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睿宗本纪

睿宗,名旦,高宗之第八子。起初,被封为殷王,领受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衔职。成年后,谦恭好学,通晓训诂之学,擅长草隶书法。后改封为豫王,又封为冀王,官职升至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后又改封为相王,再又封为豫王。武后废黜中宗,将他立为皇帝;她改国号为“周”,以李旦为皇位继承人,居住东宫。中宗自房州还都,复位为皇太子;武后将李旦封为相王,授职太子右卫率。官职升至右羽林卫大将军、并州牧、安北大都护、诸道元帅。中宗恢复皇位,将李旦加号为安国相王。

景云元年(710)六月初二,韦皇后杀害中宗,诈传伪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委任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调遣各府军士五万人驻扎京城,以韦温总掌宫廷内外兵马。初四,才发讣告。韦氏又诈传伪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李重茂登皇帝位,委任睿宗参谋政事,施行大赦,改年号为唐隆。太后韦氏当朝摄政后,罢免睿宗参谋政事,委任他为太尉。封嗣雍王李守礼为..王,寿春郡王李成器为宋王。初七,册立温王李重茂妃陆氏为皇后。十二日,纪处讷、张嘉福、岑羲持朝廷节符巡抚关内、河南、河北诸道。

二十日,临淄郡王李隆基率领万骑兵进入北军讨平逆乱,杀了韦氏、安乐公主及韦巨源、马秦客、驸马都尉武延秀、光禄少卿杨均。二十一日,睿宗侍奉皇帝李重茂至安福门,颁行大赦。赐给文武官员官阶、勋官、爵位,免除全国年租的一半。晋封李隆基为平王。朝邑尉刘幽求为中书舍人,苑总监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参掌军政机密要务。二十二日,绍京与黄门侍郎李日知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纪处讷、韦温、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司农卿赵履温伏法处死。将汴王李邕贬为沁州刺史,萧至忠贬为许州刺史,韦嗣立贬为宋州刺史,赵彦昭贬为绛州刺史,崔..贬为华州刺史。二十三日,白天出现太白星。平王李隆基加同中书门下三品,钟绍兼中书令。张嘉福伏法处死。

二十四日,安国相王李旦在承天门登皇帝位,施行大赦,准许长期流放、长服劳役及被流放尚未到达服刑地的人员返回原地。赐予宫廷内外官员官阶、爵位。恢复李重茂为温王。二十五日,钟绍京被免职。二十六日,太常少卿薛稷任黄门侍郎,参预军机要务。二十七日,立平王李隆基为皇太子。恢复则天大圣皇后号为天后。二十八日,许州刺史姚元之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嗣立、萧至忠任中书令,赵彦昭任中书侍郎,崔..任吏部尚书,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月初一,晋封衡阳郡王李成义为申王,巴陵郡王李隆范为岐王,彭城郡王李隆业为薛王。初四,兵部尚书崔日用任黄门侍郎,参预军机要务。初八,洛州长史宋瞡任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被免职。十三日,贬萧至忠为晋州刺史,韦嗣立为许州刺史,赵彦昭为宋州刺史,张锡为绛州刺史。崔..被免职。十七日,贬李峤为怀州刺史。姚元之兼中书令,苏瑰任尚书左仆射。十八日,唐休瞡、张仁..被免职。二十日,施行大赦,改年号为景云。赐予宫廷内外官员以及官位在其父之下者勋官一级。崔日用、薛稷被免职。二十六日,废止崇恩庙、昊陵、顺陵。追废皇后韦氏为平民,安乐公主为悖逆平民。

八月十二日,谯王李重福与汴州刺史郑忄音反叛,伏法处死。十五日,罢免不合法定规程的手书墨敕斜封的官员。将裴谈贬为蒲州刺史。

九月二十三日,已辞官居家的太子少师唐休瞡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防备突厥来犯。

十月十八日,追赠天后号为大圣天后。二十六日,将义宗神位迁出太庙。

十一月初一,姚元之任中书令。初二,将孝和皇帝中宗葬于定陵。初五,苏瑰、韦安石被免职。宋王李成器任尚书左仆射。二十日,对中宗灵车所经之地施行赦免。二十二日,宋王李成器任司徒。

景云二年(711)正月十三日,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八日,改封李重茂为襄王。十九日,追封皇妃刘氏、窦氏为皇后。

二月初二,皇太子李隆基代理国政。初九,贬姚元之为申州刺史,宋瞡为楚州刺史。十一日,太子少保韦安石任侍中。刘幽求被免职。恢复手书墨敕斜封人员的官职。十六日,禁止屠宰。

三月初八,建造金仙观、玉真观。

四月初九,韦安石任中书令。宋王李成器被免职。十六日,李日知任侍中。二十七日,施行大赦,赐予文武官员官阶、勋官、爵位,赐许百姓聚饮三日。二十九日,建造玄元皇帝庙。

五月初六,恢复昊陵、顺陵,设置护陵官吏。十八日,殿中监窦怀贞任左御史台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八月十三日,施行大赦,赐许聚饮三日。十五日,皇太子李隆基到国学祭祀先师。二十八日,韦安石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九月初三,窦怀贞任侍中。

十月初三,吏部尚书刘幽求任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太子詹事崔..任中书侍郎,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陆象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安石、李日知、郭元振、窦怀贞、张说被免职。

十二月初七,演西域乐舞“泼寒胡戏”。

先天元年(712)正月初一,睿宗祭祀太庙。初四,并、汾、绛三州地震。十一日,睿宗在京城南郊祭天。十八日,在籍田上举行躬耕礼仪。十九日,施行大赦,改年号为“太极”。赐予宫廷内外官员官阶、爵位,百姓聚饮五日。授予九十岁以上老人下等州刺史、八十岁以上老人上等州司马的荣衔。二十一日,睿宗至安福门,观看百官欢宴夜以继日。二十二日,陆象先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十五日,户部尚书岑羲、左御史台大夫窦怀贞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二月十八日,皇太子李隆基到国学祭奠先师。

本年春季干旱。

五月初十,睿宗在京城北郊祭地。十三日,施行大赦,改年号为“延和”。赐予宫廷内外官员陪行祭礼者加勋官一级,百姓聚饮五日。

六月十五日,岑羲任侍中。十七日,追赠大圣天后号为天后圣帝。二十三日,刑部尚书郭元振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讨伐突厥。二十六日,幽州都督孙亻全、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在冷陉山与奚族军交战,大败。

七月初四,有彗星流入太微垣天区。兵部尚书李迥秀任朔方道后军大总管。初八,窦怀贞任尚书右仆射、平章军国重事。十二日,睿宗至安福门观赏乐舞,连续多日。十九日,因旱灾减少膳食。

八月初三,睿宗立皇太子李隆基为皇帝,由他处理小事,自奉为太上皇,以裁处大事。初五,追称天后圣帝号“圣后”。初七,施行大赦,改年号为“先天”,赐予宫廷内外官员以及五品以上官员勋官、爵位在其父之下者以勋官、爵位,百姓聚饮五日。初十,册立皇太子李隆基的妃子王氏为皇后。十一日,封李隆基之子嗣直为郯王,嗣谦为郢王。十二日,宋王李成器任司徒。十三日,窦怀贞任尚书左仆射,刘幽求代理尚书左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任侍中,崔..任检校中书令。二十一日,将刘幽求流放至封州。

九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二十八日,封李隆基之子嗣升为陕王。

十月辛卯日,睿宗到骊山打猎。

十一月二十二日,睿宗颁诰:皇帝李隆基巡视边境。二十九日,幽州都督宋瞡任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任中军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任右军大总管。

先天二年(713)正月十一日,吏部尚书萧至忠任中书令。

二月,补行先天元年的欢宴。

六月初九,睿宗因久雨避离正殿,减少膳食。二十四日,郭元振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七月初三,施行大赦。初四,睿宗颁诰:将主政权力归还皇帝李隆基。

开元四年(716)六月,睿宗在百福殿逝世,终年五十五岁,谥号“大圣真皇帝”。天宝十三载(753),加赠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二 五行三·沈约
  隐帝纪中·薛居正
  卷四十二 至道三年(丁酉,997)·李焘
  ●卷一百六十二·徐梦莘
  ●卷第二十七·胡三省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二百九十七 内务府奏请补放护军校等缺摺·佚名
  第三二一呈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一·佚名
  卷首·祁韵士
  第九章 西征之役(中)·冯承钧
  张耀传·李百药
  吕复传·张廷玉
  ●善女人传卷上·彭绍升
  第九章·管子内政治之条目·梁启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李贺

    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送秦光禄北征北虏胶堪折,秋沙乱晓鼙。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

  • 卷一百五十六·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六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十二 志遗 上古 逸诗 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冥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见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

  • 参寥集补钞·管庭芬

    参寥集补钞道潜余初入智果院苏翰林率宾客相送者十六人各赋诗一章用圆觉经云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为韵得以字秦山屹天下,四海同仰止。我公命世英,突兀等于是。胸中廓汉秋,皎绝微云滓。当年事危言,轩冕如脱屣。

  • 列传第七十三·刘昫

    ○刘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绍 李巽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累授夏县令,有能名。历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寻迁河南尹。时史朝义盗据东都,寄理长水。入为京兆尹,顷之,加户部侍郎

  • ●卷八十·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五。   起靖康二年二月十一日辛未,尽十三日癸酉。   十一日辛未皇后太子出诣军前。   宣和录曰:是日金人取皇后太子甚急午间皇后太子出门车凡十两百官军民奔随号泣拜於州桥之南攀辕号恸往往陨绝

  • 第四节 郑芝龙十九年间降叛之概略·陈匪石

    欲述郑成功之生平,不得不先述其父郑芝龙之历史。吾大不解吾中国元祖黄帝之何子何孙、以何年何月何日乃怪产一郑芝龙!先儒有说,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言若可信,若不可信,但亦偶偶有一故二实鼓激于吾人之耳膜,迷离恍惚,駴人听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序·缪荃孙

    苏境之水,江、淮与河,四渎得三。会通利漕,则由人力。然自汉魏,汶、泗、洗、汴,津流多通,非始元明。为苏患者,大河实巨。自汉元光首汜淮泗,迨于宋初滑州之决,遂达彭城,此为再见。咸平、天禧两次之决,皆至淮泗。然皆筑塞,枝流合淮,经

  • 卷三十二·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二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四宋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俨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了其大指羣儿戏于庭一儿登瓮没水中衆皆弃去光持石破瓮水迸出儿得活宝元初中进

  • 北归纪·赵士锦

    ●序:予读《北归纪》,而叹古今人之不相及也。王维「凝碧」一绝句,遂达行在,左迁太子中允,郑虔亦贬台州司户。杜少陵固自拔于贼者也,子维、虔各赠之以诗,今读赠虔诗云:「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何其待人之恕而不自厓异

  • 坚白论第五·公孙龙

    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也,非三也?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

  • 四书劄记卷一·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大学李文贞公以知止属志学以静安属主敬能虑能得属致知力行知所先后为知本知至此解确不可易脩身二字所包甚濶然其功却已尽于诚意中到此只是检防身与人接处使所施之情得其当耳观后传以亲爱

  • 卷九·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九 明 何楷 撰 周武王之世诗十三篇 鱼藻武王克商饮至也【按大雅云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经有王在在镐之文此以知其为武王也礼君行反必告庙告庙则

  • 大云无想经全文·佚名

    盲今已□□□□□□□□□□□□□□以怜愍心。受我等□□□□□□□□□□於先作众罪心。□□□□□□□□□□重罪得灭。渐生善法。□□□□□□□□□量众生。得根信。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佚名

    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简称《大丹隐书》。撰人不详,约出放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 《上清大有八素大丹隐书

  • 高力士外传·郭湜

    轶事小说。又称《高氏外传》或《高力士传》。唐郭湜撰。《新唐书·艺文志》入杂传记类。有《顾氏文房小说》本、《唐开元小说六种》本。《高力士外传》主要记载高力士之遗闻轶事。作品通过对唐玄宗与高力士的几次对话

  • 四十二章经疏·宋真宗

    佛典注疏。宋真宗撰。一卷。是《四十二章经》的注释书。书前有宋程辉撰《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元溥光撰《四十二章经序》及宋真宗撰《注四十二章经序》。书后附唐宗密撰《题焚经台诗》。疏文先举经文,后逐段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