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虞愿传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祖父虞赉,作过给事中,被封为监利侯。父亲虞望之早死。虞赉院子里有棵桔树冬天成熟,家里的孩子们都争着来摘,虞愿才不过是几岁的孩子,却独独不去摘取,虞赉和家里人都觉得他很怪。

宋元嘉年间,虞愿作湘东王国常侍。等明帝即位,因为虞愿是出身儒生的官吏,有学识修养,又是自己以前藩国的旧属,待他很是优厚。委任他为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明帝生性猜忌,肥胖怕风,夏天常穿着小皮衣。封左右二人为司风令史,哪面来了风,要先告诉他。星象有灾变,不相信太史,也不听朝官的意见,下令让灵台两名知星官听虞愿调遣。虞愿常在宫内值班,有什么异常征兆先启奏明帝,以作参考。

明帝在旧宅基上盖湘宫寺,极为奢华,花费很大。因为孝武帝建庄严刹有七层,明帝便打算建十层,但太高盖不成,就分成两座,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免职后回京见明帝,明帝问他:“你去过湘宫寺没有?我建成此寺是大功德。”虞愿在一旁说:“陛下建这座寺,用的都是百姓卖儿典妻的钱,佛如有灵,一定会伤心痛哭。罪孽比宝塔还高,哪儿有什么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座,吓得脸都变了色。明帝大怒,叫人把他拉出殿去,虞愿脸不变色从容离去。因为他和明帝有旧时情分,不几天又被召回宫内。

明帝好下围棋,但很笨拙,棋艺不佳。被舆论评为第三品。他和第一品王抗下棋,自认为是同一品级。王抗让他,慌称:“皇帝下的飞棋,臣无法隔断。”明帝始终不觉察,以为真是如此,便对下棋更为迷恋。虞愿又对他说:“尧用这教他的不肖之子丹朱,所以这不是人主所应喜爱的东西。”虽然数次忤逆明帝的心意,但受到的赏赐还是高于别人。后来升迁兼任中书郎。

明帝卧病时,虞愿常在身边服侍端药。明帝尤其喜欢吃一种叫逐夷的鱼干,用银钵盛蜂蜜腌制,一次就能吃好几钵。他问扬州刺史王景文:“这东西好吃得很,你有没有过过瘾?”景文回答:“臣历来爱吃这东西,只是贫穷很难得到。”明帝听了很高兴。吃逐夷积累得多了,胸腹结块鼓胀,眼看要断气。左右启奏可饮几升醋酒,闷胀才消下去。病已很重了,一顿还要吃三升肉羹。肚里油水积累太多,吃药也不见效了。病危那天,正坐着招呼和尚,一合掌便咽了气。

虞愿因为长期在明帝患病时服侍他,被转为正员郎。出京作晋平太守。在任上不置产业。前任官员和百姓发生冲突,扣压人家的妻儿,虞愿派人到半路上劫夺回来。在郡内开设学校。晋平郡以前产髯蛇,胆可以作药。有人送给虞愿一条,虞愿不忍杀它,把它放还到二十里外的山中。一天夜里蛇回到他床底下,又送到四十里外的山里,过了一夜又回来了。人们都说这是他的仁爱之心的结果。海边有一块越王石,经常隐没在云雾里,相传“清廉的太守才能看得见”。虞愿前去观看,结果清彻不见遮挡。后来琅笽王秀之来作郡太守,给朝中的官员写信说:“此郡在虞公之后,善政犹存,留下的良好风尚被习惯遵从,因此还算是太平无事。”

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去职务,被委任为后军将军。褚彦回曾去拜访虞愿,虞愿不在家,只见他床上落满了尘土,有书数函。彦回叹息道:“虞君竟清贫到如此地步。”让人帮他扫地扫床后离去。

改任中书郎,负责东观祭酒。他哥哥虞季为上虞县令,死在任上,虞愿听说后从中书省徒步赶回家中,不等皇帝诏令批准便东归故乡。后任骁骑将军,又改任廷尉,祭酒职务不变。

虞愿曾侍奉宋明帝。齐初,宋朝神主迁到汝陰庙,虞愿流泪拜别。建元元年(479)去世。虞愿著有《五经论问》,又撰《会稽记》,有文章数十篇。

猜你喜欢
  前汉孝哀皇帝纪卷第二十九·荀悦
  第一百二十三回 莫荣新养痈遗患 陈炯明负义忘恩·蔡东藩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七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自叙·朱国祯
  第九卷 乡镇表一·缪荃孙
  卷十二·吕中
  卷二之三·佚名
  卷八·黄佐
  卷三百二·杨士奇
  一四 初出茅庐·邹韬奋
  卷四十九·佚名
  庙制图考·万斯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学源流考 全文·鲁九皋

    新城鲁九皋山木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自春秋迄战国,又数百年,于是屈子兴于南服,作为《离骚》、《九歌》、《九章》之属,以上继《风》、《雅》、《颂》之音,其徒宋玉之徒和之,号

  • 甲集第二·钱谦益

    袁御史凯一百十六首【傅岩操】日之将出兮,余趋乎筑之所。杵丁丁而不息兮,汗淫淫之如雨。日既入而始休兮,饭粗粝而不饱。呜呼其命兮,余何辞乎此苦。【渭滨操】渭之岸盘盘兮,其流汤汤。我居其下兮,于今几霜?朝饮其水兮,莫食其鲤

  • ●卷一·佚名

      ★与宋主书  天辅元年十二月,宋主遣登州防御使马政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败勍敌。若克辽之后,五代时所取燕、云、两京地土,愿畀下邑。”二年正月乙巳,宋使马政回。遣索多报聘,与宋约夹攻燕、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金方镇年表卷下·吴廷燮

    江宁吴廷燮撰 山东东路 河东北路 河东南路 大名 京兆 凤翔 鄜延 庆原 临洮 ○山东东路 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益都尹领益都 【镇海军节度使】 济南 【兴德军节度使】 二府潍 【刺史】 滨 【刺史】 沂 【防御】 密 【刺史

  • 二百九十三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奏请补放正白旗护军参领缺摺·佚名

    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正白旗护军参领噶尔明、鄂英辉病故,为补放此等缺额,将侍卫委署护军参领那勤、福勒敦,鸟枪护军参领曹宜、鄂勒吉拜等名,各缮一绿头牌,由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内务府总管兼委署领侍卫内大臣.散

  • 第十三卷 宋·缪荃孙

    锺山题刻四段在江宁陆游题名拓本高二尺,广二尺六寸,正书五行,行四字,字径四寸。乾道乙酉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金氏鳌云:钟山陆放翁题名,始见先著诗集,近人迹访得之。《续纂江宁府志》。按先著,四川沪州人。按钱

  • 戴僧静传·萧子显

    戴僧静,是会稽永兴县人。祖父戴饰,在刘宋景平年间,与富陽孙法先谋乱被正法,家人迁徙到青州。僧静从小有胆量勇力,擅长弓马。曾是刺史沈文秀的手下,一同被北虏俘去。后来带着家眷叛逃回到淮陰,太祖收留了他,常在太祖左右。僧静

  • 苏绰传·令狐德棻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是魏国侍中苏则的九世孙。历代都担任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父亲苏协,曾任武功郡守。苏绰少年时喜好学习,博览群书,特别擅长算术。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太祖在东都门外为他饯行。临分手时,太祖问道:“你家子

  • 卷第一百十九·佚名

    典礼四南郊二熙宁七年有事南郊御札七月戊戌王者飨帝圜丘。以虔报本之义。尊祖清庙。以将反始之诚。人道至隆。国章兹重。维五圣之故事。有三岁之亲祠。朕以不德。获承先宪。以时称秩。其敢怠荒。且卜天正。往脩郊类。

  • 卷第十四·朱熹

    明道先生语四亥九月过汝所闻刘绚质夫录绚问:「先生相别,求所以教。」曰:「人之相爱者,相告戒,必曰凡事当善处。然只在仗忠信,只不忠信,便是不善处也。」有人治园圃役知力甚劳。先生曰:「蛊之象,『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之事,惟

  • 卷一·陈确

    近言集 贤者见其远,不肖者见其近,吾言近而已。言近矣,则何以集?吾闻惟圣贤者为能不弃近言,吾固知天下后世之必多圣贤者也,故不以近言而弗集也。文章入妙虚,无过是停当。学道入妙处,亦无过是停当。无不停当,即是可与权、不逾矩

  • 卷二·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二明 胡广等 撰曲礼第二凡奉【上声】者当心提者当带疏曰物有宜奉持者有宜提挈者奉者仰手当心提者屈臂当带深衣之带也古人常服深衣执天子之器则上【上声】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读曰妥】之士

  •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观相门第四所以有此门者有通别二义。通意有三。一者根性不同悟入各异。自有闻求四缘无四不悟闻捡三相无三而得道。故说三相门。二者欲通释诸方等经。经中自有明四缘毕竟空。自有明三相毕竟空

  • 分灯录跋·朱时恩

    自庐山诸贤以还。开士栖托耽玄味胜。盖亦代不乏人已。第不过逸情远韵翛然埃[土*盍]之外焉尔。迨柳州临川涪翁无咎辈始畅发西方宗旨。而眉山公尤纵横解脱掀翻宝藏光流电駴。然人亦廑以文言悦之。不必於心性领入也。惟

  • 卷第七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广润巨灵自融禅师新安程氏子。自作幻津头陀传。十八脱白。二十圆戒。初参金粟。宗阿含

  • 洹词·崔铣

    十二卷。明崔铣 (1478—1541)撰。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河南安阳 (一作乐安)人。弘治十八年 (1505)进士,授编修,见刘瑾长揖不拜,出为南吏部主事,刘瑾败,召充内庭,明世宗即位,擢国子监祭酒后,官至南京礼部右侍

  • 江湖小集·陈起

    诗总集。宋陈起编。九十五卷。收录南宋洪迈、叶绍翁等六十二家诗(姚镛、周文璞、吴渊、许棐四家附有赋及杂文)。又《江湖后集》二十四卷。收录巩丰等六十四家诗,其中敖陶孙等十七人,其人已见前集而其诗未为前集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