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爱敬第六凡十二章

  “孩提以往,无不知爱也,无不知敬也。然不知爱敬人之亲长者,不能扩其知者也。”士德问曰:“何谓达?”甘泉子曰:“至于盗也尽然,然爱其亲而杀人之亲,可谓仁乎?敬其兄而杀人之兄,可谓义乎?故知致之,而无弗爱且敬焉,夫然后谓之仁义。夫民物一体也久矣。” 

  三子侍坐,问圣学。甘泉子曰:“夫学,性情焉耳矣。”敢问其说。曰:“不怨天,不尤人,孔子也。不迁怒,不贰过,颜子也。故知性情之学者,可与道中庸矣。是故下学上达,与天地相似,故同德。” 

  霍平易曰:“子之教人也,何学矣?”甘泉子曰:“其敬乎!汝为敬也何如?”曰:“专一。”甘泉子曰:“专一于事而迁于事也,可谓敬乎?故一则不迁,成性存存。” 

  士德曰:“观于朱子之晚年也,悔前之读书,而置书以求其心,其切至矣。”甘泉子曰:“吾惑焉,未能一也。心与书合一而后可学古训,可学古训而后可发聪明。故一则养志,二则丧志。一则执事敬,二则役耳目。” 

  诸生有言知,士德曰:“即行即知。”甘泉子曰:“子瞑目能履乎。故为学者如履路矣。视而行之,行而视之,知行并进,其进其深,优入圣域。” 

  古训者,其圣人之精乎!其犹之规矩矣。以规发员,以矩发方,以精发精。规不规,矩不矩,远于聪明之巧矣。故学则聪明日生,不学则聪明日窒。古训者,圣人天聪明之蕴也。彼杨、墨、释、老者,各任其私知,不讲于古训之疾欤!孟子曰:“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仕鸣问:“何以格致?”曰:“其体认天理乎!是故默观之乎未发,学之乎古训,辨之乎师友,察之乎感应。知之所至,行亦至焉,合一无二。” 

  士德、公赞、仕鸣从游于云端之下,甘泉子问之曰:“子之游也,于本心何如?苟不迁焉,一游一息,无非养矣。学在多言乎哉?学问思辨焉,察其体而养之,守则贤,化则圣。” 

  或问求放心之说。曰:“圣贤之训,为心焉耳矣。故学问于古训,感发其本心,其诸异乎释之求之与!” 

  士德仕鸣曰:“古之学者,有知而行,行而知者与?”曰:“知止而定,知而行也。物格知至,行而知也。知而行●●●●知之至也。”未达。曰:“子以膏梁之味,未食者知●●●●者知之乎。” 

  仕鸣问曰:“敬之与思也,何辨?”甘泉子曰:“心之官则思,思者,心之知觉也。非敬则思或邪焉。敬也者,思之规矩也,故君子慎思。” 

猜你喜欢
  饰邪第十九·韩非
  精華第五·苏舆
  孟子精义卷十·朱熹
  第十七章 22·辜鸿铭
  卷一·王元杰
  卷十三·范处义
  春秋说卷二·洪咨夔
  春秋传卷十九·胡安国
  卷十七·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如惺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十八泥犁经·佚名
  罗云忍辱经·佚名
  法华义疏卷第五·吉藏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三嘉善曹庭栋编无怀小集葛天民字无怀山阴人好学攻诗忽祝发为僧更名义铦字朴翁其后仍返初服隐居钱唐湖上足不入城市日惟吟咏自乐有侍姬二曰如梦如幻赵紫芝诗所谓此老无尘事双姝亦道情是也

  • 卷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七腊日类五言古残腊独出        【宋】苏 轼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我欲从之语恐复

  • 志第十五 天文上·刘昫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征以致理,以授人时,以考物纪 ,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安,转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凌历犯守之所主,飞流彗孛之所应,前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九景泰二年二月庚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升镇守延绥等处都督同知王祯为右都督协赞军务右佥都御史马恭为右副都御史各赐银十两彩币二表里敕之曰得尔等奏二次率领官军于打浪山追杀贼寇生擒四名斩首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乙未朔大学士沈一贯上疏恭谢册立 圣谕因言日今圣节已过宫闱多暇寒温甚适嘉会惟时跂立下风翘傒吉旦伏冀早发以慰群瞻其言殊切至云○南京兵部尚书邢玠请在籍养母奉旨卿外国归来便道省母准展限三月住赞

  • 王俭传·李延寿

    王俭,字叫仲实,生下来以后他的父亲王僧绰就遇害了,被叔父王僧虔所收养。几年后世袭爵位豫宁县侯。拜祭接受茅土的时候,流下眼泪,哭声呜咽。年幼时努力学习,手不释卷。宾客中有的加以称颂赞美,王僧虔说:“我不担心这孩子将来没

  • 卷二 帝系二·龙文彬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洪武元年正月,追尊高祖妣胡氏曰元皇后,曾祖妣侯氏曰恒皇后,祖妣王氏曰裕皇后,皇妣陈氏曰淳皇后。(元皇后、恒皇后姓氏,《据明政统宗》、《山集》明史及三编质实俱未载。证之太祖世德碑书之。 )

  • 审分览第五·吕不韦

    审分一曰: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主亦有地,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邪矣,主无所避其累矣。凡为善难,任善

  • 卷十六·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十六    明 王樵 撰君牙君牙臣名穆王命为大司徒此其诰命也王若曰呜呼君牙至纪扵太常穆王康王孙昭王子名满君牙或作君雅言汝父祖世笃忠贞服事勤劳王家有成功见纪録书

  • 卷四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一考工记之二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氏为量段氏为鎛器桃氏为刃【齐才细反下同段丁乱反】正义郑氏康成曰多锡为下齐大刃削杀矢鉴燧也

  • 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曲礼上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於家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若使人於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此言人臣敬君命之礼也人臣不可称主人称主人者对使者

  • 周礼疑义举要卷二·江永

    婺源江永撰地官【一】乡老是三公之致仕者行乡饮礼当为尊有无不定故附见于乡大夫而无职掌闾师任民通乎乡遂而所掌以乡为主又以闾为比法之小成闾胥主徴令而闾师亦掌徴赋故以闾名官县师虽通掌内外地域而所主实为家稍县都

  • 卷第十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二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二门第十子摄颂难陀因缘之余佛告难陀。凡胎生者是极苦恼。初生之时或男或女堕人手内。或以衣裹安在日中。或在阴处或置摇车。或居床席怀抱之内。由是因缘皆受

  • 五灯严统目录卷下·费隐通容

    卷十一临济宗南岳下四世 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南岳下五世 临济玄禅师法嗣兴化存奖禅师 宝寿沼禅师三圣慧然禅师 魏府大觉和尚灌溪志闲禅师 涿州纸衣和尚定州善崔禅师 镇州万寿和尚幽州谭空和尚 襄州历村

  • 多余的话·瞿秋白

    《多余的话》系瞿秋白就义前在福建汀州狱中所作。既然题为“多余的话”,既然自知“多余”,又何必说? “我不怕人家责备,归罪,我倒怕人家‘钦佩’。”——原来如此。他只希望后人见到最真实的自己,不需要无谓的拔高、粉饰。

  • 清宫十三朝演义·许啸天

    现代长篇章回历史小说。许啸天著。分上、下册。上海国民图书公司1926年初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修订本。将原竖排版改为横排,加标点符号,分自然段,个别地方参照《清史稿》加以订正。删去原有的施济群

  • 老张的哲学·老舍

    长篇小说。老舍著。初载于1926年7月至12月《小说月报》第17卷第7—12号。1928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作品以混迹教育界、担任小学校长而又开杂货铺、放高利贷并兼衙门里的挂名巡击的恶棍老张为中心人物,围绕老张为了

  • 舍利弗问经·佚名

    梵名S/a^riputra -paripr!ccha^ 。全一卷。译于东晋,译者佚名。又作菩萨问喻。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属小乘律部。乃佛在王舍城音乐树下,答舍利弗之所问。计有戒律传持之次第、戒律诸部之分派、开遮衣钵食酒杀生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