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谦之传

高谦之,字道让,高道穆的哥哥。少年以侍奉后母孝顺闻名。他专心致志地学习经典史籍,对于天文、算术、历法、占卜图谶之类的书籍,也多有涉猎。喜好写文章,又留心于《老子》、《易经》。后来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孝昌年间,他代理河阴县令。原先,有一个人用布袋装上瓦砾片,诈称是钱币,到集市上骗买别人的马匹,然后逃去。朝廷下诏命地方追捕罪犯,一定要将案情报告朝廷。谦之便将一名在押旧犯戴上枷锁,让他站到马市上示众,说这就是前些时候诈骗马匹的骗子,今天想对他施以大刑。然后他派心腹查访集市上私下议论的人们,有两个人见面非常高兴,说:“我们不用再担忧了。”心腹把他们扭送到衙门审问,将他们所有的同伙全部抓获,并查出窝藏赃物的地方。丢东西的人家,都找回了丢失的东西,他把案件处理的情况报告给朝廷。不久,正式任他为河阴县令。在县任职三年,革新政治,大多采用历史上有益的旧例。这时,他的兄弟高道穆任御史,也博得美好的名声,人们称赞他们父子兄弟都享有当官的美好声誉。

  旧制规定,京郊的两位县令可以当面向皇帝陈奏当地政治得失。当时,由于受宠幸的佞臣害怕他们的劣迹被揭发,便一起奏报朝廷,要废除这项规定。高谦之上奏朝廷说:“我没有才能,侥幸管理河阴县,实在想着奉公守法,不屈不挠,尽职尽责,以酬报朝廷对我无法估量的恩德,尽到我做臣子为国家守土安民的职责。但是,那些豪门大姓的旁支近亲,帝王与外戚们的亲戚朋友,盘根错节,到处都是。他们都有邪恶之人憎恶正直人的面色,有蔑视上官的傲慢之心。县令职轻力弱,怎能制服他们?先帝过去曾明确下诏,允许县令当面陈奏。我已去世的父亲高崇曾任洛阳县的县令,常常入宫陈奏地方上的政情,所以,朝廷的王公贵族都自我约束,不敢干涉该县的政事。近几年以来,这条规定已经废除,所以,使得天下首县威望降低,下情不能上达。现在,太后和皇帝遵循尧、舜的治国之道,按照高祖孝文帝的典章制度管理朝政,愚臣我也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多少树立些功名。请求在实行新制度的同时,也能恢复过去一些有益的规定。这样,那些奸恶豪纵之徒就会自我约束,更加小心谨慎。”朝廷下诏交付外廷讨论。

  高谦之又上疏言事,认为:“自从正光年以来,边境城镇多次被骚扰,受命出师征讨的军队,在路途上往来不断。但是,将帅们有些并非是能打仗的人才,大多派遣他们的亲属,妄称是应征入伍,实际上是他们的亲属又派自己的家丁奴仆充数罢了。一旦与敌人对垒,连弓都拉不开。这样,实则是让朝廷空封了一些王爵,征战的士卒又大多缺失,敌人怎么能被消灭?勇敢忠贞的人又怎么能够被劝诫鼓舞呢?况且,接近天子的侍臣,向朝臣们推荐自己的亲属,请托官员替自己办事,擅自作威作福。如果有清廉贞洁,不替他们回护或不接受请托的,他们就一起攻击诋毁,使人家横遭罪名和惩罚。朝臣们为此胆怯徘徊,谁还敢向朝廷奏闻?欺上瞒下,败坏风气,危害朝政,使得谗言害人者为所欲为,忠贞诚实的人压抑着自己的满腔正义。另外,多年以来,常常征兵讨伐,人民不堪忍受,动不动就背井离乡,以保全妻子儿女的性命,竞相逃脱国家的劳役,不再种植桑田,都是由于害怕刑律的制裁。所以,他们回来,还会被困难滋扰,没有一条能自我保全的道路。如果允许他们归来从事原来的职业,重新甄别,并减轻他们的徭役,那么,回来的人一定很多,被开垦的土地也会增加,数年之后,国家就会收到大量的租税。现在,不按照情理让他们还乡,只想凭着严格的命令逼迫他们,恐怕几年之后流失的人口更多。所以,有国有家,就不担心人家不归顺我们,只担心我们的政治不清明;不要侥幸地想着敌人不进攻我们,而要依赖我们强不可侮。这是千百年来共同遵守、百代帝王认识一致的道理。谨望能稍有垂览省察。”灵太后看到他的奏章,借此责备左右侍臣。这些受宠的政要们因此非常妒恨他,便启奏灵太后,说他很有学问,便将他从河阴县调离,任命为国子博士。

  高谦之与袁翻、常景、郦道元、温子升等人都喜欢恪守过去的典章制度,对贫穷无告的人喜好布施抚恤,讲究信义,允诺的事情从不落空。对待家里的奴仆,从不当着儿女的面去鞭打他们的父母。生三个儿子的奴仆,便免去他们奴仆的身份。从不对奴婢施行髡刑和黥刑,常常说:“都是人的身体,为什么要加以残害?”他因五舅父沮渠蒙逊曾据守凉州一带,而国书上却没有记载,便撰写了《凉书》十卷,刊行于世。凉国盛行佛教,他写文章贬斥,称佛教是九流中的一家。当世的名流学士,竞相用佛理向他发难诘问,他也用佛教的义理来应付,论敌竟不能使他屈服。因为当时流行的历法不尽完善,他便重新修改撰写,成为独立一家的历法。虽然没有在社会上流行传播,懂行的人都佩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这时,朝廷商讨铸造钱币的事,便命高谦之为铸钱都将长史。他便上表请求铸造三铢钱,说:

  “钱币的出现,本来是用它作媒介使交换双方互通有无,方便交易。所以,钱币分量的轻重,各个朝代都不相同。姜太公为周创立了使财帛流通的九府圜法。到了东周景王姬贵时,进一步铸造较大的金属币。秦朝统一中国,铸造的钱有半两重。汉朝建立,因秦代的钱币太重,改铸为重量较轻的榆荚钱。到了孝文帝五年(前184),又铸造四铢钱。孝武帝刘彻时,又全部销毁,改铸为三铢钱。到汉武帝元狩年间,又变成了五铢钱,并铸造了赤仄钱,以一当五。王莽当政,钱币分为六等,大钱重十二铢,其他依次为七铢、五铢、三铢、一铢。魏文帝废除了五铢钱,明帝曹睿重又恢复。孙权在江东铸造重量很大的钱,以一当五百。孙权赤乌年间,又铸造大钱,以一当千。钱的轻重和大小,无不随着朝代的变化而变化。

  “我认为理财的要旨,要把国家施政必不可少的八个方面放在首位。聚集财富的重要,都保留在经典著作中。所以,古代的帝王借着天地赐予的丰饶的条件,驾驭着天下的财富,无不在太仓中贮存上足够的粮食,在钱库里存放着充足的货币。储蓄既然充盈,人民就不会困苦,这样就使四海安静无事,就像自己的身体挥动胳膊那样方便。

  “现在,天下寇乱没有平息,四方的边境战争不断,赋税烦苛,日费千金。仓库的储蓄渐渐耗尽,国家的财用行将枯竭,实在是到了杨氏献税、桑儿言利的时候了。以西京的兴盛,前代铸钱还屡次改动,大的和小的,重的和轻的都一起流行。更何况现今敌寇没有被消灭,州郡沦丧,人民疲敝,国家和军队的开支越来越紧,另外铸造小钱,可以增加钱的数量,对朝廷有什么损失,对百姓有什么妨害呢?况且,国家兴盛不是因为钱铸造得大,国家衰败也不是因为钱铸造得小,最重要的是公私各得其所,政治教化不受影响。这种办法古代既然能够通行,也应该在今天产生作用。”

  朝廷将下诏按他的建议去办,事情还没有实行,他就去世了。

  早先,谦之的弟弟道穆在正光时任御史,曾弹劾相州刺史李世哲,颇使李世哲遭到打击,他全家对此都怀恨在心。这时,李世哲的兄弟李神轨被灵太后重用,恰巧,谦之的家僮诬告主人,李神轨将家僮控制,到尚书那里告了高谦之一状,因而将他关进廷尉的监狱。将要释放,李神轨又奏报灵太后,下诏在监狱里赐他自尽。朝臣们无不为他悲哀。他写的文章有一百多篇,另有文集。永安年间,追赠他为营州刺史,谥号为康。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九·柯劭忞
  建康实録卷十二·许嵩
  卷三吏政·郑观应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五十五·朱轼
  南唐书卷二十一·马令
  ●凤洲杂编一·王世贞
  小 引·许寿裳
  读例存疑卷五·薛允升
  田悦传·欧阳修
  曹华传·欧阳修
  卷三十二·佚名
  卷五·允禄
  卷八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894_1 【相见欢】薛昭蕴   罗襦绣袂香红,画堂中。细草平沙蕃马、小屏风。   卷罗幕,凭妆阁,思无穷。暮雨轻烟魂断、隔帘栊。   卷894_2 【醉公子(一名四换头)】薛昭蕴   慢绾青丝发,光砑吴绫袜。床上小

  • ●易安诗全集·王仲闻

    说明: 本集照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1997年新一版录出。 收诗18首,残句15则。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宫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①奸雄才。 勤政楼

  • 第十一歌 山歌越唱越新鲜·刘半农

    山歌越唱越新鲜,柿子经霜蜜能甜,甜菜经霜红苗嫩,小姐经郎转少年。蜜能,犹言如蜜。红苗二字不解。

  • 歳时杂咏巻八·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上元【今诗】恵州上元苏 轼前年侍玉案【一作辇】端门万枝灯璧月挂罘罳珠星缀觚棱去年山中守老病亦宵兴红旗穿夜市铁马响春氷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散防桄榔林林疎月鬅鬙使君置酒罢

  • 卷六十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焘

      起真宗景德二年五月盡是年七月   五月戊辰朔,幸國子監閱書庫,問祭酒邢昺書板幾何,昺曰:「國初不及四千,今十餘萬,經史正義皆具。臣少時業儒,觀學徒能具經疏者百無一二,蓋傳寫不給。今板本大備【一】,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

  • 名山藏卷之六十八·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弘治臣一)◆臣林记(弘治臣一)徐溥丘浚王恕马文升刘大夏戴珊徐溥丘浚○徐溥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太守有惠政 【 鉴永乐闲为户部郎中与尚书夏吉同颂系洪熙初复官宣德中出知琼琼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一百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史记一百十六 西南夷君长【在蜀之南】以什数夜郎最大【今卢州南大江南岸协州曲州本夜郎国】其西靡莫之属【在蜀南以下及西也靡非在姚州北

  • 靖海志卷三·彭孙贻

    海盐彭孙贻羿仁氏著己亥(顺治十六年)正月,成功驻沙关。二月,成功到磐石卫。三月,成功催各提镇限本月二十五日到磐石(卫)听令。四月二十八日,成功率将士齐到定关。二十九日,入宁波港。五月初一日,成功抽兵下船。初四日,至舟山烈港

  •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安砚方译注【说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

  • 柳带韦传·令狐德棻

    柳带韦是柳庆的侄子,字孝孙。他性格深沉,又有度量,从小就好学习。身高八尺三寸,风度潇洒,长相俊美,善于词令。韩贤素担任洛州刺史时,召他当主簿。后来同叔父们一块归附周朝,太祖任命他为参军。当时,侯景在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叛乱

  • ●皇朝通典卷四十四·佚名

    禮四 ○禮四 吉四 △吉四 山川 耤田 先蠶 ·山川 (臣)等謹按禮經所載五獄四瀆望秩隆焉其餘山川之神亦咸崇報享本朝定制義法悉協敬稽祀典於嶽鎮海瀆有時巡展祭有因事遣祭有所專祭於名山大川有奉特典崇建廟祀者並著於篇至

  • 卷一百二十·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宋 赵汝愚 编兵门兵议上上太祖谏伐河东     范 质臣气疾发动近将两月不面天顔攀恋圣慈深负忧责臣今有刍荛上闻睿听内量僭越甘伏罪谴後来臣虽疾病在假伏闻陛下有亲征河东之意

  • 卷三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八户部二十三自洪武永乐以来凡光禄寺牺牲所御马监并象马牛羊房等草俱於民间照田粮科徵官为置塲收纳官军马草给以牧地系兵部掌行其采打秋青草与民纳草相兼支

  • 五诰解卷一·杨简

    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大司马九畿之籍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

  • 卷三百六十九·佚名

    △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四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大慈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大悲大喜大舍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大慈若乐若苦。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大悲大喜大

  • 巾箱说·金埴

    笔记。清金埴(1663-1740)撰。一卷。埴有《不下带编》已著录。是书乃未完稿,当是晚年之作。约二万字。内容与《不下带编》近似,或重复。亦多载旧闻。由于作者长期随父任居山东,故于山东名人轶事、风土人情记载尤详。亦有

  •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佚名

    文中称东晋成帝元年 (326年) 受此经。《三洞珠囊》卷8、《云笈七签》卷6皆引。该经当出于南北朝。元始天尊述八节诵、四时召文、八威策文、三十二戒、十六行、二十二事、五明之化、四行道等召龙法,修身积善道,劝人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