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

吾告于阎浮提中善男子善女人。吾自生阎浮。为大慈父教化众生。轮回世间。经今无始旷劫分身万亿。救度众生。为见阎浮提众生多造恶业。不信佛法。恶业者多。吾不忍见。吾身便入涅槃。舍利形像遍于阎浮。引化众生。以后像法世界满正法兴时。吾与弥勒尊佛同时下生。共坐化城。救度善缘。元居本宅。在于东海。是过去先世净土缘。为众生顽愚难化。不信佛法。多造恶业。吾离本处身至西方教化众生。号为释迦牟尼佛。东国遂被五百毒龙陷为大海。一切众生沈在海中。化为鼋鼍鱼鳖。吾身已后却从西方胡国中来生于阎浮。救度善缘。佛性种子。吾见阎浮众生。遍境凶恶。自相吞食。不可开化。吾今遂入涅槃。舍利本骨愿住泗州已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慈心孝顺。敬吾形像长斋菜食。念吾名字。如是之人散在阎浮。吾愍见恶世力兵竞起。一切诸恶逼身不得自在。吾后与弥勒尊佛下生本国。足踏海水枯竭。遂使诸天龙神八部圣众在于东海中心。修造化城。金银为壁。琉璃为地。七宝为殿。吾后至阎浮。与流佛法。唯传此经。教化善缘。六度弟子归我。化城免在阎浮。受其苦难悉得安稳。衣食自然。长受极乐。天魔外道弱水隔之。不来为害。吾当度六种之人 第一度者。孝顺父母敬重三宝 第二度者。不杀众生 第三度者。不饮酒食肉 第四度者。平等好心不为偷盗 第五度者。头陀苦行。好修桥梁并诸功德 第六度者。怜贫念病。布施衣食。极济穷无。如此善道六度之人。吾先使百童子领上宝船载。过弱水免使沉溺得入化城。若不是吾六度之人。见吾此经心不信受毁谤正法。当知此人宿世罪根身受恶报。或逢盗贼兵瘴而死。或被水火焚漂。或被时行恶病遭官落狱。不善众生皆受无量苦恼。死入地狱。无有出期。万劫不复人道。善男子善女人。书写此经。志意受持。若逢劫水劫火黑风天暗。吾故无量光明照汝。因缘俱来佛国。同归化城。悉得解脱。

南无僧伽 南无僧禁吒 莎诃达多侄他耶唵 跋勒摄 娑婆诃

僧伽和尚经

猜你喜欢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下·窥基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序·道通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五(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法成译·佚名
  佛学之宗旨和目的·太虚
  呼吁美苏英倡导和平·太虚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四·佚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良贲
  佛说旧城喻经·佚名
  卷第三十六·佚名
  卷第七十四·霁仑超永
  现大神变品第二十·马鸣
  杂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一·净善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八(本)·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¾íÁù°ÙËÄʮһ·彭定求

    ¡¡ ¡¡¡¡¾í641_1 ¡¾Ð¡ÓÎÏÉÊ«¾ÅÊ®°ËÊס¿²ÜÌÆ ¡¡¡¡Óñóï½ðɪ·¢ÉÌÉù£¬É£Ò¶¿Ý¸Éº£Ë®Çå¡£ ¡¡¡¡¾»É¨ÅîÀ³É½Ï·£¬ÂÔÑûÍõ

  • □阳·唐圭璋

      诗渊有京汤水龙吟“夜来井络参缠”一词,乃京镗作。又有凉阳汉宫春“看透尘寰”一词,亦京镗作。不知此“□阳”,是否亦为京镗,待考。   八声甘州   渐纷纷、木叶下亭皋,秋容际寒空。庆屏山南畔,龟游绿藻,鹤舞青松。缥

  • 王以宁·唐圭璋

      以宁字周士,湘潭人。宣和三年(1121),以成忠郎换文资为从事郎。建炎初,以枢密院编修官出守鼎州。建炎二年(1128),京西制置使。升直显谟阁。寻落职降三官责监台州酒税。绍兴二年(1132),责永州别驾,潮州安置。五年(1135),特许自便。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扮王员外同嬷嬷上)(王员外云)耕牛无宿料,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老夫姓王,双名得富,是这汴京人氏。家中颇有万贯家财,人顺口都唤我做王半州。在城有一人,也是个财主,姓李,唤做李十万。俺两个当初指腹成亲,我根前

  • 卷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五预宴七十六人诗八十五首【原任同知】李 晖【年七十九】同知【臣】晖言吾皇元枢调追庖羲轩辕逾伊耆沩姚功勲天声扬文章心精超乾坤师天行深宫勤衣宵因兹弥颐和无疆春秋高

  • 卷之一千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胡村月令:陌上桑·胡兰成

    胡 村月令:陌上桑桑树叫人想起衣食艰难,我小时对它没有像对竹的爱意,惟因见父亲那麽殷勤地在培壅,才知世上的珍重事还有比小小的爱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乐要从这里出来,人生才有分量。三国时庞德公在树上采桑,司马徽来访,又刘

  • 陶潜传·房玄龄

    陶潜字元亮,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陶潜自小情怀高尚,博学多才,善于文章;为人洒脱不群,不拘于世情,真率任性,自得其乐,被乡邻所称道。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我描状道:“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不知姓名,因为

  • 二一、孔子过宋考·钱穆

    《世家》:“孔子去卫,过曹,适宋,又过郑,遂至陈。”臧庸《拜经日记》云:“二适字,皆过字之误,宜据《年表》校正。”今按:过曹事他无所见。过宋之事,《论》《孟》皆有之。《论语》:“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佚名

    【提要】 苏秦为联合六国对抗秦国,而到各个国家作着复杂的游说工作。他所要说服的,是一国之主的国君;他所要促成的,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因此他的游说,其难度也是空前绝后的。但他还是作成了此事,大致形成了合纵联

  • 孟子集注大全卷一·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魏侯防【于耕反】也都大梁【赵氏曰按魏初都安邑在汉河东郡安邑县至惠王徙大梁在汉陈留郡浚仪县】僭称王諡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新安倪氏曰按纲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戴圣

    ——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2)。公子重耳谓之曰③:“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4)?”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5)。天下岂有无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四·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子)八识食体。前约生灭分位。今约住位言之也。文分为二。初引经通明四食。二别显识食唯真异熟。(丑)今初。又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第八)识。彼(经所说)识食(之)体。不应有故。谓契经说。食有四种

  • 答黄子理问(二则)·太虚

    问一:佛法不立名言,不可思议,言其非思想议论之所能及。然不用议论犹可也,若思想不用,从何而入?答一:佛法不可思议,而思议为入佛法之门,故学者宜由思议之门以入不可思议之佛法,三藏十二部皆佛菩萨应众生之机而说,使众生由名言之门

  • 第八 醯摩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醯摩迦曰: 瞿昙教之前 人人曾语我“有斯应有斯” 自为解说事 此皆受卖说 此皆增思择(妄想) 我已不喜彼(一〇八四)“人人曾语我解说事”[之句中],“事”者,是婆和利婆罗门及其他彼之

  •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王真

    又称《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道德经论兵要义》。唐代论述治国治兵之道的著作。王真撰。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刀兵不息,作者忧患于国家安危,惮思竭虑撰成此书,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呈献朝廷。今有明正统《道藏》

  • 多角关系·茅盾

    中篇小说。1935年创作。共13节。1936年刊于《文学》6卷1期,1937年5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现收入《茅盾全集》第4卷。小说以上海附近的小县城为背景,以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1934年年关时节的债务纠纷为线索,来组成复杂的故

  • 阿毗昙心论经·佚名

    此经为解释阿毗昙心论者。大德优婆扇多造,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