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廿七出 闻捷

〖生查子〗(小生便服,带末上)儿媳已成双,犹子迟鸳侣。闻道远从征,添却兵凶虑。

下官自与孩儿毕姻之后,终日望韩家侄儿到来,好定那头亲事。不想他又有西蜀之行,一向音信杳然。这些报人,晓得下官厌闻时事,不送邸抄来看,未知他胜负若何,好生放心不下。

(丑持书上)千里赉书来此地,百年订好在今朝。门上有人么?西川招讨使詹老爷差人下书。

(末传介)

(小生喜介)詹年兄与韩家侄儿同事。他有书到,就晓得韩生的消息了,快叫进来。

(末引丑见介)家老爷拜上,戚老爷有书呈上。

(小生看书,喜介)好了,蛮寇剿平,韩生复命去了。

(又看书,大笑介)你说有这等同心的事。我正要把詹家小姐,配与韩家侄儿,不想他翁婿二人,已订了婚姻之约。只因不曾禀命于我,不敢下聘。如今倒托詹年兄写书回来,教我替他行礼,岂不是天从人愿。

(叹介)他如今中了状元,还是这等小心,把我做了父亲看待,不枉我当初抚养他一场。

〖三学士〗不枉呱呱从幼抚,也同孝顺慈乌。你便做了重华不告婚女,我岂学那瞽瞍无情怪舜徒?到如今奠雁通名还要我亲做主,不枉了知书辈,学道儒。

(对丑介)既然如此,待我遣媒婆过来,知会你家夫人,拣个好日子行礼就是。

(丑)夫人那边,家老爷另有家书,已曾知会过了,只求早些下聘,待小人去回复老爷。

(小生)这等就是明日行聘,待状元一到,即便成亲。我先写回书打发你去。

故人千里有同心,迢递驰书订好音。

师捷婚成都足喜,岂徒安乐值千金。

猜你喜欢
  罗志仁·唐圭璋
  高晞远·唐圭璋
  聂胜琼·唐圭璋
  范祖禹·唐圭璋
  第六出 由房·陆采
  甲集前编第八之上·钱谦益
  卷一百六十九·徐世昌
  南宋襍事诗卷七·佚名
  饿·刘半农
  卷一百五十五·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曹学佺
  晞发集补钞·吴之振
  总目十一·佚名
  御选金诗卷二十五·康熙
  申忠愍诗集巻六·申佳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六·王奕清

    【南正宫大石调】正宫引子燕归梁十载圜扉信未通【韵】今日里【句】谢恩隆【韵】若防哀念赐寛容【韵】当结草【句】报无穷【韵 拜月亭】【换头第一句当用平平上去平平上十字若字可用平声哀字可用仄声 攷九宫谱定此曲

  • 唐音原序·杨士弘

    襄城杨伯谦好唐人诗五言七言古诗律诗絶句以盛唐中唐晚唐别之凡几巻谓之唐音音也者声之成文者也可以观世矣其用意之精深岂一日之积哉葢其所録必也有风雅之遗騒些之变汉魏以来乐府之盛其合作者则録之不合乎此者虽多弗取

  • 卷三百五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二琼花类【附瑶花 琪花】长短句赋得琼花观送人     【眀】刘 溥琼花观在江都云月馆仙人居无双亭前一方地昔日琼花今已无玉女香车游碧落回首人间尘漠漠重栏空防八仙

  • 耿湋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耿湋,一作耿纬,河东人。宝应二年进士。曾为左拾遗。大理司直。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耿湋集》。 宋中 耿湋 日暮黄云合, 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 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 荒田路径微。 唯余近山色, 相对

  • ●卷上(起建炎元年六月一曰止十二曰)·李纲

      六月初一曰,臣自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蒙恩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是曰到南京行在,有旨宣召,臣当晚赴内阁,起居叙致谢恩讫,力具奏,陈材能浅薄,不敢当除命,乞改授其人,以慰舆望。上不允,臣复奏曰:“臣未到行在数十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四、对于夷狄入主中原,·雍正

      十四、对于夷狄入主中原,难道一定要诛戮讨伐,而不能和睦相处、共图大业吗?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夷狄侵凌中国,在圣人所必诛,而不宥者,只有杀而已矣,砍而已矣。更有何说可以宽解得”等

  • ●卷三·叶梦珠

    ◎建设从来制作,无一定之法。通变随乎时,废兴因乎势,虽圣人不能使千百年无更易之制矣。特善变者,转弊而为利;不善变者,无益而滋害。原其兴革之心,无非为国为民,及其变更之后,遂分世升世降,斯亦气数使然,若非人力所能为也。谨略举

  • 錦衣志·王世贞

    客有徵錦衣事者不能詳余以所聞荅之退而詮其語曰錦衣志 高皇帝初即位置司曰儀鸞掌侍衛法駕鹵簿使冠文冠十五年罷置司改設錦衣衛指揮使一人秩三品同知二人從三品僉事三人四品鎮撫二人五品所千戶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六

  • 四七○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招(附清单二)·佚名

    四七○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招(附清单二)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三日大学士仍管云贵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跪奏,为查出应毁书籍并从前未经查禁各书,一并解京,仰祈睿鉴事。窃臣等钦奉

  •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孟子

    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 異端第十三卷·朱熹

      1、明道先生曰:楊墨之害,甚于申韓。佛老之害,甚于楊墨。楊氏爲我,疑於義。墨氏兼愛,疑於仁。申韓則淺陋易見,故孟子只闢楊墨,爲其惑世之甚也。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楊墨之比,此所以爲害尤甚。楊墨之害,亦經孟子闢之,所以廓如也

  •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庄子

    [题解]《天下》以篇首二字名篇。“天下”指中国的社会。《天下》的主旨既是《庄子》一书的导言,叉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史学史。在“天下之治方木者多矣”段中,提出学术问题有道术和方术之分。道术是普遍的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一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   切處。   問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解结同体疑二。一阿难伸请二。一述已犹迷。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前疑因果同异。今疑根尘结解。故云第二义门。然根起之由前

  • 卷下(本)·太贤

    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本)  青丘太贤集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第十      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尔时卢舍那佛至自性清净 已下十一颂半第二劝信。信为入法之本。戒为住法之原。所以说偈更令信戒。然

  • 一 梵网经·佚名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僧伽,由王舍城往那烂陀村,同行于大道。一游行者须卑亦与其弟子梵施童子,由王舍城往那烂陀村,同行于大道。途中,游行者须卑,以种种方法诽谤佛陀、诽谤佛法、诽谤僧伽。反之,其弟子

  • 渼陂集·王九思

    十六卷。《续集》三卷。明王九思(1468—1551) 撰。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酃县(今陕西户县)人。明弘治九年 (1496)进士,授检讨,因依附刘瑾而官至吏部郎中。瑾败,降为寿州同知,后勒其致仕。著有 《渼陂集》。是编正集十

  • 太玄经·扬雄

    西汉扬雄撰,晋范望注。十卷。《四部丛刊》影印万宝堂翻宋本。此书乃模拟《周易》之作。自汉以后,先有宋衷、陆绩注;至晋范望,则又删定二家之注,并自注赞文,定为此本。卷末附唐王涯《说玄》五篇及宋林瑀《释文》一卷。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