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诗文六

◎潘世恩诗十三首

△甲午正月廿一日奉命入直枢廷,翼日即蒙恩赐第,恭纪

夙夜趋公敢计私,燕居早又荷鸿慈。庭留花木安排好,坐有琴书位置宜。入直近依天咫尺,退归真觉日舒迟。巢林已慰鹪鹩愿,况许朝阳借一枝。

△八月二十六日蒙恩赐紫禁城内乘轿恭纪

紫禁森严漏未阑,趋朝特荷圣恩宽。荣叨策骑心犹壮(己丑十一月,蒙恩赐紫禁城内骑马),诏许乘轩体即安。上界星辰真觉近,五更风雪不知寒。却惭半载承三锡(本年二月,奉恩旨:“御门免其入班,并免带领引见。”),异数频仍报称难。

△恩旨给扶恭纪

待漏晨趋拾级时,觐光咫尺敢倭迟。人诗腰脚年来健,自觉精神老渐衰。特遣朝臣频问讯,亲承天语许扶持。从今跬步期加慎,勉效驰驱报圣慈。

△新正蒙恩晋加太傅衔赏用紫缰恭纪

迎年六出早占丰,献岁祥云耀碧空。天以庥征昭圣德,帝敷泽逮臣工。拜恩春殿三元会,数典香山九老同(同日被恩者九人:世恩年八十,肃亲王敬敏,贝勒绵,大学士宝兴,尚书保昌、阿勒清阿、李振祜,都察院左都御史戍刚,都统中山,年皆七十以上)。何幸辁材膺懋赏,矢将精白励丹衷。

自愧衰庸蒲柳姿,每邀曲体荷恩私。得臻耄耋皆君赐,岂有涓埃答圣慈。宠晋上公惭燮理,辉分下乘勉驱驰。愿赓《天保》升恒颂,仰和虞廷喜起诗。

△八十生辰纪恩述怀诗八首

帝许延祺纪七旬(世恩七十生辰,蒙赏“熙载延祺”额、“弼亮宣猷襄密勿,靖共介福锡康强”楹联),十年今又拜温纶。衰迟已迫桑榆景,长养还滋雨露春。献岁迎祥恩载渥(本年元旦,蒙晋加太傅,赏用紫缰),自天锡嘏命重申。门闾忽讶星云灿,丹诏辉煌下紫宸。

休沐亲承天语温(奉面谕:“二十日、二十二日毋庸进内。”),先期星使早临门。璇题拜捧龙章焕,宝墨钦瞻凤藻骞。几敷陈增璀璨,尚方瑰异锡便蕃。即看被体衣裘称,安燠胥叨大造恩。

异数荣膺懋赏延,孙枝特荷宠恩偏(孙祖荫蒙赏给举人)。鹿呜遽预兴贤列,蛾术方惭射策年。尽有功名磨铁砚,莫忘世业守青毡。从兹鲁钝宜加勖,诗咏周行益勉旃。

铜龙晓辟问安回(用唐人句),诗句新成荷圣裁。正喜恩光天上至,又看丽藻日边来。搞词具仰伪谦吉,应教惭非大雅才。侍学频年蒙奖励,颓龄何幸得追陪

记从通籍到蓬瀛,五十年来岁序更。八光阴真迅速,三朝知遇总生成。和羹敢拟王曾咏(乾隆癸丑,蒙恩授修撰),絮膳欣陈李密情(嘉庆丙子,蒙恩准在籍侍养)。纶阁超迁思日赞(道光癸巳,由吏部尚书蒙恩超迁大学士,下午入直枢廷),扪心何以答升平。

年来稠叠主恩优,樗质频邀体恤周。宠畀安舆荣策马(道光癸卯,赏紫禁城乘轿,荣逾锡马,益深感幸),掖从中禁胜扶鸠(乙已冬日,分南书房太监于进宫时扶掖)。康庄敢说驰驱瘁(近年春巡,恩免随扈),大典时虞陨越羞(御门免入班,各衙门引见免带领,坤宁宫吃肉免入班,经筵谢讲后毋庸至文渊阁)。如此矜全真破格,此生万一岂能酬。

芸窗世业本青箱,科第蝉联被宠光。东阁簪毫辉棣萼(子曾沂、曾绶先后直内阁,曾绶以纂修玉牒赏加侍读升衔),西清接武晋芝坊(世恩嘉庆戊午大考一等,由修撰涛升庶子。曾莹道光丁未大考一等,由修撰氵存升庶子)。碧鸡旧壤荣持节(世恩嘉庆己未视学€南,曾莹道光丙午简放€南正考官),仙蝶新篇纪奉常(曾玮丙午补太常寺博士)。小草幸承膏泽渥,全家同祝寿无疆。

◎彭昌诗三十三首

香山静宜园亻暴直恭纪

九老当年佳宴开(乾隆时,举香山九老宴,绘图中禁,先曾祖尚书公与焉),五云深处翠华来。苍颜图像留中禁,紫阁文章落上台(有御制诗,诸臣赓和)。豹仗今随还信宿,凤池仍许共徘徊。词臣荣遇怀先哲(先尚书直南斋四十年),承乏螭坳愧不才。

△癸丑元旦上诣寿皇殿命随同行礼恭纪

律转青阳万象新,焚香祗谒宫春。六飞翠罕来中禁,九拜瑶墀感从臣。孺慕未忘符舜孝,先型远绍布尧仁。至諴昭格天垂鉴,貔虎南驱百兽驯。

正月二十三日蒙赐御笔其难其慎四字匾额敬赋一律以志荣幸赋一律以志荣幸

几暇挥毫赐近臣,彩笺捧出墨痕新。艰难宏济期安国,敬慎常存勉致身。喻到涉冰心戒惧,凛如执玉步遵循。深思《一德》篇中语,四字璇题诲尔谆。

△晴后复雪春寒更甚退直偶成四首

雪深迷不辨西东,已脱貂裘更北风。尽道冰坚泥路滑,退朝莫漫控花骢。

扫尽春泥舁雪沟(唐句),长桥不见水东流。冰天一色浑无际,深锁琼宫十二楼。

呼酒围炉夜未阑,纸窗风急烛花残。遥怜今夕河间路,筚篥声中万灶寒。

羽书千里马蹄僵,谍骑联镳驿路长。闻道卢沟三尺雪,橐驼肿背送糇粮。

△三月初九日瀛台入直,御枪击中野鹜,赐军机大臣,恭纪

烟波深处水禽翔,聊试神机一发强。介弟行厨先拜赐(恭亲王领班),近臣陪鼎许分尝。大庖不满春田后,珍膳犹颁太液旁。何日更随南苑猎,三驱同看角弓张。

△方略馆谒留侯祠

泗上真人歌《大风》,运筹帷幄埽群雄。报韩未遂椎车志,辅汉终成蹑足功。黄石授书谋逐鹿,赤松辟谷羡飞鸿。建储聊借商山皓,脱屣荣名一笑中。▲谷雨日入直瀛台退朝泛舟至西苑门即事书怀

烂漫春光中,亭台间花木。西苑罢朝参,行过虹桥曲。墙角了香丛,荼火照人目。夹路菜花黄,沿堤杨柳绿。扬龄趁暖风,清波纹绉。参差碧藻流,出没群凫浴。自从羽檄驰,忧愤额频蹙。不知天地间,春意还繁缛。群生有亨屯,造化终亭育。皇心保太和,剥极机将复

△上巳日随扈西陵,初六日随驾恭谒慕陵,礼成回至秋澜,恭纪

山陵修展谒,肃驾殷皇情。两载事征戍,劳民役暂停。大礼讵久旷,感兹霜露零。蠲言勤銮辂,畿西三日程。四陵次第谒,枢臣陪慕陵。成皇犹及事,攀髯岁月更。圣主躬孺慕,下马动悲声。群僚皆怆恻,九叩泪纵横。昨夜风扬沙,是时天朗晴。孝思验昭格,来神灵。念自桥山痛,五年劳甲兵。宵旰修主德,疮痍恤民生。亨屯关世运,天道岂冥冥。泣吁在天佑,江汉歼长鲸。万户安耕凿,重瞻海内平。

△园居偶述三首

荆扉一闭忽三秋,野蔓枯藤满地愁。扫径恰逢梧叶落,披图还羡竹林游(沈凤墀为余画《竹林六逸图》)。惯随晓月趋深苑,闲送斜阳倚小楼。多感主人分广厦,一枝仍许借淹留(园分孔修师旧居之半,师今入直枢廷,仍许借居)。

东篱佳会莫蹉跎,黄菊开时兴若何。送酒无人酬令节,啊门有客贺登科。烽烟满地名心淡,雨露一天恩泽多。白发萧萧何所慕,百年身世付沤歌。

宗伯幽栖号似园(麟梅谷大宗伯园名),当年欢会

比懈樽(壬子夏,梅谷招余偕祁春圃相国、邵又村少宰、穆清轩光禄同饮于此)。裴卿挽粟猷弥壮(又村旋以漕帅出都),疏傅归田道更尊(春圃相国因病致仕)。三载屡惊人物换,一堂依旧笑言温(余与继园少空同为孔修师门下士,清轩少宰亦师旧属)。愧无筹国安民略,日与参知细讨论(孔修师新拜参知之命)。

△十一月初五日漪澜堂召对作

灯火虹桥曙色催,承光门外共徘徊。湖天一望冰如镜,无复扁舟唤渡来。

侍从身依十二楼,初寒天气赐珍裘(是日因赐裘道旁谢恩)。可怜将士呼庚癸,挟纩何能遍九州。

△二月十七日春雪初晴诣玉泉山静明园亻暴直作兼怀寿阳相国城南

湖山一别几春秋,扈跸重来忆旧游。春雪融泥花径滑,水天开镜湿云收。岩前塔影迎眸耸,桥下泉声入耳幽。遥忆城南风日美,知多清梦落沧洲。

△恭和御制清漪园即事(上巳前一日)元韵

御园风景自清华,叠石幽深树更嘉。槛外湖光新涨合,檐前山色淡云遮。天回畿甸春千里,地接瀛洲水一涯。麦陇青青占岁稔,持盈还虑物情奢。

△园居雨后

雷车轻碾阿香行.摩荡空中霹雳声。骤雨已过云脚断,斜阳还照树头明。檐前干鹊啼初歇,叶底新蝉噪不成。黄犬寄书归未得,软红依旧蔽岩城。

△借园八景

壬子春,假孔修师园寓居半载,今又居此一年矣。庭中有古柏、修篁、药栏、藤架、墙缠薜荔、篱植黄花,叠石如山,小楼延月。春秋佳日,流览怡情,因题曰借园,而系之以诗。

△古柏

森森古柏后凋姿,历尽冰霜劲节支。留得清阴消暑气,薰风庭院午晴时。

△丛竹

西窗丛竹景偏幽,谡谡清风满径秋,一枕蘧然庄梦醒,羲皇高卧不知愁。

△药栏

阶前红药我新栽,不及陈根烂漫开。始悟十年期树木,几经雨露受滋培。

△藤架

帘外枯藤花下垂,花开香色总相宜。盘拿老干龙蛇伏,络石穿林态崛奇。

△荔墙

薜荔墙边细雨收,空潆冷翠一庭秋。黄梅时节蝓画,不似人间顾虎头。

△短篱

竹篱门对夕阳开,野草闲花满地栽。苔径不堪延俗客,太常仙蝶偶飞来。

△叠石

瘦石玲珑辟径新,倪迂狮子出风尘。嶙峋纵比淮南小,五岳天涯结比邻。

△小楼

小楼高傍画堂东,落日开帘面面风。最好清秋明月夜,千家灯火笛声中。

△八月二十九日奉敕恭题御笔《求骏图》,敬成七言古诗一章

燕山秋高苜蓿长,骅骝伏枥思超骧。九重蒿目念吴楚,风尘千里弧矢张。睹兹神骏怀远略,安得名将埽八荒。绘图意在安天下,凛如朽索驭六马。见蝗有诏恤群黎,忧旱命官巡四野。宵旰勤劳圣主心,霜蹄入厩岂从禽。早嗤赤水湟中产,何事瑶池域外寻。挥毫尺幅英姿壮,屹立阊阖依天仗。功成应向华山归,群空先自金台访。由来致治重求贤,驺虞官备风诗传。果有王良能执辔,何劳祖逖著先鞭。朝廷经纬兼文武,元戎十乘骖如舞。莲叶千旗画鸟蛇,桃花万骑驱貔虎。何时薄伐归南仲,早奏肤公燕吉甫。年年西塞贡蒲萄,天闲十二扬玉镳。凯旋还欲康侯锡,恩赉荣酬汗马劳。

△别借园

园林欲别增惆怅,不忘年来师弟情。绿野伺能春久住,朱门每见主频更。藤因缘树高无际,药为移根掬不盈。剩有一双仙蝶在,阑珊花事梦难成。

△扇子湖观荷二首

湖西未栽花,湖东香出水。一雨花气销,零落已如此。

我家荷花荡,近在葑门外。何时泛苓管,重访钓游地。

△散直口占三首

趋朝待漏夜披衣,退直青山衔落晖。驿路军书催不断,挥毫人共暮鸦归。

铜街爆竹送新声,玉蝀桥边霁色澄。九十韶光还未半,南湖流水北湖冰。

吹到东风节物妍,湖堤柳色牛含烟。眼中谁是无双士,日暮青天响纸鸢。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九·袁康
  东汉会要卷三十三·徐天麟
  ●卷二 记事第一下·徐时栋
  第三章婚姻·佚名
  卷七十四·司马迁
  卷六十五·司马迁
  十国春秋卷十九·吴任臣
  颜延之传·沈约
  耶律铎轸传·脱脱
  台澎新章营制·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卷一百七·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一·拜住
  三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湖艣唱·藤香馆词

    全椒薛时雨澍生槜李虚燕垒生录入水调歌头·吴蓉圃太史同年凤藻招宴吴山道院即席有作积雨放晴霽,风景倍清研。拓开游览眼界,须上最高巔。多少红楼白塔,一派湖光山色,都落綺筵前。极目远天尽,疋练截江边。联今雨,呼旧雨

  • 原序·孙默

    十五家词原序余始集三家词又广以六家寓内既传诵矣因更蒐罗若波斯之购宝贪获有加得两陈子两董子词合而刻之四君子夙有才名名非以词也而才之余寄于词是非诗之余而才之余也比之于味初集则禁脔也既则五侯鲭也今乃大庖既盈

  • 卷五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七徐商徐商字义声【一云字秋卿】新郑人擢进士第大中时尚书左丞咸通四年以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後出为襄州节度诗一首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同年坐上联宾榻

  • 第三十回 仁爱与公正·德龄

    这一日的清晨,太后照例又在某一座大殿上集合了伊的群臣,举行着早朝的仪式;群臣参拜过后,那掌理军机重任的庆亲王便首先越班奏道:“关于查办广东抚台臣某某一案,昨天奴才那儿已有很详尽的奏报接到了!广东全省百姓所上的

  • 卢文纪传·薛居正

    卢文纪,字子持,京兆万年人。后唐长兴末年,任太常卿。卢文纪相貌魁武伟岸,声音高昂清朗,对答响亮铿锵,饮食量大。奉命出使川蜀,经过岐下,当时唐末帝为岐下主帅,以主人的身分礼遇接待他,观察卢文纪的仪态志趣,招待颇为周到热情。清

  • 卷十四·彭百川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四宋 彭百川 撰神宗朝臣议论新法神宗即位励精求治以王安石学行负时望召为翰林未几引参大政一日紫宸早朝二府奏事颇久日刻既晏例隔登对於崇政殿上更衣复坐以次赞引中丞吕诲待对於崇政殿

  •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傅斯年

    《诗·小雅·大东》篇序曰:“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其二章云:“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大东小东究在何处,此宜注意者也。笺云:“小也大也,谓赋敛之多少也。小亦

  • 十年·佚名

    (庚寅)十年大明永樂八年春正月1月1日○戊辰朔,上親祭于文昭殿。還宮,率百官行賀正禮。1月3日○庚午,謙眞兀狄哈萬戶於應朱款塞,請朝許之。○命栽松于昌德宮及健元陵。1月4日○辛未,司諫院詣闕請尹穆等罪,翼日再請,上以未寧,禁將

  • 附錄·佚名

    ○景泰三年壬申三月春秋館受命始撰景泰五年甲戌三月畢。纂修官〈前後官竝錄。〉監館事:輸忠衛社協贊靖難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左議政領集賢殿經筵事河東府院君臣鄭麟趾知館事:資憲大夫禮曹判書知經筵事臣金銚知館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孔子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

  • 理学类编卷七·张九韶

    明 张九韶 撰性命中庸曰天命之谓性 朱子曰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隂阳五形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徳所谓性也又曰天命之谓性言天之所以命乎人者是则人之所以

  • 卷二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一觐礼第十正义郑氏康成曰觐见也觐礼于五礼属賔大戴第十六小戴第十七别录第十 又曰觐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事 敖氏继公曰此篇主言同姓大国之君入觐于王

  • 诗经稗疏卷四·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周颂单厥心 毛传曰单厚也今按单则薄未见其厚也大雅俾尔单厚其可云俾尔厚厚乎礼大传曰戚单于下郊特牲曰单出里祭义曰岁旣单矣单皆训尽也犹言专一毕用也单厥心者言专一其心而尽之也集传曰明文武之业而尽其

  • 别问·纪荫

    宗统编年别问问曰。洪荒以前。浑沌先是何状。九州之际。溟渤终於何底。世数何终。人物何止也。祥符曰。虚空无边。却数无量。世界无尽。不可思维。讵能拟议。劫之长短。界之胜劣。皆随心所见。心所种种成就。今就一劫

  • 维摩经疏之二·佚名

    □□□论其空室兴□□□□□□□□□□□□□十问七之与十后当自说自□□□□□□□□□□□□解上来序分讫。自下正宗。就正宗□□□□□□□□□□□□分别二废人论法随义分别。显德者显维□□□□义者随因果义。摄

  • 武林梵志·吴之鲸

    寺观志。明吴之鲸撰。十二卷。之鲸字伯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万历举人,官浮梁知县。武林(杭州)梵刹盛在南宋,至明则多残废,恐年久遗迹湮没乃博考史乘而成是书,约十八万字。分城内梵刹、城外南山分脉、城外北山分脉

  • 佛所行赞·马鸣

    又名《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经传》、《佛所行赞经》、《佛本行赞经》、《佛所行赞传》。佛教人物传记。马鸣著。现存梵本17章。中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5卷;南朝宋宝云译7卷;以及现代人译的多种现代汉语本。中译藏文本

  • 铁城泥犁经·佚名

    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记佛陀说生、老、病、死、王法、牢狱等五天使及地狱之苦状。本经相当于中阿含六十四经天使经、巴利中部一三○经等。又相似之经典,有阎罗王五天使者经、增一阿含善聚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