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钅弋传

高钅弋的字叫翘之,史籍上没记载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和弟弟高铢、高锴都考中了进士。他多次升官后任右补阙、史馆修撰。元和末年,皇帝任命宦官为和籴使,他连续写奏章反对。后调任起居郎,多次议论政事是否恰当,唐穆宗称赞他,当面赐给他绯色官服和银鱼袋,召他进翰林院任学士。

张韶事变突然发生,他跟随唐敬宗夜晚住在左军。第二天,升任知制诰、中书舍人。他进宫去见皇帝,就劝皇帝亲自听意见、看奏章来表示忧国和勤勉,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赏给他绸缎。不久,被罢免了学士职。多次升官后任吏部侍郎,人们称赞他能发挥职能。以后调出朝廷任同州刺史。后去世了,赠官兵部尚书,他留下遗言不要厚葬。

他从小是孤儿又贫穷,正直不拉宗派,靠这当了大官。他的几个弟弟都守法友爱,受到士人推崇。

他儿子高..的字叫澄之,考中了进士,多次升官后任右谏议大夫。咸通末年,任礼部侍郎。当时考生多由权贵托付,他无法兼顾,后把官帽扔到地下说:“我决定按公道录取,如果被贬官,那是命中注定!”于是录取了公乘亿、许棠、聂夷中等人。后任兵部侍郎、判度支时,出京任昭义节度使,被部下赶走,又贬任连州司马。后任太子宾客主持洛阳分署,此后去世了。

公乘亿的字叫寿仙,许棠的字叫文化,聂夷中的字叫坦之,都在当时有名气。

高铢的字叫权仲,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太原节度使张弘靖的幕僚,后入朝升任监察御史。太和年间,多次升官后任给事中。唐文宗赏识李训后,一下子提升为侍讲学士,高铢率领谏官在殿上跪着说李训一贯奸邪,不能任用,否则定会弄乱天下。皇帝派使者告诉他们说:“我要留李训随时讲解经义,先前的任命不能更改。”当时,旱灾刚过又有水灾,彗星还没消失,郑注的权势显赫,人们都担心害怕,到高铢等劝谏没被采纳,百官都吓坏了。第二年,李训掌权,把高铢调出朝廷任浙东观察使,后又任义成节度使。

大中初年,升任礼部尚书掌管户部,后调任太常卿。他曾惩罚司仪,博士李悫生气地拜见他说:“按惯例,太常寺属太常卿,所以您任职时,博士不集合参拜。您不应该惩罚太常寺官,破坏已有制度。”

高铢叹气说:“我年纪大了却不能退休,竟遭后生羞辱!”后来他去世了。

高锴的字叫弱金,接连考中了进士、博学宏辞科,被任命在河东府任参谋,后任过吏部员外郎,又升任中书舍人。

开成元年(836),他代理知贡举。唐文宗亲自出题交给有关部门,高锴后来报上录取名单,皇帝对侍从说:“近年来科举文章格调低下无力,这次报上来的比以前强一点。”郑覃说:“皇上改革试题,来矫正不好的文风,高锴又能为皇上发现人才。”皇帝说“:各藩镇送来的奏章太浮华,应责备掌书记官,来告诫放纵的人。”李石说:“古代人为表达运用文采,现代人为文采妨碍表达,要改变这流弊,确实应按皇上说的去做。”于是任命高锴为礼部侍郎。过了三年,录取了不少真人才。开始每年录取四十个人,人才逐渐少了,有诏减少十人,还录不满。后升任吏部侍郎,又出京任鄂岳观察使。此后去世了,赠官为礼部尚书。

他儿子高湘的字叫浚之,考中了进士,当过长安县令、右谏议大夫。他的叔伯哥哥高..和路岩关系好,但刘高和刘瞻关系好,路岩把刘瞻赶走后,贬刘高任高州司马。唐僖宗初年,他被召回任太子右庶子,最后任江西观察使。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七·脱脱
  第二十七回 三部内哄祸起萧墙 数次亲征荡平朔漠·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九·阿桂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多夫之奇论·李定夷
  八八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赍送第五批书籍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佚名
  符存审传·欧阳修
  完颜阿鲁补传·脱脱
  何瑭传·张廷玉
  庄烈帝本纪·张廷玉
  一四九、荀卿赴秦见昭王应侯考·钱穆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陈宗良·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孤上,云)某姓李名敬,宇仲伯,见授洛阳府判,某有一女,年方十八,末曾许聘于人。今有新除洛阳县尹,是今年新进士,欲招他为婿。一壁厢安排下筵席者。(净上,云)来到洛阳叔父宅门首,我自过去。(做见科,云)叔父,受你孩儿两拜。(孤云)孩儿

  • 卷七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八李季华【诗一首 以下无世次爵里可考】题季子庙季子让社稷又能听国风宁知千载後苹藻冷祠宫王玄【诗一首】听琴拂尘开按匣何事独颦眉古调俗不乐正声君自知李归唐【诗一首】失鹭鹚惜

  •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司马迁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六、“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如何以人类中君臣之义,移向人与夷狄大分上用。管仲忘君仇,孔子何故恕之?而反许以仁。盖以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为域中第一义。所以圣人许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七月甲戌朔时亨 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初浙江既设巡抚都御史兼管福建海道提督军务以朱纨为之乃御史周亮给事中叶镗先后俱言不便亮谓纨原系浙江巡抚所兼辖者止于福建海防今每事遥制诸司往来奔命大为民

  •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陈寿

    (韩暨传、崔林传、高柔传、孙礼传、王观传)韩暨传,韩暨,字公至,南陽堵陽县人。因同县豪贵陈茂诬陷,韩暨的父兄几乎被极刑处罚。韩暨表面上只字未提,受雇于人作劳役用以积累资金,暗地里结交敢死之士,终于追喊搜寻擒杀了陈茂,用他

  • 王广渊传·脱脱

    王广渊,字才叔,大名府成安人。庆历年间,将其曾祖王明之集子呈给皇上,皇上诏令欲选王明之后人入朝做官,王广渊推荐了他的弟弟王广廉,而他自己则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而任大理法直官、编排中书文字。任职期间,他裁定了宋朝历代皇

  • 萧孝忠传·脱脱

    萧孝忠,字撒板,乳名图古斯,气度豪爽。开泰年间,补为祗候郎君,娶越国公主,拜为驸马都尉,累迁为殿前都点检。太平年间,提升为北府宰相。重熙七年(1038),任东京留守。当时禁止渤海人击球,孝忠说:“东京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军镇,又没有田

  • 三十七年·佚名

    (辛卯)三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敎曰:「農者天下之大本,王者之政,莫先於勸農也。況今節候差早,東作不遠,申諭列邑,着意勸課,種糧之乏絶者,亦爲覓給,使及時耕播,盡力畎畝。其責尙在方伯,不可以勸農之敎,每下於歲首,視

  • 性灵与磁电·李宗吾

    科学上许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种假设,根据这种假设,从各方试验,都是符合的,这假设就成为定理了。即如地球这个东西,自开辟以来就有的,经过了若干万万年,人民生息其上,视为固然,于地球之构成,不求甚解,距今二三百年前,出了一个牛顿

  • 卷十四·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四    元 程端学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声姜所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康侯胡氏曰即位者告庙临羣臣也国君嗣世定于初丧必逾年然后改元即位赵氏曰凡国君立必逾年乃即位

  • 卷三·崔子方

    <经部,春秋类,崔氏春秋经解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三     宋 崔子方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庄公不言即位知桓公之弑也三月夫人孙于齐此奔也内讳奔犹曰辞孙而去云尔且夫人已在齐矣而此复言孙于齐何见夫人之久于齐

  • 第三节 释新民之义·梁启超

    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先哲之立教也,不外因材而笃与变化气质之两途,斯即吾淬厉所固有、采补所本无之说也。一人如是,众民亦然

  •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序·楚圆

    银青光禄大夫行秘书监知汝州军州兼管内营田堤堰桥道劝农使上柱国南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九百户杨亿述昔者白象降生。教兴于权实。青莲视瞬。义著于师承。厥后只履西归一花东布。世系联续。开悟寖广。然而根器各异。宗致

  • 卷第八十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十会在给孤独园说法界门。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一 【论】将释此品六门分别一释品名

  • 沙弥学戒仪轨颂注·弘赞

      粤东鼎湖沙门释 弘赞在犙 注沙弥学戒仪轨颂沙弥有二。一形同沙弥。谓剃除须发。未受十戒者。形相虽同。以无戒故。非真沙弥也。二法同沙弥。谓从师禀受十戒法者。此有三种。一从七岁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以其

  • 三洞群仙录·陈葆光

    旧题正一道士陈葆光撰集。二十卷。按《武进县志》,葆光受业天庆观,撰《神仙蒙求》三卷,晚住茅峰。其前有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竹轩序,约成书于南宋初年。全书收录道教神仙故事一千零五十四则,皆以四字俪语标题,并注出

  • 融堂四书管见·钱时

    十三卷。宋钱时撰。包括《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均先列经文,略加音训,再诠释其大旨于后。其中《孝经》用古文,《大学》只分为六章而不分经传,又舍《孟子》而取《孝经》,与宋儒传统不合,这是因为宋儒严格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