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敛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十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田赋军旅表

周制授田以井井九百亩中为公田八家耕之嵗贡其入于上余私田得以自食所谓助而不税其赋兵则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邱四邱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乗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大率以五百七十六夫而出七十五人以次更调此周制田赋军旅之大畧也自宣十五年初税畆而田制始壊私田始有征矣成元年作邱甲而兵制始壊每邱出一甲士一甸之中凡出四甲士矣其始不过欲加赋以足用益兵以备敌至襄十一年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昭五年舍中军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献于公自是公室徒拥虚器于上向之増赋为三家増之尔公室不得而有也向之益兵为三家益之耳公室不得而役也呜呼自古奸臣窃国必使怨归于上而恩出于己而后民归之如流水晋僖公之世硕鼠兴歌而曲沃得以支子夺宗矣齐景公之世踊贵屦贱而陈氏得以厚施窃国矣鲁自税畆邱甲之兴民困征敛战争不已三子日为君虐用其民至四分公室以后必更示寛大以苛虐之制归于上以纵舍之实出于己民当其时如脱桎梏而就父母谁肯为公家尽力死鬭与季氏为难哉干侯之役子家子曰政自之出久矣民多取食焉范献子曰季氏甚得其民其明证也迨至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向之邱甲以益兵者増一兵适増一敌尔货子犹粟五千庾向之税畆以加赋者増一赋适为季氏蓄一资尔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呜呼谁知聚敛即盗臣之借手哉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四

丘甲田赋论

春秋成元年作邱甲哀十二年用田赋杜氏两注马牛之数前后自相违戾具见李氏防辨论中李氏特取文定之说曰作邱甲者毎丘出一甲士而甸出甲士四人也往者三人而今増其一杜氏以为邱出甸赋加四倍者非是用田赋者往时田主出粟而赋则取于商贾之里防今鲁以商贾所当出之赋而于田上征之葢收区域之征以备车牛车乗若汉家收田赋泉以补车马亦其遗意杜氏以为别其田及家财各为一赋者非是因谓司马法所云甸出一乗者其实止出一乗之人一切马牛车乗决非丘甸所出卓哉斯论可破千古之惑而后儒往往不之信者则以周礼小司徒及鄊师遂师俱有六畜车辇旗鼓兵器帅而至之文疑此言与周礼相悖余谓周礼出于王莽时好为繁重碎密之制特傅防司马法以瞽当世之愚民非周制之本然也夫信周礼不若信左传信左传尢不若信诗书诗书非出于一人之手学者可因文思义以想见当时之制度非若周礼勒成一书有所増饰故至今犹可考而知也尝攷左氏传郑荘公伐许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頴考叔争车晋惠公御秦师乗小驷郑入也则车马皆出自上可知矣卫懿公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郑子产授兵登陴楚武王授师孑焉以伐随则甲仗兵器皆出自上可知矣夫以六十四井之地需出长毂一乗戎马四匹牛十二头则必庐井沟洫之外别有牧地主伯亚旅而外别有圉人筑纳稼之余别烦刍茭且或秣饲不以时或致临事倒毙不大败乃公事乎不特此也果其马牛车辇皆出民间公家可以不烦畜马而卫风有騋牝三千鲁颂有防防牡马岂反不以备战阵而止以供逰观乎不特此也马牛车辇皆民自具则必怨行役者兼述其马赋车之苦劳归士者并慰其车烦马殆之勤而东山止言制彼裳衣勿士行枚何草不黄之诗止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但曰民劳耳未尝一言及车马也且其制当自周初已定武王胜商克纣当云归马于民间还牛于卒伍可矣何云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此尢大彰明较著者也且即周礼一书亦自相矛盾既云马牛供于邱甸矣而大司马校人之职复云掌王之六马十二闲又云凡军事物马而颁之大司徒牛人又云军旅供其兵车之牛与其牵徬以载公任与左传授甲授兵正相类可见周礼一书有真有伪所贵好学深思之士旁通经传叅互而别择之勿徒泥于先儒之成说庶乎考诸三王而不谬也谨因文定与李氏之说为衡定之曰初税畆加赋也作邱甲益兵也用田赋备车马也春秋当日之情事了然若睹而诸儒之说亦有所折衷矣

春秋大事表卷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张廷玉
  卷三百八十一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二·张预
  ●卷十·黎庶昌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卷之二·佚名
  ◎彩舆错·吴虞公
  二百零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范晔
  二·钱穆
  卷三十六·徐一夔
  卷三十·徐天麟
  197.花石纲·林汉达
  晋纪(陆机)·干宝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目录·皎然

      卷一   序  明势  明作用  明四声  诗有四不  诗有四深  诗有二要  诗有二废  诗有四离  诗有六迷  诗有七至  诗有七德  诗有五格   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  邺中集  文章宗旨  

  • 卷四百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十一鹿类四言古白鹿颂         【吴】薛综皎皎白鹿体性驯良其质皓濯如鸿如霜虞获子鹿        【唐】韦应物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羙草池有清流但见蹷蹷亦闻呦呦

  • 卷六百四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七胡曾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草檄荅南蛮有咏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亲受虎符安宇宙誓将龙剑定英

  • 月泉吟社诗·吴渭

    宋 吴渭 编春日田园杂兴【律五七言四韵余体不取】第一名罗公福【杭清吟社三山连文凤伯正号应山】评曰众杰作中求其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窘边幅者此为冠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一犂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放犊

  • 列传第八十八 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魏收

    斑句丽者,出于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与豕,豕又不食;弃之于路,牛马避之;后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夫余王割剖之,不能

  • 第八十六回 反罪为功筑宫邀赏 寓剿于抚徙虏实边·蔡东藩

      却说隋左卫大将军杨惠,佐命有功,易名为雄,初封邗国公,旋且晋封广平王,见八十一回。职掌禁旅,宠绝一时。长安人士,号为四贵中第一人。四贵除杨雄外,就是苏威、高颎、虞庆则。雄又宽容下士,甚得众心。隋主坚因此加忌,改拜雄

  • 晋纪·方诗铭

    [一](《竹书纪年》):郑桓公(厉)[宣]王之子。《史通&middot;杂说上》案:《史通&middot;杂说上》:&lsquo;《竹书纪年》出于晋代,学者始知&hellip;&hellip;郑桓公厉王之子,则与经典所载乖剌甚多。&rsquo;赵绍祖《竹书纪年校补》卷二云

  • 竹书统笺卷一·徐文靖

    黄帝轩辕氏【笺按晋语曰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韦昭曰姬水名也郑康成曰黄帝姓姬炎帝所赐汉律歴志曰黄帝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曰轩辕氏】母曰附寳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星曰北斗七星在紫微西垣外

  • 卷二十五·唐·蒋一葵

    【张说】 〔字道济。母梦玉燕飞入怀,已而孕说。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雒阳城南门,亲自临试,说对为天下第一。则天以近古已来,未有甲科,乃屈为第三等。玄宗即位,以佩刀献,决策诛太

  • 尚史卷八十五·李锴

    系五孔子弟子传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嵗【史记】为人有容貌资质寛冲博接从容自务居不务立于仁义之行孔子门人友之而弗敬【家语 孟子注琴张子张也为人踸踔谲诡论语曰师也辟故不能甚善而称狂又善鼓琴号曰琴张

  • ●卷八·余继登

    仁宗为太子,会侍侧。成祖顾问讲官:&ldquo;今日说何书?&rdquo;对曰:&ldquo;《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rdquo;问:&ldquo;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则易进难退?&rdquo;对曰:&ldquo;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rdquo;问:&ldquo;

  • 卷之二十三·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三传第七喀喇沁部总传喀喇沁部在喜峯口外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界土默特及敖汉西界察哈尔正蓝旗牧厰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翁牛特元时有扎尔楚泰者

  • 第二十六章 在常德(二)·冯玉祥

    我们刚到常德,即把常德的娼妓驱逐净尽。随后又和薛子良着手办理禁毒的事。那时统计,常德居民打吗啡针的占百分之五,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因此变成肌肤溃烂、奄奄待毙的废人。我看着这种现象,心痛难言。但一时又想不出有

  • 卷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六圣治一康熙八年己酉六月戊寅上谕户部朕缵承祖宗丕基乂安天下抚育羣生满汉军民原无异视务

  • 周子抄释卷二·吕柟

    拙赋第一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巧者言拙者黙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防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絶【释巧只是伪拙只是实】爱莲说第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

  • 孟子杂记卷二·陈士元

    (明)陈士元 撰○稽书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元按商书汤誓篇害作曷女作汝偕作皆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元按周书泰誓篇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

  • 摄大乘论释 第十四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十四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智差别胜相第十之二论曰。有几种佛法。应知摄此法身释曰。不为显摄法身体。故为此问。为显摄法身证得故为此问论曰。若略说有六种释曰。若广说有无量种。今略

  • 崇陵传信录·恽毓鼎

    恽毓鼎撰。一卷。清宣统三年(1911)撰写,1914年天津庸言报馆印行。光绪年间,恽在宫廷任职十九年,将所见所闻纂成此书。记清宫倾轧内幕甚多。为研究清末统治集团活动的重要史料。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