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回 三部内哄祸起萧墙 数次亲征荡平朔漠

  上回说到索额图赴会时,本自蒙古通道,因土谢图与准噶尔构兵,中道被阻,以致折回。索额图与俄订约,已于上回叙毕,只准噶尔构兵一事,还未说明,本回正要续说下去。却说中国长城外,就是蒙古地方,分作三大部:一部与长城相近,叫作漠南蒙古,亦称内蒙古;内蒙古的北境,又有一部,叫作漠北喀尔喀蒙古,亦称外蒙古,这两部统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还有一部在西边,叫作厄鲁特蒙古,乃是元太师脱欢,及瓦剌汗也先的后裔。漠南蒙古,内分六盟,清太宗时已先后归附,独喀尔喀、厄鲁特两大部,尚未帖服。喀尔喀还遣使乞盟,厄鲁特从未通使,清朝亦视同化外,不去过问。只厄鲁特自分四部,一名和硕特部,一名准噶尔部,一名杜尔伯特部,一名土尔扈特部。准噶尔部最强,顺治年间,准噶尔部长巴图尔浑台吉,并吞附近部落,势力渐盛。康熙初,浑台吉死,其子僧格嗣立。僧格死,其子索诺木阿拉布坦嗣立。僧格弟噶尔丹,把侄儿杀死,篡了汗位,(外人称头目为汗)并将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等部,尽行霸据;

  于是向东略地,欲夺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旧分土谢图、札萨克、车臣三部,土谢图与札萨克相连,札萨克汗,娶了一妾,人人说她是西施转世,天女化身;此女又来作祟。艳名传到土谢图部,土谢图汗,竟成了一个单相思病,他却想出了一个计策,阳称到札萨克部贺喜,令部下包裹军械,分载橐驼身上,假说是贺喜的送礼,随带了部役数百名,向札萨克部进发。这蒙古地方,本没有什么宫室城郭,就使是头目住所,也不过立个木栅,叠些土垒,便算了事。土谢图汗既到,就有札萨克部役接着,通报头目。札萨克汗出来迎入,席地而坐。土谢图汗便道:“闻得贵汗新纳宠姬,特来道贺!”札萨克汗答道:“不敢当,不敢当!小妾已娶得多日了。”土谢图汗道:“敝处与贵部,虽系近邻,有时也消息不通,直到近日方知,特备薄礼相遗,尚祈笑纳。”札萨克汗道:“这是更不敢拜领了。”土谢图汗道:“这也何必客气!只是贵姬艳名远噪,叨在邻谊,可否一容相见?”札萨克汗道:“这又何妨。”说罢,便召爱姬出室,与土谢图汗行相见礼。土谢图汗见她颀长白皙,楚楚可人,不觉心旌摇曳,魂魄飞扬,即定一定神,召部役解囊入内,喝声道:“何不动手?”札萨克汗茫无头绪,但见土谢图汗的部役,从橐中取出物件,光芒闪闪,都是腰刀。好一分贺礼。札萨克汗也管不得爱姬,转身就逃。那位爱姬,正想随走,怎奈两脚如钉住一般,不能前行,被土谢图汗拦腰抱住,出外就跑。喜可知也。这等部役一声吆喝,赶了橐驼,都回去了。

  札萨克汗既失爱姬,顿时大怒,召齐部役,来攻土谢图部。土谢图汗知札萨克汗不肯干休,急遣人联络车臣汗与札萨克汗对敌。札萨克汗不能抵当,率众败走。三部相哄,遂惹出一个大祸祟来。祸首非别,就是准噶尔部大头目噶尔丹。其实祸首不是噶尔丹,乃是札萨克的美姬。噶尔丹闻了此信,差人到札萨克部,愿与调停。札萨克汗大喜,便叫原使到土谢图部,索还爱妾。覆水难收,索还何用?原使应命至土谢图,坐索札萨克汗的爱姬。看官!你想土谢图汗费了好些心机,把这个美人儿,抱回取乐,哪里肯原璧归赵?已非全璧。偏这使人恶言辱骂,恼了土谢图汗,将使人杀死。噶尔丹借词报复,扬言借俄罗斯兵,来攻土谢图。土谢图汗大惧,忙整守备,待了数月,毫无影响,到边界窥探,亦没有俄兵入境,只有几个外来喇嘛,四处游牧。蒙俗向以游牧为生,邻境往来,也是常事,土谢图汗毫不在意。镇日里与抢来的美人调情饮酒,不防噶尔丹领了三万劲骑,道出札萨克部,越过杭爱山,直入土谢图境,与游牧喇嘛会合,使为前导,引至土谢图汗住所。时正夜静,土谢图汗拥着美人,酣卧帐中,忽觉得火焰飙起,呼声震天,宛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他也不辨是何处人马,忙从帐后窜去。噶尔丹杀入帐中,不见一人,到处搜寻,只剩得一个美人儿,睡在床上,缩做一团。噶尔丹也不去惊她,命部骑在帐外驻扎,自回内室,做了札萨克汗第三,慢慢的抱住娇娃,享受个中滋味。一夕换得二郎君,毕竟美人有福。到了次日,复分兵为两路,一路东出,袭破车臣部,一路西出,袭破札萨克部。假虞伐虩,噶尔丹颇有狡谋。他便踞着喀尔喀王庭,募集兵士数十万,声势大张。

  这喀尔喀三部人民,穷蹇无归,只得投入漠南,到中国乞降。康熙帝命尚书阿尔尼发粟赈赡,且借科尔沁水草地,暂畀游牧。噶尔丹也遣使入贡,康熙帝便令阿尔尼劝谕噶尔丹,要他率众西归,尽还喀尔喀侵地。噶尔丹拒绝清命,反日夕练兵,竟于康熙二十九年,借追喀尔喀部众为名,选锐东犯,侵入内蒙古。尚书阿尔尼急率蒙古兵截击。噶尔丹佯败,沿途抛弃牲畜帐幙。蒙古兵贪利争取,队伍错乱,噶尔丹返身来攻,阿尔尼不及整队,被他一阵掩击,杀得大败亏输,鼠窜而遁。

  康熙帝得了败报,定议亲征,先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同皇子允礽,出长城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同简亲王雅布,出长城喜峰口,并命阿尔尼率旧部,会裕亲王军,听裕亲王节制。又别调盛京吉林及科尔沁兵助战。车驾拟亲幸边外,调度各路大兵。是年七月,康熙帝启銮出巡,方出长城,忽得探报,恭亲王军在喜峰口九百里外,被噶尔丹杀败回来,康熙帝命诸军急进;途次,又闻噶尔丹前锋,已到乌兰布通,距京师只七百里,康熙帝倒也惊愕起来,飞诏征调裕亲王军,到乌兰布通,会截敌兵。旋得裕亲王军报,已至乌兰布通驻扎,帝心少安。

  且说噶尔丹乘胜南趋,到乌兰布通,遇着清营阻住,遂遣使入见裕亲王,略言追喀尔喀仇人,阑入内地,非敢妄思尺土,但教执畀土谢图汗,即当班师。裕亲王福全,把来使叱回。次日,两军对仗,噶尔丹用了驼城,依山为阵。什么叫作驼城?他用橐驼万余,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盖湿毡,环列如栅,作为前蔽,所以名叫驼城。前有象阵,后有驼城,倒是极妙巧对。清军隔河立阵,前面纯立火炮,遥轰中坚,自午至暮,驼皆倒毙,驼城中断。清军分作两翼,越河陷阵,遂破敌叠,噶尔丹乘夜遁去。次日,遣喇嘛至清营乞和。福全飞报行在,有诏“速即进兵,毋中他缓兵之计”,于是福全急发兵追赶,已自不及。噶尔丹奔回厄鲁特,遗失器械牲畜无算,复遣人赍书谢罪,誓不再来犯边,康熙帝偶有不适,遂谕来使回报噶尔丹,嗣后不得犯喀尔喀一人一畜,来使唯唯而去,遂诏诸王班师。第一次亲征,第一次班师。

  三十年,康熙帝以喀尔喀新附部众数十万,应用法令部勒,且准部寇边,由土谢图汗启衅,不能不严加训斥,乃议出塞大阅,先檄内外蒙古各率部众,豫屯多伦泊百里外,静候上命。过了数日,车驾出张家口,至多伦泊,盛设兵卫,首召土谢图汗,责他夺妾开衅。土谢图汗顿首谢罪,帝乃加恩特赦,留他汗号。复谕车臣、札萨克二汗,约束本部,永远归清,二汗亦即首谢恩。于是编外蒙古为三十七旗,令与内蒙古四十九旗同例,又因蒙俗素信佛教,命在多伦泊附近,设立汇宗寺,居住喇嘛,仍听蒙人游牧近边,自此外蒙归命。

  隔了两年,拟遣三汗各归旧牧,谁知噶尔丹又来寻衅,屡奉书索土谢图汗,并阴诱内蒙古叛清归己,科尔沁亲王据实奏闻,康熙帝令科尔沁亲王,复书噶尔丹,伪许内应,诱令深入。噶尔丹果选骑兵三万名,沿克鲁伦河南下。克鲁伦河在外蒙古东境,他到了河边,竟停住不进。康熙帝又令科尔沁致书催促,去使还报,噶尔丹声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等待借到,立刻进兵。真是乖刁。科尔沁复驰奏北京。康熙帝道:“这都是捏造谣言,他道是前次败走,因火器不敌我军的缘故,所以佯言借兵,恐吓我朝,朕岂由他恐吓的?”料敌颇明。

  遂召王大臣会议,再决亲征。

  康熙三十五年,命将军萨布素,率东三省军出东路,遏敌前锋。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等,率陕、甘兵出宁夏西路,断敌归道。自率禁旅出中路,由独石口趋外蒙古,约至克鲁伦河会齐,三路夹攻。是年三月,中路军已入外蒙古境,与敌相近,东西两军,道阻不至,帝援兵以待。讹言俄兵将到,大学士伊桑阿惧甚,力请回銮。康熙帝怒道:“朕祭告天地宗庙,出师北征,若不见一贼,便即回去,如何对得住天下?况大军一退,贼必尽攻西路,西路军不要危殆么?”叱退伊桑阿,不愧英主。命禁旅疾趋克鲁伦河,手绘阵图,指示方略。从行王大臣,还是议论纷纷,各执一见,帝独遣使噶尔丹促他进战。噶尔丹登高遥望,见河南驻扎御营,黄幄龙纛,内环军幔,外布网城,护卫兵统是勇猛异常,不由的心惊脚痒,拔营宵遁。狡黠的人,往往胆小。翌日,大军至河,北岸已无人迹,急忙渡河前追,到拖诺山,仍不见有敌踪,乃命回军;独命内大臣明珠,把中路的粮草,分运西路,接济费扬古军。

  是时噶尔丹奔驰五昼夜,已到昭莫多,地势平旷,林箐丛杂,喝尔丹防有伏兵,格外仔细,步步留心。俄闻林中炮声突发,拥出一彪兵来,统是步行,约不过四百多名,噶尔丹手下尚有万余人,统是百战剧寇,遇着这厮小小埋伏,全不在意。大众争先驰突,清兵不敢抵抗,且战且走,约行五六里,两旁小山夹道,清兵从山右趋入。噶尔丹勒马,遥见小山顶上,露出旗帜一角,大书大将军费字样,便率众上山来争。清兵据险俯击,矢铳迭发,敌兵毫不惧怯,前队倒毙,后队继进,幸亏清兵阵前,设列拒马木,阻住敌骑,噶尔丹乃止住东崖,依崖作蔽,一面令部兵举铳上击,声震天地,自辰至午,死战不退。忽山左绕出清兵千名,袭击噶尔丹后队,后队统是驼畜妇女,只有一员女将,身披铜甲,腰佩弓矢,手中握着双刀,脚下骑着异兽,似驼非驼,见清兵掩杀过来,她竟柳眉直竖,杀气腾腾,领着好几百悍贼,截杀清兵,清兵从没有与女将对仗,到了此时,也觉惊异,便与女将战了数十回合,只杀得一个平手。不料噶尔丹竟败下山来,冲动后队,山上清兵,从高临下,把子母炮接连轰放。山脚下烟雾迷漫,但见尘沙陡起,血肉纷飞,敌骑抱头乱窜,约有两三个时辰。山上山下,只留清兵,不留敌骑。清兵停放铳炮,天地开朗,准部兵倒地无数,连穿铜甲的这位女将,也头破血流,死于地下。红颜委地,吊古战场文中,却未曾载入。看官!你道这员女将是哪一个?就是噶尔丹妃阿奴娘子,准部呼她为可敦。此时札萨克汗的爱姬,未知尚生存否?若尚存在,倒可升作可敦了。可敦善战,力能抵住清兵,只因噶尔丹闻后队被袭,返顾却退,清兵乘势杀下,敌兵大乱,自相凌藉,遂至可敦战殁,只逃去了噶尔丹。

  费扬古止诸将穷追,收兵回营,当即置酒高会,与诸将道:“今日战胜,都是殷总兵化行之力,殷总兵劝我如此设伏,方得一鼓破敌,还请殷总兵多饮数杯,聊申本帅敬意。”说毕,亲自酌酒,递与殷化行。化行双手捧杯,一饮而尽,接连又是两杯,化行统共饮干,离座道谢。化行是宁夏总兵,上文曾叙说费扬古率陕、甘兵出宁夏西路,化行随征献计,得此胜仗,所以费扬古特别奖劳。当时清营中欢声雷动,由费扬古飞报捷音。康熙帝大悦,慰劳有加,仍命费扬古留防漠北,遣陕、甘军凯旋,自率禁旅还京。第二次亲征,第二次班师。

  噶尔丹复奔回厄鲁特,途中闻报僧格子策妄阿布坦,为兄报仇,占据准噶尔旧疆,拒绝噶尔丹。噶尔丹欲归无所,窜居阿尔泰山东麓。康熙帝闻噶尔丹穷蹙,召使归降,噶尔丹仍倔强不至。越年,康熙帝复亲征,渡过黄河,到了宁夏,命内大臣马思哈,将军萨布素,会费扬古大军深入,并檄策妄阿布坦助剿。噶尔丹闻大军又出,急遣子塞卜腾巴珠,到回部借粮。回部在天山南路,当噶尔丹强盛时,亦归服噶尔丹,至是回人将其子拘住,囚献清军。噶尔丹待粮无着,不知所为,左右亲信,又相率逃去,或反投入清营,愿为清兵向导。噶尔丹连接警信,有的说:“清兵将到。”有的说:“策妄阿布坦亦领部众来攻。”有的说:“回部亦助清进兵。”好象打落水狗。一夕数惊,徬徨达旦。噶尔丹自言自语道:“中国皇帝,真是神圣,我自己不识利害,冒昧入犯,弄得精锐丧亡,妻死子虏,目今进退无路,看来只好自尽罢了。”遂即服毒而死。

  帐下只遗一女,他的族人丹吉喇,便挈了他的女儿,随带噶尔丹骸骨,拟至清营乞降,札萨克汗爱姬不知下落,想已被噶尔丹弄死了。不想中途被策妄阿布坦截住,将丹吉喇等捆绑起来,送交行在。康熙帝颁诏特赦,命丹吉喇为散秩大臣,噶尔丹子塞卜腾巴珠,也得了一等侍卫,俱安插张家口外,编入察哈尔旗。土谢图、车臣、札萨克三汗,遣归旧牧。此时土谢图汗与札萨克汗相遇,不知应作何状。辟喀尔喀西境千余里,增编部属为五十五旗,朔漠悉定,康熙帝铭功狼居胥山而还。第三次亲征,第三次班师。既至京师,大飨士卒,俘得老胡人数名,能弹筝,善作歌,帝赏以酒,各使奏技。中有一人能作汉语,笳歌凄楚,音调悲壮,但听他呜呜咽咽的唱道:

  “雪花如血扑战袍,夺取黄河为马槽。灭我名王兮,虏我使歌,我欲走兮无骆驼,呜呼黄河以北奈若何!呜呼北斗以南奈若何!

  康熙帝闻歌大笑,并赏他金银数两,橐驼一匹。小子读这歌词,又技痒起来,随作诗一首道:

  绝北亲征耀六师,往还三次始平夷;

  镌碑勒石夸奇绩,算是清朝全盛时。

  看官欲知后事,请至下回再阅。

  ----------

  天生尤物,必倾人国,既亡札萨克,复亡土谢图,至车臣部亦遭累及,甚至噶尔丹亦因此兴师,因此覆灭。是可知妹喜祸夏,妲己祸商,褒姒祸周,史册垂戒,非无因也。康熙帝为有清一代英主,三次亲征,卒平朔漠,挞伐之功,未始不盛;但必镌碑纪绩,沾沾自喜,毋乃骄乎!秦始皇琅琊刻石,窦车骑燕然勒铭,殊不足训。以康熙帝之明,胡为效此?假故事以警世,揭心迹以垂讥。作者之用意深矣。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列传第八十八·列女二·宋濂
  大明穆宗庄皇帝宝训卷之一·张居正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一·苏天爵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四·徐紘
  杨序·丁宗洛
  一四三二 吏部为知照原校文源阁全书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十·来保
  读例存疑卷四十八·薛允升
  文帝纪·令狐德棻
  来調传·欧阳修
  钟化民传·张廷玉
  云杜故事·易本烺
  秘书志卷第三·王士点
  卷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临川集补钞·管庭芬

    临川集补钞王安石圃扇玉斧修成宝月团,月中仍有女乘鸾。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和女诗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寒穴泉神泉冽冰霜,高穴与云平。空山淳千秋,不出呜咽声。

  • 卷九下·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九下 【丙辰】建武中元元年春正月以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京兆掾第五伦领长安市公平亷介市无奸枉每读诏书叹息曰此圣主也一见

  • 二百一十五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御赐普济寺匾额代绅衿等谢恩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十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 奴才自五月十七日到江南料理织造衙门事竟,谨于五月二十五日恭赍钦赐普济寺御书匾额到苏,会同李煦择於六月初三日在普济寺第三层大殿敬上匾额。御书墨笔,珍藏本寺,永为

  • 王微传·沈约

    王微字景玄,琅王牙临沂人,太保王弘的侄子。父亲王孺是光禄大夫。王微小时候喜爱学习,博览群书,文章写得好,会书法、绘画,还懂音乐、医方、陰陽术数。十六岁时州里举荐他为秀才、衡陽王刘义季的右军参军,他都未去就任。始任司

  • 窦荣定传·魏徵

    窦荣定是扶风平陵人,他的父亲窦善是北周的太仆,小叔父窦炽,开皇初年任太傅。 窦荣定沉着稳健,很有气度,仪表堂堂,须髯华美,熟习弓马。 魏文帝时,做官千牛备身。 北周太祖一见他就感到奇异,授予他平东将军官职,赐给他宜君县子爵

  • 卷三百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理宗淳佑十二年牟子才为兵部侍郎上疏曰臣猥以朴学获侍经帷讲说之余蒙垂清问谘访世事勤勤恳恳略无倦容此明主可与忠言之时也兹闻水潦为败绵十数州奔告于朝日

  • 卷十九·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九训臣工一雍正元年癸卯正月癸卯上谕直省主考官尔等俱系皇考选用之人朕谅尔等必能自好是以特简为主考官尔等务秉公考取学问优长之士果能不徇私情声名

  • 卷四·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四求贤天聪九年乙亥二月壬午上谕曰朕惟图治以人才为夲人臣以荐贤为要尔满汉防古各官果有深知灼见之人即当悉行荐举所举之人无论旧归新附及已仕未仕

  • 论语纂疏卷六·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六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愚谓评其贤则能者劝评其否则不能者勉无非教也然此篇所及其称贤者盖三倍于否亦足以见贤之

  • 白沙语录精选·陈献章

    &ldquo;道&rdquo;论白沙在《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中或曰,道可状乎?曰,不可。此理妙不可言,道至于可言,则已涉乎粗迹矣。何以知之?曰,以吾知之。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故凡有得而可

  • 卷二十八·佚名

    △十明品第二十三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何等为十。此菩萨摩诃萨。悉知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念。所谓善心。不善心。无记心。广心。狭心。恶心。胜心。顺生死心。背生死心。声闻心。缘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法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

  • 复黄忏华居士书(二通)·太虚

    一忏华仁者鉴:来问盖由无始熏习所集成之现识业流,非依教解理所能转染成净,必由行而致果乃有效力。行果不论其高者,即台家所谓观行即佛,已不易致,能致此,其功用已非凡矣。以大乘是全法界之系统,全达本空之无染无净,恒转之非常非

  •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开题·太虚

      一、佛法大纲,未讲经文前,先讲佛法大纲,以明此经在佛法中之地位。佛法的大纲,一、从层级而分,即教理行果之四法,从教明了教中理论,精进加行起修,实证果位;所谓由教诠理,修行证果。再总合起来,只有教理与行果,即是教法证法。二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四如是已说余蕴处界皆在此中。蕴处界摄今当显示。蕴处界三。有见等门义类差别。界中具显根境识故。诸门义类易可了知。故今且约十八界辩。由斯蕴

  • 道法心传·王惟一

    元王惟一述。道教经书。一卷。内容主要为以易理阴阳八卦解释道教心法,认为夬卦五阳生,乾卦六阳数足,神气必合,必待震动以施号令,故阳极则阴生。剥卦五阴生,坤卦六阴数足,皈根复命,保气养神,阴极则阳生。周而复始,生生化化之道,未

  • 壬归·佚名

    《壬归》七卷,卷一提纲例约、卷二壬占易简例约、卷三谋望门、卷四婚姻门、卷五农事门、卷六出行门、卷七三才门。按于公先生所言,大六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承最为古老的绝学,《壬归》则堪称大六壬学术体系的纲领。《壬归

  • 平滇始末·佚名

    予吏滇,知逆藩吴三桂倡乱荡灭事颇详。然避伏深山,时日、地名、人名未确者不敢录。及东归十余年,亲友屡叩,谓桂势若可成而终败者,曷故?余曰:方乱起,余与同志刘文季、林牧士逆料必败,所以我三人始终洁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