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宪传(附许淹等传)

曹宪,扬州江都县人。在隋朝任官做秘书学士。常常聚集生徒传授学业,有弟子数百人。当时公卿以下官员,也多向他从师受业。曹宪还精通各家文字学书籍,从汉代杜林、卫宏以后,古文几乎泯灭绝迹,由曹宪文字学得以复兴。隋大业年间,炀帝命他与众学者撰写了《桂苑珠丛》一百卷,当时人称他博学多识。曹宪又解说注释张揖所撰写的《博雅》一书,分为十卷,炀帝命令将此书收藏于秘书阁。唐代贞观年间,扬州长史李袭誉上表推荐曹宪,太宗征召为弘文馆学士,曹宪因年老而没上京就任。于是又派遣使臣到他家去授予官职,任朝散大夫,学者都引以为荣。太宗又曾于读书中遇到难字,字书上也查不到的,就抄录下来问曹宪,曹宪替这些字都一一注音、解说,并加以清楚明晰的引证,太宗对此异常惊奇。一百零五岁去世。所撰写的《文选音义》,很为当时所推重。当初,江淮流域研究《文选》的学者,全都以曹宪的学问为本,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等人相继以《文选》传授学业,由此其学说大兴于当时。

许淹,是润州句容县人。年少出家为和尚,后来又还了俗。博识多知,尤其精通于训诂学。撰有《文选音》十卷。

李善,扬州江都县人。方正文雅清秀挺拔,有士君子的学者风度。明庆年间,升任太子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曾注释解说《文选》,撰书六十卷,上表进奉皇帝,赐绢一百二十匹,诏令收藏于秘阁。授官潞王府记室参军,转任秘书郎。乾封年间,出京任经城县令。因与贺兰敏之过从密切而获罪,流放到姚州。后遇赦免得以返回,以传授学业为事,弟子多从远方而来。又撰有《汉书辩惑》三十卷。武后载初元年(690)去世。儿子李邕,也知名。

公孙罗,扬州江都县人。历任沛王府参军、无锡县丞。撰有《文选音义》十卷,流传于当时。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杨·欧阳修
  卷二百九十一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卷一·赵元一
  第七回 杀谏臣燕王僭号 却强敌晋将善谋·蔡东藩
  ◎学校(下)·徐天麟
  卷之八十九·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四·廖道南
  第六章 徽商的政治态度·佚名
  南唐书卷二十五·马令
  李安传·李延寿
  雷万春传·欧阳修
  楼钥传·脱脱
  卷第六十八·佚名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吕思勉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569_1 【新荷】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卷569_2 【初月二首】李群玉   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云间龙爪落,帘

  • 第廿七出 闻捷·李渔

    〖生查子〗(小生便服,带末上)儿媳已成双,犹子迟鸳侣。闻道远从征,添却兵凶虑。下官自与孩儿毕姻之后,终日望韩家侄儿到来,好定那头亲事。不想他又有西蜀之行,一向音信杳然。这些报人,晓得下官厌闻时事,不送邸抄来看,未知他胜负若

  • 近光集卷二·周伯琦

    (元)周伯琦 撰赋得滦河送苏伯修参政赴任湖广清滦悠悠北斗北千折萦环护邦国直疑银汉天上来摇漾蓬莱云五色蛟龙变化深莫测金莲满川凈如拭銮舆岁岁两度临雨露同流草蕃殖长亭短亭来往人朝夕照影何尝息相君亲授临轩勅紫骝嚼

  • 卷四百四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五 陈烓 松迳风 一迳深且纡森森覆松栝清风池上来幽思与之发逸响谐素琴凉隂散缃帙弘景或可邀高怀共清豁 山寺夏游 素

  • 石湖诗钞·吴之振

    范成大河豚叹鲰生藜苋肠,食事一饱足。腥腐色所难,况乃衷酖毒。膨亨强名鱼,杀气孕惨黩。既非养生具,宜谢砧几酷。吴侬真差事,网索不遗育。捐生决下箸,缩手汗童仆。朝来里中子,馋吻不待熟。浓睡唤不应,已落新鬼录。百年三寸咽,水

  • 宋词鉴赏辞典·前言·佚名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词原是了隋唐以来配合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长短的诗体。它最初民间流传,晚唐时期,文人开始创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水平。到宋代,词达到了其艺术顶峰,和唐诗

  •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李延寿

    邵惠公颢 子什肥 导 护 叱罗协 冯迁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虞国公仲 广川公测 弟深 深子孝伯 东平公神举 弟庆邵惠公颢,周文帝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性至孝,居德皇后丧,哀毁过礼。德皇帝与卫可瑰战,

  • 卷六十七·谷应泰

      ○争国本   神宗万历十年八月丙申,皇元子生,颁诏赦天下。十四年正月,皇第三子生,进其母郑氏为贵妃。二月,辅臣申时行等请册立东宫。疏曰:“早建太子,所以尊宗   庙重社稷也。自元子诞生,五年于兹矣,即今麟趾螽斯,方兴未

  • 卷第三·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纪第三隆武(附绍武)隆武(附绍武)隆武帝,太祖九世孙也。讳聿键,小字长寿。其先唐定王桱,太祖第二十三子;封南阳。父器墭,唐世子;母毛氏。祖端王硕熿惑于嬖妾,欲立其爱子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四五月戊辰朔庚午覃恩以河道总督曹时聘河南巡抚沈季文凤阳巡抚李三才南京通政张鸣冈南京太仆寺卿林烃应天府府尹徐申各一子入监读书○调浙江宁绍道副使邹希贤为海道副使○辛未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 ◎辜鸿铭之愤慨·李定夷

    辜鸿铭精通十数国文字,于西洋史学诗歌,尤研究不遗余力。在欧西各国,颇着文名,所译之四书,亦传诵一时。前为张文襄幕僚,以刚直为张所器重。所着《尊皇篇》一书,盛称慈禧太后之才能,可比英后维多利亚,见者无不奇之。前清宣统初年

  • 千乘第六十八·戴德

    公曰:“千乘之国,受命于天子,通其四疆,教其书社,循其灌庙,建其宗主,设其四佐,列其五官,处其朝市,为仁如何?”子曰:“不仁,国不化。”公曰:“何如之谓仁?”子曰:“不淫于色。”子曰:“立妃设如太庙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不相陵,斯庶嫔遧;遧,则

  • 序·佚名

    出曜经者,婆须密舅法救菩萨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录。其本起系而为释名曰出曜。出曜之言旧名譬喻。即十二部经第六部也。有罽宾沙门僧伽跋澄。以前秦建元十九年。陟葱岭涉流沙。不远万里来至长

  • 佛法是否哲学·太虚

    ──十四年初春在武院讲──佛法是哲学抑非哲学?在通常人之心目中似无研究之必要。无如乐道探玄之士,从幽渺之心曲中放其智慧之光焰,必欲照澈宇宙之谜以为快,于是佛法是否哲学遂成问题。又若佛法,大家公认其为哲学,则不生问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世第一品之四此二十种身见。几是我见。几是我所见。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世尊经中。处处说二十种身见而不广分

  • 悲观论集·叔本华

    德国叔本华论文选编。收有《论世界的痛苦》、《论生存的虚无》、《论自杀》、《灵魂不死:对话录》、《心理的观察》、《论教育》、《论女人》、《论噪音》、《杂喻》等篇。认为人的生命总是包含着欲望和需求,伴随着需

  • 大观茶论·赵佶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

  •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无能胜译,佛临涅盘,化现力士降螺髻大梵,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