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九

嘉靖六年八月丙午朔

○以灾伤免狭西延安府税粮有差

○丁未以万寿圣节遣会昌侯孙杲彭城伯张钦泰和伯陈万言分祭七陵都督夏助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

○戊申以灾伤免山西行都司所属十七卫所大同府所属十一州县税粮有差

○初诏书查革正德中冒滥军职凡三千余人先后奏办往往夤缘得复于是辩者不已 上命科道等官更加查勘给事中程辂御史刘讱兵部主事周易者等议厘为六条其一慎锡予言正德中逆瑾宁彬用事称内平剧盗外控强藩及应州香炉山之捷功荫皆以诈冒得之其他传乞升受至数千人诸所裁革不当复议存留其二杜奸欺言正德中有自备鞍马者曰报效斩首不及数者曰并功甚有不亲战阵而所在献捷南北辽远而同日奏功者及镇守官奏带参随多系额外家丁及侍直营操人员皆不得议留惟流贼之乱内外总兵奏带从征者与镇守无事奏带不同宜加斟酌其三核军功言正德中京卫人员在应州宁夏等处多诈称破敌挂名得功如寻访金册赉执令牌之类滥武爵者至四千人夫斩首升级故有定额今宁夏所贼申居敬等不及八十人而以军功官者至二百余涿州擒贼申窑头等皆束手就缚而官旗军舍六十余人皆升一级皆此皆诏书所谓不及数者今有去有留人心不能无憾请加裁择其四累年劳言缉捕衙门三岁以上得类奏有功然然升者十一赏者十九弘治中已有定制正德间所升授者名为擿伏发奸一岁而类奏四五一人而叠升数级多不及三年之期又有类奏升授不开缉捕年月及年月合例而部中未尝行者皆俟 圣断其五限因革言诏书裁革冒滥断自正德元年然如大同功以当先破敌及无文到哨郭镇等千五百人厂卫累功不逮三年升授官旗人等及各边奏带报功刘顺等四人事在弘治十八年五月后实 武宗皇帝即位未改元日也此则诏书所不及明者请详议所处其六清诡冒言冒籍武官餙词巧辨已属故犯至其冒籍冒功乘时射利如许琳者其不得议留审矣又六条之外有冒功当裁而祖职宜令承袭者有冒升当革而武举应有常格者有父以昭革而子不应袭有功则于实授上加升不论冠带虚衔者并宜诏书从事至于旗役诏书所不及请下兵部更议因以应存留及疑似者七十八人疏名以进 上曰名器冒滥在国法固所当革然朝廷悬爵赏以待有功若不审核其虚实而一概混革将来地方有事难以责人效力乃以辂等疏下兵部酌处于是兵部尚书王时中覆拟裁革存留及子孙革袭者共四百余人请再行委官核实处分其冒滥旗校一体裁革 上从部议仍令科道部属等官反覆磨勘逐项定拟应留若干应革若干为籍上之其革袭军官原革三级以上者存留二级者存留一级者与署一级以后子孙袭替之日悉如选法从事旗校人等亦照例清查以前清查太刻矫枉过正者俱令从公改定

○己酉南京内使徐美发觉陈兰匿佛保遗资以数万计讼之刑部属主事萧晚捕兰等验问有状事闻 上以美捏词陷人诬兰非晚不行参奏擅拘内使追人财产责令对状晚具疏自劾诏南京都察院逮治之

○庚戌以会讯张寅李福达事不称旨下刑部尚书颜颐寿等于诏狱

○上命礼部右侍郎桂萼于刑部兵部左侍郎张璁于都察院少詹事方献夫于大理寺各署掌印信暂管事仍不妨本衙门事

○套虏数万踏冰过河声言大入提督尚书王宪督总兵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屯兵以御之令都指挥卜云伏兵先断其归路无何虏从石旧墎入卿等与战败之虏退走至青阳岭云等伏发又大败之凡斩首三百余级获胡马器械无算捷闻 上嘉宪等功赐敕奖励加宪太子太保荫一子锦衣卫百户世袭郑卿杭雄俱升都督同知赵瑛升署都督佥事巡抚寇天叙升俸一级卜云已升仍同有功将士刘文等各赏银币有差死伤者如例优恤又以诸边勘功多至数年不报令人心懈弛命遣兵部官一员会同巡按御史亟核功实以闻

○辛亥僧有善按摩法者锦衣千户聂能迁以闻礼部请验其术败用之以活病者 上恶其假术惑众命逐之

○壬子光禄寺卿许赞以被劾自陈乞罢不允

○升礼科左给事中杨秉义刑科左给事中庞浩为都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沉汉工科右给事中赵廷瑞为左给事中刑科给事中王汝梅葛鴊为右给事中秉义良弼皆吏科汉汝梅皆户科浩廷瑞鴊皆兵科

○命丰城侯李旻掌南京右军都督府事协同守备

○以都指挥佥事王继善充右参将分守广西柳州等处

○癸丑礼部右侍郎兼学士桂萼上言昔甘肃之变虏以杀降为词实欲诉冤初非剽掠而陈九畴张大其词事以震惊朝廷当时大臣议大发兵驱之遂致涂炭一方盖杨廷和欲成王琼之罪故科道官禁无一言比遣勘问又相推诿臣故请起王琼以明此事臣何私于琼哉而科道官遂攻臣以为不能安静昔朱熹有言居以出头干事为本领今欲臣安静是以缄默为本领也且宸濠之变琼独倡言征讨言官乃以为受贿不已冤乎 上曰尔所奏朕自有处置

○甲寅初以狭西之捷推功大学士杨一清命大学士贾咏等拟敕加恩一清即疏辞 上遣内臣谕曰昨因狭西提督诸臣奏报克捷以卿先任提督选将练兵分布要害故能收今日之功朝廷论功加恩岂为过典卿何乃预为辞让宜即承命以称朕报功之典抑且示劝将来乃加特进左柱国兼华盖殿大学士余官如故兼支二俸荫一子锦衣卫百户世袭一清复上疏固辞以为狭西之捷实 陛下神威圣德诸将协力成功虽王宪不得专美岂臣身在朝著可得攘为己功且殿学非赏功之官武荫非无功可受 上察其诚恳听辞免录荫余如前旨一清复上疏辞兼支大学士俸 上曰叙功加恩乃朝廷爵报之典况卿密勿旧臣耆俊硕德望隆中外才镇华夷及辅朕躬竭诚赞佐朕所不逮匡弼实多宜承眷命勿得固辞

○乙卯 万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文武百官钱钞

○戊午朝鲜国王李怿遣陪臣李芑入贺 万寿圣节赐宴赉如例

○都督同知桂勇辞免提督巡捕不许

○庚申巡抚保定都御史何诏言真定大名顺德等府及河南布政司应解布疋纰薄不堪徒费脚价请令布一疋折银三钱花绒一斤折银七分既省脚价官军又得实惠户部亦以为便 上以旧制不许

○初上命学士张璁桂萼等纂修大礼全书至是以初稿六册呈览 上曰朕览稿具见编摩至意尚书席书前所著论犹似阙略纪载欠详宜通查详定其先儒所论并汉魏宋事果于礼合褒进之使后人有所守缪而否者贬斥之亦使后人无所惑且斯礼也不但创行于今日实欲垂法于万世以明人伦正纪纲大礼全书四字未尽其义宜更名曰明伦大典璁等乃入席书注论四条 上复命增录古人欧阳修诸儒之论于父子君臣大伦有所发明者于是璁等先撰稿进呈 上曰览所撰具见尔等尽心典礼纲常所系但诸臣所奏或自疏或连名或会官或奉旨议或渎乱破礼宜皆一一直书以明是非邪正之辨尔等仍会总裁官详议用心纂修璁等疏请该科奏缴内本凡阙系大礼者逐一查出发付采录庶便考据 上命查送史馆

○癸亥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贾咏称疾乞致仕 上许之命给驿以归时咏以通书马录上疏引咎 上虽不罪咏内不自安故求去

○吏部左侍郎孟春以马录书词连及辞不敢问 上怒春不引咎求退命法司并收讯之

○甲子光禄寺少卿黄馆讼王守仁等平宸濠功言守仁中途闻变倡义统众设奇运谋遂擒宸濠于樵舍虽获拜爵而铁券未给禄米未颁其领兵知府惟伍文定得升都御史荫子千户而刑珣徐琏仅升布政即报罢戴德孺升布政遽死副使陈槐因劝宰臣进贤黜为民御史伍希鸾谢源以考察落职赏罚不当何以劝忠臣请召守仁与大学士杨一清等共图至治仍给以应得铁券禄米将陈槐徐琏等起用伍希鸾谢源等议录戴德孺量予荫袭以为宣忠效力之劝疏下兵部议从其请 上命给守仁券禄俟广西事宁别有委任江西有功诸臣下御史核实其致仕罢黜有才识可用者清议无干者吏部议请举用以德孺未任死荫一子为国子监

○乙丑改南京刑部尚书李承勋为吏部尚书

○初广州西田州贼党王受卢苏刑相等为乱受入思恩执知府吴期英千户魏琼等封其库藏以贼兵守之而自攻逼武缘守巡官邹輗等方调兵议招抚思恩于是千长韦贵徐伍等遣壮士由间道入城为内应夜引兵夺门杀守者二十余人收获府印及库物护送期英等于宾州因招抚城中未下者时受攻武缘甚急参将张经等坚壁拒守镇守头目许用与战斩其渠帅一人众皆披靡贼见援兵大集乃遁去都御史姚镆以捷闻 上以田州思恩贼锋虽挫首恶未擒仍命王守仁会同守臣亟督兵剿抚以靖地方韦贵徐伍许用及土官土民有功者皆先给赏仍戒云南镇巡等官勿逸贼以贻后患黔国公沐绍勋言云南地方多事所属土官或病故坐事未结及祖贻累久未承袭者查不系叛逆子孙请行布政司令戴罪暂给冠带而督趣有司保勘袭职或请敕谕听臣区画事下兵部言土官袭替载在令典自弘治以来皆抚按及三司核实奏请总兵官不得与其事绍勋所请未可轻许其土官不得承袭及勘官展转避嫌者宜下抚按亟为议处 上曰云南不宁皆因土官不得承袭令夷人无统遂至生事及酿成大患未免用兵征剿抚按官行三司会勘奏保往往避嫌推调展转驳勘动至十数年或缘为奸利岂朝廷绥怀远人之意镇守总兵即不得专至岂尽不得预事今自承袭事宜皆令镇守抚按会行三司如例催勘有蹈前毙者罪之后绍勋复奏兵部覆言土官子孙有能抚戢土民者听其自诉不待保勘之至抚按三司暂为奏请承袭报可

○丙寅户部尚书邹文盛引疾乞致仕不允

○戊辰礼部尚书吴一鹏等言近选子弟谢诏虽家世清白资性明敏然一旦骤致富贵恐昧骄盈之戒请于尚主礼成后责其讲明居处伦义写习仿书讲解小学记诵故事仍令十日一赴部稽考其左右使令皆择民间谨厚者充之不惟为永淳长公主图万世之安尤足为勋戚之劝 上善其言寻谕阁臣曰前日礼部言驸马要十日一赴部稽考其所读书写字欲解讲以开心志深为有益但大臣戚里十日一赴部考恐未为可朕闻我 太祖时凡幼小功臣之子并驸马每与官师各一人令其授书教礼当以此为法令公主乃我 皇考亲女为朕亲妹驸马都尉谢诏作国家亲臣焉可使之不读书知礼乎朕欲选一儒臣与诏为师待其成婚后二十日令其师教习经书每三日授大学一篇凡三十日温习一次三日写仿一张盖写字乃正心之功就令解讲明白还写敕一道令谢诏体朕是心恭诚指问务使其知忠孝仁义礼仪事物之类未知为可与否与卿等计较来行于是大学士杨一清等传旨谕礼部奉行乃升国子监助教金克存为礼部仪制司主事授诏经书仍听部提调稽考论积叙迁

○御史杨彝奏请令天下有罪应充军者皆斟酌律例从宜编发远不过三千里程不过一二月无使军人徒死解户贻累部覆从之

○庚午都察院左都御史胡世宁辞疾不能赴召诏如前旨趣之

○湖广大水漂没民田庐凡五府二十四州县巡抚孙修等请以今年兑运米二十五万南京仓三十万皆折银或量折其半及拨运广西贵州安庆者石皆折银七钱南京五钱贵州等仓四钱令输户部及诸仓其他隶漕运者如卫所缺船缺军则但令修船以示休息明年乃役之其今岁应徵及往岁积欠并户礼工三部所徵物料宜暂免其京库折银米及南京折布花稍缓者量留十万今岁以前太和山香钱发一二万尽留盐钞折银及诸仓库赃罚相兼赈济并补禄粮又如近例民得入银为知印承差吏典农民及免其办事其阴阳医生僧道官及武官袭替未比试总小旗未并枪者皆如之武官立功者得赎还职疏下户部覆言京库折银及南京折布花绒起运盐钞故事不得借用不可许其余可从 上从部议以灾伤重大亟命行之

○辛未诏革琼州府万州多陈驿崖州德化驿

○壬申 上谕内阁顷考选御史实为纪纲大坏下民罹殃欲一举以肃政治朕之本心随卿等议来一清等言今年两次考察黜谪已多见在者谁敢不思改过以自效若再行考选人材难得似非盛世惇厚博大之化也 圣意又欲更换原差御史回还一体考选此固一新政令至意今各道员数不多照差前去则各道缺人办事况先差御史贤否不同一概更换无所激励亦恐新旧交代反滋别毙合无考验其贤否勤惰量为奏请更换数员惩一戒百是乃为政之体然欲巡按得人必先慎之于始谨将切要事宜条列以闻一考选御史遵依宪纲不用新进初任之人查照 祖宗旧制两京主事寺副评事等官访其素行端谨器识老成者与行博士推官知县国子监官一体考选不必拘定进士出身取用之途广则风宪不患于不得人矣一御史试职一年正欲明习律令历炼事体考得刑名疏通方准实授否则令其重试此旧例也今宜查照施行一先年点差巡按必斟酌地方繁简量其才力处之若才力不及者不差巡按留备小差待其历练有进一体差用近年止照年月次序不过越一人枉其才而用之无益于治今宜照此差遣一巡按满日堂上官考其有无赃私坏法推奸避事方许回道管事此见行事例也近年此例虽存不闻罢黜一人宜申明旧例从实举行疏入从之

○南京吏部尚书朱希周乞致仕许之命有司月给米三石岁给人夫四名时南京考察六科无一人去者礼部侍郎桂萼因言他事语侵希周以为畏其势之盘据而不敢去之也希周上疏自辨言考察所以黜不肖不限衙门今科官仅七人实无可去者且五府经历都事十人亦无一人去者非六科为然也因以疾引去

○初广信府同知叶朝阳坐事当逮未至乃迁南京户部员外郎上以诘吏部右侍郎董玘视部事浅实不之知上疏引罪 上特宥玘谪文选郎中郑杰外任主事刘序等夺俸三月

○御史郭希愈言江北岸善崩凡坍江田地约有四万二千余亩所损岁额咸取偿于民而江西新涨滩田九万八千余亩渐成沃壤豪民霸占争讼致伤人命数年不决前奉明旨下有司覆勘不报宜责南京巡江御史勘理户部覆请 上命南京巡江御史委有司踏勘其坍涨田数相应抵补者咸通融拨给以足粮额余皆赋民耕之先已告佃纳粮者咸与公断以杜争讼

○癸酉永淳长公主出降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三 炀帝上·魏徵
  卷三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二·脱脱
  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柯劭忞
  卷一七九 隋紀三·司马光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四·阿桂
  东林列传卷十·陈鼎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九·倪在田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八七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钦遵谕旨嗣后一切书籍自应区别办理折·佚名
  卷一·欧阳昱
  大清报律·佚名
  卷一百四十四·雍正
  御制大清通礼序·佚名
  第四十六章 苦撑桂局与西南开府·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国史柴望诗集原序·柴望

    诗莫盛于唐尚矣唐之诗燕许陈宋肇其源髙岑王孟畅其流嗣后累累迭出争相轧胜非不杰然皆名家也然言唐诗者类以李杜为称首何哉盖天宝之间国事颠覆太白少陵目击时艰激烈于心而托之辞直述兴致迫切情实其间虽出入驰骤于烟霞水

  • 发现·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那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

  • 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脱脱

        狄棐郎简 孙祖德 张若谷 石扬休 祖士衡 李垂张洞 李仕衡 李溥 胡则 薛颜 许元 钟离瑾 孙冲 崔峄 田瑜 施昌言   狄棐,字辅之,潭州长沙人。少随父官徐州,以文谒路振,振器爱之,妻以女。举进士甲科,以大理评

  • 卷八十八·毕沅

      ◎宋纪八十八 ∷起玄黓敦牂七月,尽阏逢涒滩四月,凡一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崇宁元年辽乾统二年   秋,七月,甲申朔,建长生宫以祠荧惑。   丙戌,诏:“省、台、寺、监及监司、

  •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二二供词光绪五年二月三十日一二二一八--二○·佚名

    台北府正堂陈审判,被禀人供词据黄文绣供:年五十二岁,原籍同安县,住南隘庄,贌耕金同和即北门水田街郑吉利之田,该处有十七八庄均系耕作良民。因庄耆佥举小的充当总理,经已给领谕戳。前有与田主言明,嗣因不

  • 二○四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给还各家遗书折·佚名

    二○四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给还各家遗书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十日陕甘总督臣勒尔谨、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等准办理四库全书处咨,本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外省采访遗书,各设公局办理,交到后有因重

  • 历年记下·姚廷遴

    “廿年一枕甚支离,回首邯郸事事非。涉世徒劳心上计,生几唯供眼中痴。已知豺虎无恩爱,未若鵾鹏有远期。极目风烟吹鬓老,觉来无限恨难追。”此余《写恨》诗也。劳心廿载,不独一事无成,抑且皆不遂意,虽气运之盛衰,亦人

  • 仆散忠义传·脱脱

    仆散忠义本名仆散乌者,上京拔卢古河人。他是宣献皇后的侄子,元妃的哥哥。其高祖父是仆散斡鲁补。曾祖父是仆散班睹。祖父是仆散胡阑。父亲是仆散背鲁,为金朝建国时的世袭谋克,婆速路统军使,直至退休。仆散忠义身材魁伟,长髯

  • 卷六·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六   宋 徐自明 着英宗嘉佑八年【癸卯】五月戊午富弼拜枢相【弼既除丧授枢密使检校太师行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制曰兵布於天下而至衆故统之有本元谋出於堂上而无穷故资之於明哲是以基於

  • 春秋集解卷十二·苏辙

    宋 蘓辙 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定六年郑灭许今复见者楚封之也鼷防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衞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

  • 附︰讀《大學》十義·欧阳竟无

    讀《大學王注》竟,有須闡明者十義,錄之為行遠升高之助。 一曰大人之學也。大人亦不過充人之量而已,四端皆具而誰非人?大人亦不過與天地合其德而已,盡性知天而誰無性?故人亦第為大人,又何事而非大人?然而人皆可堯舜,而堯舜不再

  • 宗镜录卷第七十·延寿

    夫祖佛正意。本显一心。何必教中。更谈阴界。答。随妄心而破妄境。谓显人空。除异执。而说异门。成法解脱。无有定法故。号之为阿耨菩提。病差药消。如筏喻之法尚应舍。识论问云。以有阿含证验知故。若但心识虚妄分别

  • 莲华面经卷下·佚名

    随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离菩提树。毗沙门王共百万亿夜叉之众。同时举声悲啼雨泪以手抆泪。而说偈言。  如来容色甚微妙  超胜众生无比者  如是庄严殊特身  不久之间当灭度  尔时帝释天王。复与

  • 京东考古录·顾炎武

    地理考证著作。 明顾炎武(1613—1682)撰。炎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已著录。此书据《史记》至《明实录》等史地专书,对北京到山海关一带许多历史地理情况详加考证,计有考蓟、补注《汉书》二燕传、辨石门、辨《一统志》

  • 清初海强图说·俞正燮

    书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题为「台湾图说」之抄本重编、改称而成。今本篇次,首列三论,曰「天下舆地总论」、曰「天下海强总论、曰「七省海强总论」。次为图说,有「京师二东海图说、有「江南海图说」、有「浙江海

  • 太清修丹秘诀·佚名

    太清修丹袐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书分三节,言内丹法:首为《采神灵砂修丹法》。其法先服美食药物补气,导引行气、漱咽津液以种砂,然后用白细瓷盆淘取金砂,密封贮之,然后依法服

  • 评书·祝允明

    祝允明撰,书法类著作,虞文靖公曰:“大德、延祐间称善书者,必归巴西、渔阳、吴兴。谓邓文原、鲜于枢与赵荣禄也。然邓书太枯,鲜于太俗,岂能子昂万一也。魏晋以来,未尝不通六书之义。吴兴公书冠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