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六十八

宰相十八 罢免四

庞籍罢相除依前尚书户部侍郎知郓州仍改赐推诚保德翊戴功臣散官勋封食邑食实封制皇祐五年闰七月壬申

门下。图治之世。宜本至公。预政之文。合防嫌迹。矧居四辅之首。允在百僚之先。苟罹干请之名。殊失仰成之意。兼沿章削。俾解政机。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光禄大夫、行尚书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学士、兼脩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始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庞籍、志度渊冲。业寓明劭。韫才谋而敏达。更事典以兼通。早冀望于本朝。荐服劳于近职。雅有风采。蔚著猷为。乃者西州用兵。延安近寇。属轻裘而谋帅。烦筹笔以制边。戎索以清。夏人来附。乃眷西顾。予嘉乃勋。始召置于枢庭。旋擢参于宰府。阃域无事。颇见于匪躬。天下既安。允膺于注意。遂正斗枢之号。遄升邦铉之名。固宜属以正方。绳于群下。而乃亲联交构。私谒彰闻。逮有司之讯词。合杜门而待罪。及行蔽断。仍失重轻。致公议之弗容。在人言之莫遏。尚矜旧德。兼览奏函。听避位于位台司。俾均劳于藩服。委东平之安辑。使乐土之康嘉。于戏。罢免之科。盖拘于典制。进退之礼。用正于臣邻。勉副宽条。弗忘成绩。可特授依前尚书户部侍郎、京东西路安抚使、知郓州、仍改赐推诚保德翊戴功臣。

梁适罢相特授依前行尚书礼部侍郎知郑州仍改赐功臣制至和元年七月戊辰

门下。禠机政之烦。均屏翰之逸。左右修辅。善陟恪之久劳。内外赐勤。在眷毗之一体。爰孚廷号。用告朝伦。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光禄大夫、尚书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安定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户梁适。局致夷通。性业开爽。入我彀英之选。参于橐从之华。召自北门。侍于迩合。预赞书于明命。备进读于邱坟。嘉话纳于论思。敏用彰于强济。曏图制阃之效。擢易本兵之司。职典枢机。地亲帷幄。亟参闻于政道。遄敷燮于辰阶。出入五年。周旋二府。苛慝比作。变异重仍。积有烦言。达于予听。曾淑声之莫建。在清议之弗平。屡上封章。求还印绶。朕思全进退之体。务崇始卒之恩。参录旧勤。尚仍前秩。以春官亚旅之重。莅皇图右壤之雄。临长郑人。班录汉诏。于戏。台宰之职。任国纲维。寰辅之邦。陪京襟带。往服兹命。尚体至恩。可特授依前尚书礼部侍郎、知郑州、管内劝农使、及管勾群牧公事、提点牛羊司外群牧司、仍改赐推诚保德忠亮翊戴功臣。

陈执中罢相除使相判亳州制至和二年六月

门下。代天之任。入则宣寅亮之谟。分陕以居。出则膺藩翰之寄。矧予宿艾。久冠臣邻。宜均休逸之恩。用昭进退之遇。具官陈某。风猷端粹。材识敏明。早事先朝。实开忠益之路。属予下武。历更机近之繁。弥纶之效固多。直清之望无玷。向自上还玉节。再陟衮司。画一之规。动遵于彝宪。难进之概。居亮其素怀。矧兹年德之高。闵劳机轴之任。宜授符于斋阃。乃均宠于宰衡。近委价藩。增陪邑赋。于戏。君臣之分。固当徇于至公。中外迭居。寔同归于大任。推乃心于王室。尚俾炽于寿祺。往哉汝谐。思对休命。可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青州刺史、充镇海军节度、青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判亳州军州、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赐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忠亮翊戴功臣。□□□

刘沆罢相授工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应天府制嘉祐元年十二月壬子

门下。罄一节以事君。中外之任无间。处大臣而有体。进退之礼必优。矧予辅弼之良。方赖股肱之寄。屡形恳避。嘉敦悫之弗移。宜峻宠章。示眷怀之特异。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光禄大夫、行尚书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彭城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四百户刘沆。质性刚鲠。姿材敏明。早以艺文。策隽科于异等。遂追髦彦。腾夷路以飞华。入必侍于清间。出屡更于仕任。翼翼是则。有声京邑之雄。岩岩具瞻。遂参廊庙之用。乃畴嘉绩。爰正台司。执毁誉不回之心。笃于自信。勤宿夜匪懈之志。久而益劳。□方厚于倚毗。何遽思于退让。宴见之际。有言而必诚。封章之来。虽却而复至。察其所守。盖亦重违。惟兹秘殿之严。眷乃留都之重。既增美秩。仍益真封。宠我迩臣。斯为异数。虽如尔志。尚柬予衷。于戏。秉国之钧。居则坐而论道。为时耆老。往则殿于大邦。是惟出处之荣。勉服便蕃之命。可特授行工部尚书、充观文殿大学士、知应天府、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改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功臣、散官、勋、封如故。主者施行。

文彦博罢相特授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河阳三城节度使判河南府加恩制嘉祐三年六月丙午

门下。四辅居中。用缉熙于邦采。二伯治外。亦藩屏于王家。虽易地而略殊。在殿邦而迭重。眷言茂宰。未解冢司。有嘉靖退之风。特举褒优之典。兼徽台钺。诞告臣工。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平阳郡开国公、食邑八千四百户、食实封二千八百户文彦博。格量冲深。体用安重。资疏通之明识。蕴强济之敏猷。卓尔伟才。本克生于王国。居然奇璞。早见器于圣朝。拔自时髦。经我世务。历树风于方面。亟闻政于宰司。属以盗发甘陵。氛生朔垒。义能首奋。师以凯还。名系民瞻。功惟朕念。爰立作相。遂正三阶之文。用乂于朝。乃总万枢之务。殆分垣翰。遄受旄旌。□幕府于常安。委节制于全雍。眷求奇弼。图任茂勋。式序上司。复光旧物。居百度将明之重。比历暄凉。在三事弼谐之先。尤彰夙夜。方笃仰成之眷。遽陈谢去之章。谕言且勤。诚意颇固。兴化致治。虽资秉质之良。均逸偃藩。亦广养恩之意。姑从所欲。仍示宠章。荣以凤池。辅之虎节。析□津之劳瑞。委宅中之符书。加衍圭田。申崇功号。悉举□□之数。诞昭懋赏之文。于戏。出处之方。并扬于休命。进止之度。有美于庶言。往惟钦哉。无忘夹辅。可特授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持节孟州诸军事、孟州刺史、充河阳三城节度、孟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畿内劝农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赐推忠保德崇仁忠亮翊戴功臣。

韩琦罢相除陈郑两镇节度出判相州制治平四年九月辛丑

朕光宅万邦。肇新骏命。正权纲之远御。慎名器之大方。眷予宗臣。特崇异数。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亮节佐理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魏国公、食邑一万二千七百户、食实封四千六百户韩琦。宣昭贤业。熙亮天工。光翊三朝。咸有一德。材周五则之用。体备四时之和。社稷是经。文武惟宪。在成功而弗处。实有大以能谦。荐上奏封。恳辞政柄。顾倚毗之厚。诏谕数颁。而精勤之坚。诚辞难夺。增宠上阶之峻。特开两镇之崇。蔽自朕心。事非旧典。于戏。臣行其志。兹为自得之全。君笃于恩。深惜老成之去。无安帅节之乐。犹待衮衣之还。乃情本朝。遐不谓矣。可特授守司徒、检校太师、兼侍中、持节陈州、邓州诸军事、行陈州、邓州刺史、镇安、武胜等军节度、陈州邓州管内观察处置营田等使、判相州军州事、同群牧兼管内劝农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协恭赞治亮节翊戴功臣。

富弼罢相除武宁军节度判亳州制熙宁二年十月丙申

三台处中。以裁万物之化。四岳总外。以牧黎民之蕃。如山河之经九州。如股肱之卫一体。出处之际。朕无间然。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亮节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郑国公、食邑一万一千户、食实封四千二百户富弼。复贯有□。蹈中弗免。学几圣而独至。识造物之未形。贵名起于三朝。盛德仪于百辟。向召从于列屏。俾进相于冢司。为日尚新。何恙靡已。未及经邦之务。遽陈避位之辞。诏虽屡而莫回。章甫却而复至。朕怃然自念。嗟莫能胜。既闵劳于政机。其听遂于私佚。建武宁之节。以殿东郊。守景亳之符。以长南社。仍位鸿钧之贵。尚优黄发之行。于戏。不处成功。专老氏荣名之畏。其旋元吉。要羲经履道之终。虽弗从于吾游。可自保于尔福。可特授检校太师、依前行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国公、行徐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宁军节度、徐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判亳州、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佐运翊戴功臣。

曾公亮罢相建节集禧观使制熙宁三年九月庚子

朕缅寻前载之文。乐见名臣之节。盖位至者予国。公有加于泽民。功成者本天。道惟在于抑己。诞扬赞册。以告治庭。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亮节佐理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鲁国公、食邑一万二千一百户、食实封四千二百户曾公亮。怀器适时。洁身绝类。蚤逢熙于神运。寖发蕴于贤谟。膺二后之顾言。奉冲人于大统。自初辅政。十有五年。而四夷守于封疆。百姓遂其衣食。匪图近岁。继托一诚。深据礼经之陈。欲还君务而去。虽终食而屡叹。卒高情之莫回。况留侯未衰。何遽遗于人事。且周公虽老。顾犹在于京师。其保宏父之居。兼管纳言之任。高旂钜节。遥临践土之津。间馆珍台。独揖浮邱之袂。于戏。以退为进。践天下难俪之风。不德其功。应君子有终之吉。往祇茂宠。更穆英猷。可特授守司空、检校太师、兼侍中、使持节孟州诸军事、行孟州刺史、河阳三城节度、孟州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集禧观使、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协恭忠亮翊戴功臣。仍诏大敕系衔在曹佾上。出入如二府仪。五日一奉朝请。

韩绛罢相入官知邓州制熙宁四年三月丁未

门下。丞辅之任。非端良而罔居。典刑之行。虽贵近而无间。我有明命。扬于大庭。推忠协谋佐理功臣、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译经润文使、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韩绛。历事三朝。浸更众职。比畴劲正之器。进服弼谐之司。属者羌渠陆梁。戎候骚动。辍自贰公之列。往定安边之图。而听用匪人。违盭初诏。统制忘状。绥怀寡谋。暴兴征师。深入荒域。卒伍骇扰。横罹转战之伤。丁黄驰驱。重疲赍粮之役。边书旁午。朝听震惊。朕以其推忠之勤。诚为尽瘁。出师之绩。亦已居多。方公论之腾喧。览奏封之引咎。其伸宪法。以解机衡。仍旧秩于天官。殿近蕃于京辅。于戏。奉使失指。虽生事之靡容。原诚无他。亦注怀之素厚。往服成命。无忘省言。可特授行尚书、依前吏部尚书、知邓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使、京西路安抚使、提举本路兵马巡检盗贼事、仍改赐推诚保德翊戴功臣。

猜你喜欢
  帝纪第五 武帝上·令狐德棻
  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职官一·张廷玉
  卷六十一·毕沅
  卷三百七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第一百回 弑昏君隋家数尽 鸩少主杨氏凶终·蔡东藩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三·佚名
  第七十三卷 儒林 五·缪荃孙
  卷十五·鄂尔泰
   七、由北平到汉口·林语堂
  武承嗣传·刘昫
  戴思恭传·张廷玉
  许琰传·张廷玉
  职官一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王若虚

      世所传《千家注杜诗》,其间有曰新添者四十馀篇。吾舅周君德卿尝辨之云:“唯《瞿唐怀古》、《呀鹘行》、《送刘仆射》、《惜别行》为杜无疑,自馀皆非本真,盖後人依仿而作,欲窃盗以欺世者,或又妄撰其所从得,诬引名士

  • 卷435 ·佚名

    徐照 陈保之访宿 不作王侯客,一身如散仟。 少闻人世事,多欠酒家钱。 省语初如傲,高文旧已传。 去灯烧蜡炬,相对坐茫然。 徐照 陈待制五月十四日生朝 羲辔迟中夏,生贤国世宁。 隔宵蟾欲满,经

  • 卷四十二·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四十二明 梅鼎祚 编杂歌谣辞【古谣诵附】康衢谣【一作康衢歌列子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亿兆愿戴已与乃微服游於康衢闻童儿谣云云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闻之大夫大夫曰古诗也

  • ●红莲债·沈泰

    (古越函三馆编新安如道人评) 正名戒禅师偶犯如来色戒,悟和尚同走阎浮世界。 苏学士沉迷五戒后身,印上人提醒红莲前债。 △第一折 (〔小生扮五戒和尚,眇左目上〕小僧俗姓金氏,法名五戒,本贯西京洛阳人也。自幼读书,举笔能文。长

  • 47.韦应物:五言古律三首·施蜇存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

  • 皇王大纪卷五·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夏大禹元载禹践天子位都于安邑以水徳王正仍建寅是谓人统朔以平旦建绥乗先路骆马黒鬛大事敛用昬戎事乗骊戎车曰钩车先正马牲用黑牡国号夏即蒲坂而封商均是为虞以奉其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三十九·纪昀

    列传唐 【三十九】○唐三十九李嗣业马璘 李抱玉【抱真】路嗣恭【应恕】李嗣业马璘李抱玉路嗣恭△李嗣业李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开元中从安西都护来曜讨十姓苏禄先登捕贼累功署昭武校尉后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九·佚名

    髙祖中叔孙通制礼仪【荆公 皮日休 温公 东坡】陆贾叔孙通朱敬则【东坡】汉攻【石守道】建五等封异姓【李翰】萧何治未央宫【温公 史剡】髙祖唐帝之后【栁子厚】赦季布【东坡】髙祖御将【老泉】叔孙通制礼仪荆公诗

  • 澄斋日记 光绪卅三年丁未·恽毓鼎

    光绪三十有三年,岁次丁未,正月初一日,元旦澄斋四十五岁。子初刻焚天香,辰正二刻,慈禧端佑昭豫康颐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升皇极殿受贺。皇帝率王公百官行礼。臣毓鼎在宁寿门阶下侍班,直中甬御道(同事世仁甫、朱桂卿两学士,柯

  • 卷二·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二宋 杨侃 辑黄屋左纛【高帝纪三年】纪信乘王车黄屋左纛李斐曰天子车以黄缯为盖里纛毛羽幢也在乗舆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犛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师古曰纛音毒

  • 长沙威王萧晃传·萧子显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太祖的第四个儿子。少有武力,为太祖所喜爱。宋朝初仕任秘书郎邵陵王友,不拜受。升明二年(478),代兄萧映任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当初,沈攸之事起,萧晃背弓骑马,带领武士,威风凛凛走在都城街道上,

  • 四十一年·佚名

    (戊申)四十一年大明萬曆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丑,上疾少瘳,禮曹請陳賀。累啓而竟不從。○前工曹參判鄭仁弘上疏曰:臣竊聞之道路,去十月十三日,自上,下傳攝之敎,領議政柳永慶心忌原任大臣,揮斥盡去,使不得參看,累上防啓,獨與時

  • ●毛詩多識卷三·多隆阿

      長白多隆阿著   邶風   鄘風   ◆邶風◆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匏有苦葉   有鷕雉鳴   雝雝鳴雁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誰謂

  • 卷三十一·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一 宋 严粲 撰 韩奕【音亦】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笺曰梁山於韩国之山最高大为国之镇所望祀焉故美大其貌奕奕然谓之韩奕也韩姬姓之国也後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幽王九年王室始

  • 卷二·佚名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发菩萨心永无穷荆所以者何。不文饰故。亦不谀谄其心质直。故曰殊特。不为绮辞用清净故。平正无邪。其心柔软而无粗獷。笃信真要未曾变改。所立坚强而无动转正住不遥无能憎嫉而尧害者,以何等故无能

  • 佛说未生怨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鸡山中。诸天龙鬼神。帝王臣民。皆诣佛所稽首。承风供养之。仪靡不尽礼。调达睹之。其嫉无量。还告太子未生冤曰。汝父辇国众宝。以贡佛诸沙门。国藏空竭。可早图之。即位为

  • 目录·佚名

    镡津文集宋 契嵩撰镡津文集目录卷首 行业记(此即序)(陈舜俞撰)卷一 辅教篇上原教劝书(并序共四篇)卷二 辅教篇中广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卷三 辅教篇下孝论(并序共一十三篇)坛经赞真谛无圣论卷四 皇极论 中庸解(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黄昇

    亦称《绝妙词选》、《花庵绝妙词选》。词总集。南宋黄昇辑。10卷。黄昇欲继赵宏祚《花间集》、曾慥《乐府雅词》之后,采唐宋人词作别为一编。故广为搜罗,编成是集。卷一为唐、五代词,收词人26家。其余9卷是宋词,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