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睿传

陆睿,字思弼,十几岁时,袭爵为抚军大将军、平原王。他生性沉静高雅好学,对地位低的文士很有礼。年龄未到二十,当时的人们就说他能当辅国重臣。他娶了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的女儿为妻,当时孝文帝还没有改去北人的姓氏,崔鉴对亲熟的人道“:平原王才干和气度都不错,就是姓名太复杂很讨厌。”陆睿成婚后,从东徐州返回时经过邺,拜访了李彪,很欣赏他,和他一起赴京,留他为馆客。后来陆睿被任命为北征都督,征讨蠕蠕,大败敌军。升任为侍中、都曹尚书。不久蠕蠕又来侵犯边塞,下诏令陆睿出兵征讨,他把敌兵追杀到石碛,擒获了敌兵元帅赤阿突等数百人,回兵后加封散骑常侍,升任尚书左仆射,兼任北部尚书。

  大和十六年,降五种爵位的等级,因为陆丽曾为前朝建立过奇勋,所以封陆睿为巨鹿郡公。不久被任命为使持节、镇北大将军、尚书令、卫将军,率兵征讨蠕蠕,大败敌军而回。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辞职奔丧。孝文帝想要出兵南伐,任命他官复原职,授为征南将军。陆睿坚持推辞,请求尽完孝礼,皇上敕令有关部门劝谕,不准他推辞。再次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恒州刺史、行尚书令。当时皇帝想御驾亲自南征,陆睿上表劝谏,皇上不听。陆睿又上表奏请御驾回代都,亲临太师冯熙的葬礼,坐罪被免除都督三州诸军事。不久,又晋封他为征北大将军。由于他曾上表赞同迁都,加封食邑四百户。当时穆泰被任命为定州刺史,因为身患疾病,请求改到恒州效力,于是任命陆睿为定州刺史。尚未到任,就和穆泰密谋反叛,被赐死在狱中。赦免了全家的死罪,将他妻子儿女发配辽西。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十九·王称
  ●卷第三十·胡三省
  班马异同卷八·倪思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四十五·佚名
  卷之八百十五·佚名
  八一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应毁书《新增鉴略补》恭呈御览片·佚名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六·佚名
  提要·鲍彪
  卷三十·黄训
  卷八十九·佚名
  职官一四·徐松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赵执信

    《声调谱》三巻,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仲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益都人,康熙己未进士,官右春坊右赞善。执信尝问声调于王士祯,士祯靳不肯言,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因着为此书。其例古体诗五言重第三字,七言重第五字

  • 安晚堂集卷七·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谢虚斋和诗关心穑事恐春迟蹔许花风入绣旗翠浪半天岐麦咏玉簪数筯刈蒌诗【见山谷过土山塞诗】野亭寄韵追唐什【严郑公有寄题野亭见杜集】秋菊餐芳敌楚辞早晚催归汉廷右西湖深处乐天碑和虚斋劝农十诗迢递

  • 卷五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八雍陶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太和间第进士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诗一卷明月照高楼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时节屡巳移游旅杳不还沧溟傥未涸妾泪终不乾君若无定云

  • 淳熙稿卷一·赵蕃

    淳熙稿卷一宋 赵蕃 撰四言诗碧云【并序】碧云思亲友也孙郑暨徐期以入山既期而愆聊发我言碧云散舒合且复离皓月涌照圆而不亏嗟我所期曷云不来翳翳村巷遥遥犬声肃肃庭树啾啾鸟鸣所期不来实关我情寒镫既张幽室有光岂无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三·佚名

      康熙十九月八月庚申,命量撤福建大兵。上谕兵部:厦门、金门诸处,悉设兵防守;福建大兵,宜量行撤还。将军拉哈达、副都统马思文率千人守福州,副都统吉勒塔布、沃伸巴图鲁率千人守漳州,两军悉令拉哈达统辖;余兵一千,令尚书介山

  • 卷之十八·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闰六月。辛巳朔。以故明大理寺右寺丞王邦柱为光禄寺少卿  ○登莱巡抚陈锦疏言东省文武乡绅初以惧乱南逃近皆络绎回籍。请分别南窜月日。系未归顺以前者准给故业仍听荐用其在归顺后者似应酌议

  • 一 谕内阁着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佚名

    一 谕内阁着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朕稽古右文,聿资治理,几余典学,日有孜孜。因思策府缥缃,载籍极博。其巨者,羽翼经训,垂范方来,固足备千秋法鉴;卽在识小之徒,专门撰述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四·佚名

    齐高帝金土同价【袁皓 东坡】武帝武帝疾王融谋以子良易嗣君【温公】海陵王明帝谋继大统侍中谢朏求出致酒遗弟瀹书曰饮此勿豫人事【温公】通论高帝明帝东昏侯【温公】梁武帝临川王宏洛口之败幷窃发以宏为名因免官【温

  • 张九龄传·欧阳修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时就会写文章。十三岁时带着他写的字去谒见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看了感叹说“:这孩子前程不可限量。”当时张说贬谪岭南,见到他后对他极好。父亲死,在父丧期间极尽孝道,哀痛至极。后来考中进士

  • 卷三百四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孝宗隆兴元年显谟阁直学士虞允文论敌遂衰弱乞和四州不可弃上奏曰臣今日伏准三省枢密院劄子卢仲贤齎北界书回议

  •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七人物志三十七大臣传二十三【满洲正白旗二 喀克都哩 鄂硕 锡图库 谭拜 星讷 凖塔 阿济格尼堪 萨弼图 卓罗 瓦尔喀珠玛喇 苏拜】喀克都哩喀克都哩世居那木都鲁以地为氏

  • 卷八十七 礼四·黎靖德

      ◎小戴礼   △总论   问:"看礼记语孟,孰先?"曰:"礼记有说宗庙朝廷,说得远后,杂乱不切於日用。若欲观礼,须将礼记节出切於日用常行者看,节出玉藻内则曲礼少仪看。"〔节〕   问读礼记。曰:"礼记要兼仪礼读,如冠礼、丧礼

  • 卷六十五·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五舍利子,眼界性空故。眼界於眼界无所有不可得。眼界於色界无所有不可得。色界性空故。色界於色界无所有不可得。色界於眼界无所有不可得。眼界色界於眼识界无所有不可得。眼识界性空故。眼识界

  • 彌沙塞五分戒本·欧阳竟无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   大德僧聽.春時一月過少一夜餘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滅。諸大德.爲得道   故一心勤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况餘善道   法。未受具戒者已出.僧

  • 卷第一·道宣

      自大夏化行布流东渐。怀信开道代有浇淳。斯由情混三坚智昏四照。故使浇薄之党。轻举邪风。淳正之徒。时遭佞辩。所以教移震旦六百余年。独夫震虐三被残屏祸不旋踵。毕顾前良殃咎己形。取笑天下。且夫信为德母智寔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张爵

    明张爵编写。张爵,为嘉靖时人。他“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遇时俗相传京师胡同亦书元”,而采辑成篇,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 后刊行。书分五城: 正阳门内皇城两边为中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及东城外为东城,宣武

  • 大义觉迷录·雍正

    四卷。清世宗敕撰。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即曾静反清事件。次年,清世宗在处理此案之后刊布了《大义觉迷录》。内收上谕

  • 四书通旨·朱公迁

    元朱公迁(字克升)撰。六卷。是书之例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凡为九十八门,每门之下,又以语意相近者,联缀列之。如天、天地;命、性;仁、义、礼、智、信;德,道德;中、中和、中庸;知、行等等,而一一辨别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