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千乘第六十八

公曰:“千乘之国,受命于天子,通其四疆,教其书社,循其灌庙,建其宗主,设其四佐,列其五官,处其朝市,为仁如何?”子曰:“不仁,国不化。”

公曰:“何如之谓仁?”子曰:“不淫于色。”子曰:“立妃设如太庙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不相陵,斯庶嫔遧;遧,则事上静;静,斯洁信在中。朝大夫必慎以恭;出会谋事,必敬以慎言;长幼小大,必中度,此国家之所以崇也。

立子设如宗社,宗社先示威,威明显见;辨爵集德,是以母弟官子咸有臣志,莫敢援于外,大夫中妇私谒不行,此所以使五官治,执事政也。夫政以教百姓,百姓齐以嘉善,故蛊佞不生,此之谓良民。国有道则民昌,此国家之所以大遂也。

卿设如大门,大门显美,小大尊卑中度。开明闭幽,内禄出灾,以顺天道,近者闲焉,远者稽焉。君发禁宰而行之,以时通于地,散布于小。理天之灾祥,地宝丰省,及民共飨其禄,共任其灾,此国家之所以和也。

国有四辅;辅,卿也。卿设如四体,毋易事,毋假名,毋重食。凡事尚贤进能,使知事爵不世,能之不愆。凡民戴名以能,食力以时成,以事立,此所以使民让也。民咸孝弟而安让,此以怨省而乱不作也,此国之所以长也。

下无用,则国家富;上有义,则国家治;长有礼,则民不争;立有神,则国家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昔者先王本此六者,而树之德,此国家之所以茂也。

设其四佐而官之;司徒典春,以教民之不则时不若不令,成长幼老疾孤寡以时通于四疆。有阖而不通,有烦而不治,则民不乐生,不利衣食。

凡民之藏贮,以及山川之神明加于民者,发国功谋。斋戒必敬,会时必节。日历巫祝,执伎以守官,俟命以作。祈王年,祷民命,及畜谷蜚征庶虞草。

方春三月,缓施生育,动作百物,于时有事,享于皇祖皇考,朝孤子八人,以成春事。

司马司夏,以教士车甲。凡士执伎论功,修四卫。强股肱,质射御,才武聪慧,治众长卒,所以为仪缀于国。出可以为率,诱于军旅。四方诸侯之游士,国中贤余秀兴阅焉。

方夏三月,养长秀蕃庶物。于时有事,享于皇祖皇考,爵士之有庆者七人,以成夏事。

司寇司秋,以听狱讼,治民之烦乱,执权变民中。凡民之不刑,崩本以要闲,作起不敬以欺惑憧愚。

作于财赂六畜五谷曰盗。诱居室家有君子曰义。子女专曰●。■五兵及木石曰贼。以中情出,小曰闲,大曰讲。利辞以乱属曰谗。以财投长曰贷。

凡犯天子之禁,陈刑制辟,以追国民之不率上教者。夫是故一家三夫道行,三人饮食,哀乐平,无狱。

方秋三月,收歛以时。于时有事,尝新于皇祖皇考,食农夫九人,以成秋事。司空司冬,以制度制地事,准揆山林,规表衍沃,畜水行,衰濯浸,以节四时之事。治地远近,以任民力,以节民食,太古食壮之食,攻老之事。”

公曰:“功事不少,而糇粮不多乎?”子曰:“太古之民,秀长以寿者,食也。在今之民,羸丑以胔者,事也。

太古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各安其居,乐其宫室,服事信上,上下交信,地移民在。今之世,上治不平,民治不和,百姓不安其居,不乐其宫;老疾用财,壮狡用力,于兹民游;薄事贪食,于兹民忧。

古者殷书为成男成女名属升于公门,此以气食得节,作事得时,劝有功;夏服君事不及暍,冬服君事不及冻;是故年谷不成,天之饥馑,道无殣者。在今之世,男女属散,名不升于公门,此以气食不节,作事不成;天之饥馑,于时委民,不得以疾死。

是故立民之居,必于中国之休地,因寒暑之和,六畜育焉,五谷宜焉;辨轻重,制刚柔,和五味,以节食时事。

东辟之民曰夷,精于侥,至于大远,有不火食者矣。南辟之民曰蛮,信以朴,至于大远,有不火食者矣。西辟之民曰戎,劲以刚,至于大远,有不火食者矣。北辟之民曰狄,肥以戾,至于大远,有不火食者矣。及中国之民,曰五方之民,有安民和味,咸有实用利器,知通之,信令之。

及量地度居,邑有城郭,立朝市。地以度邑,以度民,以观安危。距封后利,先虑久固,依固可守,为奥可久,能节四时之事,霜露时降。

方冬三月,草木落。庶虞藏,五谷必入于仓。于时有事,蒸于皇祖皇考,息国老六人,以成冬事。

民咸知孤寡之必不末也,咸知有大功之必进等也,咸知用劳力之必以时息也。推而内之水火,入也弗之顾矣,而况有强适在前,有君长正之者乎?”

公曰:“善。”

猜你喜欢
  卷十·韩婴
  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戴德
  地员第五十八·管仲
  读孟子劄记卷上·李光地
  卷五十八·程公说
  卷四十·李光地
  后录·陆粲
  卷十三·姜炳璋
  文昌帝君阴骘文·周梦颜
  卷十二·佚名
  殖善根品第十三·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九·唐慧琳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太虚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折 御赐忠旗·冯梦龙

    【中吕引满庭芳】[生上]风景愁人,江湖惊眼,友心空慕骠姚。[小生]沙场余孽,兀自逞天骄。[末]酬国丹心未老,猛伤情华发萧萧。[合]安排起,六韬三略,力剪黑山魈。[古诗][生]号令风霆起,天声动北陬。[小生]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末]马蹀洪妖血,

  • 谷城山馆集卷十九·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长律馆课灯市八韵燕市风光傍帝台上元灯火欲重开五城绣箔连云起九陌笙歌动地来翡翠妆成花下翥芙蓉擎出日边栽雕鞍马上迷芳艹锦瑟楼中醉落梅遥见银花随月合不教玉漏逐人催九天乍转迎春仗三殿行传上寿

  • 卷495 ·佚名

    张耒 赠无咎 快哉亭下水连城,落日断霜相映明。 人在卷帘尊俎里,诗从挥麈笑谈生。 扬州何逊风流在,江夏黄香句法清。 □□□□□□□,□□□□□□□。 张耒 赠无咎 欺马街泥未肯干,重城含雾晓漫

  • 卷四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四十明 高棅 编五言絶句三羽翼储光羲洛阳道四首【献吕四郎中】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树緑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大道直如髪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春风二月时道傍栁堪把上枝覆宫阁下枝拂车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一六禀批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二一○四--五·佚名

    布政使对新竹县禀(第三一四号)之批:已奉巡抚批,即遵照另札办理在任候补直隶州知州、台湾县知县、调署台北府新竹县知县范克承禀卑邑考棚损坏,可否筹款给修,俯赐批示祇遵由。二十年十一月初九到钦命二品

  • 卷三十八·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八襄公七年春郯子来朝【左传】七年春郯子来朝始朝公也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左传】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孟献子曰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农

  • 述而篇第七·钱穆

    (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不作:述,传述旧闻。作,创始义,亦制作义。如周公制礼作乐,兼此二义。孔子有德无位,故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谓信于古而好之。孔子之学,主人文通义,主历史经验。盖人道非一圣之所建,乃历

  • 致孙总司令书·太虚

    馨公总司令崇鉴:伏诵篠电,治在顺民,民在安居乐业,历陈十数年战祸天灾惨况,此而不恻然哀隐者,殆非人心也。至云转贫为富,反弱为强,在当局者方寸一转移间耳。孔子有言:“修已以安百姓”,欲安百姓,断在修已,尤为至理。然若何乃能转移

  • 卷第一百九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三有纳息第二之四诸法因无明此法缘无明耶。乃至广说。问何故此中依明无明而作论。答彼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有说。此二是杂染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二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二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他心智品第二之四◎我生已尽者。为尽过去生。为尽未来生。为尽现在生。言我生尽耶。若尽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尽未来生

  • 卷之三十八·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八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廪山忠禅师法嗣 建昌府新城寿昌无明慧经禅师 抚之崇仁斐氏子。生而颖异。性无嗜好。九岁入乡校。便问。浩然之气为何物。塾师异之。长

  • 楚林睿禅师语录序·楚林上睿

    雪峰问德山曰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雪峰当时如桶底子脱岩头却道从门人者不是家珍若欲播扬大教直须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方始盖天盖地今时人类多不能效古真实悟明真实履践参学日以深知解日以广撞

  • 棠阴比事·桂万荣

    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宋代桂万荣编。1211年刊行,以后一再重刊,受到各朝统治阶级的重视。本书是在和凝、和㠓编撰的《疑狱集》和郑克编的《折狱龟鉴》两书的基础上选编出一部分,并从正史、野史、名人笔记中选出一些案

  • 玄珠录·王玄览

    道学著作。二卷。唐王玄览讲述,门人王大霄集录。成书于唐代。上、下两卷。该书以《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说为基础,把“道”区分为“可道”和“常道”。谓“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可道为假道,常道为真道”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注·佚名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注》,元人华阳复注。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书前有元朝至顺壬申年(1332)太和真人张守清序,谓《生神经》旧注有数十家,华阳复所注荟粹诸家之长,发挥丹道,简而易见。注文宣称修炼之道在

  • 台阳诗话·王松

    近代诗话。2卷。王松著。初版本未见。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1月重新印行。卷首有郑如兰《序》、邱菽园《序》、作者《自序》、洪月樵题诗。卷末有林辂存《跋》。该书集中评介清末民初台湾籍诗人。由于作者与评介对

  • 玉耶经·佚名

    全一卷。 东晋时,印度人竺昙无兰(梵Dharmaraks!a ?)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又称长者诣佛说子妇无敬经。乃叙说佛陀之在家护法给孤独长者须达(巴Sudatta )之媳妇名玉耶,依恃本家豪富而欠失妇德,佛陀应须达长者之请,讲说有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