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袁聿修传

袁聿修,字叔德。七岁时家中有丧事,他按礼守丧就像成年人一样。九岁时,被州官征辟为主簿。性情深沉,有见识,处世清静寡欲,从不与任何人竞长较短。姨父是尚书崔休,对他十分赏识。十八岁,他任本州的中正,兼任尚书度支郎中。齐天保初年,任太子庶子,以本官职务任博陵太守,很有政绩和声望。远近的人们都称赞他。迁升为司徒左长史,兼任御史中丞。司徒录事参军卢思道私自借国库里三十万钱,娶太原王瞴父的女儿为妻,而王瞴父的女儿过去已被陆孔文依礼聘定。袁聿修为御史台首席长官,又是掌管国家法律的,知道而又不加纠劾,因而被免去中丞的职务。不久,任秘书监。

  天统时,朝廷下诏命他与赵郡王元睿等人一起议定五礼,又出任信州刺史。信州是他的家乡,当时,很长时间都没有官吏回原籍为官的旧例,大家莫不以他为荣。他为政清静,不用宣教,百姓都已向化。从长史以下,以至于鳏寡孤独,他都得到他们的欢心。武平初年,御史们出京巡视,所过州郡都有被举劾的大臣,他们惟独不到信州去。调回京城时,黎民百姓,僧侣道士都来为他送行,挤满了道路。有的人带着酒肉,哭泣着挽留他,都想远远地送他一程。时值盛暑,他怕百姓会劳累疲敝,往往停马驻足,随饮一杯,表示领受他们的心意,拜辞感谢让他们回去。回京后,信州人郑播宗等七百多人请求朝廷,准许百姓给他立碑,募集布帛丝绢数百匹,请中书侍郎李德林撰写碑文,朝廷允许了。

  不久,任都官尚书。他虽然年轻,却待人公平随和,温顺可亲。在清正廉洁的官员中,他的行为最为检点。那些名门望族的子弟都担任显官要职,但对他都很器重,赞同他的远见卓识。他在郎署任职时,赵彦深任水部郎中,两人同住在一个院子里,因而相交成友。赵彦深后来被停职,门前冷落,无人往来,聿修仍念旧时感情,不断探访慰问。彦深重被任用,对他铭记在怀,十分感激。虽然他颇有才干,也得力于彦深引荐。任吏部尚书以后,自以为颇得人心。

  开初,冯子琮任仆射后,不断迎娶妻妾。聿修常常讥笑他,对别人说:“冯公结婚,日不暇给。”他任吏部尚书后,也和冯子琮一样多次娶妻纳妾。人们议论说这是地位变化的原因。出身寒微又身居高官,容易招致怨言。然而,他为官清廉谨慎,当时很少有人能赶得上他。北魏和萧齐时,台阁郎官都不免接受贿赂。聿修任尚书郎十年,却没有接受过别人一杯酒的馈赠。尚书邢邵与聿修熟识,常在尚书省开玩笑,叫聿修为清郎。大宁初年,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巡察各地,考核官员们为政的情况。经过兖州时,邢邵正任该州刺史。分别时,邢邵送给他一段白绸子,他没有接受,写信给邢邵说“:今天从您那里经过,您的行为失常。瓜田李下,古人都很慎重,希望我的想法,不要受到您的责怪。”邢邵也欣然解悟,在回信中说:“老夫匆忙间没有想到这些,敬读来信,我很理解。老弟您过去是清郎,现在成为清卿了。”他任吏部尚书后,国家政治衰败,道德沦丧,如果违拗了权要幸臣们的意思,祸患便会接踵而至。他虽然清白自守,也不免有受人请托的连累。

  进入北周后,位至仪同大将军、吏部下大夫、东京司宗中大夫。隋开皇初年,加上仪同衔,迁任东京都官尚书。东京被撤除,他回到朝廷,任都官尚书。开皇二年(582),出任熊州刺史。去世。

猜你喜欢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班固
  列传第七 景穆十二王·魏收
  卷五十六·志第三十二·礼十·张廷玉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第七八禀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一二一二-七·佚名
  第十五卷宋(二)·缪荃孙
  列传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一百十四·郑麟趾
  卷六十一·司马迁
  后唐纪·张居正
  陆睿传·李延寿
  任栋传·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岩集·翁卷

    宋 翁卷 撰游仙篇旭日升太虚流光到萌芽旁有五云气焕烂含精华所愿服食之跻身眇长霞带我清泠佩飞我歘忽车三山不足期千龄讵云賖悟彼劳生人无异芳春花步虚辞根布灵叶妙化无常人结兹清阳气挺我空洞神炼度得长生列籍齐

  • 卷六十 后秦録八·崔鸿

    姚嵩 姚嵩兴之弟也仕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厯至司空封安成侯留心经典専精释道兴因赐以皇后所遗珠佛像嵩上表谢曰臣言奉珠像承是皇后遗属所建礼觐之日永慕罔极伏惟感往增懐臣言先承陛下亲营像事每

  • 卷八 三徐三王二朱胡申屠乔睦列传第五·陆游

       义祖生六子,知训、知询、知诲、知谏、知证、知谔。及烈祖开国,惟知证、知谔在,余者皆前卒。    徐知证,义祖第五子也,事吴,历州刺史,至节度使,烈祖初尊义祖为太祖,复姓,改义祖封,拜徐氏于李氏同,知证王江,改王魏,元宗嗣位,尤

  •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蒙汗之委任,今後我卓礼克图定将忠勤效力。在军旅,则严加管束号令而行。居乡村,则不为贼盗,忠正为生。蒙汗之委任,我苏巴海必竭尽所能,忠心效力。蒙汗思养,我乌尔古岱虽不胜任,亦必竭尽忠勤,征战时,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八·来保

    艺文平定金川雅【有序】兵 部 尚 书【臣】梁诗正金川地居西徼为陇蜀荒服侵轶隣壤遂迩边圉大师临境犹负固首鼠天子震怒特遣大学士傅恒经略之授以胜算佐以雄兵电赴星驰刻期底绩既殱谍党旋逼穴巢酋首窘蹙乞哀我皇沛解

  • 卷四十七·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七 唐 张守节 撰 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下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於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史记四十七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括

  • 十二年·佚名

    (己卯)十二年大明萬曆七年二月2月1日○朔丙子,領議政洪暹謝病免,以朴淳爲領議政。○以直提學柳成龍陞拜同副承旨,沈義謙爲咸鏡道觀察使。○兵曹判書李希儉卒。希儉拙直無機變,遇事不避夷險。初不爲人知,久在常調,晩登臺省。以

  • 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佚名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也。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初九:巩

  •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佚名

    后天六十四卦次序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先天六十四卦

  • 爱敬第六凡十二章·湛若水

      “孩提以往,无不知爱也,无不知敬也。然不知爱敬人之亲长者,不能扩其知者也。”士德问曰:“何谓达?”甘泉子曰:“至于盗也尽然,然爱其亲而杀人之亲,可谓仁乎?敬其兄而杀人之兄,可谓义乎?故知致之,而

  • 凡例·朱鹤龄

    读左日钞凡例左传之文先经以始事後经以终义盖纯以史事解经者也其解之得失余春秋集说已详辨之此书只略举其槩尔左氏论人论事时有悖于圣人者啖叔佐【助】赵伯遁【匡】刘原父【敞】叶石林【梦得】赵子常【汸】陆贞山【粲

  • 卷二十三·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觧卷二十三宋 王昭禹 撰小祝掌小祭祀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寜风旱弥烖兵逺辠疾【大祝掌六祝之词以事鬼神示则祭祀之大者也非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皆祭祀之小者也大祝祝官之长以下

  •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颜元

    离娄井田、封建、庠序,先王之规矩六律也。战国之君臣处士,别有种种富强、捭阖、纵横,卒致秦、汉以后如彼,而尧、舜、三代之仁政斩焉扫地矣。孟子一生苦心,谆谆成法,读此及王道诸章,令人扼腕太息。三事、六府、六德、六艺,圣人

  • 卷五十二·佚名

    △优陀夷因缘品第五十四上尔时佛复告舍利弗作如是言:汝舍利弗。我今当行游历国土。初欲往到本自生地微妙之处。亦当如是,时舍利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臂。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何时当欲游历国土观看聚落。尔

  • 卷第四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十今应思择成业道相。谓齐何量名自杀生。乃至齐何名为邪见。且先分别杀生相者。颂曰。杀生由故思  他想不误杀论曰。要由先发欲杀故思。于他

  • 题诸祖道影后·德清

    题诸祖道影后诸祖乃传佛心印之宗师也。忆昔世尊说法灵山。尝随弟子千二百五十人。及佛末后拈花。迦叶破颜微笑。遂传心印。为教外别传之旨。是为禅宗。二十八代。至达磨大师。远来东土。六传而至曹溪。下有南岳青原。

  • 三十六法·欧阳询

    又名《欧阳结体三十六法》。一卷。书论。唐代欧阳询撰。此书是作者结合临书体会传授法书技法的专著。凡列三十六品目,目下先谈技法要点,次举实例,某些品目还征引他说以助理解,从用笔的方方面面谈结字方法。此书条目清

  • 大六壬心镜·徐道符

    《大六壬心镜》八卷,唐不欲子徐道符撰,宋元迄今,壬家奉为土臬,因其拟经作歌,用之无不验也。然世苦无全本,余求之十余年不可得。今年春,壬友吕君汉枫出写本壬书十数本示余,《心镜》其一,私心喜焉。惜转写讹误甚多,适程伟堂先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