。何谓超日明三昧。佛言。其明无量不可譬喻过于日光。所以者何。日之光明照现在事。人物蠕动百谷药木诸天龙神。皆因日成普得茂活。日不能照二铁围间。亦不能照人心之本令开达也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下·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佛言。须

  •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佚名

    吾告于阎浮提中善男子善女人。吾自生阎浮。为大慈父教化众生。轮回世间。经今无始旷劫分身万亿。救度众生。为见阎浮提众生多造恶业。不信佛法。恶业者多。吾不忍见。吾身便入涅槃。舍利形像遍于阎浮。引化众生。以后

  • 卷第六·行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六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二蹑迹断疑。蹑迹断疑者谓蹑前语迹断彼疑情经中虽不显有疑辞而伏在文内故但言断

  • 摩格街谋杀案·爱伦·坡

    这本选集选译了爱伦・坡五类题材的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他唯一一部可以算作长篇(未完)有时也被算作中篇的小说,以期为无法读完他全部作品的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精当的选本。其中,《摩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

  • 和清真词·方千里

    词集。北宋方千里撰。一卷。千里,信安(今河北霸县)人。约徽宗宣和间在世,曾官苏州签判。此集皆和周邦彦之词。周氏精音律,被视为词家之冠。方氏和词极力以周词用字为标准。因周词版本甚多,流传中常有差异,方氏所据版

  • 极玄集·姚合

    诗总集。唐姚合编。原编一卷,南宋后析作二卷。录唐王维、祖咏及大历以下共二十一家诗一百首(今本实为九十九首),序称“此皆诗家射雕手也,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所选多五律,尤以钱起、郎士元、耿湋、司空曙、皇甫

  • 北齐书·李百药

    原名《齐书》,宋时加“北”字,以与萧子显《南齐书》相区别。中国古代纪传体东魏和北齐史。李百药撰。本书北宋以后散佚很多,后人取《北史》及唐人史钞中相关纪传补全。传本保存原著约17卷,其余大部分为后人所补。常见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